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為何要寫姽嫿將軍林四娘?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

2021-01-09 少讀紅樓

最近重讀聊齋志異,至林四娘篇,便很自然想到紅樓夢第七十八回。

只是,一個是衡王朱常庶宮女,衡府劇變,遇難而亡。後鬼魂與青州道臺陳寶鑰交往三年。訣別之際,悽然作詩「靜鎖深宮十七年,誰將故國問青天?」流露出深沉的亡國之悲。

一個卻一變而為恆王寵姬,美麗非凡,又武藝高強,簡直是紅線聶隱娘一類人。流寇作亂,恆王戰死後,她毅然以一女流,帶領恆府眾女眷,組成娘子軍,與賊寇血戰到底,終因寡不敵眾,殞身於王。

同樣是林四娘,只是,一個是衡王;一個卻作恆王,其實是同一主人公,幻化出的不同故事,有點像我們今天寫的同人文。

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都把大致相同或內容迥異的故事,往林四娘身上安?其實是因為,在清朝中期的林四娘,實在是太紅了!讓我們來看一下林四娘傳奇故事的前世今生。

一、她是最受清朝中期文人青睞的奇女子

在清朝中期,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文化現象,那就是眾多文人都特別青睞林四娘,用他們各自不同的文筆,把林四娘的故事一寫再寫。

明末清初的蒲松齡,不是寫林四娘故事的第一人,亦不是最後一人。

追溯起來,最早寫林四娘故事的,是林雲銘。這林雲銘和聊齋故事中的青州道臺陳寶鑰,都是明末清初人,並且是同鄉,都是福建人。

他最早親自聆聽陳寶鑰口述這段人鬼情未了,然後敷演寫成《林四娘記》。在這篇記裡,我們可以看到林四娘的真實身份是:

我莆田人也。故明崇禎年間,父為江寧庫官,逋帑下獄,我與表兄某,悉力營救,同臥起半載,實無私情。父出獄而疑不釋。我因投繯,以明無他,烈魂不散耳。與君有桑梓之誼而來,非偶然也。

此後不久,清代著名學者王士禛,又把這一故事寫進了他的《池北偶談》裡,但與林雲銘所寫內容大不相同,簡直可以說是全新創作。雖然故事的男主角還是陳寶鑰,但是林四娘的身份完全變了:

妾故衡王宮嬪也,生長金陵。衡王昔以千金聘妄,入後宮,寵絕倫輩,不幸早死,殯於宮中。不數年,國破,遂北去,妾魂魄猶戀故墟。

蒲松齡與王士禛,是長達二十多年之久的文字交。聊齋中林四娘故事及形象描寫,應當來自於《池北偶談》。尤其是文末林四娘的詩,《池北偶談》為:

靜鎖深宮憶往年,樓臺簫鼓遍烽煙;紅顏力弱難為厲,黑海心悲只學禪。細讀蓮花千百偈,閒看貝葉兩三篇;陵園高唱昇平曲,君試聽之亦惘然。

《聊齋志異》為:

靜鎖深宮十七年,誰將故國問青天?閒看殿宇封喬木,泣望君王化杜鵑。海國波濤斜夕照,漢家簫鼓靜烽煙。紅顏力弱難為厲,惠質心悲只問禪。日誦菩提千百句,閒看貝葉兩三篇。高唱梨園歌代哭,請君獨聽亦潸然。

把兩詩對比來看,一為七律;一為七言排律。蒲詩當是從王詩脫化而來;但描寫抒情更加細膩動人;且與王詩相比,更多了一層亡國之悲。

自王、蒲之後,有關林四娘的同人文便蜂擁而至。

陳維崧的《婦人集》、盧見曾的《國朝山左詩抄》、李澄中的《艮齋筆記》、安致遠的《青社遺聞》、邱宗玉的《青社瑣記》、王士碌的《燃脂集》等筆記小說,均有關於林四娘故事的記述描寫。

直至清朝末年,著名戲曲家楊恩壽,還以紅樓夢中林四娘故事為藍本,編撰創作出六出崑曲大戲《姽嫿封傳奇》。

在楊老先生的傳奇劇裡,林四娘殺賊殉節的光輝形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我乃姽嫿將軍林四娘也。莠民作亂,狗黨潛通。大王成致命之忠,小丑作跳梁之計。在城紳士,紛紛納款投降。我雖擒斬數人,但羽黨太多,眼見孤城難保。咳!想我林四娘,雖是女流之輩,常抱節烈之心。生受死重,恩當殉節,與其閉門待死,不如殺賊捐軀。為此傳集妃嬪,殺上前去。縱令碎身粉骨,亦所甘心。

這段念白,將林四娘的形象再次撥到一個新高度,面對家破城亡,她簡直有花蕊夫人之慟: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以上便是林四娘故事演變的全過程。經過長達百年之久,一代又一代清朝文人不斷的擴充改寫、豐富完善;林四娘,最終由一個單純的孝女烈女,蝶變成為,身負亡國之悲,以身殉節的光輝女性形象。

二、她是曹公為閨閣立傳的又一獨特寫法

一向以描寫鶯鶯燕燕、兒女情事見長的紅樓夢,為何突然在第七十八回,插入一段以節烈形象示人的林四娘故事呢?我認為這是紅樓夢為閨中女子立傳的又一獨特寫法。

該書第一回便開宗明義告訴讀者,他的創作目的是: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

作者說閨中女子,當然是包括,但亦不限於紅樓女子。所以我們看到書中,既有對紅樓眾女子形象的正面直接描寫,也有大量對從未出場女子的側面描寫。

這些從未出場的女子,她們的形象,便活在了書中人物的口頭描述和所吟詠的詩歌形象裡。

比如,劉姥姥信口胡謅的雪下抽柴的極標緻的姑娘;薛寶琴口中的會做漢詩的真真國美人;還有那個知書識禮,十七歲便一病而亡的茗玉小姐,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這種純用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有點類似於英國女作家達夫妮·杜穆裡埃的成名作《蝴蝶夢》。

該書女主人公呂蓓卡在小說開始時便已死去,從未在書中出現;但在書中,她卻時時處處音容宛在。作家完全是通過他人的描述,來完成對呂蓓卡形象的塑造。

全然沒有正面描寫,但呂蓓卡放浪形骸的腐化生活;以及她與麥克西姆·德溫特的畸形婚姻;還有英國上層社會的放縱享樂、爾虞我詐、窮奢極侈、勢利偽善,同樣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這種獨特高超的寫作手法,在紅樓夢中,亦被運用的嫻熟自如、出神入化。

林四娘的獨特藝術形象,就這樣生動鮮活的活在了賈政的動情敘述、賈寶玉的長篇詩詞以及億萬讀者的心裡。

在紅樓人物長廊裡,以節烈形象示人的林四娘,給我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給豐富多彩的紅樓女兒形象增添了別樣風採。

三、她是紅樓女兒悲劇命運的影射和暗示

有一種看法認為,紅樓夢之所以在第七十八回很突兀的插入大段林四娘的故事敘述及詩文描寫,意在突出作者的反清悼明思想。

我覺得倒未必。前面已經說過,那只是單純因為,在清朝中期的林四娘,是當時的網紅人物,很多文人為了蹭個熱點,便把她寫了又寫。

但曹雪芹是否亦只是單純為了蹭個熱度,把林四娘的故事,順手寫進了書裡?當然不是。

其實,曹公獨出機杼對林四娘故事進行的再創作,是對書中紅樓女兒悲劇命運的巧妙影射和暗示。

首先,「姽嫿」一詞,出自宋玉的《神女賦》:「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是形容女子的美好。

用「姽嫿」來形容女中豪傑林四娘,當然是因為清初出現的關於林四娘的故事,大多是悽美的人鬼情事,所以「姽嫿」諧音「鬼話」,也是紅樓夢寫人的慣用手法。

書中寫林四娘事,與寶玉祭奠晴雯事,出現在同一回裡,最直接的用意,便是以林四娘為恆王殺賊殉節而亡,與晴雯的因寶玉枉擔了虛名,含冤而死作對照;也是為下文寫寶玉誄晴雯事張本。其事雖二,其情則一。

在感情世界的大同裡,賈寶玉由林四娘到晴雯;由沙場到閨閣;由《姽嫿詞》到《芙蓉女兒誄》;情鬱於中,滿腔怨憤,一變而為長篇祭文裡的長歌當哭。

其次,對林四娘形象的塑造描寫,不僅是與晴雯的悲劇命運作對照,也是藉此影射暗寫其他紅樓女兒。

寶玉的《姽嫿詞》寫:

紛紛將士只保身,青州眼見皆灰塵;不期忠義明閨閣,憤起恆王得意人。

又寫:

天子驚慌恨失守,此時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我為四娘長嘆息,歌成餘意尚傍徨!

都讓我們聯想到,這偌大的賈府,在行將末路之時,竟靠王熙鳳一弱質女流苦苦支撐;還有賈元春為了整個家族的榮耀,犧牲一生幸福,最後還被迫捲入無止休的宮廷鬥爭中,成為犧牲品;賈探春為了拯救賈府上下,被迫遠嫁海外,一去不歸。

這一個又一個奉命於危難之間的紅樓女性,何嘗不是一個又一個林四娘?她們甘於或被迫犧牲自我的形象,這萬豔同悲的人生結局,讓多少讀者為之同聲一哭!

從悽美哀怨的人鬼戀,到美麗非凡武藝超群英勇節烈的林四娘形象的全新塑造,我們既看到了曹雪芹高超的寫作技巧,更看到了他一以貫之的為閨閣立傳的寫作目的。

所以,林四娘不是作者反清悼明思想的寄託,而是作者為閨中女子立傳的一次成功的拿來主義。

作者:午夢堂主,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為何寫林四娘故事?《姽嫿詞》暗示《紅樓夢》時代背景
    作者:瀟湘夜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閒徵姽嫿詞 痴公子杜撰芙蓉誄」,在賈寶玉得知晴雯去世之後,杜撰「芙蓉女兒誄」之前,有一段賈政命賈寶玉、賈環、賈蘭根據林四娘故事各作一首《姽嫿詞》的情節。而且林四娘故事充滿血雨腥風,和《紅樓夢》前八十迴風花雪月的風格完全不一致,與胡適派紅學所說的曹家事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這讓一些讀者不免懷疑,這段情節是不是後人添加的。這段情節當然不是後人加的,在《紅樓夢》所有鈔本和刻本中,都有這段情節,而且這段情節也照應了回目標題。那麼《紅樓夢》為什麼要寫林四娘故事呢?我們先說一下林四娘故事的大概情節:當日有一恆王,出鎮青州。
  • 紅樓夢:姽嫿詞是賈寶玉胡扳亂扯,隨口吟出,作者藉此諷賈政?
    紅樓夢中很多人名都有其他的意思,尤其是開篇出現的幾個人物,名字以諧音來表示寓意。比如甄英蓮預示她一生的命運,讓人覺得可憐。類似這樣的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其實不僅僅是人名有這樣的諧音寓意,就是詩詞的名字,有時候也有這樣的擔當。在第七十八回賈政和清客聊起鬼話將軍林四娘的時候,賈寶玉做了一篇長篇的歌行體詩歌《姽嫿詞》。
  • 餘化為何被稱「七首將軍」?有七條命嗎?和「孤辰星」有何關係?
    原因很簡單,在餘化本人還沒出場的時候,他的名號「七首將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並且「七首將軍」這個名號,還給他的敵人帶來一定的威懾力!對此,在書中第三十三回《黃飛虎泗水大戰》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黃滾曰:「黃明,我見你為吾子,不是為他,是害了我一門忠義。
  • 婉約的古風女孩名字 姓名渾然天成 有如輕雲出岫 實屬驚鴻之作
    女孩子生來就代表著美麗和善良,給寶寶起名選個心靈手巧的名字祝福她未來都楚楚動人,明眸皓齒,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這些好名字吧。「王文妤」適合姓王女寶寶起名,貼合女寶寶特性,寓意女寶寶有文化、婀娜多姿、明眸皓齒。玉嫿女寶寶名字,來自於《姽嫿詞》中「姽嫿將軍林四娘,玉為肌骨鐵為腸。」
  • 前世今生:《紅樓夢》在流傳的過程當中曾經有過很多個名字
    《紅樓夢》在流傳的過程當中曾經有過很多個名字,在甲戌本的文字裡面就有很多,當然其它的本子裡面也有一些記錄,我這個並不完全。  乾隆十九年有個「甲戌本」,乾隆二十四年有一個「己卯本」,二十五年有個「庚辰本」。後來在一個蒙古王府發現一個抄本叫「蒙古王府本」,原來是蘇聯現在叫俄羅斯,原來叫列寧格勒,現在叫聖彼得堡的圖書館裡面發現了一個抄本,叫「列藏本」,是當年俄國的傳教士帶回俄羅斯去的一個古本。聖彼得堡在那個圖書館裡面又發現了一個古本,是當年俄國的傳教士帶回俄羅斯的一個孤本。
  • 王進為何能讓林衝知難而退?除昔日情義外,還有三個重要原因
    原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搶劫案,吳用為何會在調兵遣將時就遭到了魯智深、關勝、呼延灼的公開反對?原因其實很簡單,在梁山好漢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心存招安之意,不願與朝廷決裂。因此,吳用在人員選派方面就遭遇了重大挫折,一些精兵強將不願出戰。最終,吳用派出了李逵、武松、項充、李袞等人出戰,又讓豹子頭林衝在後接應。
  • 《紅樓夢》中的通房丫頭為何都不懷孕?其實還有比這更可怕的
    經常看到有讀者把平兒、襲人和香菱,統稱為《紅樓夢》中的三個通房丫頭。也就是說,她們和男主人或明或暗的「夫妻」關係,到《紅樓夢》八十回結束,都持續了好幾年。可是,這三個女子,卻竟然無一例外的都從未有過身孕。
  •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把花珍珠,改名成了花襲人?
    在《紅樓夢》中,眾多女子名字都有出處,花襲人的名字因其姓花,言其香氣襲人,倒也巧妙生動。但為什麼,賈政聽了覺得古怪呢? 原來從字面上看"襲"字為動詞,飽含有攻擊性。判詞為"溫柔和順,似桂如蘭"的花襲人,在大觀園和眾姐妹打成一遍,無人不說好,對主人忠心耿耿。
  • 一本《紅樓夢》為什麼要起五個書名?分別有什麼含義和作用?
    由《紅樓夢》第一回可知,該書共有五個書名,依次是:《石頭記》、《情僧錄》、《紅樓夢》、《風月寶鑑》和《金陵十二釵》。原文寫道:「(空空道人)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那麼,同一本書,為什麼要起五個書名?
  • 滕妾有啥作用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姽嫿,榮源寧演隱甄氏,《胠篋》《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前言
  • 《媚者無疆》:姽嫿城之美,不在其表,不在其人,而在於它
    導語:姽嫿城之美,不在其表,不在其人,而在於它。姽嫿城是一座美麗之城,它神秘富饒,城中女子從地殺到絕殺,個個都是絕色,而這只是它的表象。城中的每個人,都有其特色,而這份特色也是每個人的專屬色,它們匯聚起來,成就了姽嫿城色彩斑斕之美。姽嫿城城主奼蘿,她霸氣側漏,鮮豔欲滴的大紅,剛好與她氣質相襯。
  • 紅樓夢裡誰的文採最好?讀讀她寫的十種詩詞,你就知道了
    要了解「還淚債」的全部含義,當然最好讀曹雪芹原來所寫的黛玉之死的情節,但這我們已看不到了。不過,作者的寫作有一個規律,多少可以幫助彌補這個缺陷,即他所描寫的家族或人物的命運,預先都安下了伏線,露出端倪,有的甚至還先有作引的文字。描寫小說的主要人物林黛玉,作者當然更是先有成竹在胸,作了全盤安排的。在有關黛玉的情節中,作者先從各個方面挖好渠道,最後都通向她的結局。
  • 《紅樓夢》之謎:4大類諸多細節,卻讓人感覺像霧像雨又像風
    有的人說是《紅樓夢》寫的是北京城,但俞平伯老先生在《紅樓夢辯》一書中,就曾提出了這個疑問:「看他(指曹雪芹)寫大觀園中有竹,有苔,有木香、荼蘼、薔薇,冬天有紅梅,席面上有桂花,喝的是隔年雨水;怎麼能說是北方的事情?」而如果說是南京城,但書中又常常提及從南京來,到金陵去的話,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那麼《紅樓夢》書中還給我們擺下了哪些迷魂陣呢?
  • 《紅樓夢》裡的玻璃你注意過嗎?失傳的射覆又是什麼?
    《紅樓夢》很多朋友都讀過,它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經典。百科全書,四個字我們都認識,但它並非漢語固有詞彙,遲至20世紀初期才出現。那時的翻譯家們講究信達雅,百科全書,應該就算當時外來詞翻譯的佼佼者了。我理解的百科全書,就是裡面什麼知識都有。全面記載了一個時代所擁有的人和事以及物。
  • 紅樓夢秦可卿從死亡到隆重的葬禮中,賈家為何要親自主持?
    紅樓夢秦可卿從死亡到隆重的葬禮中,賈家為何要親自主持?西遊記原著記載到,在紅樓夢中,秦可卿的死亡,讓賈珍十分的痛心,對於秦可卿的葬禮,賈正也是親力親為,希望彌補對秦可卿的愧疚。這個猜測明顯是錯誤的,因為在之前有事的賈驚敬去世後有事,賈珍的父母都不在家,仍然把這次葬禮主持的非常好,處理的非常完善,而且還收到了賈珍的誇讚,也得到了很多認可,所以這次尤氏老婆婆在生病,很可能是故意為之的,並不是因為尤氏很難主持這次張葬禮 。
  • 為什麼說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小說,小說最該關注的是人物和情節,為什麼我們要關注詩詞曲文呢?這是不是捨本逐末?不是。有人說。沒有詩詞就沒有《紅樓夢》,這是不是危言聳聽呢?也不是。詩詞在《紅樓夢》裡不是跟「本」相對的「末」,也不是附庸和點綴,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何以見得呢?我們從三個方面說。第一、紅樓有詩乃全,詩是構建紅樓的磚瓦。
  • 《水滸傳》、《紅樓夢》裡面的女性悲劇,為何都是「萬豔同悲?」
    其中《紅樓夢》一書中人物的結局就特別糾結萬分:「為儂歡喜為儂悲」。《水滸傳》中的女性不多,但基本是悲劇結果,也是讓人聲聲嘆息。《紅樓夢》的悲《紅樓夢》是我最早開始看的四大名著小說。記得當時還是小學四年級,書是跟堂哥借來看的。堂哥正在向女朋友展開熱烈追求,所以到處找未來大嫂喜歡的東西,有書有畫有美食有花給她、討她歡心的。
  • 《紅樓夢》中林黛玉喝酒抽籤,「花名籤」芙蓉花為何被東方吹走?
    《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當時的社會現狀和生活習俗都被寫進了書中,酒自然不例外,而且紅樓夢中的女子也飲酒。  酒欲群芳下,落雪醉佳人。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就有了「花名籤」。  這種遊戲就是先確定人,用的是骰子確定人,比如坐六個人,一般就是從左到右數,骰子的點數就代表輪到了誰,確定好以後,就抽一支籤,上面有一種畫,旁邊一個成語,然後讓這個人說出花的一句舊詩,說不出來就喝酒,喝多少,遊戲前都是有規定的,由酒令官負責宣布和監督。  以上就是所謂的「花名籤」。
  • 「和尚將軍」性格剛烈,一般人鎮不住他,只有一個人讓他心服口服
    比如,主席就多次推薦人們讀《紅樓夢》,其中包括他的愛將-開國上將許世友。可是,戎馬一生、文化不高的許司令哪有這份興致,他認為《紅樓夢》「寫的都是弔膀子的事,有什麼好看的。」主席知道後不氣不惱,對許司令說:「你沒有看過《紅樓夢》怎麼就可以妄下結論?看完五遍才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