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位寧波人是新中國首個在內地投資外商

2021-01-09 騰訊網

派粉們大家好,又到了《寧波黨史地方志》欄目時間。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位方志人物,他是曹光彪,祖籍寧波,1921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個小商人,在上海開設鴻祥呢絨店。

7歲起,曹光彪每天放學後便去父親的店鋪幫忙接待顧客、縫製西裝。17歲那年,母親不幸去世,父親又病重,於是他不得不輟學接管父親的呢絨店。由於他精心經營、誠信待客,至1949年初鴻祥已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呢絨商號之一。

1950年,曹光彪隻身來到香港,開設貿易公司。抗美援朝時期,曹光彪突破港英當局層層封鎖,極費匠心地配合華潤公司從西方訂購大量急需的藥品等輸入內地,直至戰爭結束。

香洲毛紡廠開幕紀念儀式。

1954年,曹光彪在香港開辦太平洋毛紡廠,後成立東亞太平毛紡廠。1958年,曹光彪親任「推銷員」,帶著1200件羊毛衫,陸續打開德國、法國、比利時、瑞士、盧森堡等國市場,作為首位把香港羊毛衫出口到歐洲的商人。他是香港羊毛衫最大出口商之一,高峰時每年出口量高達600萬件。

1964年,曹光彪成立永新企業有限公司。數年間,先後收購了11家針織廠,在模里西斯、葡萄牙、南非、印度都其分廠,他被尊為 「香港毛紡界的元老」, 並贏得「世界毛紡大王」 的稱號。

港龍航空客機。

曹光彪一生中最得意的是1978年在珠海開設香洲毛紡廠,成為1949年以來第一個在內地投資的外商。那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曹光彪上書中央領導人,提出以補償貿易的方式在內地投資辦廠,由自己出資到內地興建毛紡廠,幾年後收回投資,工廠就歸國家所有。有了香洲毛紡廠的先例,這種方式後來在沿海一帶似破土春筍湧出,使沿海省份積累了原始資金。「我最成功的生意,是做既對國家有利,自己也不賠本的生意。」曹光彪常常對人說。

隨著香港經濟發展,香港機場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空港之一。曹光彪乘時作出進軍航空業的決定。1985年5月,他排除港英當局重重阻擾,第一個以華人身份創立港龍航空公司,並於同年7月獲牌首飛馬來西亞,打破香港航空業由英資財團壟斷的歷史。人們給予刮目相看,肅然銘記。經過不斷努力,「港龍」不僅擁有了飛往中國內地的空運牌照,還取得飛往泰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際航線的牌照。

圖為浙江大學兩塊鳴謝牌,以感謝曹光彪兩次捐贈浙大。

1997年,寧波光學儀器廠經營困難,設備陳舊、技術落後,只能生產單一品種的傳統低檔顯微鏡。彼時已77歲高齡且從未涉獵光學行業的曹光彪,堅信科技興國,更想造福鄉梓,決定投資收購該廠,易名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2012年,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二號,第一次拍攝及傳回由中國奔月衛星遙望地球的高清視頻,而安裝在嫦娥二號上的監視相機和降落相機,其鏡頭正是由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研發的。

曹光彪念念於教育事業,其給各家學府累計捐款超過3億元人民幣,其中單清華大學就超過7000萬元。還捐資1000萬元港幣設立浙江大學曹光彪高科技發展基金,捐資1800萬港幣建造曹光彪高科技大樓。2001年又再次捐贈2000萬港幣,設立高科技人才基金,吸引世界級頂尖人才到浙大工作,一時聳動遐邇。上海曹光彪小學、上海杉達大學、寧波大學也是其胸懷衝曠捐資助學的佳例。

1999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申報,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曹光彪星」,正是對他多年衷情不減地奉獻於祖國科教、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之嘉獎。其垂範作用還影響了自己的子女,踐履心志。

相關焦點

  • 天上有30多顆星星與浙江有關 給小行星命名有啥規則
    【摘要】昨天,NASA公布了新一期的小行星命名。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姚貝娜」星。據不完全統計,以浙江地名、人名或其他事件命名的星星有30多個。  其實在此之前,楊光宇已經送出了幾個小行星命名給浙江籍的人士,比如紹興籍香港律師胡鴻烈、寧波籍香港商人施永青等,都是他送出的小行星命名。而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命名了39顆小行星。  而浙江省內最近的小行星命名,是「浙江大學」星和「竺可楨」星的命名,它倆都是由浙大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2008屆校友鄭存懷提出的。
  • 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題: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新華社記者胡喆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實際上,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前已有不少,從古代的祖衝之、張衡,到當代的錢學森、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宛若繁星閃耀夜空,以此殊榮來表彰和紀念具有很深的意義。小行星命名的規則有哪些?又有哪些中國科學家的名字成為小行星的星名?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在他之前,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在四川,據不完全統計,他是第三個榮獲小行星命名的四川人。1999年6月,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以8315號小行星發現者的身份向國際小行星中心申報,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該小行星被命名為「巴金星」。
  • 為何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新華社記者胡喆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實際上,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前已有不少,從古代的祖衝之、張衡,到當代的錢學森、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宛若繁星閃耀夜空,以此殊榮來表彰和紀念具有很深的意義。小行星命名的規則有哪些?又有哪些中國科學家的名字成為小行星的星名?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
  • 中國油田技術奠基人王德民獲小行星命名
    近日,這位80歲高齡、年輕時酷似吳彥祖、被稱為「史上顏值最高學霸」的石油院士,獲得了小行星國際命名,國際編號為21023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史上曾獲此榮譽的名人,包括達文西、牛頓、居裡夫人等。一位石油界院士憑什麼獲此榮譽?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之初,時年57歲的王德民以大慶油田採油高級工程師的身份成為首批院士。
  • 中國院士獲小行星命名 長相酷似吳彥祖(圖)
    近日,這位80歲高齡、年輕時酷似吳彥祖、被稱為「史上顏值最高學霸」的石油院士,獲得了小行星國際命名,國際編號為21023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史上曾獲此榮譽的名人,包括達文西、牛頓、居裡夫人等。一位石油界院士憑什麼獲此榮譽?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之初,時年57歲的王德民以大慶油田採油高級工程師的身份成為首批院士。
  • ...專家警告說,一顆以混沌之神「阿波菲斯」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外媒:48年後小行星可能撞地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7日報導,專家警告說,一顆以混沌之神「阿波菲斯」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正在加速前行,有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據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證實,體積較大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在非均勻輻射的影響下提高了飛行速度,如同被裝上了小型助推器。
  • 著名晶體物理學家閔乃本先生去世 有小行星以其名字命名
    這位在中國物理學界「宵衣旰食二十載,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材料大家離我們而去。 閔乃本   閔乃本,著名晶體物理學家,1935年8月生,江蘇省如皋市人,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張國榮」被命名為天上星星名字,有3個理由
    近日,又有一位中國人被命名為天上的星星名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飛春讀傳上網查了查,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用中國人和中國地名命名的星星可是越來越多了,他們的名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 中科院發現的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彭桓武星」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一九九七年發現的一顆國際永久編號為第四八七九八號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准,被正式以中國理論物理事業第一人的名字永久命名為「彭桓武星」。
  • 昨夜他走了,以他命名的那顆小行星將永遠閃耀蒼穹
    ◎ 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蒼茫宇宙中,一顆國際編號為187709的小行星以「馮端」的名字命名。因科學研究的卓越成績,馮端榮獲1996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和1999年的陳嘉庚數理科學獎,國際編號為187709的小行星也因此被命名為「馮端星」。馮端院士是我國晶體缺陷研究的先驅之一。他發展了浸蝕法顯示位錯的技術,澄清了體心立方金屬中位錯的類型及其組態等問題。
  • 背景:第1760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
    2010年7月2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報通知國際社會,把4顆由中國國家天文臺新發現的小行星,分別以黃昆、吳孟超、李振生、閔恩澤等4位在學術上造詣精深、貢獻巨大的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
  • 中科院院士閔乃本去世 有小行星以其命名
    △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這也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通過將近20年的努力,閔院士使得這類材料從冷門變成國際熱門領域,在光電子學、聲電子學、材料科學的交叉領域誕生了一門被稱為「疇工程學」的新生學科。目前,「介電體超晶格」材料如用於製造醫用雷射器,既可查病灶,又可用於治病,醫用前景廣闊。
  • 天王真會玩浪漫,張學友為妻子寫歌,還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羅美薇
    「開心少女組」團魂與她們的名字很契合,就如同內地的「青春美少女」組合,以健康、活潑的形象,深受80年代的年青人喜歡,這個組合的成員有袁潔瑩、羅美薇、陳加玲、何佩兒、林穎嫻五位,
  • 牛逼的紀念方式:以他們的名字命名行星!網友:真的厲害到上天!
    最新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四十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 其中四顆小行星以香港著名藝人命名!編號 55383 Cheungkwokwing,張國榮小行星。他是無數人心中永遠的哥哥!如今以這樣的方式紀念他,我想很多人都會支持的!編號 55384 Muiyimfong,梅豔芳小行星。
  • 逆行小行星被天文學家命名為「星行小」 網友:好隨意
    微博博主@小龍哈勃 說:「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逆向行駛的小行星之後,決定把它命名為星行小。。。」 「小行星」與「星行小」,「孫行者」與「行者孫」,你們天文學家起名真是隨意…… 「星行小」早在1999年就已經被發現,因為它的軌道頗為特別,其公轉方向與大型行星相反,因此天文學家便把它命名為
  • 易烊千璽張藝興楊洋,這年頭粉絲直接送愛豆小行星
    3.林青霞——林青霞星2000年8月,一位天文愛好者發現了一顆後來被編號為38821的小行星,這也是他在美國發現的第四顆小行星。這位發現者給這顆星星命名為 「林青霞星」。直到2006年得到國際小行星命名中心批准和公示。看來想要命名也不是這麼簡單啊。4.鮑德熹——鮑德熹星2006年命名,編號為34420號,以表彰他對電影事業所作的貢獻。
  • 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要多努力?「吳偉仁星」來了,湖南天文協會...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瀟湘晨報記者聯繫湖南天文協會相關專家,了解行星命名的一些故事。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吳偉仁星」。
  • 眾人尊稱她為先生,兩顆行星的名字由她和她愛人命名,全世界唯一
    李佩先生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為她對於我們這個國家有著突出的貢獻,她的一生堪稱傳奇,甚至有行星的名字是以她的名字來命名的,叫「李佩星」。回到中國後,夫婦二人積極參與新中國的建設。但是在文革期間,兩人卻受到了批鬥,甚至丈夫郭永懷被認為是美國的特務,兩人的孩子也被派去農村插隊。對於李佩更痛苦的是,丈夫在1968年的時候因為空難,永遠的離開了她。
  • 古天樂被質疑為何用自己名字給學校命名,他的回答,所有人都服了
    大家對於古天樂這個人應該很了解吧!現在已經47的他仍然還沒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古天樂平時都很低調出了喜歡做慈善建學校之外就沒其他的事情做了,直到現在已經建了近100所希望小學。當然在娛樂圈裡古天樂基本沒有負面消息和緋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