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談中概股造車新勢力:有一定泡沫成分,但高估值也是很好的事情

2020-11-27 騰訊網

乘聯會表示,近期的新勢力車企的表現很強,這也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反思起來可能有這樣的原因。新能源車目前在美國市場的一個高價格,雖然也體現了一定的泡沫成分,這種泡沫成分上對未來的一個良好的預期。

財聯社11月25日訊,乘聯會表示,近期的新勢力車企的表現很強,這也是超出了預期,反思起來可能有這樣的原因。新能源車目前在美國市場的一個高價格,雖然也體現了一定的泡沫成分,這種泡沫成分上對未來的一個良好的預期,目前似乎沒有其他的車企或者造車勢力能夠像他們一樣能夠追上特斯拉的發展的線路,美國投資者是認同這個線路和未來的趨勢,因此,給中國的這些在美國上市的車企一個更高的估值,這也是很好的事情。

乘聯會微信公眾號今日發布的車市掃描(2020年11月16日-11月22日)全文:

1.11月乘用車市場周度零售走勢

11月第一周的日均零售是3.5萬輛,同比增長20%,較18年同期基本持平。環比10月第一周增長42%。

11月第二周的日均零售是5.0萬輛,同比增長15%,較18年同期基本持平。環比10月第二周下降13%。

11月第三周的日均零售是5.3萬輛,同比增長7%,較18年同期微降。環比10月第三周下降1%。

11月零售較同期改善較大,月初的零售開局較強,持續三周較高增長。第二周的零售走勢沒有出現大的問題,環比10月的零售偏低是正常的,主要是因為10月的國慶集中收訂單,隨後第二周開始集中交車,形成第二周的環比表現稍差的特徵。

由於目前宏觀經濟環境穩定,疫情因素也僅有個別苗頭,因此對冬季出行的個性化選擇帶動購車的熱情相對較高,目前的市場零售較強也帶來經銷商的銷售信心穩定,因此經銷商的出貨節奏也加快,形成更良好的月度銷售節奏,導致月初增速改善,月末的衝刺壓力減少。上海出臺外牌限行政策,短期內將持續拉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整體市場熱度不減。

新能源車、豪華車與合資車均會延續前期的增長態勢,而年末自主品牌也是傳統的衝刺季,幾大市場共同作用,疊加去年底銷量的低基數,推動整體市場維持近10%的同比增速。

2.11月乘用車市場周度批發走勢

11月第一周主要廠商批發銷量達到日均4.1萬輛,同比增長9%,較2018年同期下降6%。受到10月初國慶期間廠商批發偏低的影響,環比10月第一周增長139%。

11月第二周主要廠商批發銷量達到日均5.4萬輛,同比增長11%,較2018年同期下降2%。環比10月第三周基本持平,恢復較好增長態勢。

11月第三周主要廠商批發銷量達到日均6.3萬輛,同比增長14%,較2018年同期增14%。環比10月第三周增長8%。

總體看,11月前三周的銷量同比增長11%,較18年同期增3%,相對較平穩。11月前三周廠商批發環比10月同期增長23%,工作日長的優勢較明顯。

渠道運行狀態從進貨節奏看明顯改善。由於近期廠商庫存下降明顯,11月初生產節拍相對較慢,導致經銷商的進貨節奏也跟隨生產節奏,批發速度逐步改善。由於自主低迷,年末的經銷商進貨拉升速度不快,年末不溫不火的特色較明顯。

3.新勢力火爆

近期的新勢力車企的表現很強,這也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反思起來可能有這樣的原因。新能源車目前在美國市場的一個高價格,雖然也體現了一定的泡沫成分,這種泡沫成分上對未來的一個良好的預期,目前似乎沒有其他的車企或者造車勢力能夠像他們一樣能夠追上特斯拉的發展的線路,美國投資者是認同這個線路和未來的趨勢,因此,給中國的這些在美國上市的車企一個更高的估值,這也是很好的事情。

新勢力車企的車輛銷售價格較高,實現了高價高銷量的較好表現。隨著銷量的提升,毛利狀態也明顯改善。

由於目前新能源高端車型缺乏有效的價格參照,而部分國際車企的新能源成本偏高,產品表現也一般,短期內難以與新勢力車企競爭。因此自主新勢力車企產品即使價格較高,也是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目前新勢力車企的產品獲得市場較好認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高端市場消費能力強,而期待新能源的產品也有較高的檔次。因此自主新勢力產品相對產品力較強,智能化表現很好,品質得到認可,渠道經受考驗由此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形成了一個在高端市場突破的一個良好特徵。

4.華晨破產重組不影響合資格局

隨著合資企業股比調整臨近,國內車企集團的穩定性也是受到關注。近日華晨汽車集團被部分媒體評論採取技術性破產手段有意逃廢前期欠下的巨額債務。但估計即使是惡意逃廢債務也與合資企業的穩定發展無關,華晨債務破產重整對華晨寶馬的股權和穩定運作應該沒有任何影響。

部分媒體判斷華晨這樣的破產重整隻是逃廢債務的手段,而且中央對技術性破產已經採取零容忍態度,因此我們相信其他國有整車集團不會有風險。

目前看合資企業的穩定性還是相對有保障的,但合資企業需要自強,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而合資格局的變化也是漸進的,既有合資企業外方退出,也有外方的股權擴張,這主要是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有很強的的信心。大部分外方還是希望擴大股權獲得長期更好的收益,這也體現了中國汽車市場持久巨大的魅力。

5.國企發展高端電動很有必要

近期國內主流車企布局高端新能源車品牌的做法也是值得關注,例如東風推嵐圖、上汽推高端L項目、廣汽埃安品牌獨立,以及之前的北汽Arcfox,這是很好的事情,發現的市場機會一定要快速跟進,一定要充分競爭。

國企發展高端電動類似參考SUV發展,國內SUV市場的民企先布局,國企快速跟進發展,現在的SUV市場的民企紛紛倒下,長城、長安等都很優秀,國企的SUV總體表現很強。

國企電動車高端化應該其中會有一些突破發展,部分企業品牌應該有階段性成果。這也體現了市場的新機會一般會被部分企業先抓住,隨後的國企等看準了跟上。

相關焦點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成立五年的理想汽車雖未到達蔚來和小鵬的高度,但也打敗了美國第二大傳統車企福特,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榜的第14位。至此,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車企,中國佔了5席,其中有3家是造車新勢力,2家為傳統車企(比亞迪和上汽集團)。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_易車網
    成立五年的理想汽車雖未到達蔚來和小鵬的高度,但也打敗了美國第二大傳統車企福特,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榜的第14位。 至此,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車企,中國佔了5席,其中有3家是造車新勢力,2家為傳統車企(比亞迪和上汽集團)。
  • 股價一年狂飆10倍,造車新勢力「剩者為王」的秘密是什麼?
    2020年,聚光燈下的中概股更是「妖風四起」。對此,BT財經年終策劃《中概股風雲2020》盤點了一些「妖股」,為大家揭開「妖股」的真面目,背後到底是「真妖」還是「真神」?今年最「妖」的中概股,莫過於造車新勢力了。薑是老的辣,估值是新的香「誰能想到蔚來股價能漲到這樣?早料到如此,我也財務自由了不是?」
  • 宇博證券平臺客服諮詢:造車新勢力分野
    其實,這兩個原因同樣可以解釋為何理想、小鵬能享受到資本狂歡,分別穩坐造車新勢力第二、第三把交椅。綜合營收、毛利潤和銷量等關鍵指標來看,蔚來、理想、小鵬三強格局基本成型。反觀儘管威馬搶灘資本市場慢半拍,並未與第一梯隊拉開明顯差距,一旦成功登陸科創板,仍具有挺進造車新勢力前三的勝算。我預測,未來蔚來仍將強勢領跑,反倒是理想、小鵬、威馬三者排位存在一定變數。
  • 楊忠陽:造車新勢力集體召回不該被嘲諷
    有報導稱,「李想終於『彎腰』了」。此前,特斯拉、威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均主動召回了產品。相比於傳統車企,輿論對此次造車新勢力的集體召回給予了更多關注。不過,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一些自媒體熱衷於炒作召回本身的負面影響,忽視了召回本身對消費者、產品、企業以及產業的意義;還有一些自媒體,對實施召回的企業冷嘲熱諷,甚至情緒化地否定造車新勢力。
  • 集體」水逆「,造車新勢力深陷「多事之秋」 |汽智
    相對於傳統車企來說,造車新勢力往往更容易被大家關注,也就是所謂的自帶「招黑」體質。而2020年的秋天,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多事之秋」。
  • 造車新勢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點點螢火
    不僅如此,造車新勢力還從一開始就在服務方面下足了功夫——這些也讓傳統車企紛紛效仿。 2019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在北美的銷量已經超過了所有豪華車,即便把它放在所有轎車品類中,也能拿到第六名的成績。這給了中國造車新勢力信心——電動車完全有資格與燃油車競爭;這也讓人擔心——光速入華的特斯拉,將給本就蕭條的國內車市怎麼樣的打擊。
  • 造車新勢力這一年:活下來 贏下去
    從「命懸一線」到「起死回生」 拜騰在困境中重整旗鼓  2020年年初,新能源車銷量下滑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讓造車新勢力普遍遭遇融資難,「努力活下來」成為它們關心的頭等大事。拜騰也沒能逃脫「缺錢」的命運。  2020年6月30日,因C輪融資未能完成,拜騰突然以內部郵件的形式宣布停工停產,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已來,如何看造車新勢力的未來
    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業景氣度高企,連傳統車企的銷量也開始復甦,整個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轉型的趨勢越發明顯。除了當紅炸子雞特斯拉在全球各大汽車消費市場的火爆之外,中國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也是在國內掀起購買熱潮,蔚來、威馬、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訂單量暴增,比如威馬汽車11月銷量3018輛,同比激增174.6%,已連續9個月實現環比上漲。
  • 新勢力造車2020年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嗎?
    自從新能源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大趨勢之後,造車新勢力車企就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在最多的時候,國內大概有多達45家左右的造車新勢力,逐漸成為了汽車圈中一個很有特色的存在。但是,造車新勢力自誕生之後就一直頗有爭議,他們大多都以特斯拉為榜樣,期待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另一個「特斯拉」,然而,造車是一個相當燒錢的行業,因為太燒錢,很多造車新勢力無法堅持到底,資金鍊一斷,這些造車新勢力也就隨著銷聲匿跡。
  • 百度宣布造車蘋果也重磅出擊:新能源汽車股還能投嗎?撤退or進攻
    科技巨頭紛紛入局造車,新能源汽車股也是一路暴漲,是否已經透支了未來?農銀新能源混合基金經理趙詣表示,對於新能源車而言,雖然絕對估值偏高,但也能看到它的滲透率處於剛起步階段,未來空間可以消化現在的估值。股價一飛沖天,馬斯克、李斌身價飆升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樣,2020年以來,新能源車企的股價一飛沖天!不斷刷新紀錄的股價,仿若一場狂歡盛宴,屢屢刺激投資者的神經。
  • 科技巨頭會不會掀起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雖然從上車到造車看似並不遙遠,但是華為目前仍堅持只做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 有觀點認為,科技公司下場造車是想用「新故事」尋求高市值,不造車只上車的科技公司或許只是時機未到。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新造車的窗口期正在關閉,此時傳出「造車」消息的百度和蘋果,打的什麼算盤?科技公司轉型造車又有幾成勝算?
  • 交付年已至,將要交上答卷的造車新勢力們還有哪些難題未解?
    在被公認為是造車新勢力交付元年的2018,造車新勢力已經開始分化。一部分企業開始走上正軌,還有一部分企業在為2019年的交付積攢力量。而對於零跑、車和家、拜騰、愛馳、奇點這些造車新勢力來說,其在2018年並未實現車輛的交付,已在新造車這項運動中後人一步。隨著2019年的到來,這些新勢力的交付年已至,但擋在其面前的障礙仍有很多。
  • 特斯拉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都慫了?我認為他們的嘴巴還不慫!
    網友:特斯拉這次價格暴擊,中國新能源造車勢力全部慫了!正面剛的一個沒有! 我想說的是:有嗎?認慫?至少嘴巴還是很剛的!
  • 見證|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一股真正的勢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0 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綠馳汽車、賽麟汽車、博郡汽車、前途汽車、長江汽車等身處經營困境或者慘遭出局,另一邊則是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等頭部企業絕處逢生,甚至可以說浴火成鳳。
  • 又一年過去了,新勢力們日子過得還好嗎?
    其中威馬旗下首款純電SUV威馬EX5自2018年9月啟動交付至今,已累計銷量突破4萬輛,位居造車新勢力單一車型銷量冠軍。雖說價格與特斯拉Model 3相比非常接近,但小鵬P7的內飾和豪華舒適配置方面確實要比Model 3高出不少,這也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核心優勢之一。而且,作為電動車的基礎配套設施,小鵬的超級充電站建設工作也在快速推進中。
  • 長江汽車劃上句號,「雙資質」也難成新造車的「護身符」?
    樂見汽車是汽車維基APP旗下的新能源聚合平臺  2020年果真是新造車企的生死之年,賽麟、博郡等相繼倒臺之後,又一家新造車企鋪了後塵。11月1日,因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且公司停業多時,長江汽車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這也意味著,長江汽車的造車之路即將劃上句號。
  • 官宣造車,百度沒有回頭路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概股三家造車新勢力市值超過1300億美金,特斯拉市值超過6000億美金。僅4家新勢力車企,就已經創造出了近萬億美元市值。2021年開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更是憑藉特斯拉的市值一路走高,成為全球新首富。在萬億市值的吸引下,巨頭紛紛選擇入局:2020年11月16日,滴滴發布其與比亞迪合作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型D1。
  • 汽車新勢力、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車企,誰才是馬斯克潛在的威脅者?
    目前,百度是第一個親自下場主導造車的網際網路巨頭,此前騰訊、美團、小米都是通過入股「新勢力」的方式參與這場造車「盛宴」,而百度此前也通過投資的方式入股了蔚來和威馬兩家汽車新勢力公司。不僅是巨頭公司,資本市場對智能汽車行業也依然「偏愛」。
  • 2020年全國乘用車累計銷量1928.8萬輛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張愛麗 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28.8萬輛,同比增長6.6%,連續6個月實現7%左右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