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04)

2021-01-09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情系十四大(2)

1992年10月12日上午,億萬觀眾在轉播黨的十四大開幕的電視螢屏上不約而同地搜尋鄧小平的身影,人們未能如願。

19日上午,在十四大的閉幕式上,人們又沒有見到鄧小平。於是,全世界都提出了一個問題:鄧小平您在哪裡?

鄧小平就在自己家裡。他同人民一樣,同樣在關注著十四大的召開。

鄧小平對十四大的關注,自有他自己的方式。他關注著十四大的報告。在炎熱的夏季裡,他曾用兩個半天的時間審讀了報告草稿,又用了兩個半天對報告提出了修改意見。他認為:江澤民這個報告有分量,是一次革命。他說:報告中講我的功績,一定要放在集體領導的範圍內,要寫得合乎實際,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麼新東西來,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我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

鄧小平關注著十四大的進程。開幕那天,他和尋常百姓一樣,坐在家裡的電視機前,認真聽江澤民的報告。結束時,他滿意地說:講得不錯,我要為這個報告鼓掌。說完,就在電視機前鼓起掌來。十四大開了7天,他每天都翻閱十幾份報紙,仔細了解大會進程。大會閉幕的那天上午,選出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鄧小平欣慰地說:真是群情振奮。

鄧小平沒有出席十四大,但他理解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的心情。他不願也不會給十四大代表和全國人民留下一份遺憾。

10月19日下午3時,鄧小平來到人民大會堂。在江澤民等7位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新近退出中央委員會的老一代革命家楊尚昆、萬裡等人陪同下,鄧小平與全體代表見面。

鄧小平來了。水銀燈把會議大廳照得通明。2000名代表的掌聲在大廳裡久久迴蕩。

鄧小平身著中山裝,滿面春風,邊走邊向代表們招手致意。

「小平您好!」

「祝小平同志健康長壽!」

這發自肺腑的聲音,表達了全體代表的心聲,道出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深深的祝福。

與2000名代表一起,鄧小平又一次留下了一張歷史性的合影。隨後,7名常委送鄧小平往回走,在即將跨進電梯的一刻,鄧小平突然轉過身來,對江澤民說:大會開得很好,希望大家繼續努力。

江澤民緊握著鄧小平的手,激動地說:現在大政方針已定,我們要真抓實幹。

望著年富力強的黨中央總書記,88歲的鄧小平高興地笑了。

鄧小平理論:十五大的靈魂

1997年2月19日,一代偉人鄧小平與世長辭。鄧小平去世後,黨內黨外、國內國外都在關注中國的方向與形象;關注中國能否繼續堅持由鄧小平創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能否繼續走由鄧小平開創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關注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人以什麼樣的面貌跨入新世紀。1997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進一步確立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並將其載入黨章。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鄧小平同志逝世後,全黨在這個問題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鄧小平理論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地位的確立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鄧小平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並將其在黨章中確立下來,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作出這個決策,表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和全黨把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的決心和信心;也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識和心願。這也是我們黨對鄧小平理論歷史地位的認識逐步深化的必然結果。

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偉大的理論指導。科學的革命理論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指南。中國共產黨是非常重視理論指導的黨。中國人民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它的主要創立者是毛澤東,我們黨把它稱為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它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我們黨把它稱為鄧小平理論。這兩大理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經過遵義會議和延安整風,黨的七大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現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別是在十四大的基礎上,黨的十五大又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有一個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鄧小平理論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全黨逐步認識了這一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三大報告在第一次使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概念的同時,也第一次指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的結合有兩次歷史性的飛躍。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形成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後,我們黨對這一理論及其歷史地位的認識更加深刻。1989年,江澤民在國慶40周年大會上指出:「鄧小平同志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是經過十年實踐檢驗而為億萬人民所認識和接受的科學理論,是指引我們繼續前進的旗幟。」經過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七中全會,江澤民在建黨7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和1992年6月9日在中央黨校的講話,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指出這一理論「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重大發展」「標誌著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實現了一個新的飛躍」。黨的十四大比較系統地概括了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貢獻,明確提出了「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全黨」的戰略任務,指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心內容是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實際上確立了這一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這是十四大最大的歷史貢獻之一。十四大以後,在落實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的歷史性任務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鄧小平理論是保證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唯一正確的理論。1993年11月2日,江澤民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報告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付出了巨大代價獲得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黨和人民進行新的歷史創造的科學總結,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在論述精神文明建設的形勢時,把這一理論的形成和發展,說成是「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性飛躍」。這是黨的文獻中第一次直接使用「指導思想」的提法。鄧小平去世後,在《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和江澤民在鄧小平追悼大會上致的悼詞中,更加直接明確地指出這一理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同時號召全黨全國人民「更高地舉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1)
    鄧小平說,反右派擴大化我就有責任 反右派鬥爭是鄧小平談論較多的一個話題。在整風、反右派過程中,他主張:「必須使反右派鬥爭的結果,有利於而不是不利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方針貫徹執行,有利於而不是不利於培養人民群眾敢講話的空氣。」 粉碎「四人幫」後,鄧小平實事求是地指出:「我看對反右派鬥爭,還是兩句話:一句話是必要的,一句話是擴大化了。」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4)
    對於自50年代後期起一段時間黨的失誤,鄧小平坦言:我也有份。 其實,對於「大躍進」,鄧小平有他自己的看法。早在1957年10月,鄧小平在西安幹部會上的一次講話中,就曾向一些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頭腦發熱的人提出了警告,他說:搞建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比革命要困難得多,在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多大的本事。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75)
    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轉變,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向我們黨提出了一系列需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解決的重大課題。確定繼續前進的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和與此相適應的具體方針政策,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局面等問題,迫切地提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議事日程上來。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25)
    毛澤東希望以他這個結論為基礎,鄧小平主持通過一個決議,以統一對「文化大革命」的認識。 鄧小平拒絕了。他說,由我主持寫這個決議不適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在原則問題上堅持了自己的立場。 鄧小平的不妥協態度,使毛澤東確信,鄧小平在如何認識「文化大革命」這個問題上同他不一致了。對於自己一生中所做的兩件大事之一——「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是容不得任何人否定的。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03)
    這是鄧小平對江西乃至全國的期望,也是時刻縈繞在鄧小平心頭的一件大事。 鄧小平南行的最後一站是上海。在上海他住了18天。這18天他談話的主要議題還是要求人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要思想更解放一些,膽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 十四大報告以南方談話為靈魂 鄧小平的視察南方談話,宛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遍了中華大地,在海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94)
    這個戰略部署是鄧小平經過反覆思考後提出來的。 十三大的中心任務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關於經濟體制改革,報告提出要圍繞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這個中心環節進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計劃商品經濟新體制的基本框架。同時報告根據鄧小平的設想,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和目標。 隨後,從10月25日下午到10月27日,大會分組對報告進行討論。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79)
    「三資」企業的蓬勃發展,得到了鄧小平的充分肯定。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會見辛巴威政府總理穆加貝時,在總結建國後我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強調了在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同時發展「三資」企業的必要性,他說:「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佔整個經濟的90%以上。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65)
    聽了這一件件、一樁樁令人激動的事實,鄧小平十分高興,他從蘇州農村的發展看到了中國廣大農村的未來和希望。 2月9日,鄧小平結束在江蘇的考察,一路風塵,前往浙江等地繼續考察。 在浙江見到浙江省的負責同志後,他又一次向他們問起了在江蘇提出的同樣問題:到了800美元,社會是個什麼面貌呢?發展前景是什麼樣子呢?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8)
    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於1962年4月27日制定和發出了《中央關於加速進行黨員、幹部甄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於黨員、幹部的甄別平反工作,必須根據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的精神,加強領導,加速進行。」 《通知》指出:「當前甄別工作的重點,是縣級以下的農村基層幹部。
  • 在共和國的史冊上——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中的人民軍隊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題:在共和國的史冊上——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中的人民軍隊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全面履行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職能,有力服務和保障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最詳細歷史大事年表
    高中歷史重大事件時間表 最詳細歷史大事年表歷史時間是構成歷史知識的基本要素。可以這麼說,離開歷史時間也就不存在歷史,更談不上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教學了。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大事年表,供參考!
  • 歷史上的10月5號重大事件
    2019年 香港發布《禁蒙面法》 2019年 NBA莫雷事件 2018年 2018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2017年 沙特國王首次訪俄 2017年 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獲2017年諾獎
  • 百年重大歷史事件和道瓊股票指數
    百年重大歷史事件和道瓊股票指數螺旋式上升:1. 發明創造和重大工程項目2. 金融危機3. 戰爭和恐怖襲擊4. 重要政策及美聯儲利率調整5. 瘟疫及自然災害6. 歷史新聞事件1.發明創造和重大工程項目1896 第一輛福特車組裝下線 (底特律)1897 波士頓第一條地鐵通車1902 批准建造巴拿馬運河1903 萊特兄弟成功試飛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1908 福特第一輛T型汽車下線1923 第一次橫貫大陸的飛行 Oakley G.
  • 1978年春天,科技界發生了這些重大事件……
    他在這篇恐怕是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的講話中,飽含深情地預言:「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當年,我作為新華社負責科技報導的記者,親歷並記錄了這年春天前後中國科技界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並採訪報導了與「科學的春天」有關的領導人和一些著名科學家。
  • 中共建黨90年9大歷史事件追問
    1938年4月,正當全國人民戮力同心與日本侵略者作殊死鬥爭時,中共內部發生了中共一大代表、時任陝甘寧邊區副主席的張國燾叛逃事件。  耐人尋味的是,張國燾叛逃,連貼身警衛員都沒能帶走。他的貼身警衛員張海對周恩來說:「我是個共產黨員,難道他不革命我也不革命嗎?」
  • 高中歷史重要時間與重大事件都在這
    歷史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歷史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歷史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楊尚昆回憶錄》原計劃分三冊出版
  • 1972年,鄧小平
    1972年,鄧小平  在鄧小平和他的同事們做出那個改變中國的重大決定之前,早在江西新建縣的那條小路上,他就在思考關於路的問題:「中國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走。」  國家歷史特約作者 徐慶全  在江西新建縣的兩年多中,鄧小平基本上處於離群索居的狀態,但他從未停止思索——那條「鄧小平小路」,即被後人譽為思索之路。  在千萬次地踏過這條小路的時候,鄧小平在思考什麼?後人可以發揮各種各樣的想像,來演繹這一段歷史。但歷史本身的嚴肅性,是排除演繹和想像的。
  • 中國股市重大事件及歷次牛熊市
    原標題:中國股市重大事件及歷次牛熊市 閒來無事,瀏覽了一下中國股市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還是蠻有意思的,一起分享一下。 1.4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 1992年,鄧小平南巡,在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裡最重要的是「堅決的試」這四個字。
  • 共和國大事記:1976年
    「四五」天安門事件天安門事件,亦稱四五運動,是1976年4月5日發生的以天安門事件為代表的反對「四人幫」的全國性的群眾強大抗議運動。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全國各族人民無限悲痛。但是,「四人幫」壓制廣大人民群眾悼念周恩來,誣陷鄧小平,加緊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激起人民群眾的強烈義憤。3月下旬至4月5日,全國各大城市的群眾,紛紛自發進行悼念周恩來,抗議「四人幫」的各種活動。清明節前後,北京市上百萬人民群眾,自發地聚集於天安門廣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花籃、送花圈、貼傳單、作詩詞,悼念周恩來,擁護鄧小平,聲討「四人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