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百日學習|立志是在心上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

2021-01-09 寶慧苑

學習一門明心淨心的功夫

【原文導讀】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成長故事篇】

一位烘焙小店店主的個人成長故事

她告訴我們,自己參加學習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受益匪淺。在開始學習之前,從來不知道家庭是需要經營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採用學習到的反省和「一秒鐘答應」法,從心裡意識到,必須身體力行,並開始不斷做一次次的反省,慢慢的自己身上的毛病全翻出來了,看到自己從認識她先生開始,心中就埋下了對抗的種子,是為了不能讓自己先生說了算。所以不管她自己先生說什麼,她嘴上說出來的都是反著的,即使有時覺得他說的是對的,照著做了嘴上也不能承認。認識到自己27年坎坷婚姻的本質,她感覺真是自作自受,這麼多年讓自己痛苦,還一直挑對方毛病,認為都是對方的錯。

通過觀照和反省,她現在明白了,只有對方舒服自己才舒服,日子也就過得舒服。

【明心篇】

王陽明是立志為「終身學問之功」,只要立下志向,人生從此便有了方向和希望。

日常生活中,我們喜歡給孩子立志,但多數是設定了一些富貴功利的目標,而不是培養他(她)的心靈品質,這種功利的價值觀培養出來的孩子,多半是花之千葉,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很難超越,缺乏持續奮鬥的內在動力,更缺乏成就大事的格局和境界。培養孩子走錯了路,讓他至於富貴功名了,因而孩子總是想不勞而獲,總是想走捷徑,這樣的孩子很難走得遠,很難走得穩。即便很多人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如果他們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奮鬥的意義,事業的意義,其實內心未必就很幸福。

陽明先生所說,「至於道德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立志是從心用上用功,從心道德事四部曲來看,立志是在起心動念的源頭修煉格局和境界,而日常立志做成什麼樣的事業只是在事上追求結果。

立志就是在心上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也就是說在自己的心上種下志向這棵大樹,讓心中的那個大我開發出來,有怎樣的心靈品質,就能成就怎樣的事業。

不具備卓越的心靈品質,也就無法成就卓越的事業,而不具備偉大的心靈品質,也就無法成就偉大的事業。

如果心中有遠方的高山,我們就不會被眼前的苦難所擊倒,而志向,就是心中那座遠方的高山,只要我們相信內心有無盡寶藏,只要我們持續開發內心的寶藏,未來我們一定能成為更好的人,一個光芒萬丈的人。

立志也是一個方法論,當我們在心靈裡種下志向的大樹,那些感性的煩惱,那些因小我而滋生的種種念頭和情緒就會自行枯萎。

心靈管理非常重要,當志向的那個大我在心中出現時,各種小我也就紛紛消失了。

陽明先生告訴弟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聖賢,一位大英雄,你的大我只是還沒有開發出來,只是因為自信不及被埋沒了。

每個人內心本有無盡寶藏,只是自己不知道,還像一個乞丐一樣,拿著小碗到外面乞討。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要低估自己,更不要錯過自己,我們都有成為君子、聖賢的這份潛力,關鍵就在於心中要種下志向這棵大樹,關鍵就在於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立志打開了那扇通往大我的大門,立志就是站在現實的溝壑裡,仰望天上的星空,我們都有希望成為夜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

堅定的走一條,明心淨心,建設心靈品質的自我提升之路,每個人的心中都渴望一座高山,立志能夠讓我們抵達自己不曾想像的人格高度,那就是大我。

大我的山峰就在那裡,等待你去攀登,還等什麼呢?

志向所及,無遠佛界。

【淨心篇】

念頭是行為作用,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意識、語言和行為,也會影響自己的心靈品質,增強觀照能力,就會逐漸關照到這些念頭,提升觀照能力,淨心功夫的提升就有了基礎。

在現實生活中,不懂得淨化心靈的人,對念頭往往是麻木不仁的,即使偶爾關照到不好的念頭也是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會遮蔽和障礙心中寶藏,降低自己的心靈品質,害人害己。

惡的念頭滯留心靈深處,就會遮蔽和障礙自己心中寶藏,仁愛、智慧、胸懷和能量等優秀的心靈品質得不到提升。

學會深刻的反省,從心底裡意識到自己不能一錯再錯,身體力行。

不好的念頭,我們是能看見的,卻不以為然,因為我們不明白念頭是有能量的,不知道念頭就是行為作用,行為作用必然產生反作用時,我們會覺得念頭只是念頭而已,並沒有想過一個惡念起,必然會結出一個惡果,它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甚至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當我們生起念頭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心田裡種下了種子,只要條件具備,他就一定會結果。

明白了「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真理,我們就能理解成就他人、成就伴侶的過程,就是成就自己,美好的生活、幸福家庭和偉大的事業的密碼也就被開發出來了。

一旦發現不好的念頭,立刻反省,真誠懺悔,永不再犯。

【今日思考】

在一個特定環境中,一個不好的念頭或者一句話駐進了心中,就像一個毒瘤。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時候,我們已經忘掉或者不知道它存在,卻未曾注意到它越長越大,甚至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回想自己的過往,哪個念頭哪句話至今仍影響你呢?

感悟:立志是在心上下功夫,首先要立志成為怎樣品格的人;起心動念,每一個不好的念頭對自己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我不能有不好的念頭,一定要隨時觀照自己的念頭,從根源上糾正。成長故事裡讓我再次明白,只學習不踐行等於白學,念頭就是行為作用,必然產生反作用,惡的念頭生起,就會給自己種下惡的種子,在條件成熟時,必定會結出惡的果實。

2020.03.24

相關焦點

  • 遠東有話說 | 明心、淨心方能提升心靈品質
    陽明先生在《示弟立志說》中談到「八顆心」——怠心、忽心、躁心、傲心、妒心、忿心、貪心、吝心,全體遠東人共同學習致良知,只有將這「八顆心」一顆一顆掃掉,真正做到明心、淨心,才能不斷提升心靈品質,用遠東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遠東大學執行校長莊太緯:所有問題其實都在心上,要想有多大的成就,就要有多大的胸懷,心中就要裝進多少人。
  • 致良知學習筆記|學習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品質變得純粹而光明
    無論是父母培養孩子,還是領導培養員工,一定要重視心靈品質的建設,而不是單純讓他獲取才能和學歷。正如種植樹木一定要培育好它的根系,修養品德必須培養好她的心性,不能觸及人心的學問,不是真正的學問,真正的學問是有關心的學問。學習的意義不只是學習知識學習技能,而是學習如何做人,應當在建設心靈品質方面下苦功夫、下真功夫,修一個「勤」字。
  • 提升心靈品質是人生最大的戰略
    現場播放了白立新博士的視頻,視頻分享「什麼是真正的成功,如何做出實質性貢獻」,從人生五大境界:快樂(沒有痛苦)幸福(沒有煩惱)、自在(沒有牽掛)、圓滿(沒有遺憾)、覺悟(沒有不明),到垂直攀登中士人、能人、君子、賢人、聖人為所有兒天人心靈品質的建設奠定基礎
  • 建設心靈品質,成就美滿婚姻——金夫人3.0戰略轉型之路(四)| 走進...
    年初從北京學習回來之後,周琛帶領著團隊一直籌備3.0方案的落地,原計劃是等到9月份有了一定成績之後,再全面對外發布3.0方案。期間,周生俊和女兒周琛來到四合院,與四合院老師一起探討3.0方案落地事宜。四合院老師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這周和上周,你們分別做了什麼?上周和這周做的事情有什麼不一樣呢?這句話一下子把父女兩人問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 致良知四合院:宅心仁厚、厚德載物。「厚」字何以如此重要?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黃碧蓉,是一位來自深圳的校長。曾經是留守兒童的經歷,讓她的內心藏著一份對父母很深的怨恨,也從此把自卑烙在了心上。由於缺乏自信,她在工作中表現得非常焦慮,不信任他人,事必躬親,控制欲強,結果是團隊發展緩慢,磕磕碰碰;在家庭中,看起來不吵不鬧,但家庭裡缺少了一份溫暖的氛圍,總感覺一家人各自為政,孩子也很叛逆。
  • 紀念孔子,不斷建設心靈品質
    孔子15歲開始發奮學習,而且終生都保持「學而不厭」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師」,無論出身、無論社會地位,每個人身上皆有可學習的地方。孔子拜聖者為師,向能者學藝,先後向師襄學撫琴,向剡子學為官,向老子學周禮,向萇弘學音樂,在齊國學習古典樂舞《韶》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喜讀《周易》,曾翻來覆去地讀,竟使編聯竹簡的繩子斷了好幾次,故而有「韋編三絕」這個典故。
  • 傅勝龍:心靈品質的提升是人生的最大戰略
    心靈品質「控股」人生的幸福為什麼說心靈品質的提升是人生的最大戰略,而沒有把賺錢作為人生的最大戰略,人追求的是什麼?人追求的就是幸福,就是習主席說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就是幸福,是良知,是天理。 為什麼是人生的最大戰略,決定人生幸福最大的「股東」是誰?
  • 「突破瓶頸」是突破心靈品質的瓶頸 | 商業實踐問答
    這樣的企業使命跟心靈品質建設是否直接有必然的聯繫?回答:你們企業使命是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想「全心全意」,就需要建設心靈品質。「全心全意」是聖賢的境界,為了實現如此高遠的使命,必須建設自己,提升自己的層面。所謂突破瓶頸不是突破市場的瓶頸,真正的突破是突破個人心靈品質的瓶頸。如此,突破市場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 晴耕雨讀:後疫情時期,2000名企業家都從這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突圍...
    針對這種情況,近日,四部曲潤澤園(前身為「致良知四合院」)召集全國各地2000名個體工商戶在線開啟了以「中華文化,潤澤心田」為主旨的一天的學習會。  「致良知四合院」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以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2014年由創始人白立新博士與50多位企業家共同創辦,以助力企業家建設心靈品質,開發企業家精神,建設3.0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 人生感悟—立志篇
    人生立志,先從「志」說起。古人對「志」的解釋,是認為「心之所指曰志」,也就是指人的思想發展趨向。當代漢語對「志向」一詞是這樣解釋的:「未來的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決心。」理解了「志」的含義後,我們對「立志」的含義就很好理解了。所謂立志,就是立下未來的人生理想。
  • 四合院書評:人生重大的價值是幫助他人建設心靈品質
    建設這樣一個大型教育平臺,就能為有效解決供需錯位的問題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企業招聘到品學兼優的大學生,該平臺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都是不可限量的。主席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提出了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八個重要議題。其中,教育與就業分別排在了第一、二位。
  • 萬事利屠紅燕:提升心靈品質是人生的最大戰略
    人生真正的成功是以健全的心靈品質,依道而行,達成目標,同時擁有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這讓我深深感悟到,心靈深處建設心靈品質,是人生的最大戰略。200多天的致良知線上學習,時常感覺讀原文時,自己悟得不深不透甚至不懂,但最近兩個月聽立平老師視頻輔導《走向光明》,讓我對聖賢思想的認識有了質的提升,特別是這次老師對戰略創新3.0的深度解讀,讓我深刻理解到了提升心靈品質的戰略意義。
  • 致良知四合院:陽明先生與《易經》的因緣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易經》為五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之一。陽明先生與《易經》有著不解之緣,他一生精通《易經》,在貴州龍場悟道的天然溶洞就被命名為「玩易窩」。在《玩易窩記》中,陽明先生記述自己在困境中日夜讀《易》。提出致良知學說後,陽明先生曾明確指出「良知即是易」。
  • 逆風而行創新局——湖南建工集團「賽業績 展英才」項目建設百日...
    「百日會戰,突破重圍,轉『危』為『機』,這是湖南建工人的抉擇。」湖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典維介紹,通過開展「賽業績 展英才」項目建設「百日會戰」,湖南建工頂住壓力,率先推進復工復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改革發展,努力實現達產增效,生產經營逐月好轉,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各項工作局面煥然一新。
  • 王陽明:品質敗壞但才思敏捷、能力出眾的人,這種人不可重用
    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一《傳習錄》高尚的品德與出眾的才能,是獲得成功的兩個必備條件。儒家聖賢們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認為品德比才能更重要。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
  • 湖南建工集團「賽業績 展英才」項目建設百日會戰交出亮眼「成績單」
    湖南建工集團「賽業績 展英才」項目建設百日會戰表彰大會現場。項目建設中。紅網時刻11月13日訊(通訊員 邵紅秀 王益書 孫思)11月11日,從湖南建工集團「賽業績 展英才」項目建設百日會戰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獲悉,該集團目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正增長,1-10月總中標量1487.05億元,同比增長25.39%;完成企業總產值916.43億元,同比增長16.31%;實現營業收入790.76億元,同比增長9.79%;實現利潤11.97億元,同比增長14.09%
  • 全國人大代表林騰蛟:提升國民心靈品質助力民族復興
    本報兩會報導組記者 林朝曦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四個建議案,分別是:提升國民心靈品質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議案;支持環保龍頭企業搭上國家提升國民心靈品質助力民族復興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民族的崛起,有三個方面決定因素:第一是人心,第二是制度,第三是經濟。林騰蛟提出,改革開放40年,已經讓中國人「富」起來,然而網上曝光的魏澤西事件、山東大學生電信詐騙致死事件等現象,無不讓人心痛。他認為,只有讓國民從內心深處崛起,才能夠真正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
  • 知行合一王陽明3:知善知惡是良知!我們該如何區分善惡?
    下面我們看第三句話,知善知惡是良知,這是王陽明心學的價值觀,其實就三個字:致良知。如果一個人能夠致良知,必然成為一個道德楷模,功成名就,如果國家能夠致良知,也必然富強和諧。王陽明說,他用了太多的苦難和磨礪,換來了良知二字,這個可能一般人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