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層趣談|辛棄疾 在下大青兕 一個將軍

2021-01-09 圈層共享時代雜誌

公元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山東抗金起義軍叛將張安國,設計殺害欲南下歸宋主將耿京。後脅迫部分義軍北投金軍。張安國由此獲封濟州知州一職。

濟州金軍大營屯兵五萬,軍帳內張安國與金軍將領大開宴席、開懷暢飲。夜至寅時,大軍酣睡之際,部下向醉醺醺的張安國報告:「外面來了一個人,自稱是辛棄疾,請求面見大人。」一旁的金將領忙問:「這是起義軍中那個作戰兇猛的小字輩嗎?」張安國心中如重鼓在擊,忙問衛兵辛棄疾帶了多少人,衛兵回答道:五十人左右。張安國不禁心中發嗤,嘲笑眾人稱讚的,傲骨錚錚的辛棄疾也不過如此,還不是率部歸降。

到了帳外,只見辛棄疾大步上前接近張安國,故作親近的樣子。趁張安國不備之際,電光火石之間,一手抓住張安國的衣襟將他提上馬背,自己迅速翻身上馬;另一手持劍刺張安國大腿,瞬間使其喪失反抗能力。一邊策馬衝殺,一邊慷慨激昂、振臂高呼被張安國所脅的義軍將士歸宋。時值深夜,變故突起,金軍大營來不及整頓,沒有軍令也無法率部追擊。於是辛棄疾策馬押解叛徒在前,一萬歸宋義軍在後,浩浩蕩蕩沿著泗水,渡過淮河,直奔南方歸宋。

而這一年辛棄疾才二十三歲,因作戰勇猛被稱作:「大青兕」。意為:一頭兇猛的犀牛。因率五十人深入五萬敵營生擒叛徒,帶領一萬多義軍歸宋的英雄氣概連懦弱的人見了都要為之振奮起立,而南宋的皇帝見到了勇士的風採以後,也是連聲讚嘆。

出生於三代將門的辛棄疾,從小就懷揣著:「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重拾舊山河的夢想。即使身在淪陷的山東地區,他的祖父辛贊仍無數次的帶著辛棄疾登上高山,壯懷悲切的北望失陷的山河。杜鵑啼血般的告訴辛棄疾:這些都是大宋的山河,總有一天我們會收復山河,還於舊都!於是辛棄疾在十四歲時,就以進京趕考之名深入燕山偵查地形;十七歲再次以此為由深入燕山繪製地圖,為日後大戰做準備;二十三歲率五十人深入五萬人的敵營,生擒叛徒歸宋;經此一役「大青兕」一名名震天下。南宋人民認為終於迎來難得的將才,辛棄疾也以為自己可以當個將軍收復河山。可惜辛棄疾等到並不是心嚮往之的將軍夢,而是消磨歲月的漫漫長夜。

十三歲的辛棄疾押解張安國到建康,舉國歡慶。辛棄疾也被委以重任,可惜這不是辛棄疾想要的重任:到戰火連綿的滁州任知州負責恢復民生。辛棄疾知道以自己「歸正人」(南宋對北方淪陷區南歸者的統稱)外來人的身份,暫時還不足以讓朝廷信任帶兵北伐,於是只用半年時間就把滁州的災後重建工作完成。即使身在地方,辛棄疾仍心繫北伐,他先後寫下《九議》、《美芹十論》、《論亡虜疏》等軍事論文和戰略。可惜這些奏表都被主和派截了下來,在角落蒙灰。

公元1175年,辛棄疾36歲,在地方蹉跎的第14年。他路過路過江西萬安時,行至贛江畔,聽見山深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叫聲。感懷傷時寫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又五年,辛棄疾41歲,在地方蹉跎的第19年。辛棄疾時任湖南安撫使任上,終於等夢寐以求的機會!朝廷恩允辛棄疾建立步兵2000人,騎兵500人,史稱「飛虎營」。辛棄疾對「飛虎營」寄予厚望,想把「飛虎營」作為日後北伐一把利劍。歷史記載飛虎營「雄震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可惜辛棄疾傾注心血的「諸軍之冠」,不到一年辛棄疾就被朝中主和派諫官以「用錢如泥沙」彈劾。一紙輕飄飄的詔令就將他調離湖南,所以期待努力付諸東流。天真的辛棄疾以為自己只要治理好地方,朝廷就會認可自己也是宋人的身份,就會可以帶兵北伐。可惜辛棄疾最大的錯誤其實是:生錯了時代。南宋朝廷大部分都是只想偏安一隅的主和派,就連皇帝也是。

中央不容,地方難治。辛棄疾在地方消磨了20年的時光。他被調任次數多達40餘次,最短任上3個月,最長2年。在滁州賑過災、在江西剿過匪。20年來唯一接近將軍夢北伐就是湖南的「飛虎營」,他從始至終都想做一個將軍。

1181年辛棄疾被彈劾罷官,辛棄疾回到江西上饒,回到了他的稼軒莊園,自號「稼軒居士」,過上他的閒居的生活。他仿佛閒適的看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看青山多嫵媚;看元夕的東風夜放花千樹。他仿佛放下了他北伐的將軍夢,他真的放下了嗎?

公元1188年,辛棄疾49歲,等待將軍詔令的第27年,辛棄疾在鉛山遇到故人陳亮。陳亮告訴辛棄疾,自己剛從監獄被放出來,之前還進去過兩次。曾八次上書,言聖上不能偏安一隅。聖上封官不做,回到家鄉以「言涉犯上」,被打了個體無完膚。辛棄疾和陳亮知己相投,一起暢談八天後,陳亮辭去。辛棄疾寫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贈與陳亮。

那夜,辛棄疾借著燭火,凝望著祖父贈與他的「光復」劍。青芒依舊,往昔歲月,挑燈看劍,沙場點兵心中激蕩萬千。如今卻蹉跎半生,心在北伐大業,自己卻身老江西。

又過了6年,辛棄疾的知己好友陳亮溘然長逝,終年五十二歲;又6年與辛棄疾同屬主戰派的知己朱熹去世,終年70歲。而辛棄疾61歲,宋金男子平均壽命41歲,已是高壽,可是他還是沒能等到他的將軍夢。朱熹離世時與時任宰相韓侂胄政見不和,靈堂冷清,就連朱熹的弟子們也避諱著。可辛棄疾來了,他攜著滿滿一大壺酒,癱倒在朱熹的棺木面前失聲痛哭,就像鼓勵他奮勇殺敵還於舊都的祖父去世時一樣,痛哭流涕像個孩子一樣。他身邊的知己都已離去,自己還在等待那遙遙無期的將軍夢。辛棄疾在朱熹靈前痛哭的情景,傳入朝中。大部分官員譏諷辛棄疾一個懦夫,哪有當年名動天下「大青兕」的半點風採,可是誰又能懂他的這三十年的蹤跡三十年的心?

再六年,時間虛耗到了公元1205年,辛棄疾已經行將就木到了66歲,他還在遠望北方,遙望那遙不可及的將軍夢。而這一次他終於獲得了指揮南宋正規軍的資格.北方的金人被蒙古打的節節敗退,變成了一隻外強中乾的紙獅子。南宋宰相韓侂胄積極的主戰,並任命辛棄疾為鎮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或許將士守國門,將軍死沙場是辛棄疾認為的最好歸宿。可是當他到任鎮江,卻發現他的不過是顆棋子。當年那熠熠生輝的少年往事依舊震撼著金人。所以朝廷只是把他作為北伐的招牌,並無實權。他為了這個任命等待了40餘年,從他14歲開始勘探燕山地貌開始,他為北伐抗金的夢準備了52年,可惜沒人願意聽他的。辛棄疾明白只需要好好準備三四年,就可以一舉拿下早已外強中乾的金國。可惜韓侂胄為首的主戰派激進貿然,辛棄疾奔走呼喚、卻求告無門。最終此次北伐以敗局草草收尾。

公元1234年,南宋聯合蒙古人滅金,金國滅後,宋人等來的不是偃旗息鼓的太平日子。失去了金國這道屏障,蒙古人長驅直入,生死大戰一觸即發。主張積極抗蒙的謝枋得在翻閱前輩留下的書冊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他翻到了一份數十年前的官員上疏:「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有大。」疏中言辭懇切地表示:與大宋為敵的金國,必定會在六十年之後滅亡。而金滅亡之後,大宋才會迎來真正的災禍。而這份成功預言日後現狀的上疏,是公元1172所上,距離金國滅亡剛好62年。謝枋得感慨不已,痛惜這樣上疏為何在當時會明珠蒙塵。而這份上疏的作者是:時任滁州太守辛棄疾。可惜一切都知道的太晚,蒙古軍已兵臨城下。

一切都太晚太晚,伐秦時,時人問廉頗吃幾碗飯?意為懷疑廉頗還能否上場殺敵,廉頗中午時一口氣吃了三大碗,表示自己上戰場的決心。而辛棄疾真正等到,有實權的軍事任命時,已經68歲。詔書已經到,可惜英雄早已遲暮,積鬱成疾,油盡燈枯。可是辛棄疾還是勉力掛帥,最終溘然長逝於途中。在臨終之際,辛棄疾一次次用手敲擊床板,想勉力支撐而起。最後沒了力氣,望著北方,疾呼:「殺賊!殺賊!殺賊!」

辛棄疾逝後追贈少師,諡號「忠敏」。但是對於辛棄疾而言,他不在乎這個虛名。他一生武將夢,卻入文人書。後世評價他是「詞中之龍」;武比嶽飛,文比蘇軾。但他傾其一生要的、他求的從始至終都是當個將軍。一個能帶領王師北定中原的將軍!

(文章系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的5月28日,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
  • 觀人:辛棄疾「目光有稜」,人稱青兕!是性格鋒芒畢露之人的典型
    目光有稜(目光銳利,似有稜角光芒)的辛棄疾,並非是一般的文弱詞人,更是一位浴血沙場的英雄,堪稱「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有人寫詩稱:「眼光有稜,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精神此老健於虎,紅頰白須雙眼青。」說的就是辛棄疾雙眼如炬。
  • 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
    大文豪海明威說過:「你可以殺死我,但你不能打敗我!」從這一點看,就不能說宋「弱」。 今天咱們講的話題是,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一個文人都具有殺氣,宋弱在何處?那麼能寫下「醉裡挑燈看劍」這樣暗含殺氣之詞句的辛棄疾,究竟有怎樣的錚錚鐵骨,又是怎樣練就其具有武將氣質的人格魅力的呢?本期分解。
  • 詩詞丨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01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勇悍如關羽秦瓊,精通兵法如李靖,正史中的辛棄疾是青犀牛下凡?
    正史中的武將辛棄疾可不僅僅是位詞人,在《宋史·列傳一百六十》中,還有人直接說辛棄疾是天上青犀牛下凡。除了《破陣子》,辛棄疾還寫過一曲《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 詠嘆「飛將軍」李廣的詩詞,王昌齡、王維、辛棄疾,誰的最霸氣?
    到了李廣時期,李廣的箭術也是非常之高,世稱「飛將軍」。水滸傳中神箭手花榮,名號便是取自李廣,「小李廣」。李廣一生建功無數,卻命運不好,沒有大的分封。最後在漠北之戰中,因迷失方向,未能參戰,憤愧自殺,留下了很多遺憾。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有慨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道是,時間會沉澱一切。一切功過,自有世人評說。
  • 辛棄疾安慰自己的一首詞,短短4句,寫盡年少的風光,晚年的無奈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辛棄疾的一首《鷓鴣天》。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宋代: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chān)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chuò)銀胡䩮(lù),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zī)須。
  • 元春:「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該怎麼念,什麼意思?
    小編前幾天寫了一篇分析元春省親時皇家規矩的文章,在看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插曲把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念作了「兔」。當時小編就覺得不對勁,還以為自己記錯了,後來又查找了資料,才知道是新版電視劇搞錯了。
  • 不識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不識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泉小娃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泉小娃眼中的辛棄疾吧!
  • 虎兕相逢還是虎兔相逢
    虎兕相逢還是虎兔相逢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 ...辛棄疾1162》告訴我們:大詞人實乃年少忠勇追夢山河一統的大將軍
    回顧美視這三年,一步一個腳印,從網絡電影到大電視劇,走的是既受市場歡迎又符合政策導向的路子,製作出品的影視作品有口皆碑,有掀起網絡視聽「西遊熱」的《大夢西遊》系列電影,有首開歷史英雄網絡電影先河的《大漢十三將》系列電影,更有作為創作源頭聯合製作的經典電視劇作品《雞毛飛上天》,正在籌拍的長篇電視劇《夢想城》、《山外青山》和電影《直到黎明·秋瑾19076》、《戚繼光》,無不引起行業各界關注,幾乎都列入了各級影視主管部門的重點項目
  • 刻骨銘心的蟋蟀將軍:白牙紫青
    蟋蟀故事:20多年前的濟南好蟲遍布,尤其是濟南西部更是將軍的重要產地。當時我家就住在濟南西部這片蟋蟀王國的領域裡,並且從小就對玩蟲十分熱愛。1985年我小學畢業,由於沒有假期作業,這年的暑假註定是最輕鬆的。每年暑假都是院子裡的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光,因為有蟋蟀玩兒。我今年更是摩拳擦掌,因為與以往幾年不同,我遇到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小朱子。
  • 蘇軾與辛棄疾十分詼諧的兩首詞
    想做將軍的辛棄疾面對這個造化弄人的世界,呼出一句「而今何事最相宜?」風流倜儻的蘇軾面對世態炎涼也只能來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然而,當辛棄疾與蘇軾相遇,兩個有趣的靈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這次從二人的一首小令中去瞧瞧。
  • 辛棄疾為好友祝壽寫下這首趣詞,句句都是典故,詞中之龍名不虛傳
    以辛棄疾的耿介直男性格,能擔得起他誇上一誇的人,其實不多,但都挺有意思。這第一誇,他誇的是自己的髮妻,愛人過壽,他寫下了一首《浣溪沙·壽內子》,在詞中他寫道:「年年堂上壽星圖」,是滿滿的祝福,字裡行那股子恩愛勁兒令人會心一笑。
  • 從早年的抗金壯舉分析辛棄疾的能力性格
    辛棄疾率領隊伍投奔耿京後,被任命為掌書記,負責保管文書和帥印,一起謀劃收復中原,隊伍很快發展到了25萬人。 2、勇猛果敢、鐵血鋤奸 有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喜歡談論軍事和用兵,辛棄疾平時跟他有一些來往。辛棄疾加入耿京軍中時,義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盤踞一方,辛棄疾去說服義端,讓他做了耿京的下屬。
  • 辛棄疾:天平的兩端.
    一個是四川人李白,一個是四川人蘇軾,還有一個就是山東人辛棄疾。 辛棄疾有幾個特點,一能文,二能武,三還長得帥。 如果跟他一腔熱血相比,以上三點都不算什麼了。 我是三年前寫的辛棄疾,當時寫得很快,發出來以後,受到普遍歡迎,很多人說自己是流著眼淚看完的。
  • 辛棄疾的這首詞,雖寫的是愁,卻滿篇充滿著想像,經典至極
    同時,在他們的筆下,對於愁苦心緒的書寫,也大不相同。在李清照的詞作當中,愁是「載不動許多愁」;對於南唐後主李煜來講,愁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而對於辛棄疾而言,卻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那,在這兒,我們提到了辛棄疾,就說說他的另一首,關於「愁」的詞作,《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這首詞,在寫「愁」方面,其實跟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些,還是有一定差別的,這裡面處處充滿了想像。
  • 如果把豪放派看作一個江湖門派,則蘇東坡乃氣宗,辛棄疾為劍宗
    在蘇軾之後,南宋辛棄疾的詞亦被被稱為「剪紅刻翠之外,別樹一幟」。故此世人以蘇東坡和辛棄疾為豪放派的領軍人物,二人並稱「蘇辛」。但是熟悉蘇東坡、辛棄疾的人都知道,兩人雖然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但因其人生遭遇、學識修養、理想抱負均不同,故而兩人的豪放詞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宋詞看作一場江湖,而把豪放派看作其中一個江湖門派,則蘇東坡乃氣宗,辛棄疾為劍宗。
  • 3首《賀新郎》,辛棄疾的最佳,蘇軾、劉克莊也很不錯!
    讀過不少宋詞,《賀新郎》這一詞牌還是以辛棄疾的1首最為有名氣,至於蘇軾、劉克莊也各有1首不錯的作品,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讀這3首《賀新郎》,辛棄疾的最佳,蘇軾、劉克莊也寫得不錯!辛棄疾1、《賀新郎》南宋·辛棄疾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 文化圈層|BDSM:一個自成光譜的情色亞文化
    (本文為文化圈層完結篇)一、什麼是BDSMBDSM是一個」umbrella term」(寬泛/概括概念),其所涵蓋的活動十分多元,也就是標題中「自成光譜」的含義,但她們一般是性喚起或性行為的一部分(Neef et a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