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中交地產:「三條紅線」下的擴儲狂奔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三條紅線」的倒逼,似乎並未影響中交地產股份有限公司(000736.SZ,以下簡稱「中交地產」)對市場排位的爭奪激情。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中交地產已經在青島、武漢、雄安、南京等地共計5度拿地,累計金額超過43億元。

事實上,高頻拿地的風格早在李永前從綠城回歸之時便已定調,衝擊「央企前三」與「2019年衝刺350億,2020年衝刺500億,2023年千億之上」的目標正在不斷督促中交地產再造一個「綠城」。

與拿地撥動的市場情緒不斷交疊的,還有中交地產高懸多年的負債。數據顯示,從2016年開始,中交地產剔除預收款之後的資產負債率便已超過80%,淨負債率也在2020年6月達到238.86%,踩中國家調控「三條紅線」中的兩條。

「國家跟房企的『三條紅線』我們也非常地重視,也會儘量控制在國家的政策範圍以內。」對於負債高企下的資金壓力,中交地產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一切正常,「資金上有一些發行的公司債,也有一些項目正常融資,還有我們的大股東對我們也有比較大資金支持。」

加速擴儲

梳理公開信息可知,中交地產的拿地節奏正在加速。

2020年12月1日,中交地產耗資12.7億元拿下南京地塊;7日,中交地產與中交雄投、中交投資組成的聯合體成功競得雄安站樞紐片區3號地塊,並宣稱擬投資約170億元,將其打造成一座中交未來科創城;8日、15日,中交地產二下武漢,分別以7.822億元、8.518億元的代價先後斬獲兩宗地塊;31日,中交地產和青島城投聯合體斥資14.85億元最終拿下青島鋼鐵廠地塊。

一個月內5次拿地,累計金額超過43億元的拿地節奏與此前的中交地產大相逕庭。

對此,中交地產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上市公司的正常行為,「拿地是我們規模化發展的一個支撐,也是公司正常經營行為的一個方面。」

事實上,中交地產的規模化策略早在兩年前便高調出臺。2019年7月,在綠城結束5年學習的李永前履新總裁,並為中交地產定下「三級跳」的目標:「2019年衝刺350億,2020年衝刺500億,2023年千億之上」,同時喊出衝刺「央企前三」的口號。

隨後,中交地產的土地儲備便迅速擴張。2019年,中交的拿地力度增大,全年共拿地15塊,新增計容建築面積229.54萬平方米。土地購置總價款181.59億元,權益價款118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根據中交地產公告數據,公司累計斬獲地塊24幅,土地購置總價款460.5億元,權益價款分別為227.9億元,基本是2019年全年的兩倍。

觀點指數公布的《1~10月中國房企新增土地儲備報告》顯示,2020年1~10月,中交地產新增全口徑土儲745.89萬平方米,權益土儲568.6萬平方米,新增貨值1494.4億元,拿地權益價款已經攀升至312億元。

然而,土地儲備的快速膨脹並未及時實現李永前的銷售目標。公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交地產只完成了不到300億元的銷售額,距離350億元的目標還差50億元,權益銷售額也只有192.26億元,權益銷售回款145億元。

在業界看來,第一個銷售目標折戟之後,李永前的第二個銷售目標也可能再度撲空。

(文章來源:貝果財經)

相關焦點

  • 中交地產「三條紅線」下擴儲狂奔 大刀闊斧補倉後債務激增
    原標題:中交地產「三條紅線」下擴儲狂奔 大刀闊斧補倉後債務激增   「三條紅線」的倒逼,似乎並未影響中交地產股份有限公司(000736
  • 地產金融一周回顧|傳「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消息稱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1月5日據財聯社消息,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 據悉,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2020年下半年,以降低負債防範風險為目標的「三條紅線」調控政策的出臺更是在改變著地產行業的發展模式及格局。市場普遍預計,「三條紅線」政策標準於2021年1月1日起在全行業實施。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三條紅線」政策將促使行業格局相對固化,房企加槓桿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更少。
  • 融資「三條紅線」來襲,哪些地產百強會被淘汰出榜?
    觸及「三道紅線」不許增長有息負債》。「三道紅線」成了這個月行業內最大的熱點。所謂「三道紅線」是指: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季鵬:地產調控「三條紅線」改變了什麼
    季鵬:地產調控「三條紅線」改變了什麼 2020-10-03 20:54:18來源: 財新網作者:季鵬責任編輯:蔣飛
  • 大發地產高息發債:踩三條紅線 銷售額增長權益佔比不斷下滑
    近日,大發地產發行一筆票面利率為12.375%的8000萬美元優先票據,與今年7月份和10月份發行的兩筆合併,用途為現有債務再融資。根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大發地產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1%,淨負債率為112.8%,帳面現金28.26億元,而短期有息負債達到48.71億元,現金短債比0.58。三條紅線全部踩中。面臨著較大的債務壓力。
  • 中交地產「拼爹」:10%高息輸血還是吸血?_房產_資訊_黔訊網 - 貴州...
    借款利率3.85%-5.5%,這在行業中處於什麼水平?據統計,規模房企境內融資成本多位於6%-7%之間。以上借款利率略低於平均水平,這是股東給予渝開發和廣宇發展的「關照」。  不過,三家公司之中,中交地產有些特殊,雖然也受到了股東的關照,但成本有點高。根據公告,中交地產擬向地產集團新增借款額度不超過100億元,借款利率不超過10%。
  •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目前地產圈關注度最高的話題,莫過於「三道紅線」。「三道紅線」這條新規現已是板上釘釘。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日,銀行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正式出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從八月中旬傳出令房企提心弔膽的相關傳言,到八月底的央行正式發文,再到高層約談重點房企。
  •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據悉,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三道紅線」即依據槓桿水平高低設置三條紅線,扣除預收款後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央行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設置信貸增長規模,對應有息負債增速0、5%、10%、15%。
  • 詳細解讀:「三條紅線」對房地產公司意味著什麼?
    目前,全球十家負債最高的房地產企業中,有7家位於中國。今年8月,被媒體稱作「三條紅線」的監管指標引發了關注,根據該政策,開發商如果想借更多的錢,它必須滿足「三條紅線」所提出的要求。由於中國房地產相關行業的經濟產出佔到全部經濟產出的29%,這一新的監管措施可能會改變現有房地產的遊戲規則。
  • 三條紅線」下的房企眾生相:扎堆融資 抱團「保價」
    按照監管層近期的要求,對房地產融資的管理,主要以「三條紅線」為標準,具體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房企的「踩線」情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然後實施差異化債務規模管理。這也被認為是史上最嚴厲的債務管控政策。「三條紅線」迅速引起企業的反應。
  • 三條紅線下,開發商紛紛步萬達後塵,三成開始甩賣資產
    我們關於開上最嚴厲的調控,也就是「三條紅線」出臺,對於不少處於債務紅線的企業而言,可以說壓力巨大。 這三條紅線,規定了開發商的債務上限,比如現金不得低於短期的流動負債等等,一旦超過了,開上 融資就會變得格外困難。要知道,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一點資金不能夠跟上,對於很多企業可能就是生死之別。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按照「三條紅線」監管要求,監管部門將試點房企劃為「紅、橙、黃、綠」四檔進行管理,每降低一檔,此後的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將增加5%。全部觸線的試點房企有息債務規模則將以2019年6月底數據為上限,不得增加。目前該政策未延伸至全部房企,也並未明確整改期限,但其已經透露出有關部門對房地產全行業的整改信心。
  • 【樓市】央行的地產新規,「三條紅線」變五條
    中國樓市「五道紅線」壓身央行和銀保監會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為了提高金融體系的韌性和穩健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四個月前,監管部門曾給房企設置了「三道紅線」,以此約束房企的債務率。此次「兩道紅線」雖未直接針對房企,實際也是間接調控樓市之舉。
  • 消息稱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觀點地產網訊:1月5日據財聯社消息,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據悉,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三條紅線」下,低槓桿房企有望翻盤
    去槓桿政策背景下,低槓桿房企有望翻盤。地產股異動從漲幅居前的房企看,其融資情況和銷售情況都較為樂觀。以時代中國控股為例,公司近日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累計完成合同銷售(連合營項目銷售)額約1003.81億元,籤約建築面積約673.1萬平方米。相比2019年,這兩個指標的增速分別達28.1%、25.9%。
  • 三條紅線下超三成房企「斷臂求生」 百家房企四季度已...
    2020年8月以來,房地產融資持續收緊,「三條紅線」落地、債券監管趨嚴、非標融資收緊、房貸集中度管理辦法出臺……在此背景下,資產出售成為房企盤活資產、緩解融資壓力、改善財務狀況的重要途徑,2020Q4以來房企資產出售事件日益增多。
  • 「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著名的「三條紅線」新規,發生在2020年8/9月份當時,央行、住建部與12家房企座談,提出融資「三條紅線」,9月在12家房企試點實施,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
  • 房企都如何看「三條紅線」
    作者|周超臣頭圖|電影《功夫》截圖傳聞中的「三條紅線」,讓房地產商談虎色變。有些房地產企業一定慶幸在「三條紅線」傳聞出來(8月28日)之前發布了2020中期財報,而不用被媒體們靈魂拷問「貴司如何看待三條紅線」「貴司怎麼滿足三條紅線的要求」類似的問題。
  • 關於稻田養蝦,國家劃定了三條紅線,千萬別碰,是什麼?快看看吧
    前不久,國家農業農村部即出臺相關政策,劃定出稻田養蝦的三道紅線,堅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第一條紅線,土地紅線。也就是說,稻田養蝦麵積不能過多擠佔水稻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為確保糧食安全,我們國家劃定18億畝農田為基本農田,實行最為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