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公子竊兵符,假傳聖旨奪10萬兵馬,令秦國推遲40年統一天下

2021-01-17 老宋故事說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霸氣的公子,盜竊國君的兵符,假傳「聖旨」斬殺國家最重要的主將,奪得10萬兵馬救援他國,其最終的行為讓秦國推遲40年統一天下。

為何說是40年?因為長平之戰後,秦國兵馬圍困趙國國都,秦昭王說誰敢救趙就滅誰,嚇得天下諸侯誰也不敢來救援,只有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的這個人敢來救援,最終擊敗了秦國軍隊,這一戰讓本可以滅趙的秦國,在40年後才得以滅趙。

此人名叫魏無忌,魏國信陵君,此人仿效當前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廣攬食客,手下人才濟濟,據說當前劉邦年輕的時候十分仰慕信陵君,想投奔到其門下,可惜去得時候信陵君已經去世了。

為了盜竊兵符,信陵君通過魏王的妃子如姬盜取了兵符,並來到魏國救援趙國10萬大軍的兵營中,假稱魏王的命令要取代晉鄙為統軍大將。晉鄙,在《大秦帝國之裂變》最後河西之戰後,晉鄙作為魏國僅存的年青有為將軍出現,並得到魏王的重視,日後成為魏國的柱國上將軍。

身為經驗豐富的老將,經過驗證確認兵符是真的,然而卻要拒絕接受命令,因為秦國大軍虎視眈眈,軍力強盛,如果救趙這是關係國家命運的事情,晉鄙對信陵君孤身前來感到懷疑。

正在這時,信陵君的大力士朱亥用袖子中40斤重的鐵錐砸死了老將軍,魏無忌從而順利接掌了軍隊,並統軍救趙,擊敗了秦國軍隊,救了趙國。

事後,信陵君怕事後被清算,不敢回母國,卻讓人將軍隊帶回了魏國,此後秦國十分惱怒魏國,多次攻打,信陵君十幾年都不敢回去。

後來魏王幾經波折才得以請信陵君回國,由於信陵君在天下擁有十分大的名聲,當聽到他掌握兵權的時候,東方的韓、趙、燕、齊、楚等國紛紛派軍隊交給信陵君掌管,這一次聯軍打敗了秦國名將蒙驁,堵死了函谷關,可惜魏王是個糊塗蛋,對於信陵君仍然不放心,自毀長城,最終五國聯軍伐秦功虧一簣,失望的信陵君從此心灰意冷,沉迷酒色,沒幾年都去世了。

相關焦點

  • 解析:《史記》中信陵君為何能殺死魏國名將晉鄙,成功竊符救趙?
    如姬為此感激萬分,甘願為公子死而毫不推辭,只是沒有報答你的機會罷了。公子只要一開口請求如姬,如姬必定應允你。你得到虎符,奪了晉鄙的軍權,往北面援救趙國,去西邊打退秦國,這是五霸徵伐那樣的功業呀!」公子依從侯生的計謀,請求如姬,如姬果然盜了晉鄙的兵符交給公子。公子將行,侯生對公子說:「將軍在外面,就是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聽從,這是因為關係著國家的安危而必須如此。
  • 古人所用兵符之「虎符」,信陵君用它救了趙國,它究竟長什麼樣兒
    今天我們來聊聊古代的「虎符」,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一篇《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文章,講得是信陵君,但其中關鍵物品就是虎符。公元前258年,戰國末期,秦國吞併六國指日可待,戰爭頻發。公元前260年,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大破趙軍,坑殺了趙降卒40萬。
  • 為何秦國用了500年,而劉邦、李淵等人數年之間就統一了天下?
    早在王賁攻魏之前,就曾試探性攻楚,沒有得逞,才轉道攻魏;當年,李信蒙武再次率大軍20萬伐楚,卻大敗而歸,楚國甚至一度收復故都郢陳一帶。 次年,王翦率傾國之軍60萬攻楚,楚軍相抗了一年之久,才終於支撐不住,而被王翦攻滅。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滅燕、代。
  • 看見文物|中國最早的兵符——杜虎符
    我國古代兵符多製成虎形。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農民犁地時發現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國兵符,即這件「杜虎符」。杜虎符為左半符,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錯金銘文9行共40字,字體為小篆,內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國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50人以上的帶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動。
  • 戰國公子魏無忌:偷兵符、殺大將、救趙國,兩次破秦兵
    魏國公子魏無忌,又名信陵君,特別愛護自己的名聲,和魏安釐王關係賊差。  真實的信陵君沒有那麼完美,他也很普通,會驕傲,會自大,強撐面子真受罪。  繼承皇位遵守長幼有序,魏無忌稍微比魏圉晚出生了幾個年頭,就已經失去一大半繼承魏國皇位的的可能性了。
  • 調動10萬大軍的信物,為什麼只能「竊」,不能私自製造?
    虎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示信憑證,因其狀呈虎形,故稱「虎符」,又因主要用途是調兵,也稱「兵符」。「符」,《說文解字》解釋為「分而相合」。完整的符由兩半組成,一半在中央,另一半在地方將領或官員處。虎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軍事文書,是國君或者皇帝、主帥調遣軍馬的一種契約憑證。如果沒有虎符,連皇帝的聖旨都沒有用。可見,虎符在古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從秦國網羅天下英才說起,人才引進給秦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由此中國誕生了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秦朝。秦國為何能夠一統天下的話題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有人說是商鞅變法成就了秦國,得以讓秦國有了完善的制度傲立群雄;也有人認為是秦國得天獨厚的地利才可以讓秦國傲然與諸國之巔峰;也有人說是六國自己作死才得以讓秦國做大。
  • 「國寶」杜虎符--演繹兩千年前的「將軍令」
    我國古代兵符多製成虎形。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農民犁地時發現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國兵符,即我們要認識的這件「杜虎符」。杜虎符為左半符,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錯金銘文9行共40字,字體為小篆,內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國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軍事長官手中,凡要調動50人以上的帶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與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動。
  • 如果叛軍竊取了兵符,古代皇帝是否只能坐以待斃?
    2020-10-21 23:34:55 來源: 博覽全球史 舉報
  • 為什麼虎符能調動兵馬,卻沒有人敢仿製呢?看完感嘆古人智慧!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為什麼虎符能調動兵馬,卻沒有人敢仿製呢?看完感嘆古人智慧!虎符一般都是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皇帝如果要調兵遣將,就讓將領帶上右符,去找持左符的將領去接收軍隊就行了。
  • 杜虎符:孩子的玩具「銅老虎」竟然是戰國時期調兵遣將的兵符
    符身上從虎頸至虎腿有錯金(在金屬器物上用黃金鑲嵌出文字或花紋)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這段銘文的意思是說:調遣軍隊的兵符,右半邊在國君手中,左半邊在杜縣。凡是用兵50人以上,必須與君主保管的右半虎符扣合,才能夠出兵。但如果遇到烽火報警的緊急情況,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
  • 秦國統一天下比歷史上任何朝代更難?戰爭根本排不上號!
    秦國的統一天下在歷史上確實是任何朝代中最難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統一天下的這種文明制度是由秦國一手建立起來的,在後續的王朝裡,雖然大家也面臨著社會,經濟,軍事,政治和外交的各種紛爭,但是歸根結底,每一個地方割據力量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手兼併其他地區進而建立一個王朝,這也是每一個王朝領導人的野心。
  • 虎符定江山 《三分天下》王者降臨演春秋
    兵符關帝闕,天策動將軍。風旗翻翼影,霜劍轉龍文。在古代戰爭中,為了防止麾下的兵將成為將領的私人武裝,統治者曾採取一系列措施將兩者分離開來,兵符就是其中之一。和平時期的將領需要居住在國都當中隨時聽候調遣,一旦戰事發起需要先從皇帝處領取兵符,然後才能調動兵馬,帶軍出戰。不過在《三分天下》中,兵符的鍛造工序更為複雜,鍛造期間所使用的材料也更珍貴。
  • 『活動公告』金兵符來襲,號令天下活動開啟!
    PS:功勳/高級功勳/絕世功勳可通過捐獻軍號,軍鼓,軍旗獲得,比例是1:1哦~功勳還可通過提升兵馬等級獲得。軍旗不僅可以在號令天下活動中捐獻後獲得兵馬值,捐獻兵馬值的同時還可以獲得絕世勳章用來兌換金色兵符碎片箱(一)、金兵符萬能碎片、橙色羽毛(金翅膀合成道具)、金將八選一碎片箱以及金神兵碎片3選1箱等等,一定不要錯過哦~
  • 戰國時期,信陵君盜取兵符,去趙國抵抗秦軍到底是為了救誰?
    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戰國時期的信陵君盜取兵符的歷史事件。這個信陵君就是魏國的公子無忌。他這個人待人非常的好,為人也相當的厚道,短短幾年之間就收下了門客將近3000多人在他家裡,那是白吃白喝白住。他平常要遇見一個有著大才能的人,他能對人家好到什麼程度?
  • 【名人百科】 一個令秦國從始崛起的丞相——五羖大夫百裡奚
    生卒年不詳,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功過】百裡奚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在晚年建樹了輝煌的業績。他依靠出眾的才智和超群的謀略,使僻處一隅的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為秦國取得霸主地位,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百裡奚相秦期間,內外安緝,充實秦的國力,奠定稱霸以及統一的基礎,在春秋時期已很明顯,為有識者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