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79)

2021-01-09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利用外資是一個很大的政策,我認為必須堅持」(2)

在這20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投資當年就開始生產經營的企業有北京航空食品公司、中國迅達電梯公司、浙江西湖藤器公司、中法合營天津王朝葡萄釀酒公司等。這幾家合資企業都是老廠吸收外資合營進行擴大生產經營的,經過幾個月經營,在生產經營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可喜變化。例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1980年5月合資開業後,加強勞動組織整頓和工人培訓,改進配餐的品種和花色,到10月份,每日供應中外班機的配餐份數由開業前的600多份增加到1320份,營業額從開業前的22萬元左右,上升到9月份的46萬元,盈利額從5月份的1.7萬元增加到8月份的5萬多元人民幣。

從1980年5月1日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誕生到1982年底,國內累計建立的「三資」企業總數有909家,其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有83家,外商投資為1.41億美元,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有793家,外商投資為27億多美元,外商獨資經營為33家,協議外資金額3.6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0.39億美元。

「三資」企業的蓬勃發展,得到了鄧小平的充分肯定。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會見辛巴威政府總理穆加貝時,在總結建國後我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強調了在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同時發展「三資」企業的必要性,他說:「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佔整個經濟的90%以上。同時,發展一點個體經濟,吸收外國的資金的技術,歡迎中外合資合作,甚至歡迎外國獨資到中國辦廠,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

針對這時出現的一些對利用外資工作的不適當指責,鄧小平明確指出:「一個三資企業辦起來,工人可以拿到工資,國家可以得到稅收,合資合作的企業收入還有一部分歸社會主義所有。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企業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樣做不會也不可能破壞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倒是覺得現在外國投資太少,還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此後,他又多次指出:「在本世紀最後的十六年,無論怎麼樣開放,公有制經濟始終還是主體。同外國人合資經營,也有一半是社會主義的。合資經營的實際收益,大半是我們拿過來。不要怕,得益處的大頭是國家,是人民,不會是資本主義。」

1984年,被鄧小平譽為「新時期政治經濟學」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正式公布,《決定》的第八點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多種經濟形式,進一步擴大對外的和國內的經濟技術交流」,《決定》還進一步提出:「利用外資、吸引外商來我國舉辦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和獨資企業,也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必要的有益的補充。」這進一步推動了「三資」企業的發展。到1987年底,已批准登記的「三資」企業有1萬多家,吸收外資總額達到335.25億美元。

隨著城鄉多種經濟成分的逐步發展,我們黨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方針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黨的十三大報告認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會主義社會並不要求純而又純,絕對平均。在初級階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在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前提下實行多種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

黨的十三大報告把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繼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和正確的分配政策作為深化改革的任務之一,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應以公有制為主體。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經濟成分,不是發展得太多了,而是還很不夠。對於城鄉合作經濟、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都要繼續鼓勵它們發展。公有制經濟本身也有多種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以外,還應發展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聯合建立的公有制企業,各地區、部門、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的公有制。在不同的經濟領域,不同的地區,各種所有制經濟所佔的比重應當允許有所不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單一的。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除了按勞分配這種主要方式和全體勞動所得以外,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就會出現憑債權取得利息;隨著股份經濟的產生,就會出現股份分紅;企業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風險補償;私營企業僱傭一定數量勞動力,就應當允許。我們的分配政策,即要有利於善於經營的企業和誠實勞動的個人先富起來,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貧富懸殊,堅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

理論的新突破

進入1989年,由於經濟上的治理整頓,我國私營經濟和「三資」企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情況。1989年上半年個體工商戶約減少218.4萬戶,從業人員減少361.6萬人,停業8000多家。個體私營經濟出現了十年來第一次戶數銳減的現象,與此同時,「三資」企業也停滯不前。

針對這種情況,1992年年初,鄧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這幾年「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今後「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指導下,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明確指出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大膽吸收外國先進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引進外資,「不會損害社會主義,只會有利於社會主義的發展。」

黨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四大報告對所有制和分配製度改革的方針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報告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為補充,多種成分長期共同發展,不同經濟成分還可以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經營。國營企業、集體企業和其他企業都進入市場,通過平等競爭發揮國有企業的主要作用。」「在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兼顧效率與公平。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黨的十四大以後,黨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扶持和促進個體私營經濟、「三資」企業等多種經濟形式的發展,鼓勵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形式的施行。

1993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了《關於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我國政府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健康發展的20條政策,明確宣布,「除了關係國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行業外,原則上都允許個體、私營經濟從事生產經營。」《意見》還強調要堅決保護個體私營經濟的合法權益。外部環境的日益寬鬆,社會條件的逐步改善,促進了私營經濟的迅猛發展。到1996年6月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個體工商戶突破2474萬戶,從業人員4544.2萬人,註冊資金886.7億元,總產值1794.3億元,銷售總額或營業收入5763.3億元。全國私營企業達到70.9萬家,從業人員1014.2萬人,註冊資金3128.6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與此同時,「三資」企業也獲得了很大發展。1995年6月20日由國家計委、經貿委、對外貿易部聯合頒布了《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同時還頒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標》,這是我國首次公布鼓勵、限制、禁止外商投資領域的政策性文件。《規定》在原有基礎上顯著擴大了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拓寬了對外開放的領域,這是吸收外資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截至1997年底,全國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30.37萬家,協議利用外資金額5193.8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額2205億美元。從1993年開始我國連續5年成為外商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實踐的發展和理論的進步,醞釀著所有制和分配製度改革上的重大突破。1997年9月12日,黨的十五大在北京召開。大會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改革開放的經驗,提出了系統科學論斷。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1)
    鄧小平說,反右派擴大化我就有責任 反右派鬥爭是鄧小平談論較多的一個話題。在整風、反右派過程中,他主張:「必須使反右派鬥爭的結果,有利於而不是不利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方針貫徹執行,有利於而不是不利於培養人民群眾敢講話的空氣。」 粉碎「四人幫」後,鄧小平實事求是地指出:「我看對反右派鬥爭,還是兩句話:一句話是必要的,一句話是擴大化了。」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4)
    對於自50年代後期起一段時間黨的失誤,鄧小平坦言:我也有份。 其實,對於「大躍進」,鄧小平有他自己的看法。早在1957年10月,鄧小平在西安幹部會上的一次講話中,就曾向一些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頭腦發熱的人提出了警告,他說:搞建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比革命要困難得多,在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多大的本事。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04)
    鄧小平同志逝世後,全黨在這個問題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鄧小平理論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地位的確立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鄧小平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並將其在黨章中確立下來,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75)
    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轉變,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向我們黨提出了一系列需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解決的重大課題。確定繼續前進的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和與此相適應的具體方針政策,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局面等問題,迫切地提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議事日程上來。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25)
    毛澤東希望以他這個結論為基礎,鄧小平主持通過一個決議,以統一對「文化大革命」的認識。 鄧小平拒絕了。他說,由我主持寫這個決議不適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在原則問題上堅持了自己的立場。 鄧小平的不妥協態度,使毛澤東確信,鄧小平在如何認識「文化大革命」這個問題上同他不一致了。對於自己一生中所做的兩件大事之一——「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是容不得任何人否定的。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03)
    這是鄧小平對江西乃至全國的期望,也是時刻縈繞在鄧小平心頭的一件大事。 鄧小平南行的最後一站是上海。在上海他住了18天。這18天他談話的主要議題還是要求人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要思想更解放一些,膽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 十四大報告以南方談話為靈魂 鄧小平的視察南方談話,宛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遍了中華大地,在海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94)
    這個戰略部署是鄧小平經過反覆思考後提出來的。 十三大的中心任務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關於經濟體制改革,報告提出要圍繞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這個中心環節進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計劃商品經濟新體制的基本框架。同時報告根據鄧小平的設想,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和目標。 隨後,從10月25日下午到10月27日,大會分組對報告進行討論。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65)
    聽了這一件件、一樁樁令人激動的事實,鄧小平十分高興,他從蘇州農村的發展看到了中國廣大農村的未來和希望。 2月9日,鄧小平結束在江蘇的考察,一路風塵,前往浙江等地繼續考察。 在浙江見到浙江省的負責同志後,他又一次向他們問起了在江蘇提出的同樣問題:到了800美元,社會是個什麼面貌呢?發展前景是什麼樣子呢?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8)
    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於1962年4月27日制定和發出了《中央關於加速進行黨員、幹部甄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於黨員、幹部的甄別平反工作,必須根據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的精神,加強領導,加速進行。」 《通知》指出:「當前甄別工作的重點,是縣級以下的農村基層幹部。
  • 在共和國的史冊上——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中的人民軍隊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題:在共和國的史冊上——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中的人民軍隊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全面履行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職能,有力服務和保障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最詳細歷史大事年表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最詳細歷史大事年表歷史時間是構成歷史知識的基本要素。可以這麼說,離開歷史時間也就不存在歷史,更談不上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教學了。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大事年表,供參考!
  • 歷史上的10月5號重大事件
    2019年 香港發布《禁蒙面法》 2019年 NBA莫雷事件 2018年 2018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2017年 沙特國王首次訪俄 2017年 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獲2017年諾獎
  • 百年重大歷史事件和道瓊股票指數
    百年重大歷史事件和道瓊股票指數螺旋式上升:1. 發明創造和重大工程項目2. 金融危機3. 戰爭和恐怖襲擊4. 重要政策及美聯儲利率調整5. 瘟疫及自然災害6. 歷史新聞事件1.發明創造和重大工程項目1896 第一輛福特車組裝下線 (底特律)1897 波士頓第一條地鐵通車1902 批准建造巴拿馬運河1903 萊特兄弟成功試飛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1908 福特第一輛T型汽車下線1923 第一次橫貫大陸的飛行 Oakley G.
  • 歷史上重大雪災事件
    森林受損面積近2.79億畝,3萬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雪災中凍死或凍傷;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四川等7個省份受災最為嚴重。暴風雪造成多處鐵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斷。由於正逢春運期間,大量旅客滯留站場港埠。另外,電力受損、煤炭運輸受阻,不少地區用電中斷,電信、通訊、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某些重災區甚至面臨斷糧危險。
  • 1978年春天,科技界發生了這些重大事件……
    他在這篇恐怕是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的講話中,飽含深情地預言:「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當年,我作為新華社負責科技報導的記者,親歷並記錄了這年春天前後中國科技界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並採訪報導了與「科學的春天」有關的領導人和一些著名科學家。
  • 79年春節鄧小平訪問美國 向卡特暗示要懲罰越南
    資料圖在這次訪問中,鄧小平展示了中國人的幽默,並以詼諧、輕鬆的語言表達和闡明了中國的政治立場,解決了兩國關係中的問題。如在參加布熱津斯基家宴的時候,主人在席間曾半開玩笑地問鄧小平說,因中美關係的正常化,總統在國會中遇到了同院外援蔣集團之間的困難,您在中國國內也遇到過這樣的麻煩嗎?鄧小平應聲回答:「有。」他的回答當然引起在場者的關注,人們都緊緊地盯住了鄧小平。
  • 中共建黨90年9大歷史事件追問
    1938年4月,正當全國人民戮力同心與日本侵略者作殊死鬥爭時,中共內部發生了中共一大代表、時任陝甘寧邊區副主席的張國燾叛逃事件。  耐人尋味的是,張國燾叛逃,連貼身警衛員都沒能帶走。他的貼身警衛員張海對周恩來說:「我是個共產黨員,難道他不革命我也不革命嗎?」
  • 高中歷史重要時間與重大事件都在這
    歷史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歷史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歷史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楊尚昆回憶錄》原計劃分三冊出版
  • 1972年,鄧小平
    1972年,鄧小平  在鄧小平和他的同事們做出那個改變中國的重大決定之前,早在江西新建縣的那條小路上,他就在思考關於路的問題:「中國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走。」  國家歷史特約作者 徐慶全  在江西新建縣的兩年多中,鄧小平基本上處於離群索居的狀態,但他從未停止思索——那條「鄧小平小路」,即被後人譽為思索之路。  在千萬次地踏過這條小路的時候,鄧小平在思考什麼?後人可以發揮各種各樣的想像,來演繹這一段歷史。但歷史本身的嚴肅性,是排除演繹和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