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明朝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叫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這個說的就是朱棣,遷都和那個崇禎帝在眉山上吊的典故。作為一個君王都可以以身殉國,那麼作為一個臣子,是不是更應該追隨著一個帝王去殉國呢?
無事袖手談天下,臨危一死報君王。這才是臣子的風骨,可我們再看看明末這些臣子們的所謂風骨。崇禎是這個明朝的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他接手的明朝就是一個爛攤子,千瘡百孔,內憂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外患清朝在關外虎視眈眈,朝中黨爭不斷國庫空虛,加上崇禎自己剛愎自用生性多疑,17年就換了19個內閣首輔 ,他最後一個內閣首輔叫魏藻德,魏藻德是崇禎13年的狀元,這樣人口才非常好,而且呢會拍崇禎馬屁,所以深得崇禎信任和器重,四年就升為內閣首輔,他的升官速度可以稱上是坐火箭了,可是就是這樣的官在這個李自成帶兵打進了北京以後,把明朝的官員都給抓起來了。
因為這個魏藻德位高權重,單獨的關押,他就跟著關押的士兵說了「你們關我幹嘛呀?你跟闖王說說我有用」,這士兵一聽就報告給李自成了,李自成一聽得,帶過來我問一問,把這魏藻德帶過來以後,這李自成就問了,說崇禎帝都上吊自殺了,你為什麼不殉國?,這個魏藻德說了,說我是個文人,我不懂這個什麼治國方案,這個先帝剛愎自用,死了活該,我們得留著有用的身子聽從闖王您的召喚,他這話一說,激怒旁邊的那個大將劉宗敏,這個劉宗敏破口大罵,說你這個腐儒,四年前崇禎把你從一個小書生升到了宰相,對你也算是恩重如山了,你現在不念他好也就罷了,你還罵他你簡直就是忘恩負義,來人啊給我湊他,這一打是打得魏藻德是遍體鱗傷,最後熬刑不住,讓那個頭箍箍的腦袋上腦漿迸裂。
咱們過去常有一句話叫做「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當時的明末很多大臣都是把聖賢之話掛在嘴邊,一到危急時刻就變成這牆頭草了,來回這麼倒,因為國庫空虛,崇禎想著籌款抗清,讓滿朝大臣捐款,這大臣滿不樂意的捐了20萬量銀子,這都感動的崇禎熱淚盈眶,可是當那個李自成帶兵進北京以後,從這些大臣的身上生生扣扣出來了7000萬兩百銀。從這點上看,要是趕上這樣的大臣,哪怕是秦皇漢武再世,唐宗宋祖重生也改變不了這大明覆滅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