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為何寫林四娘故事?《姽嫿詞》暗示《紅樓夢》時代背景

2021-01-09 吳氏紅學大揭秘

作者:瀟湘夜雨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閒徵姽嫿詞 痴公子杜撰芙蓉誄」,在賈寶玉得知晴雯去世之後,杜撰「芙蓉女兒誄」之前,有一段賈政命賈寶玉、賈環、賈蘭根據林四娘故事各作一首《姽嫿詞》的情節。從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開始,賈府陷入一片內亂之中,入畫、司棋、晴雯、四兒、芳官等人被逐出大觀園,揭開了賈府敗家的序幕,而賈政此時卻還在吟詩賞花,因此這段情節的插入顯的非常地突兀。而且林四娘故事充滿血雨腥風,和《紅樓夢》前八十迴風花雪月的風格完全不一致,與胡適派紅學所說的曹家事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這讓一些讀者不免懷疑,這段情節是不是後人添加的。這段情節當然不是後人加的,在《紅樓夢》所有鈔本和刻本中,都有這段情節,而且這段情節也照應了回目標題。那麼《紅樓夢》為什麼要寫林四娘故事呢?

我們先說一下林四娘故事的大概情節:當日有一恆王,出鎮青州。這位恆王好武又好女色,因此選了很多美女,日習武事。其姬中有姓林行四者,姿色武藝超群,眾人都稱呼她為「林四娘」。恆王命林四娘統轄諸姬,又稱呼她為「姽嫿將軍」。誰知次年便有「黃巾」「赤眉」一幹流賊餘黨復又烏合,搶掠山左。恆王意為犬羊之惡,不足大舉,因輕騎前剿。不意賊眾頗有詭譎智術,兩戰不勝,恆王遂為眾賊所戮。林四娘得聞兇報,遂集聚眾女將,帶領眾人連夜出城,直殺至賊營裡頭。眾賊不防,也被斬戮了幾員首賊。然後眾賊見是不過幾個女人,料不能濟事,遂回戈倒兵,奮力一陣,把林四娘等一個不曾留下。後來報至中都,自天子以至百官,無不驚駭道奇。其後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滅,天兵一到,眾賊化為烏有。

黃巾指的是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他們頭扎黃巾,因此被稱為黃巾軍。赤眉指的是王莽建立的新朝末年以樊崇等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他們以赤色塗眉為標誌,因此被稱為赤眉軍。作者用黃巾、赤眉兩個不同時期的名稱代指流寇,有意模糊朝代年紀,正如庚辰本此處有雙行夾批:「妙!『赤眉』『黃巾』兩時之事,今合而為一,蓋雲一過是此等眾類,非特歷歷指明某赤某黃。若雲不合兩用便呆矣。此書全是如此,為混人也。」

「恆王意為犬羊之惡」,中國古時南方蠻閩從蟲,北方狄從犬,東方貉從豸,西方羌從羊,因此犬羊指的是異族外敵。犬羊在古詩文中很常見,比如(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爾乃大軍過蕩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質,爭為前登,犬羊殘醜,消淪山谷。」(宋)陸遊《涉白馬渡慨然有懷》:「太行之下吹虜塵,燕南趙北空無人;袁曹百戰相持處,犬羊堂堂自來去。」

除《紅樓夢》外,林四娘故事在其他清代著作中也多有記載,比如林雲銘的《損齋焚餘》、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王士禛的《池北偶談》、陳維崧《婦人集》等等。這些記載的林四娘故事都與康熙年間陳寶鑰出任青州道時的經歷有關係,不過故事情節都有一些差異。陳寶鑰,字綠崖,福建晉江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任青州道僉事。林雲銘的《損齋焚餘》上記載「康熙六年,(陳寶鑰)補江南傳驛道,為餘述其事,屬餘記之。」這說明林四娘故事是從陳寶鑰那傳出的,後來在傳播過程中演化成了多個版本。

《聊齋志異》記載的林四娘故事為:陳寶鑰任青州道時,一天晚上碰到個女鬼,說自己叫林四娘,陳寶鑰與林四娘一夜纏綿。自此林四娘每夜必來,二人對飲交談。談到音律,林四娘很精通。陳寶鑰讓林四娘唱歌,林四娘唱亡國之調,歌聲哀怨婉轉。後來,林四娘向陳寶鑰訴說了自己的身世,她本是衡王府宮人,因衡王府遭難而死,死後因對故國、故主的眷念,冤魂不散,已經十七年了。陳寶鑰和林四娘就這樣過了幾年。一日,林四娘向陳寶鑰告別,說要轉投王家。陳寶鑰為林四娘送行後,林四娘就消失了。

通過這些記載可以得知,林四娘並非恆王府人,而是衡王府人。《紅樓夢》經常故意用別字,比如第五十六回,探春笑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子書?當日姬子有云:『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紅學家本來懷疑姬子是周公,但周公並不會知道後世的孔孟,因此認為這句話不過是探春的頑笑。而我們吳氏紅學則認為,姬子其實是嵇子,即嵇康,詳見文章《賈探春與薛寶釵交鋒內涵很豐富,她說的「姬子」是誰?》。

通過查證資料,可知衡王在青州傳六世、七王。初代衡王,名朱祐楎,是明朝第八個皇帝朱見深的第七子。朱祐楎生於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被冊封為衡王,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即到青州府就藩。衡王命人仿照北京皇宮樣子建造一座王府,只是規模稍小,青州人俗稱「西皇城」。朱祐楎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位,死後諡號曰「恭」。恭王子厚燆承襲,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隆慶六年(1572年)在位,為莊王。莊王子載圭承襲,萬曆三年(1575年)至七年(1579年)在位,為康王。康王無子,其弟載封承襲,萬曆九年(1581年)至十四年(1586年)在位,為安王。安王子翊鑊承襲,萬曆十七年(1589年)至二十年(1592年)在位,為定王。定王子常庶(氵部首)承襲,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至天啟七年(1627年)在位,為憲王。憲王子由棷承襲。

世上本無鬼,陳寶鑰遇到女鬼林四娘的故事肯定是陳寶鑰杜撰的。歷史上衡王府是否有林四娘其人,也沒有證據。百度百科的「姽嫿將軍」詞條提到的林四娘故事沒有註明出處,筆者也沒有查到相關資料證明該故事的真實性,而且該詞條提到的崇禎年間的衡王為朱常(氵)庶,而據可靠的史料記載,崇禎年間的衡王已經由朱常(氵)庶之子朱由棷承襲,流賊王自用也沒有如詞條所說攻過山東青州,因此該詞條有誤。《紅樓夢》裡記載的林四娘故事也是作者杜撰的,衡王府遭受流寇襲擊,史料鮮有記載,而且也沒有哪個衡王是死於流寇之手。

那麼《紅樓夢》寫血雨腥風的林四娘故事有何用意呢?那就是為賈府後來遭遇流寇埋下伏筆。賈府真正的敗家並不是由於被抄家,而是抄家後被流寇殺進來才家破人亡,白骨如山。正如賈探春第七十四回所說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可知在賈家內亂後,外敵肯定會從外邊殺過來,導致賈家最後敗家,而這個外敵正是流寇。在林四娘故事中,流寇被天兵所滅,而賈家卻因流寇而亡,林黛玉也像林四娘一樣香消玉殞。《紅樓夢》以家喻國,借寫賈家之敗影射明朝滅亡,明朝正是亡於流寇之手。甲戌本第一回「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有側批「柳湘蓮一干人」,說明後來柳湘蓮是做了強梁流寇,可見後文的情節必然和流寇相關,而林四娘的故事正是為後文流寇伏脈。很多人認為柳湘蓮是俠義之士,做流寇難以理解。其實在第六十六回,賈璉就這樣評價柳湘蓮:「你不知道這柳二郎,那樣一個標緻人,最是冷麵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無情無義。」因此柳湘蓮後來做流寇儘管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柳湘蓮和賈璉)

林四娘故事將《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指向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也只有在那個時期大規模流寇和異族外敵並起,而《紅樓夢》第一回所描寫的「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盜蜂起,無非搶田奪地,鼠竊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難以安身」正是明末清初兵荒馬亂、生靈塗炭的末世景象。而胡適派紅學認為《紅樓夢》寫的是康熙末年到雍正乾隆年間的曹家事,那個時期還會出現鼠盜蜂起的景象嗎?而且曹家只是受到抄沒家產與革職枷號的懲處,並沒有人因抄家而死;而賈家最後則是家破人亡、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和曹家事風馬牛不相及。這些都充分說明《紅樓夢》寫的並不是曹家事,當然《紅樓夢》作者也不會是曹寅之孫曹雪芹,曹寅之孫曹雪芹其實子虛烏有。

我們繼續挖掘衡王府的歷史。青州儘管沒有受到流寇滋擾,卻於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冬至次年春,數次受到清軍滋擾。而在青州保衛戰中,衡王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四月,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大順軍隊在山海關被清軍擊敗。李自成退回北京後,決定撤離北京。五月初二,多爾袞率清軍進入北京。六月,清廷派明降臣王鰲永以戶、工二部侍郎名義招撫山東、河南。七月,王鰲永佔據青州,「啟報撫定青州郡縣,並齎故明衡王降書以聞。」九月底,李自成部將趙應元率農民軍,賺開城門,攻佔青州,活捉王鰲永並斬首。趙應元「擁立衡藩為號召計」,定於十月初八日「扶衡王坐殿」。不久,趙應元受騙被殺,青州又被清軍佔領。

而後,衡王府兩次被抄。第一次是在順治三年(1646年)。《益都縣圖志·大事記》載:「夏五月,衡王世子與其宗魯王、荊王謀反,皆伏誅。」清王朝以「謀反」之由首抄衡王府,府內資財多被抄走。第二次是在康熙初年。時為吏部侍郎的馮溥上書清帝,說衡府後裔不遵王法,擾亂地方,殘害百姓。清帝下令,將衡王府徹底抄斬。「瓦礫成堆,禾黍蒼然」,「奇花怪石,盡歸侯門,畫棟朱梁,半歸禪剎」,一座浩大的王府,轉眼間被夷為平地。

(衡王府遺址的碑文)
(衡王府午朝門石坊遺址)

通過這些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原來衡王府是被清軍抄沒的,林四娘故事隱藏的正是這一段血淋淋的歷史。《紅樓夢》是作者將真事隱去,用假雨村言敷衍出的一段故事。如果說《紅樓夢》提到的「恆王」、林四娘故事是假語村言的話,那麼衡王府被清軍抄沒就是真事隱了。《紅樓夢》隱寫了很多事件,除了這個事件,還有黛玉葬花隱寫的是揚州十日,蘆雪廣吃鹿肉、聯詩隱寫的是庚寅之劫等等,我們之前的文章也都介紹過。而這些隱寫的事件都將《紅樓夢》時代背景指向明末清初。正因為這些事件觸動了清政府文網,作者才採取隱寫的方式將其寫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記載林四娘故事的那些著作都是成書於康熙年間,作者也都是明遺民,林四娘故事流露出一種對故國的深深地思念之情,作者感同身受。而講述林四娘故事的陳寶鑰也是明遺民,儘管陳寶鑰降清,但他未徹底喪失民族立場,後來又一度加入反清行列,他的詩文有不少緬懷前朝、表彰遺民之作,被清廷禁毀。所以他與充滿亡國之悲的林四娘能產生共鳴,林四娘故事出自陳寶鑰就不足為奇了。而到了乾隆年間,明遺民都沒有了,林四娘的故事也難以被人提起了。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寅之孫於乾隆年間寫的曹家事,那麼《紅樓夢》提到林四娘故事就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紅樓夢》也應該是明遺民創作於康熙年間的悼明作品。

胡適根據清人的一些不可靠的筆記記載,在得出《紅樓夢》作者是曹寅之孫之後,又簡單根據《紅樓夢》開篇的作者自雲,沒有進行小說文本內證,草率地得出《紅樓夢》是曹寅之孫自敘性質的小說。《紅樓夢》既然已經言明是作者敷衍出的一段故事,又怎麼能是作者自傳呢?受胡適的影響,很多紅學研究者把「假語村言」的賈家事當成曹家真事來研究,進行賈曹互證。而作者說的很明白,「將真事隱去」。只有把《紅樓夢》隱藏的真事挖掘出來,才會搞清楚小說的時代背景和主旨思想。而胡適派紅學卻嚴重背離了《紅樓夢》的時代背景和主旨思想,誤解了《紅樓夢》,誤導了廣大讀者。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為何要寫姽嫿將軍林四娘?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
    以上便是林四娘故事演變的全過程。經過長達百年之久,一代又一代清朝文人不斷的擴充改寫、豐富完善;林四娘,最終由一個單純的孝女烈女,蝶變成為,身負亡國之悲,以身殉節的光輝女性形象。二、她是曹公為閨閣立傳的又一獨特寫法一向以描寫鶯鶯燕燕、兒女情事見長的紅樓夢,為何突然在第七十八回,插入一段以節烈形象示人的林四娘故事呢?
  • 紅樓夢:姽嫿詞是賈寶玉胡扳亂扯,隨口吟出,作者藉此諷賈政?
    在第七十八回賈政和清客聊起鬼話將軍林四娘的時候,賈寶玉做了一篇長篇的歌行體詩歌《姽嫿詞》。其實這裡的姽嫿也可以理解為諧音就是「鬼話」連篇而已。賈寶玉這首讓賈政很滿意,讓清客們高度讚揚的詩,其實就是他在父命難違的情況下,信口吟出的而已。賈寶玉是在應付差事當時晴雯已死,賈寶玉心中悲痛異常,哪裡有心情去為林四娘寫詩,也就是應付差事。
  • 地獄之感 暗黑版 「 西遊記」《姽嫿》之夜
    一念正心便了八百凡業,吾慈吾悲,方證三千菩提是非真假難辨佛魔善惡一念世間諸般求索莫如姽嫿笑靨暗黑風格的強調,讓舞臺呈現出一種沉鬱、寂寥的獨特意象,除了白骨精出場的陣陣陰風,也時刻流露著取經路上與心魔囚鬥的複雜情緒。將熟悉的故事拼貼成陌生的主題。傳統的西遊故事,是非黑白分明,妖魔神鬼各行其道。
  • 神秘的《紅樓夢》書中到底暗示了什麼?
    血脈傳遞《紅樓夢》被稱為神秘的作品,他的神秘主要是書中暗示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格局。曹雪芹把自己家族經歷的事件在他腦海中一一展現在《紅樓夢》裡,似乎若有所指而又不敢造次。《紅樓夢》裡主要的人物和事件都能在康雍乾三朝找到影子。
  • 《水滸傳》、《紅樓夢》裡面的女性悲劇,為何都是「萬豔同悲?」
    老曹寫書的主旨,是要我們跟他一起,親眼目睹一個個鮮活、美麗的生命,被那些當權的「臭男人」殘忍的一一消滅……越是美好的事物越難留住。他想把他的悲憤 ,他的無力回天,通過筆下呈現給更多的讀者、也是以書為鑑的意思。把完整一部《紅樓夢》看完、哭完後,有心人就可以寫一篇文章《論紅樓夢悲劇的前世今生》。
  • 《紅樓夢》:賈母為何對「才子佳人」模式大加批判?
    在賈母看來,這類故事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講都說不通,賈母為何如此的不待見這類小說呢?當時是元宵佳節,眾人在一起歡度佳節之際,自然免不了飲酒聽戲說書,這時候說書的便說了一部名為《鳳求鸞》的新書,然後剛開始講了下開頭,就被王熙鳳猜到了結尾。這說書的詫異地以為王熙鳳等人之前已經聽過這部書,可不料賈母卻發話了。
  • 《紅樓夢》裡的玻璃你注意過嗎?失傳的射覆又是什麼?
    《紅樓夢》很多朋友都讀過,它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經典。百科全書,四個字我們都認識,但它並非漢語固有詞彙,遲至20世紀初期才出現。那時的翻譯家們講究信達雅,百科全書,應該就算當時外來詞翻譯的佼佼者了。我理解的百科全書,就是裡面什麼知識都有。全面記載了一個時代所擁有的人和事以及物。
  • 《紅樓夢》為什麼叫「紅樓夢」,「紅樓」究竟什麼意思?
    《紅樓夢》有很多名字,《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紅樓夢》和《金陵十二釵》。這些名字其實是循序漸進,代表不同時期的演變,甚至是混淆視聽。現行版本基本有兩個,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八十回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
  •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把花珍珠,改名成了花襲人?
    《紅樓夢》劇照 她又是賈寶玉的枕邊人,難道她要害寶玉不成?怎麼棄原名珍珠不用,取這樣刁鑽古怪之名呢? 若問寶玉為何將珍珠改名襲人,不如講作者曹雪芹之意欲何為。襲人的名字來源,在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他特別解釋了一番: 賈政問道:「襲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個丫頭。」賈政道:「丫頭不管叫個什麼罷了,是誰這樣刁鑽,起這樣的名字?」……寶玉見瞞不過,回道:「因素日讀詩,曾記古人有一句詩云:『花氣襲人知晝暖'。
  • 最美語文課系列║讀最美麗的《紅樓夢》(九)——「佛學內涵」
    「般若十喻」其中「水中月」「鏡中像」,這兩個詞。如果你對《紅樓夢》文本比較熟,也覺得聽上去耳熟是不是?你可能會較真,十喻裡是「鏡中像」,可《紅樓夢》裡是「鏡中花」啊!你有所不知,「鏡中像」這個詞,在佛學典籍裡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到清代,它已經演化成了「鏡中花」,要真想鑽牛角尖兒,你可以在《大藏經》裡,找到這個演化的軌跡。咱們先不打岔,接著往下說。實際上,《紅樓夢》有個統領全書的預言體系,從第1回到第80回,它像一條長蛇的脊椎,貫穿了整個故事。
  • 紅樓夢裡「蓼汀花漵」什麼意思?元春省親時為何去掉「蓼汀」?
    《紅樓夢》第十八回,元妃歸省慶元宵,下輿登舟,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燈,明現著「蓼汀花漵」四字。元妃看了,笑道:「`花漵『二字便妥,何必`蓼汀『?」蓼汀,水邊長滿蘆葦的沙地;花漵,水邊長滿鮮花的地方。如果只是單純描寫景物,兩者意思相近,沒有刪除其中任何一個的必要,作者似乎多此一舉。即使要刪,為何必須是蓼汀,而不是花漵?難道只是作者信筆寫來?
  • 易中天說:「《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最後一首詩」
    這首詩寫詩人有海棠的香豔而生發的興奮和愛美之心,東風嫋嫋、崇光微泛、香霧空濛、月照紅花、燈燭輝煌等等這些意象的組合,稍微閱讀連綴就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感受。文學源於生活,一部(篇)文學作品必定包含了一定的社會(現在的生活)、歷史(過去的生活)等各種內容。
  • 高淮生:為了永遠的紀念—《王佩璋與紅樓夢:一代才女研紅遺珍》
    職是之故,嗣後暇時,畢竟欣賞百二十回《紅樓夢》的故事文本,也收集其他版本、書籍和閱讀他人發表的研究文章。該文由於出於自己的觀察和體驗角度撰寫而成,有些故事細節略有出入,且夾雜表達上的個人情緒成分,不過,並不影響全文的可讀性。
  • 《紅樓夢》:故事原來發生在這個朝代,書中寫得已經很清楚了!
    乍一看,作者似乎要故意模糊故事發生的朝代《紅樓夢》作為一部文學巨著,誕生之後吸引了很多人的閱讀和研究。對於書中故事的發生朝代,作者沒有明說。不僅沒有明說,而且大有故意搪塞模糊的意圖。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有一段描寫: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靠……」石頭笑答道:「若雲無朝代可靠,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添綴,又有何難?……又何必拘拘於朝代年紀哉!」
  • 劉心武:《紅樓夢》一直有研究的價值
    近日,由新華先鋒主辦的《劉心武妙品紅樓夢》新書發布會在頤堤港西西弗書店隆重舉行年近八十的劉心武精神矍鑠,聊起《紅樓夢》來熱情不減,妙語頻出。 此次出版的《劉心武妙品紅樓夢》是劉心武研究《紅樓夢》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全、精、新是本書的特點。「我對以往論述作以修訂,將以往文稿中的疏忽、瑕疵加以改正。一個人的研究是不斷遞進的過程,難免會有自我重複,這次就刪去了一些重複的內容,做到了『精』。」劉心武說。
  • 讀《紅樓夢》有感:生不逢時的愛情,註定是痛苦的代名詞!
    就這樣開始了第三次的《紅樓夢》欣賞與研究(就先姑且說成研究吧)。這次開始對其中的人物性格特徵,時代特徵等予以關注以及進一步研究。 對人物的研究,這讓我對曹先生更是欽佩不已。《紅樓夢》中描述的人物之多,人物之精細,個性之鮮明,實乃罕見,也實在令人佩服。其中寶釵的端莊,黛玉的幽雅,湘雲的開朗,妙玉的清高,熙鳳的潑辣,晴雯俏麗,紫娟的聰慧,平兒的細緻等都描寫得栩栩如生。
  • 這個省連續11年高考考《紅樓夢》!考生:過分了!
    綜合來看江蘇省這十一年的紅樓夢考題,多以簡答題為主,分值多為4-6分,難易適中,這可以說是高考紅樓夢專業戶了。這些簡答題,雖然看著熟悉,但也並不是立馬就能寫出來的,有些題目甚至很有難度,如果不是熟讀紅樓,很難答到點上。個別題目甚至拿出來都可以寫一篇分析文章了。
  • 《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作者:顧浩)
    特別是滿清入關時,就有「留髮不留頭」的慘無人道的惡行,而《紅樓夢》中人物沒有一個是拖著大辮子、戴著紅頂帽的。清朝是禁止纏足的,而《紅樓夢》中賈府女人全是小腳。小腳元春進宮當了皇妃,小腳老太賈母帶著一群小腳夫人數次進宮,這個宮絕對不可能是清宮。現在有些《紅樓夢》版本,把六十五回寫尤三姐「一對金蓮或翹或並」,故意刪去了 「一對金蓮」四個字,這種抹掉時代印記的做法是很不應該的。
  • 紅樓夢故事裡,焦大罵的人是誰?
    題:紅樓夢故事裡,焦大罵的人是誰?文/李鐵關於焦大罵人,有很多猜想,但如果正看《紅樓夢》,焦大罵誰也是不能確定的。在《紅樓夢》裡,焦大罵人是很矚目的事。焦大先罵大總管賴二,說他不公道,是沒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
  • 《紅樓夢》第一回內容概要
    《紅樓夢》第一回在全書中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內容十分豐富,是閱讀整部小說的關鍵。在這裡我們來梳理一下這一回的內容概要。《石頭傳》首先:作者在這一回想像出一個別有意趣的敘述者:石頭。這個故事可以命名為《石頭傳》,是整個故事的緣起。《石頭記》是石頭寫的故事,《石頭傳》是寫石頭的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