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數感思維萌芽期,聰明父母用3招,提高孩子數學邏輯思維

2021-01-15 默克會家居

數學涵蓋了孩子成長學習的全過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等考試都有它的一席之地,可見其重要性。然而有些孩子總是在數學偏科,甚至考了個位數,有的孩子卻能考滿分,為何別人家的孩子數學就那麼好呢?

很多孩子的數學成績都不理想,無論請了多少名師來上課,都始終沒有什麼起色,這多數是因為沒能提前「開竅」。而所說的「開竅」指的就是家長沒有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數感的引導。

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規律的。認知發展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3-7歲智力和思維模式發展最為迅速,是一生中的黃金期。在此階段,孩子對與數學相關的知識接受能力強,記憶力與學習能力也更為優越。

除了得天獨厚的學習能力,在3-7歲他們還擁有其他年齡段沒有的思維模式——圖片式思維,能將抽象又龐雜的數據具體化,是學習數學的一大「秘密武器」。如果能認真培養訓練,他們會有更敏銳的數感、習得更快的計算速度和邏輯思維。

什麼是「圖片式思維」?

圖片式思維重在「圖片」二字,進入腦海中的碎片化素材通常被整合為具體的、可被孩子理解的圖片。

比如教她們做1+1=2的算術題,就可以用生活中出現過的香蕉代替,然後再給一個香蕉,孩子把這兩隻香蕉數過相加,就得出答案2,這就是他們運算和思維的大致過程。

如何在遊戲中學會數學啟蒙?

一、0-2歲,利用生活場景

對於以形象化思維進行學習的孩子來說,利用生活中碎片化的場景能進行各種不同的情景教學。比如,散步時,可以讓他觀察我們一共經過了多少棵樹,又或者乘電梯時,讓他跟著電梯數字一起數數,最後到家問他「我們中間經過了多少樓層?」

通過和孩子一起觀察、探索生活中小細節,開發孩子的數感思維,讓孩子學習更有生活化、具體化,減少對數學的距離感,增強邏輯思維技能。

二、2-4歲,對孩子進行空間訓練

對於數學,不僅是幼兒園簡單的數數學習,初高中大學還有更複雜的幾何空間問題,這些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大腦的空間思維。

研究表明,預測STEM(科學、數學)方面的重要指標就是空間思維,孩子在早期的空間思維,能夠預測孩子以後在數學方面的表現。因此,對孩子從小進行空間訓練尤為重要。

家長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中,應儘量用一些有空間方位的(上、下、左、右、中間)詞語,不要模糊不清地表示。比如當孩子問你小熊玩具在哪裡時,回答用「在臥室門的左邊,而不是用玩具在這裡」來回復他,這樣表示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空間智力。

三、3-7歲,進行專項的數學思維遊戲訓練

德國數學家克卜勒曾表示:打開科學之門的鑰匙——數學。

但數學本身是一門枯燥死板的學科,因此讓孩子愛上數學很重要,所以研究數學,還是應以玩為主,學為輔,進行有趣生動的訓練去培養興趣和思維。

要知道,數學涵蓋了很多內容,形狀的認識就是其中之一,拿出圖形卡片,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認三角卡片、正方形卡片等,比比誰認出的圖形最多,最後勝利者獎勵一瓶酸奶,增強趣味性和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如果家長能把數學將孩子最喜歡的遊戲、故事結合到一起,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並不難。

3-7歲就是孩子數學思維發展的「黃金期」,是孩子一生中不可錯過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不僅可以事半功倍的領先同齡人,也將讓孩子受益終生;但這樣的訓練對孩子的影響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需要逐漸積累。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

相關焦點

  • 聰明孩子獨有的兩個特質,都與思維有關,父母不妨這樣訓練
    父母必須懂得: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父母更應強調培養「多元聰明」的孩子,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使孩子學會「生存」的本領。一些人認為孩子的智商是由先天及父母的遺傳決定的,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全面,但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家長們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使得孩子擺脫先天的桎梏,變得更加聰明和伶俐。聰明孩子獨有的兩個特質1、思維具有靈活性思維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時,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 怎麼教幼兒數數?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其實只需這4不,可以讓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從而擁有數學思維。第一步,0-5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有學習數字的萌芽,於是就把數字全都倒給了孩子,其實這樣是不行的。畢竟孩子還小,全部投食給孩子肯定不能記住,所以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先教0-5,一點一點的來。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是說要讓孩子記住多少,而是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樣以便於以後的學習,所以不需要太多的知識。
  • 沒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清華碩士生潘佳生:在小學先做好這3點
    你別以為他是屬於那種智商高,天生學數學就不吃力的孩子,其實在他讀幼兒園時,他並不是班上聰明拔尖的同學,更別提有什麼數學思維了。後來潘佳生的父母無意中讀到了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書籍後,便開始重視孩子的思維訓練,不再要求潘佳生靠死記硬背的去記知識了。
  • 老是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掌門少兒數理思維課程了解一下
    針對孩子和家長的多元化思維訓練需求,掌門少兒現開設語文思維、數理思維、學習力三大類課程,幫助4-10歲兒童培養提升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力、專注力等能力,助力孩子心智健康成長。  掌門少兒數理思維是一門以數學知識為載體,藉助輕鬆榆快的遊戲,讓4-10歲孩子認識數字、學會計算、理解數學邏輯的課程。
  • 豌豆思維:3-10歲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時時期
    說到早教,豌豆思維發現大部分家長都會優先想到語言類的啟蒙教育,常常忽略了數學思維方面的教育。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並不是為了可以讓孩子將來可以成為數學家,而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開發孩子左右腦的全能。例如通過左腦的教育訓練數學邏輯、分析歸納能力,通過右腦的教育訓練來分析圖形、形狀、大小、遠近、重量等。
  • 全腦開發,點亮孩子思維火光,用遊戲助力孩子成長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是一套書,由五本組成,分別是《找一找·變聰明》《數一數·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做一做·變聰明》。因為孩子才三歲多,所以,我們選擇從最簡單的第一冊《找一找·變聰明》開始。孩子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聰明,我們倆一旦找到正確答案,緊接著就是我們歡快的笑聲。
  • 孩子總學不好數學是因為笨?可能缺少「數理思維」,難怪總學不來
    還會經常說孩子笨,可是父母越是罵孩子,他就越想不出來該怎麼做。有時甚至連會的數學題都不會了,其實只要讓孩子學會數學思維,做起題來就會非常簡單。小亮今年四歲了,在幼兒園活潑開朗,在家也是大人的開心果。可是小亮只有一點不好,就是遇上關於數學的問題就糊塗。有時候父母帶她出去買蘋果,會讓他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面對這樣簡單的問題,小亮都不會。
  • 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個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
    答案:解析: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種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數學不好,從小就開始數數、心算、刷題輪番上。其實,數學學習並不是為了擁有多少數學知識,而是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數學素養,用數學思考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下面3個方法,幫助家長在寒假期間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想要理解抽象和自動化之於計算思維的重要性,我們先來看下運用計算思維進行問題求解的關鍵路徑:(1)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並建模,即將人對問題的理解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2)進行映射,把數學模型中的變量等用特定的符號代替,即用符號一一對應數學模型中的變量和規則等(3)通過編程把解決問題的邏輯分析過程寫成算法
  • 什麼時候教寶寶學數數合適?3歲前是關鍵,不同時期培養方法不同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父母們就對寶寶進行了數學教育。如在數學裡面非常簡單的數數字,從1數到10,每天身邊的大人都會教寶寶怎麼數,這是有考慮的父母。也有的父母,想著還太小,等到真正到了學習的時候,也就是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 6歲前數學基礎打得好成績不會差,數學啟蒙別踩坑,這樣玩就行了
    都說小學三年級是數學成績的分水嶺,一點也不假。一二年級的時候,數學不難學,考的都是記憶力。只要不是調皮搗蛋的孩子,乖乖地背書,基本能拿滿分。但是到了三年級就不一樣了,對數學思維的要求提高了,有簡單的邏輯推理、運算等題型,需要孩子去分析,才能做題。茗茗小朋友的這種情況,在學校裡非常常見,說到底,就是數學思維跟不上。
  • 「數學帝」葛軍:數學好的孩子,大多有3個特徵,學渣可裝不來
    數學好的孩子,大多有以下3個特徵,學渣可裝不來數學好的孩子,有三個共同特徵:一、邏輯思維強與同齡人瘋狂刷題提高數學能力相比,邏輯思維強的孩子,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看清問題的本質,直接獲得大分值,學渣根本比不了。葛軍也表示,家長眼裡的難題其實都是由基礎的知識點構成的,孩子沒必要感到恐懼。
  •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對於語言、數字、邏輯更敏感,被稱為「思維腦」。 右腦:擅長韻律、想像、空間、圖像類的信息更敏感,被稱為「藝術腦」。 有研究表明,0-3歲是右腦的優勢時期,3-6歲之間,右腦優勢逐漸過渡到左腦,6歲後進入左腦優勢的時期。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3歲前學英語的時候,孩子就是聽到什麼學什麼!
  • 孩子老提問怎麼辦?家長一定要積極回應,別扼殺孩子的「聰明」
    3.孩子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多餘的精力來搭理孩子。而這時候的孩子,看到的世界都是很陌生,冰冷的,只有媽媽和爸爸才是熟悉又溫暖,所以總想在爸爸媽媽的關注下做點事情。父母不搭理孩子,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受重視,他們就會通過不斷向自己父母提問的方法來刷存在感,希望父母能夠注意到他們。面對孩子提問時,父母哪些做法是不恰當的?
  • 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會數123,而是掌握撲克牌的正確玩法
    真說起來,那時咱們老爸老媽都沒有思維訓練的意識,總覺得數學思維能力太抽象,會數123就是聰明。其實一上學,自己孩子就已經差了一大截。 現在我們當父母了,才知道思維能力有多重要,它不僅僅是數學成績的好壞,更體現在做事的條理性,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強的人,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將領先同齡人一大截。
  • 一年級數學啟蒙:教孩子畫思維導圖,學習可視化,提高學習效率
    例:一個7歲的孩子特別聰明,媽媽告訴他飯後要洗手,否則將細菌吃進肚子裡,肚子就會痛,有一次孩子故意沒洗手,對媽媽說:「我已經洗過手了」,媽媽其實已經知道孩子並沒有洗手。家長朋友們可能覺得不理解,一年級內容簡單,可能你的孩子不用教就會,但是你要明白一個道理,你的孩子會,其他孩子也會,沒什麼大不了。最近重點小學都在實行「思維導圖」式教學模式,用圖解的方式來直觀呈現、再現知識,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質量;把思維過程可視化,能夠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
  • 哈佛研究發現:兒童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務必要抓住一次
    想要孩子越來越聰明,父母一定要抓住這3個黃金階段,錯過了將會遺憾終生。 這個階段也是邏輯思維發展的開始,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用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邏輯能力對將來數學的學習非常重要
  • 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我查閱了國家教育部的權威資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版),其中對數學認知的給出了3個學習目標: 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 感知和理解數、量和數量關係 3.
  • 父母不能不知道的秘密,為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是6歲開始上小學?
    只要父母仔細觀察過孩子,你就會經常發現孩子對著玩具自言自語,好像跟人說話一樣。而且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過家家遊戲,正是把各種布偶、玩具當做有生命個體的體現。(3)、思維的不可逆性可逆性是指運算能從一個步驟進到另一步驟並能返回到出發點。前運算階段的孩子不具有思維可逆性。
  • 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父母需重視,抓住三次高峰期讓娃更聰明
    尤其是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基本上有三次高峰期,若是父母能重視起來,並給予一定的培養和鍛鍊,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提高很多,而且還會更聰明。大腦發育的三次高峰期第一次:6個月到3歲之間。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之前大腦的重量以及發育水平有三分之一接近成年人,而大腦內的神經組織發育的速度也是整個人生階段最為突出和最為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