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幼兒園孩子加減法?這3個方法不可不知!

2021-01-10 何秋光學前數學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

生活中,很多家長把數學簡單的理解為數數和加減法計算,導致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孩子加減法。

當孩子能準確說出1+1,2+3時,家長便欣喜不已,殊不知這只是機械記憶,並沒有理解加減法,甚至此時孩子對加減法的理解幾乎為零。

對孩子來說,數學很抽象,很難理解,想讓孩子數學學得好,家長一定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並且要打好這3個知識點基礎,才能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數學。

學加減法之前,應該先學這3個知識點

①學會認數和數數

日常生活中,可教教孩子認數和數數的素材隨處可見。

比如搭樂高的時候,陪孩子一起碎碎念:一塊,兩塊,三塊……或者餵孩子吃飯時,家長鼓勵孩子多吃幾口往往會數數:一口,兩口,三口,再吃一大口!

隨口可讀的數字熟悉以後,可以進一步教孩子認識數字,與上述方法相同,見數讀數,見數認數,是最容易讓孩子接受的方法。

②知道數的一一對應和數量概念

孩子會數數,也認識數字,但並不能代表孩子理解數字。

可能會有家長發現孩子進行實物數數的時候,會多數或者少數,這就表明孩子並沒有將數字和實物對應,也就是說,孩子還沒確切理解數字。

所以,家長需要用實物幫助孩子理解數字,明白數與物的一一對應關係,理解物體和數量之間的匹配。

③掌握十以內數的分和

數的拆分和組合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孩子學習加減法運算前的必要準備。

對於學習初期的孩子來說,家長用實物玩分東西的遊戲,是學習最直觀的方法。家裡隨手可取的小物件,比如水果、樂高、豆子等等。

和孩子玩數的分合遊戲,主要是為了幫助他們發現數具有「分割而不變」的特性,或者說「守恆」的特性。理解這個特性,是孩子接下來學習計算的基礎。

學習加減法的3個小方法

①撲克牌

平時家裡玩的撲克牌,只需要在白紙上預先寫好「+」「-」「=」,

從撲克牌中隨意抽出兩張牌,搭配在一起,就可以成為一個無限次使用的數學題了。

②五子棋

作為孩子的益智玩具,五子棋是每個家長都會買的玩具。

可以將撲克牌和五子棋結合,擺出撲克牌上對應的數字,既能做到一一對應的知識點鞏固,又能幫助孩子做到按需取物,同時對孩子理解數的分和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③數軸

以數軸作為工具,數字沿著橫軸以一定的間隔順序排列,向右不斷增大,向左則反之。

用數軸學習加減法,孩子可以擺脫雙手和實物,直接操作,且對數的操作也不僅限於10以內。

同時,數軸讓孩子獲得結果更直觀,更簡單,掌握和理解也更容易,也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理解範圍。

只要家長重視,生活中孩子的學習機會隨時隨地都有。

另外,家長引導孩子學習加減法時,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根據孩子的進度,循序漸進地一點一點增加他的學習量。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更多關於幼兒學前數學問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10以內加減法今天學,明天就忘?聰明父母需要這樣教孩子
    最近家長抱怨,孩子已經學前班了,可是學的拼音、加減法今天會了,過了一個晚上就全忘了。不少家長反應這樣的情況,並且表示孩子課上的狀態也不錯,可是到了家中,一做練習就蒙圈,加法看成減法、減法看成加法怎麼說都說不明白。
  • 公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只是快速略過怎麼辦?
    公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只是快速略過怎麼辦?首先,這個說法是有些擔心過試了,這種情況實際上不存在,零基礎入學也不是什麼都不準備。。我也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我們也曾經擔心過,也是壓力山大,而且我們在海澱區,有時候更是徹夜不眠,空想不如行動,還是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後才確定,跟著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節奏就沒有問題。
  • 7歲孩子不會10以內加減:學好數學有技巧,此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其中有個媽媽留言說:我家孩子小一,勉勉強強會一點加減,教到大人精神崩潰,就是學不會呀。你說這孩子是不是沒數學天賦?還有個媽媽留言說:老師求你換種方法教吧,現在是3×5=35太難了,老師難、孩子難,家長更難,這到底要咋整呀?現在教育部門已經明確規定: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此規定一出,大部分家長心態崩了:老師不教,我也不會教呀,這上了小學跟不上進度可怎麼辦。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一(10以內加法)
    上一篇「加減法啟蒙系列之前期準備」中,我根據我們的啟蒙經歷,結合「幼兒數學核心概念」的相關理論指導,梳理了在給孩子加減法啟蒙前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有家長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啟蒙思路,我認為只要最終的效果是理想的,那過程都是可以相互借鑑的。對於數學,我秉承「先理解,再拓展,最後總結」的原則。
  • 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個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請仔細觀察圖片並發現規律,想一想最後一個空格裡應該填什麼樣的圖形呢?答案:解析: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種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數學不好,從小就開始數數、心算、刷題輪番上。
  • 一年級數學啟蒙:教孩子畫思維導圖,學習可視化,提高學習效率
    孩子幼兒園畢業,即將進入小學,很多家長表示很迷茫,不知從何教起,其實簡單的10以內加減法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如何引導孩子將聰明用在學習上才是關鍵問題。吃飯的時候,媽媽對兒子說:「媽媽知道你很聰明,但是聰明是個沒有用的東西,就像你今天偷取取巧,故意耍小聰明騙媽媽說你已經洗了手,實際上你這種行為對你沒有任何好處,聰明的孩子會自覺洗手,因為他知道不洗手吃飯,容易肚子痛,將聰明用在對的地方才是智慧真諦。」
  •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我看了這幾個家長的抉擇說明...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我看了這幾個家長的抉擇說明,心裡有數了 現在的不管是城裡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都要去上幼兒園,那麼很多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就很難抉擇,這裡就有一些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方法,僅供參考:
  • 孩子「計算題」總丟分?別總說孩子粗心,用這幾個方法改善更有效
    在我看來孩子粗心、馬虎丟分的現象,家長這樣的教育的方法可不是最合適的。家長的錯誤教育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偏科、甚至不愛數學。 一開始孩子面對孩子粗心馬虎我也總是嘮叨孩子,但是時間長我發現自己的嘮叨並沒有多大用處,之後我便開始研究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能夠讓孩子改正粗心丟分的現象。
  • 加減法運算的尾數法
    在數量關係中,涉及到整數的乘法和加減法,可以考慮尾數;在資料分析中,凡是涉及到數的加減運算,可以考慮尾數法,即便不是整數間的加減法,尾數法也有參考價值。比如123.1+45.6,尾數大概率是7,小概率6或者8,而不可能是其餘的數字。為什麼可能是6或者8呢?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幼兒園冷暴力」正悄然蔓延,孩子無法承受厭學,家長卻不知為何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疲於照顧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剛滿三歲的時候就送去幼兒園照顧,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3歲之前也早早把孩子送去了託兒所,以社會照顧來代替家庭照顧。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卻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環境中,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也可能受到校園欺凌。寶寶有壓力,家長卻蒙在鼓裡,毫無察覺。
  •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試試這5個方法,比「軟磨硬泡」要有用
    我曾經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聽到過這樣的的一段對話:孩子:「爺爺,我不想去幼兒園。」爺爺:「這裡面可好玩了,不僅小朋友多,還有蹺蹺板、滑梯、玩偶、許多小朋友,去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誰知道晚上我接孩子放學,這個孩子放聲大哭。我問我女兒她怎麼了,女兒說她的爺爺騙她,說幼兒園什麼好玩的都有,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結果什麼都不能做。
  • 家長收好6個方法,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孩子都適用
    拼音是學好漢字的基礎,更是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關鍵內容之一,不過,很多孩子對拼音的學習感到很吃力,尤其是各種聲母韻母經常搞不懂。其實,學好拼音很簡單!家長收好這6個方法,幼兒園和一年級的孩子都適用。結合圖片法對於孩子來說,單獨的拼音學起來是枯燥乏味的,而孩子一般都會對色彩斑斕的圖片感興趣,所以,家長不妨可以試試利用圖片幫助孩子記拼音。
  • 4歲男孩會認5000字,還會乘除法,媽媽非常自豪:不去幼兒園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但現在似乎上幼兒園成了"社會公約",在大多數地方,不上幼兒園直接上小學的孩子還是很少見的。但有的家長就非常自信,認為孩子無需上幼兒園,因為孩子剛四歲就會認識5000個字,還會做乘除法,因此被稱為"神童"。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和3歲相比,4歲上學有這些優勢
    剛給孩子報名時,楊女士很是開心,因為孩子上學後,她不僅解放了自己,還讓孩子比別人成長得更快。但不到一個月,兒子就被幼兒園退學了,就是因為他太難照顧了。上幼兒園前,楊女士沒有教兒子任何自理技能。孩子的吃穿,即使他上廁所,也不會主動表達,更無法獨立完成,這讓老師很是頭疼。可見,讓孩子三歲就上幼兒園也不是件好事。那麼,與3歲孩子相比,4歲孩子在幼兒園的獨特優勢是什麼?
  • 如何教孩子記十二生肖?搜羅網友的記憶法,有人用諧音背,笑噴!
    網上有很多家長問:「如何教孩子記十二生肖?」作為我國的民俗文化,十二生肖沿用至今,作為屬相,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於十二生肖組成、排列順序,就需要了解或者記憶了。幼兒園中,也有關於這方面的教學。
  • 孩子口算能力差?別擔心,試試這4種方法,孩子口算能力翻3倍!
    之前也有好些家長說自己孩子口算能力差,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進位、什麼時候該退位,一位數相加的算式正確率還行,但是一旦遇到兩位數相加,或者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式,錯誤率就百出。也有同學希望我們能分享一篇關於提高口算能力技巧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如何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 疫情停課,孩子要如何學好拼音?這個方法讓父母不再焦慮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幼兒園到現在都沒有開學。父母們都很著急。家裡如果有人帶孩子,那沒問題。要是沒有人帶孩子,孩子怎麼辦?有的寶媽請假在家,還有的寶媽把孩子帶去一起上班。孩子這麼久的時間沒有在幼兒園學習,很多課程都落下了。小班和中班的孩子還好,可是大班的孩子就麻煩了。他們在9月份就要上小學去了,這中間幼小銜接的課程怎麼辦呢?
  •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別擔心,這幾招幫助孩子打開心扉
    1.幫助孩子提前適應新環境家長儘量選擇幼兒園,多注意觀察,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寶寶的幼兒園。許多幼兒園都有開放觀察日或親子活動日。這些幼兒園開放後,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觀體驗。一方面,家長可以看寶寶是否喜歡幼兒園。另一方面,他們也可以觀察幼兒園的校長和老師是如何照顧孩子的,在這所幼兒園學習的孩子們表現如何,他們是否快樂,等等。
  • 因「教學超前,作業量大」 媽媽讓5歲孩子退園回家-孩子成長 幼小...
    比如,大班教材中講授數的分解與組合,都是先講一個故事,其中有數字,讓孩子明白,然後再通過教具操作讓孩子知道數是如何分解與組合的,而並不是要孩子運算。  「我們讓孩子回家做的,也不能叫作業,作業要寫和算。數的分解與組合也需要家長(通過一些故事)引導孩子一起做,達到教學的目的。」該老師說,他們主要布置的是一些親子手工和粘貼方面的內容,且加上手工每周最多不超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