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囉嗹 踏歌起舞採蓮來

2021-01-09 人民網

  「嗦囉嗹,嗦囉嗹,風度翩翩似神仙。搖啊搖,搖啊搖,搖到五裡橋。」在福建安海古鎮,每逢端午時節,古老的閩南歌謠便會在鎮裡飄蕩。

  伴隨著歌聲,飲著雄黃酒、邁著醉舞步的旗手引領著「嗦囉嗹」隊伍開始表演,舞者們和著歌謠、踏著舞步,抬著造型奇特的木刻龍王頭,舉著縛掛「榕枝艾草」的採蓮旗,走街串巷挨家挨戶進行「採蓮」活動,並不斷在歌聲中重複著「嗦囉嗹」一詞(意為「消災納福」),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始建於南宋時期的安海鎮是福建省四大文化古鎮之一,素有「海濱鄒魯之邦,二朱過化之地」的稱譽。兩晉以降,南遷入閩的士大夫和百姓為這裡帶來了中原的民俗文化,包括廣為流行的採蓮習俗,使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這裡匯合交融,並形成了閩南風情濃厚的端午採蓮民俗。

  安海採蓮表演時所唱的歌謠是「嗦囉嗹」,其樂曲是《採蓮曲》。由於歌詞中多處反覆出現梵語詞「嗦囉嗹」,因而也稱「採蓮」為「嗦囉嗹」。

  83歲的顏昌瑞退休前是安海文化站站長,也是「嗦囉嗹」習俗的代表性傳承人,他告訴記者:「古時候梅雨時節很多老百姓都會生病,因此專門把『龍王』請到家裡幫忙驅邪,在當時形成了一種風俗。」《泉州府志》《安海志》都載有「採蓮」活動的情況。

  「如今,『嗦囉嗹』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民間自發性的端午節活動。」據顏昌瑞介紹,端午節當天,安海供奉龍王的六個境鋪就抬出象徵龍神的泥塑或木雕的龍王頭,供人們焚香叩拜,待到午後,開始「採蓮」活動。

  隊伍經過大街小巷,按照傳統風俗,如果戶主在門口放鞭炮,就表示請採蓮隊入戶採蓮表演。

  由於寓意很好,所以無論店家還是居民,每年端午都會爭先恐後地放鞭炮歡迎採蓮隊伍入內表演,從而出現爭採「頭蓮」「二蓮」「三蓮」的情景。

  安海「嗦囉嗹」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嗦囉嗹』已經成為安海的一張名片。如今,安海一共有7個『嗦囉嗹』表演隊,300多人。為了保護這項民俗,我們當地很多學校已經將『嗦囉嗹』列為一項校本課程,還聘請我去給學生們上課。傳統民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定不能丟,得一代代地沿襲傳承下去!」顏昌瑞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18日 06 版)

(責編:嶽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整改到位才是真明白  要堅決扛穩環保責任,積極回應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確保改徹底、改到位。【詳細】

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脫貧攻堅戰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宣傳的主題是「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脫貧攻堅戰」,旨在進一步激勵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區生態狀況,加快發展沙區綠色產業,實現治沙增綠和脫貧致富協調發展。【詳細】

相關焦點

  • 安海「嗦囉嗹」——傳承千年的端午祈福民俗
    整個隊伍,一邊似搖船般有節奏地前進,一邊和著《採蓮曲》,高唱《嗦囉嗹》歌謠。  如果戶主在門口放鞭炮,就表示邀請「嗦囉嗹」隊入戶表演。這時,「旗手」當眾喝了小鋪兵夜壺裡的雄黃酒,裝瘋賣傻如醉漢,猛衝入戶主家中,表演唱採蓮歌曲首聯後退出。接著,花婆走著科步,口唱「採蓮」歌謠,向戶主贈送玉蘭花,表示龍王爺給戶主留下福祿吉祥,戶主則回饋紅包來表示感謝。隨後花婆退出,戶主放鞭炮,這叫送龍神。
  • 泉州新橋社區端午前後傳統習俗 唱嗦囉嗹歌採蓮祈福
    閩南網6月18日訊 前日上午10點,日頭漸烈,在泉州市區天后宮附近開店的詹女士夫婦,一早就將供桌擺在店門口,放上水果等供品,在供桌旁放上跪墊,忙碌中不時探出頭,看看嗦囉嗹隊來了沒。眾人抬神像祈福  一個小時前,由鯉城臨江新橋社區居委會、後山四王府組織的嗦囉嗹隊,從後山宮出發。隊伍浩浩蕩蕩100多人,唱著古老的曲子,穿過江濱路、中山南路,終於來到天后路。
  • 「網絡中國節·端午」安海「嗦囉嗹」:耄耋老人畢生的堅守
    往年,在晉江市安海鎮,居民們的端午節多是在「嗦囉嗹」的旋律中度過的。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街串巷……這項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活動,總能將當地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國級瑰寶嗦囉嗹鄉土珍貴民俗風」——6月23日,記者拜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嗦囉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顏昌瑞,還沒進門,就被門上含有「嗦囉嗹」元素的春聯所吸引。2008年6月,安海「嗦囉嗹」民俗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街拍紀實】津門網許志達:晉江安海「嗦囉嗹」傳統民俗
    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鎮——福建晉江安海鎮,每到端午節,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手舉採蓮旗,抬著龍王頭,載歌載舞,登門入室為人們送祝福,這就是安海別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嗦囉嗹」。
  • 閩南千年古鎮晉江安海秀特色端午民俗「嗦囉嗹」
    閩南千年古鎮晉江安海秀特色端午民俗「嗦囉嗹」   2015-06-20 18:33: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原生態「嗦囉嗹」習俗踩街 遊客零距離感受獨特民俗
    泉州網6月8日訊 (記者黃祖祥 張曉明 通訊員謝佩龍)昨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晉江市(安海)第八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端午「嗦囉嗹」習俗原生態展示在安海鎮三裡街精彩亮相,沿路踩街表演吸引大量遊客駐足零距離欣賞和現場互動,感受安海鎮獨特的民俗風情。
  • 國家級非遺「嗦囉嗹」晉江上演 傳統民俗有傳承
    【解說】當地時間6月18日,在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嗦囉嗹」敲鑼打鼓的歌舞聲中,福建晉江安海鎮各地的採蓮隊舉著長杆彩旗,沿途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街串巷鬧端午。  【同期】嗦囉嗹小演員 肖世煜  因為它能傳承民族的那種風俗,所以說我是覺得它非常有趣。我也為了延長這個風俗,所以說我才會來這裡。  【同期】嗦囉嗹演員 顏永漢  以後這些老演員要是跳不動,能讓年輕人來接手。(你是怎麼培養這些年輕人的)就是有空的時候,在館裡多少教一點。(年輕人會喜歡嗎)他們很喜歡,我走到那演出他們就跟到哪。
  • 鯉城新橋社區將舉辦嗦囉嗹民俗活動 特殊龍頭巡遊
    這個龍頭頗為特殊,汪冠新為即將到來的活動做準備  閩南網5月31日訊 龍頭是龍神的代表,在嗦囉嗹中意義重大。  今天早上8點,人們將抬出龍頭,舉辦一場盛大的嗦囉嗹民俗活動,有300多人參與。他們將從天后宮開始,途經土地後、堤後路、義全街、中山南路、南門兜,繞後山境。  活動由臨江新橋社區居委會、後山四王府牽頭舉辦。去年,新橋社區的嗦囉嗹已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泉州城南唆囉嗹踩街民俗活動 為厝邊送節日祝福
    昨日上午,泉州城南大街小巷鑼鼓喧天,鞭炮震天,遊唆囉嗹的隊伍沿街串巷,插榕艾、掛香袋、噴雄黃酒、唱唆囉嗹歌,讓平日寂靜的城南一下熱鬧了許多。這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城南後山宮的唆囉嗹民俗活動。這個有著千年歷史、在泉州失傳半世紀的民俗,再度復興後,便成了不少厝邊端午佳節必備的特色民俗。
  • 囉囉嗦嗦的母親,我卻對她沒好氣
    導語:囉囉嗦嗦的母親,我卻對他沒好氣母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在這個天底下,只有母親是對我們最好的,母愛是無私的,真的很偉大,母親對待孩子真的比對待自己還更溫柔,她總是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捧在手心。如果你感到寒冷,就算母親再寒冷,她也會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你,如果你感到飢餓,就算母親再落魄,她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讓你填飽肚子。
  • 囉囉嗦嗦說個不停,喜歡嘮嘮叨叨的三大生肖
    來看看十二生肖中,你有沒有排在最嘮叨的生肖的行列裡。生肖屬兔的人待人溫和有禮,但是就是比較囉嗦。很多時候,看到或者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變得囉囉嗦嗦了,就像個受了氣的小媳婦一樣。所以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生肖屬兔的人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而且還非常囉嗦,不但使得很多機會都流失,連身邊的人都受不了這唐僧般叨念,會說到你頭疼欲裂,非常難受。
  • 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何會替換成囉囉嗦嗦的白話文?
    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何會替換成囉囉嗦嗦的白話文?在初中時期,許多學生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背誦各類古文了,特別是文言文,由於其對於初中生來講很難懂,更是令不少學生頭疼。可是,現如今回過頭來講,文言文的好處也是多,用「言簡意賅」來形容最為貼切。
  • 一個月了,教師囉裡八嗦症候群犯了!
    可轉頭想,月亮不能代表俺的心,視頻不能說盡俺的話,教師囉裡八嗦的榮光,還等著俺去發揚光大呢!好多知識點和作業還得用文字和圖片來呈現,靜態之美是視頻不能囊括的。 於是俺發現公眾號特別合適,視頻可以有,圖片也可以有,還能吐槽兩句。 網課資源很多,小猿、作業幫和中央,還有各個地方的,俺都慢慢看了。
  • 網易雲熱評:想談一場囉裡八嗦的戀愛每天說很甜的話,約你來我家吃...
    想談一場囉裡八嗦的戀愛,每天說甜死人的話,約你來我家吃西瓜,和你一起在下完雨的半夜穿著拖鞋出溜達,坐在馬路牙子上喝冰啤酒,趁著半醉不醉靠在你身上問你愛不愛我,你說愛,我就再問一遍
  • 動漫裡那些「嘴炮」的角色,「囉囉嗦嗦」?!
    動漫裡那些「嘴炮」的角色,「囉囉嗦嗦」?!「嘴炮」是某些主角的一大特技,充分利用伶俐的口齒來對敵人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有時還伴隨著不斷聲嘶力竭的吼叫,進而對敵人造成精神上的傷害,然後不戰而勝。但實際上有著封印精靈靈力的力量,也可將封印靈力作為自己的力量來使用的特殊體質,半強迫地被Ratatosk選為通過與精靈對話減少災害的對象。納茲出自《妖精的尾巴》納茲,性格非常直率、毫無心機又有點脫線。很喜歡做些小惡作(尤其是針對露西跟格雷)。所有行為幾乎都是照著本能行動,符合「單細胞動物」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