越南兵力火力都壓倒了法軍:1954年3月13日武元甲發動奠邊府戰役

2021-01-20 薩沙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越南兵力火力都壓倒了法軍:1954年3月13日武元甲發動奠邊府戰役

奠邊府戰役,宣告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結束。

法越戰爭於1946年爆發,到1954年已經持續了9年時間。

搞笑的是,1947年法軍攻陷越南北部首府河內,就認為自己已經獲得勝利。

實際上,漫長的法越戰爭才剛剛開始。

越盟軍隊退入叢林,採用持續的遊擊戰加運動戰的方式,對法軍進行持久作戰。

這裡解釋一下什麼是越盟。

越盟就是越南獨立同盟會,於1941年由胡志明創建,領導者是越共。

該會的目的是要帶領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以及抵抗入侵日軍。

戰爭持續了很多年,法軍無法獲得決定性勝利,甚至到處挨打,損失慘重。

法國國內民眾普遍反戰,不願意法國小夥子跑到遙遠的越南去送命。

法國政府處境艱難,只能派遣大量外籍軍團和阿拉伯籍進入越南。

隨後1949年新中國建立,越南開始有了強援,鬥爭情況發生很大變化。

1950年8月,中國軍事顧問團,在團長韋國清率領下,從靖西邊境秘密進入越南高平廣淵縣的前線指揮所,與先期入越的陳賡和羅貴波等會合。

9月16日,越軍在中國支援下發動邊界戰役,攻佔東溪、七溪等重要據點,至10月23日共殲敵8000人,收復高平、諒山、太原、老街、和平等市鎮,鞏固並擴大了越北根據地,打通了中越邊境交通線,掌握北部戰場主動權。

交通線被打通以後,中國和蘇聯的軍事援助,立即源源不斷的到來。

據資料記載,1950年至1954年,越南抗法戰爭中,我國向越南提供槍枝15.5萬支,槍彈5785萬,火炮3692門,炮彈108萬多發,手榴彈84萬多枚,汽車1231輛,軍服140多萬套,還有糧食及副食品1.4萬多噸,油料2.6萬多噸。還有大量的藥及軍用物資。

要知道,這段時間從1950年到1953年,解放軍也在朝鮮同聯合國軍激戰,自己尚且缺槍少彈。

可以說,這麼巨額的援助,對於中國來說是盡了全力了。

要知道,越盟在1945年底一共才有3萬5000支手槍、步槍和卡賓槍,還有1350挺輕機槍,200門迫擊炮和各型火炮54門。

可見,我國的援助讓越盟武器有著本質的飛躍。

以援助的15.5萬支槍械為例,越盟正規軍長期維持10萬人,可以做到每人1.5支槍。

在我們的大量援助下,越盟實力迅速增強。

由此,法軍更是捉襟見肘。

到了1953年,法軍在越南約有19萬軍隊,其中法國白人士兵5萬多人,外籍軍團2萬人,北非阿拉伯軍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人)3萬人,越南士兵7萬人,另外還有海空軍1萬5000多人。

這些軍隊成分複雜,很多都是烏合之眾。

真正比較可靠的部隊,只有法國白人士兵和外籍軍團區區7萬多人。

搞笑的是,後來美軍在越南保持60萬規模,尚且不能獲得勝利,更別談區區7萬多人。

到了奠邊府戰役之前,法軍已經陷入戰略頹勢,疲於招架。

越南打得一團糟,連法國控制的寮國、柬埔寨也是一樣。

1953年11月9日,法國被迫承認柬埔寨獨立,把權力移交給王國政府。

通過中蘇提供的大量火炮,越盟的攻堅能力有著明顯的增強,這是法軍所不知道的。

而此時越盟仍然保持著正規軍10多萬,民兵20多萬的規模。

在1953年,法軍決定還是以要塞式防禦,遏制越盟的運動戰。

他們在靠近寮國的奠邊府,修建了一個要塞基地,這裡扼守越盟通往寮國的必經之路。

法國人認為,越盟想要維持和寮國的聯繫,必然會攻打奠邊府。

只要在這裡修建堅固工事,可以將越盟軍隊引誘過來攻堅,然而集中火力給予殲滅的重創。

顯然,相比在無邊無際的叢林和山地中尋找越盟士兵,這種方法更簡單有效。

只是,法國人應該想到,奠邊府是孤懸敵後的陷阱,四周都是高山和森林,地面交通無法維持,只能依靠空運。

而奠邊府距離河內有300多公裡,想要維持空中運輸也並不容易。

然而,法軍對于越盟的攻堅能力過於輕視。

他們認為只需要堅固工事配合重武器和空運,就足可以守住奠邊府要塞。

1953年11月20日,法軍2000多傘兵空降到奠邊府,擊退這裡2個越盟衛戍連,開始修建御工事。

前後花費3個月,法軍工兵基本完成了奠邊府工事的修建,駐紮了大量的炮兵部隊。

資料中這麼寫:整個防禦體系由數個據點構成。每個據點以一女子名字命名。各據點由數個理論上,相互可以支援的支撐點構成。

北邊是孤立的加布裡埃爾據點,由阿爾及利亞第5步兵團駐守。

其東南面是比阿特麗斯據點,由外籍軍團第13半旅的第3營駐守。

由主要機場周圍的工事構成的於蓋特據點,由外籍軍團第2團第1營和一支155毫米炮兵部隊駐守。

於蓋特據點西面和北面是安妮·瑪麗據點,由泰國人駐守。

在安妮·瑪麗據點以南是克洛迪娜據點,由外籍軍團第13半旅的第1營駐守。

楠雲河以東是多米尼克和埃利亞娜據點,分別由阿爾及利亞第3步兵團第3營和第4摩洛哥步兵團駐守。

再往南3英裡便是孤立的伊莎貝爾據點。

這一處境危險的據點由下列部隊堅守:外籍軍團第3團第3營、阿爾及利亞步兵第4團第2營、一支法國人指揮的摩洛哥部隊、一個105毫米炮兵連和一支坦克部隊。

戰地司令部和野戰醫院位於克洛迪娜據點正北的地下掩蔽部裡。步兵的坦克和炮兵等機動部隊也集中在此。

當時,奠邊府駐守的法軍兵力,有5000人。

同之前的預計一樣,越盟通過持續的伏擊和遊擊,完全切斷了奠邊府和法軍後方的陸地聯絡。

法軍只能依靠空軍增援!

由於奠邊府修建了多條跑道,運輸機可以降落,空中運輸量有很大提高,大體夠用。

戰前,越盟軍總司令武元甲同中國軍事顧問團長韋國清,一致認為要打奠邊府。

法軍如此精心修建工事,絕對不可能隨便放棄。

而奠邊府孤懸越盟控制區後方,是最好的攻擊目標。

周邊的大量叢林以及中國援助的防空火炮,可以抵消法軍的空中優勢。

法軍的火炮多,攻勢堅固,越盟也有數百門中國援助的榴彈炮,火力有一定的優勢。

至於兵力上,法軍雖逐步增兵到接近1萬人,越盟可以動用8萬人,各方面都是穩操勝券。

直到1954年3月13日越盟發動進攻,法國人仍然樂觀的認為:這裡會像一戰凡爾登戰役那樣,通過防禦消耗掉越盟數萬主力部隊。

法軍不擅長叢林運動戰和遊擊戰,恰恰可以利用這種防禦戰來瓦解越盟的軍力,進而扭轉在越南的頹勢。

事實證明,奠邊府將成為法軍的墳墓。

在第1天的攻勢中,越盟就使用了20門76.2毫米榴彈炮、20門122毫米榴彈炮、80門105毫米榴彈炮,以及無數迫擊炮。

法軍被越盟強大的炮兵火力驚呆了,一度陷入混亂中。

第一天的進攻,法軍就損失了近千人,部分陣地被攻佔。

法軍炮兵司令夏爾·皮羅,曾吹牛可以毫不費力打垮越盟炮兵。

其實,當時法國在越南還有數百門庫存的火炮,本來考慮再部署一批到奠邊府。

然而,皮羅認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越軍朝我們的陣地打不了3發炮彈,就會被我的大炮幹掉!

事實上,皮羅的自傲也有一定根據:奠邊府中央陣地只有2.5平方公裡,就部署了12門105毫米榴彈炮、4門155毫米榴彈炮和24門120毫米重迫擊炮。

只是皮羅做夢也沒想到,越盟竟然會在猴子都難以通過的叢林山地中,拖來了100多門大口徑火炮。

第一天的炮戰的慘敗,讓皮羅羞愧難當,用手榴彈自殺身亡。

更可怕的是,法軍戰後估計,越盟最多可能發射2.5萬發炮彈,整個戰役發射了35萬發。

每天至少有1000枚炮彈,1500枚迫擊炮彈落在法軍頭上。

法軍引以為自豪的防禦火力網,實戰中作用卻有限。

在中國顧問的建議下,越盟士兵耐心的挖了一條條的壕溝,緩慢的接近法軍工事。

最初,越盟士兵對此極為不滿,認為浪費時間、工作量太大,還不如用人海戰術衝鋒。

然而,幾次小規模衝鋒,越盟士兵只是留下大量屍體而已。

由此,越盟士兵開始信任身經百戰的中國顧問們,堅持土木作業,以大大減少傷亡。

相反,法軍往往被越盟挖地道一直挖到工事前60米(手榴彈投擲距離),防禦火力優勢無法發揮。

可見,越盟的戰術是很高明的。

雙方混戰到16日,法軍已經傷亡數千人,協同作戰的部分越南民兵武裝叛逃。

而機場又開始遭到連續炮擊,起降的飛機不斷被擊毀,補給運輸量大減。

至此,法國人如果還有點理智,就應該及時將部隊撤走。

法軍不承認失敗,仍然在不斷運輸補給和增援兵力,將兵力增加到1.6萬人。

可惜,越盟的攻勢猛烈。

法軍回憶:越盟士兵驍勇善戰,戰術動作熟練。他們冒著我們的機槍火力,前僕後繼的衝鋒,毫無畏懼。有的戰壕中,我們被迫和越盟士兵拼起了刺刀和槍託。而我們軍隊裡面的越南士兵,懦弱怕死,我經常發現他們臨戰畏縮。我有時候甚至懷疑,這些越南人,都是來自於同一個國家嗎?

到了4月30日,奠邊府法軍機場被摧毀,法軍飛機只能冒著被防空火炮擊中的危險空投,補給基本斷絕。

其實,這是完全可以估計到的。

早在奠邊府打響前1個多月,越盟就曾將1門76毫米火炮搬運上山,放在一個隱秘的山洞,每天發射幾發冷炮襲擊機場。

這1門炮前後擊毀了12架法軍運輸機!

到了戰爭開始前幾天,越盟已經不再進行冷炮襲擊,而是堂而皇之的開炮轟擊機場了。

無奈之下,法軍的運輸機只能採用空投補給。

這邊,越盟布置了80門37毫米高射炮,編織起密集的防空火力網。

由此,即便法軍運輸機不顧空投精度,高速低空飛過叢林,也有很大的危險。

法軍被分割包圍在2平方公裡的地帶,敗局已定。

即便越盟實力佔據了絕對的上風,想要吃掉法國人並不容易。

法軍戰鬥力並不弱,裝備大量火炮甚至還有坦克,天上還有空軍的支援。

當時法國空軍戰機,已經肆無忌憚的胡亂投擲凝固汽油彈了。

好在,越南4月可怕的雨季,大大削弱了法國空軍的戰鬥力。

法國飛行員抱怨:傾盆大雨中駕駛戰機低飛本身就很危險,更別說還要作戰了。

況且,此時法軍已經困獸猶鬥,不勝利就要死亡,只能拼死抵抗。

在攻堅中,越盟傷亡很大,戰鬥極為慘烈。

當時法軍聽從美國顧問的建議,部署了一種在韓戰頗為有效的4聯裝12.7毫米高射機槍。

這種機槍採用電擊發,可以控制4支槍管輪流開火,每次2支槍管齊射,另外2支則處於待擊發狀態,這樣可以防止槍管過熱。

在韓戰中,該機槍不是用於防空,而是採用平射壓制進攻的志願軍部隊。

由於4聯裝機槍火力非常驚人,士兵靠人肉衝鋒根本就不能突破。

這就是美國所謂「以火海對付人海戰術」!

而法軍的機槍和迫擊炮眾多,防禦火網還是很強的。

資料中這麼寫:越軍以前從未經歷過長期反覆爭奪的惡戰,傷亡實在是太大了!

步兵312師攻打D2 、D3高地,被法軍高射機槍火力覆蓋,一個精銳主力營一天就打殘了;

步兵308師向H6高地衝擊,遭到法軍空地火力輪番打擊,主攻團被壓下來,傷亡500餘人;

A1高地的爭奪最為血腥慘烈,步兵316師與法軍反覆進行爭奪,雙方陣地犬牙交錯。

316師師長黎廣波接到報告,說攻擊部隊又被擊退,法軍還發起了反衝擊。

他一時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旁邊的中國顧問徐成功急了,拉住黎廣波,要求其立即命令用炮火攔截法軍,並把預備隊拉上去,不要想著再保存實力,一定要反衝擊,迅速把敵人壓回去!黎廣波聽了話,總算是穩住陣腳,佔領一半陣地和法軍形成對峙。

武元甲接到316師主攻團團長打來電話叫苦,不禁當場憤怒,高聲喊著:「鎮靜!鎮靜!」然後摔下電話就走開了。參謀過去想請示總司令,發現武元甲臉色蒼白,手腳都在發抖。

據說情況一度危急,越盟一線部隊傷亡很大,有的部隊幾乎沒兵了。

武元甲考慮放棄奠邊府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武元甲多次對中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韋國清說「如果不能儘快取勝,要是法國向美國求援,杜勒斯往奠邊府扔原子彈怎麼辦?」韋國清則不斷給武元甲打氣,要求繼續堅持。一次越軍師團級指揮員開會期間,一個師長認為「不能這樣拼!把兵都拼光了,將來怎麼辦呢?應該撤。」,韋國清當眾回答:「如果你們不願意打了,就把我一個人留下來打!」

從5月1日開始,越盟發動總攻。

6天後,法軍指揮官卡斯特裡準將宣布投降,奠邊府戰役結束。

戰役從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歷史54天之久。

法軍打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戰役,導致1.6萬軍隊被殲滅(其中2000多人戰死,8000多人受傷),前後有62架戰機被擊落。

法軍最精銳的11個營與傘兵預備隊,被成建制消滅。

越南的法軍元氣大傷,有生力量損失十分之一,根本無法恢復。

越盟傷亡達到2.3萬人,比法軍要大得多。

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奠邊府這種傷亡比還是可以接受的。

此戰最倒黴的,就是法國外籍軍團!

法國人知道奠邊府戰役非常兇險,就將外籍軍團去作戰。

參戰的外籍軍團共有7個營,佔總兵力一半以上。

而此戰7000名沒有受傷的法軍戰俘,也遭到越盟軍官的毆打和虐待,最終只有3000人活著回到法國。

在越南人看來,這就是侵略者應有的下場。

奠邊府戰役,完全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戰役。

法軍讓自己變成了甕中之鱉,擺明了被敵人殲滅。

在今天看來,奠邊府戰役還沒開始,法國人就註定要失敗。

奠邊府戰役後,法軍明白自己無力控制越南,被迫同越盟進行談判。

雙方在7月達成協議,法國同意撤出越南,結束長達70年的殖民時代。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李靖敗突厥與奠邊府戰役
    奠邊府戰役中,越南人民軍攻佔法軍指揮部原 典《百戰奇略法(《左傳·宣公十二年》)曰:「見可則進。」進戰篇認為,凡對敵作戰,若察覺有戰勝敵方的把握,應迅速發動進攻,便可得勝。誠如兵法所說,發現有可勝之機,就要立刻抓住戰機進攻。戰 例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兵部尚書李靖出任定襄道行軍總管,大敗突厥,頡利可汗遣使向唐朝請罪,表示願意歸順。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為特使前去安撫,又派李靖帶兵迎接。
  • 奠邊府大捷的開端戰役,越軍士兵死傷慘重,法軍卻沒能打退越軍
    奠邊府大捷的開端戰役,越軍士兵死傷慘重,法軍卻沒能打退越軍文/無計讀史關於越南戰爭,其實可以算得上是越南人民反抗侵略的戰爭。其中,在這場戰爭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關於奠邊府的戰爭。1 開端法國軍隊在奠邊夫修築了一整條非常堅固的防線和工事,各個據點林立。
  • 同樣被越軍圍困,為何法軍在奠邊府投降了,美軍在溪山卻能全身而退?
    1953年,在越南正如日中天的法國人創造性地運用傘兵,對越南在諒山設置的後勤基地進行了突襲,摧毀了大批軍用物資,嚴重影響了越南軍隊的進攻能力。這種新式的戰法給了法軍高層和美軍顧問以極大的靈感。
  • 對越反擊戰的宏大計劃,從寮國打出去,直插越西北,攻克奠邊府
    而鮮為人知的是,中央軍委在戰前,還曾經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提出過一個宏大的作戰計劃,那就是以2個軍的兵力,從雲南省西南部的西雙版納出境,經寮國北部的豐沙裡省,實施大縱深戰役穿插,直取越南西北部重鎮奠邊府,爾後配合從正面進攻的昆明軍區主力,殲滅整個越西北的越軍,嚴懲推行地區霸權主義的黎筍集團。
  •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12月19日越南、寮國、柬埔寨抗法救國戰爭全面...
    在68年前的今天,1945年12月19日 (農曆冬月十五),越南、寮國、柬埔寨抗法救國戰爭全面爆發。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越南人民發動8月革命,並於9月2日宣布越南獨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10月寮國成立伊沙拉臨時政府。1945年9月23日,法國在英國的支持下佔領西貢,著手恢復殖民政權。
  • 「援越抗美55周年專題」奠邊府之行
    奠邊府之行文/6支隊35大隊(鐵13師64團)馬世俠1968年4月6日,我隨大隊政委劉貴武、文化股長祝升庭及翻譯等一行8人,去板林走訪當地地方政府官員。辦完公事已是下午5點鐘。在返回駐地時,有人提議,何不利用這次,順道瞻仰一下奠邊府烈士陵園?建議得到政委的認可。下午5時許,我們的汽車向奠邊府進發。
  • 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79年猖狂的越軍被我軍暴揍
    1953年的奠邊府戰役中,中國提供了戰役所需要的全部武器彈藥,通訊設備,糧食,藥品,甚至連軍裝都中國給的。1955年,中國無償贈送越南8億元人民幣,還援助越南3萬噸大米,300噸麵粉,從農業到工業所需要的設備,工廠都是成套的贈送,還有大量的技術人員也派到越南幫助建廠。
  • 建國72年,美國在中國周邊打了3場戰爭,帶來中國國運3次上升
    縱觀共和國建國這72年間,中國兩國雖然沒有在各自本土上直接對抗,但是相互之間的較量從未停止過,這72年間,美國這個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帝國在中國周邊一共發動了3次大規模戰爭,而這3次的戰爭也恰好給中國帶來了3次國運上的提升!具體又是哪3次戰爭呢?又給中國帶來怎樣的3次國運上的提升?
  • 都是「高盧雞」刷存在感惹得禍:越南當年是怎麼被分裂的?
    法國將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個獨立國家強行合成為一個殖民地地區,即法屬印度支那。法屬印度支那的殖民地首府位於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法國被德軍佔領,越南由法國的維希政權統治。1940年,日本實際佔領越南。不過看在與維希法國同屬「軸心國」的面子上,日本允許維希法國保留名義上的殖民統治,形成了日本、法國、越南的三級殖民統治體系。
  • 越南人是怎樣變成白眼狼的?這個事情又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道理
    咱們今天就用最淺顯、最簡單易懂的語言,把整件事捋一捋,看看越南人是怎樣變成白眼狼的?這其中又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道理呢?一開始的感激:鮮血凝固成的友誼我們知道,清末中法戰爭之後,腐朽的清政府以不敗而敗,與法國籤訂了《中法新約》,越南自此淪為了法國殖民地。二戰期間,法屬越南被日本佔領,在日本投降之後,法國人又回來了。法國人咋又回來了呢?
  • 歷史上的今天1954年4月26日日內瓦會議召開
    歷史上的今天1954年4月26日日內瓦會議召開 2013-09-04 10:2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中國建國72年,陸上鄰國發生了15場戰爭!中國都是什麼態度?
    越南抗法戰爭,從1945年9月正式爆發,這是一個反對殖民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戰爭,對此中國是萬分支持的,在新中國建國不久後,1950年7月,毛澤東主席派遣  陳賡  將軍入越,8月,又派以  韋國清  為首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入越,協助越軍作戰。
  • 敵我兵力是60對80萬還是70對50萬?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敵我兵力是60對80萬還是70對50萬?1948年11月6日解放軍向徐州附近的國軍發動進攻,淮海戰役爆發。【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六十期】(軍事系列第424講)淮海戰役是60萬對80萬嗎?紙面數字如此,實際上就不是這樣。我們先看看解放軍。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到底投入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的總兵力問題。從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其實,每個階段的兵力都不一樣。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起源。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藩屬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
  • 向中國學習,1986年,越南的革新開放,照搬了多少經驗?
    德國的亞洲盟友日本,趁機強佔了越南等法屬殖民地,開始了對越南的短暫統治。1945年,在日本戰敗投降以後,法國計劃重新確立自己在越南的統治,越南則計劃獨立發展,由於談判破裂,雙方開始了戰爭。    從40年代中期開始,越南先後開始了抗法、抗美戰爭,越南整整打了30年時間。在越南的教科書上,又被稱為「萬日戰爭。」越南屬於標準的農業國,在各方面都處於明顯的劣勢。在戰爭期間,各個盟友對越南進行了大規模的援助。
  • 1953年東山島戰役,胡璉率上萬人大舉反攻,被葉飛擊敗
    隨著舟山群島,海南島等戰役的進行,以及粟裕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的大規模渡海登島作戰演習,蔣介石感覺到了深深的恐懼,他開始收縮兵力,把兵力都調到了臺灣島,金門島,澎湖列島等島嶼防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解放軍攻臺主力部隊都陸續調到了朝鮮戰場,暫時鬆了一口氣的蔣介石又開始活躍起來,他一邊組織國內的特務分子搞破壞,一直組織部隊對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襲擾。
  • 1970年,中國下轄了36個軍,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截止1970年,我國部隊總計下轄了36個軍,部署在各個地區。那麼,每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認真的說,在進行整編以後,各個軍的兵力差距並不大。今天,我們就聊聊一個軍的兵力問題。請注意,這是70年代的情況,與現在的集團軍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