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嗦囉嗹」——傳承千年的端午祈福民俗

2021-01-09 海峽之聲網

  (海峽之聲記者 鞠先鶴 黃偉華 江德能)在安海古鎮,每到端午節,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手舉採蓮旗,抬著龍王頭,載歌載舞,登門入室為人們送祝福。這就是安海別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嗦囉嗹」。在臺灣鹿港等地,也有端午節抬龍王頭踩街的習俗,據說就來自安海「嗦囉嗹」。

  「嗦囉嗹」表演詼諧風趣。隊伍最前面的是頭戴鬥笠、留著八字須、手撐著長杆幡旗的「旗手」,其後有鑼鼓隊及四人合抬的龍王頭。隊伍兩旁,一邊是「鋪兵」,他肩挑著系有生豬腳、草鞋和裝有雄黃酒的夜壺的竹槓,一邊是男扮女裝的花婆。整個隊伍,一邊似搖船般有節奏地前進,一邊和著《採蓮曲》,高唱《嗦囉嗹》歌謠。

  如果戶主在門口放鞭炮,就表示邀請「嗦囉嗹」隊入戶表演。這時,「旗手」當眾喝了小鋪兵夜壺裡的雄黃酒,裝瘋賣傻如醉漢,猛衝入戶主家中,表演唱採蓮歌曲首聯後退出。接著,花婆走著科步,口唱「採蓮」歌謠,向戶主贈送玉蘭花,表示龍王爺給戶主留下福祿吉祥,戶主則回饋紅包來表示感謝。隨後花婆退出,戶主放鞭炮,這叫送龍神。

  「嗦囉嗹」民俗文化傳承人顏昌瑞老先生介紹說,「嗦囉嗹」也叫「採蓮」,因遊行時唱的歌詞中反覆出現「嗦囉噠」而得名。「有專家研究說『嗦囉嗹』是佛教的梵語,含消災納福之意,這也許是群眾樂於稱之的原因吧。」

  歷史上,中原時常戰亂,部分居民移民福建,帶來了「嗦囉嗹」等中原文化。最初「嗦囉嗹」在泉州多個鄉鎮都有盛行,但現今只有安海鎮仍完整保留這一傳統民俗。

  「『嗦囉嗹』表演是為了驅邪、祈福。」 顏昌瑞說,古時候,中原大地端午時節氣候溼潤,瘟疫、傳染盛行。傳說五月初五是龍王的誕辰,人們寄希望於龍王,希望能夠吸走多餘的水分。於是人們抬出龍神塑像,挨家挨戶祈福消災。

  「嗦囉嗹」表演形式獨特,用夜壺裝酒、花婆男扮女裝等細節格外引人注目。「其實裝酒的夜壺是新的,但人們認為夜壺是髒的東西,用它來裝酒,有一種以毒攻毒的概念。」顏昌瑞說,花婆男扮女裝,是因為古時候女子一般不參與民俗活動表演,所以只能用男演員來代替。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希望「嗦囉嗹」隊伍能第一個來自己家採「頭蓮」,據說獲福最大。安海旅外僑胞更是難忘故鄉「採蓮」民俗。1988年,旅外安海僑胞籌資拍攝錄像《故鄉安海》時,再三囑咐「端午節『採蓮』不能丟」。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到泉州舉辦「世界民俗攝影研討會」,原本計劃僅演出15分鐘的「嗦囉嗹」,因觀賞民眾喜愛,演出時間一再延長。

  「我們這個『嗦囉嗹』也傳到臺灣,那邊不叫『嗦囉嗹』,但也抬著龍王頭踩街。」顏老回憶說,2000年端午節,自己曾去臺灣鹿港,看到民眾抬著龍王頭踩街祈福,奏的曲和採蓮曲類似。他說,「鹿港20%是安海遷過去的後代,文獻中有記載,抬龍王遊街是從安海傳過去的。」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顏昌瑞就全身心投入到「嗦囉嗹」的保護工作。從組建「嗦囉嗹」隊伍,參加全國舞蹈調演賽,再到組建示範隊等,為「嗦囉嗹」的傳承默默付出。2008年6月8日,「嗦囉嗹」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閩南千年古鎮晉江安海秀特色端午民俗「嗦囉嗹」
    閩南千年古鎮晉江安海秀特色端午民俗「嗦囉嗹」   2015-06-20 18:33: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國家級非遺「嗦囉嗹」晉江上演 傳統民俗有傳承
    【解說】當地時間6月18日,在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嗦囉嗹」敲鑼打鼓的歌舞聲中,福建晉江安海鎮各地的採蓮隊舉著長杆彩旗,沿途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街串巷鬧端午。  【同期】嗦囉嗹小演員 肖世煜  因為它能傳承民族的那種風俗,所以說我是覺得它非常有趣。我也為了延長這個風俗,所以說我才會來這裡。  【同期】嗦囉嗹演員 顏永漢  以後這些老演員要是跳不動,能讓年輕人來接手。(你是怎麼培養這些年輕人的)就是有空的時候,在館裡多少教一點。(年輕人會喜歡嗎)他們很喜歡,我走到那演出他們就跟到哪。
  • 「網絡中國節·端午」安海「嗦囉嗹」:耄耋老人畢生的堅守
    往年,在晉江市安海鎮,居民們的端午節多是在「嗦囉嗹」的旋律中度過的。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街串巷……這項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活動,總能將當地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國級瑰寶嗦囉嗹鄉土珍貴民俗風」——6月23日,記者拜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嗦囉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顏昌瑞,還沒進門,就被門上含有「嗦囉嗹」元素的春聯所吸引。2008年6月,安海「嗦囉嗹」民俗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街拍紀實】津門網許志達:晉江安海「嗦囉嗹」傳統民俗
    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鎮——福建晉江安海鎮,每到端午節,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手舉採蓮旗,抬著龍王頭,載歌載舞,登門入室為人們送祝福,這就是安海別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嗦囉嗹」。
  • 嗦囉嗹 踏歌起舞採蓮來
    「嗦囉嗹,嗦囉嗹,風度翩翩似神仙。搖啊搖,搖啊搖,搖到五裡橋。」在福建安海古鎮,每逢端午時節,古老的閩南歌謠便會在鎮裡飄蕩。  伴隨著歌聲,飲著雄黃酒、邁著醉舞步的旗手引領著「嗦囉嗹」隊伍開始表演,舞者們和著歌謠、踏著舞步,抬著造型奇特的木刻龍王頭,舉著縛掛「榕枝艾草」的採蓮旗,走街串巷挨家挨戶進行「採蓮」活動,並不斷在歌聲中重複著「嗦囉嗹」一詞(意為「消災納福」),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始建於南宋時期的安海鎮是福建省四大文化古鎮之一,素有「海濱鄒魯之邦,二朱過化之地」的稱譽。
  • 原生態「嗦囉嗹」習俗踩街 遊客零距離感受獨特民俗
    泉州網6月8日訊 (記者黃祖祥 張曉明 通訊員謝佩龍)昨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晉江市(安海)第八屆兩岸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端午「嗦囉嗹」習俗原生態展示在安海鎮三裡街精彩亮相,沿路踩街表演吸引大量遊客駐足零距離欣賞和現場互動,感受安海鎮獨特的民俗風情。
  • 鯉城新橋社區將舉辦嗦囉嗹民俗活動 特殊龍頭巡遊
    今天早上8點,人們將抬出龍頭,舉辦一場盛大的嗦囉嗹民俗活動,有300多人參與。他們將從天后宮開始,途經土地後、堤後路、義全街、中山南路、南門兜,繞後山境。  活動由臨江新橋社區居委會、後山四王府牽頭舉辦。去年,新橋社區的嗦囉嗹已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泉州城南唆囉嗹踩街民俗活動 為厝邊送節日祝福
    昨日上午,泉州城南大街小巷鑼鼓喧天,鞭炮震天,遊唆囉嗹的隊伍沿街串巷,插榕艾、掛香袋、噴雄黃酒、唱唆囉嗹歌,讓平日寂靜的城南一下熱鬧了許多。這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城南後山宮的唆囉嗹民俗活動。這個有著千年歷史、在泉州失傳半世紀的民俗,再度復興後,便成了不少厝邊端午佳節必備的特色民俗。
  • 泉州新橋社區端午前後傳統習俗 唱嗦囉嗹歌採蓮祈福
    閩南網6月18日訊 前日上午10點,日頭漸烈,在泉州市區天后宮附近開店的詹女士夫婦,一早就將供桌擺在店門口,放上水果等供品,在供桌旁放上跪墊,忙碌中不時探出頭,看看嗦囉嗹隊來了沒。眾人抬神像祈福  一個小時前,由鯉城臨江新橋社區居委會、後山四王府組織的嗦囉嗹隊,從後山宮出發。隊伍浩浩蕩蕩100多人,唱著古老的曲子,穿過江濱路、中山南路,終於來到天后路。
  • 安海端午文化節吸引數萬觀眾 海都直播近40萬網友觀看
    「唆囉嗹」展演同樣也很精彩  「唆囉嗹」大展演 各地採蓮隊同祈福  昨日上午9點,在安平橋景區廣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安海「唆囉嗹」陣頭,一個個精彩亮相,在行進間揮動艾旗,驅邪納吉,為市民和海內外鄉親祈福。
  • 泉州端午習俗唆囉蓮 踩街隊伍走街串巷入戶祈福(上)
    在泉州端午節屬較為隆重的節日,慶祝的活動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每年端午都將舉行豐富多彩的傳統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市民、遊客共慶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在泉州民間統稱為「五月節」,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習俗外,至今還保留著一些獨具閩南地方特色的端午習俗和活動端午節傳統。
  • 泉州各地推出近30項文旅主題活動迎端午
    本周四是端午節,記者從泉州市文旅局獲悉,泉州各地推出了近30項文旅主題活動,11個景區(點)也紛紛推出優惠政策,與市民共度端午。  非遺習俗——唆囉嗹線上教育活動  時間:6月23日至7月23日  內容:泉州海交館舉辦「泉州端午節非遺習俗——唆囉嗹線上教育活動」。海交館之友許馨月、陳熙林二人組合,探訪泉州唆囉嗹習俗的發掘和保護人李金針爺爺,並學唱泉州唆囉嗹習俗歌謠《採蓮曲》,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泉州唆囉嗹習俗的產生、發展與變遷。
  • 【素手系香囊 童心祈安康】——清水四幼端午「香囊祈福」活動
    浣溪沙·端午 宋 ·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 囉囉嗦嗦的母親,我卻對她沒好氣
    導語:囉囉嗦嗦的母親,我卻對他沒好氣母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在這個天底下,只有母親是對我們最好的,母愛是無私的,真的很偉大,母親對待孩子真的比對待自己還更溫柔,她總是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捧在手心。如果你感到寒冷,就算母親再寒冷,她也會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你,如果你感到飢餓,就算母親再落魄,她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讓你填飽肚子。
  • 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何會替換成囉囉嗦嗦的白話文?
    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何會替換成囉囉嗦嗦的白話文?在初中時期,許多學生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背誦各類古文了,特別是文言文,由於其對於初中生來講很難懂,更是令不少學生頭疼。可是,現如今回過頭來講,文言文的好處也是多,用「言簡意賅」來形容最為貼切。
  • 有民俗的旅遊,端午旅遊特色活動景區盤點
    端午三天小長假,全國景點活動精彩紛呈,想好去哪兒了嗎?既然是端午,玩得一定要與眾不同端午這幾個景區有特別民俗活動安排哦!同樣是去景區旅遊,來看看別人家的景區,玩得多野!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說到端午節,離不開屈原。
  • 農曆五月初五 迎端午 齊歡慶 品民俗
    端午節前後,各地都有不少傳統習俗,比如說: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戴香囊等等。近日,全國各地就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歡度端午佳節。在山東青島即墨區騰馬社區,居民們捋粽葉、舀糯米、塞紅棗,歡聲笑語間,沒一會的功夫,居民們就包了近200隻粽子。這些香甜的粽子,也成為了社區裡的愛心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