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開示:眾生平等 同體大悲的真相
東華禪寺方丈┃ 萬行大和尚
觀音洞開示
【東華禪】
以人為本,借事煉心
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為什麼你的生死關乎我的興衰
大家是否觀察過世間上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一個家庭裡,如果有一個運氣好,整個家庭成員的運氣都會好;如果有一個運氣不好,整個家庭成員的運氣也都會不好;如果有一個生病了,其他成員也會受影響。
如果你的慧眼打開了,會發現儘管其他家庭成員表面上看上去沒有生病,但身上都有病氣。
因為他的磁場與生病的家庭成員是緊密相連的。只不過,每個人都帶著自己過去世不同的業力,所以,表現出來的跡象也各不相同。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就是同一個家庭的成員都有相同的遺傳基因。
中國五千年前的《堪輿學》,用現代科學是很容易理解的。
譬如,我們的祖宗埋了一個好墳地,為什麼做子孫的會受益?反之,則受損呢?
那是因為,雖然人已經死了,肉體也腐化了,但還會有一種無形的能量是永遠存在的。那就是磁場的能量,任何力量都摧毀不了它。
我們祖宗的肉體埋葬在一個好地方,他們的磁場、信息也會變好。
一個家族就像一棵大樹,祖宗的磁場就是後代的根,後代是祖宗的樹枝。
樹根埋在了好地方,樹枝就繁茂。若砍掉一部分根,就會影響整棵大樹。砍掉一根樹杈,也會影響到樹根。因為磁場是一體的。
同理,把宇宙比作一棵大樹,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棵大樹的一片樹葉。
那我們的根在哪裡呢?在頭頂上。我們的樹梢又在哪裡呢?在腳下。
虛空就是樹枝,大地就是樹梢,人與一切飛、潛、動、植就是樹葉、樹芽和果子。
眾生本來就是同一體的,彼此息息相關,就像一個無形的網絡,緊緊地連在一起。
即使你超越了三界,還有那麼多眾生在三界之內,你永遠也不可能徹底地超越三界。
因此佛菩薩苦口婆心地勸導眾生要好好修行,實際上是因為眾生不修行,不解脫,他也無法徹底解脫。
他與眾生緊密相連,與任何一個有形無形的生命都處於同一個磁場中。
佛陀開悟悟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得道」了什麼?
他就是悟到並明白了宇宙間的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緣起性空」;感受到了宇宙中的四大類——飛、潛、動、植,六道中的眾生、萬物皆是同一體的;得到了「眾生平等、不生不滅、一切本自俱足圓滿」的「道」。
這時候,他自然知道該如何度化、如何弘法。佛陀是怎麼做的呢?你們誰能回答?
你們若悟到了我剛才所說的,就會有答案。若沒有答案,說明沒有領悟,只是在聽到了而已。
「得道」是一種感受,不僅是「悟道」的明理。
佛陀悟到了上面所說的「三要素」,自然也會悟到第四要素——如何做。那就是——行菩薩道!為什麼要行菩薩道呢?
(答:為了自己解脫,也為了眾生解脫。因為他們是同一體的。)回答得非常對!
因為,他知道他與眾生是同一體的,眾生造業會影響到他,所以不得不去行菩薩道。
眾生沒有解脫、沒有開悟、不明理,一直活在無明中,無時無刻不在造業,自己感受不到,但佛能感受到。
佛菩薩的道行越高,越解脫,就越能感受到眾生心靈的痛苦。
例如,我們把大氣層破壞了,會影響到誰?會影響到整個地球人類!不要以為與你無關,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與你、我、他有關,我們原本是一體的。
再如,甲乙兩人在一起做壞事,自然會影響到丙,進而可以危害整個自然界。
整個宇宙都是一體的,絕對沒有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哪怕是天上死了一隻小鳥,地上死了一隻蟲子,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別人起一個好的念頭,或者動一個壞的念頭,同樣會影響到我們。無論距離多遠,無論我們彼此是否認識,都會互相影響。
你感受不到,是因為你的「我執」太重,把自己死死地包裹著。
當你修到一定層次,突破了我執,跳出了生死的牢籠,就會感受到四生六道原本是一體!
有「他心通」的人,是因為「我執」比較輕,甚至沒有什麼「我執」。他的身心能隨時處於高度放鬆、合一的狀態,就能感受到他人的起心動念、心態和反應。
為什麼你感受不到他人的起心動念呢?因為沒有與周圍環境、與他人融為一體。
就像現在坐在洞裡,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或感覺不到別人殺生是在殺你,都是因為沒有與六道眾生融為一體。
所以,別人在造業的時候,你也感覺不到是自己在造業。
當你沒有解脫時,才會誤以為自己解脫了;而當你解脫了,就會感覺到你並沒有解脫。
真正解脫了的人,才會感覺到自己沒有解脫。因為六道眾生沒有解脫,你永遠都不可能徹底地解脫。可能只是部分地、不同層次地、分段地解脫了。
正因為佛祖感受到了萬物同一體、眾生同一體、眾生沒解脫,所以,他解脫了也等於沒有解脫。
也因此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勸說眾生,要好好修行、不要造業。
眾生好好修行、不造業,他就輕鬆多了;眾生造業,就是在直接折磨他!
這就好比子女在外面闖了禍,被判刑、被槍斃,痛苦的是父母!
其實,佛菩薩與眾生的關係,要勝過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無數倍深!根本無法用數字來衡量。
因為,子女與父母同一體,眾生與聖人也是同一體。
世間上最深刻、最無條件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雖然這種比喻遠不足以說明聖人與眾生的關係,但是唯一比較接近、比較恰當的比喻。
我們活在同一個宇宙中,當我們修行的道行越高,這種「一體」的感受就會越清晰。
怎樣的念頭能生出千百億化身
(問:為什麼佛有三身?)是三身,也是一身。
「法身(佛性)」不生不滅,「化身(萬物)」隨處可見,「報身(肉體)」乘願再來。
佛講過,六祖也講過,三身是一身。三身是針對眾生而言。
比如,一件物品,從四個方向看,就看到了四個不同的角度,實際上還是一件。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見的角度不一樣。
「法身」從理入,「化身」全憑功德修,「報身」也是功德成。當某個階段的願望了卻了,「報身」就沒有了。
很多參禪悟道者只是證得了「法身」,因為「報身」需要功德成就。
即便證得了「法身」和「報身」,也還沒有千百億「化身」。
為什麼羅漢沒有「化身」或者「化身」極少呢?因為沒有行菩薩道。所以無法與有「千百億化身」的佛菩薩相比。
我曾說過,不想當教主,就沒有必要修「化身」,證個「法身」也算解脫了。
「獨覺佛」已證得「法身」和「報身」。雖然知道還有「化身」,但是不願意再修下去。因為對他而言,已經足夠受用了。
(問:凡夫是否也有「千百億化身」?)大家說凡夫有沒有「千百億化身」?(眾答:有。沒有。)
(DH師:凡夫也有「千百億化身」。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宇宙之中,雖然每個人是一個個體,但從來沒有離開過宇宙。我們和宇宙萬物是同呼吸、共命運的,怎麼可能脫離得開呢?……)
「化身」是怎麼來的?實際上是由念頭來的。
例如,你在這裡動一個「回家」的念頭,如果念力強,你的形象就會出現在你家裡,念力不夠是不可能的。
當我們發願要成佛、做菩薩時,已把內在的力量放到佛菩薩的級別上。
如果沒有發這個願,你怎麼修,也不可能把力量提升上去,都在低層次。
所以,佛門裡講「法身」如如不動,「化身」因需來來去去,「報身」分階段顯現。
事實上,發願就是把「化身」送上去,臨命終時,上面的另一種力量與你當時發願的力量合二為一,就走掉了。
我們現在的「起心動念」,就是未來「千百億化身」的基礎。
如果沒有現在的妄念,就不會有未來的「千百億化身」。也正因為現在有千百億個念頭,才能修成以後的「千百億化身」。
但最後能變成「千百億化身」的千百億念頭,絕對不是我們處於凡夫階段的念頭……這已經超出了語言所能描述的一種功夫境界!
你們只要明白一點就行了:我們今天的千百億念頭,就是以後修成「千百億化身」的基礎,也就是以後修成的「千百億化身」。但是修成了「千百億化身」的念頭,絕對不是現在的千百億念頭(妄念)。正是因為有現在的千百億念頭,才決定了將來有「千百億化身」。此念頭與彼念頭,既相同,又截然不同。
為什麼我們現在有千百億念頭(也可以說有千百億化身),卻感覺不到呢?
因為我們的心太粗糙了,出去的力量比我們的身心不知要精細多少億萬倍,也就是我們的身心比這化身的力量要粗糙億億萬萬倍。這麼粗糙,怎麼能感受到呢?
當我們把粗糙的心修到消失、清淨之後,這時,每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化身。每一個念頭出現時,都能感覺到它是一個完整的「我」在進進出出,甚至也感覺不到有出有進、未出未進。
前幾天有個朋友來電話,說自己已經六根關閉,每天住在三摩地中,想來閉關。我說:「你這是天天處在散亂中還不知道!
當一個人處在散亂中時,絕對感覺不到自己散亂,還誤以為自己在定中。
就像一個人特別緊張時,感覺不到自己緊張;特別放鬆時,也感覺不到自己放鬆一樣。
只有在不緊不松時,才會感覺到一會兒緊,一會兒松。
為什麼修道者在臨終時,都要到他生前去過的地方走一遍,把所有生活過的磁場信息都帶走呢?
從現代科學也很好解釋,這些磁場信息都是看得到的。例如,我們經過任何有監控錄像的地方,都會被錄下影像,只要不刪除,就永遠都不會消失。
我們常聽說:「某某大師在這兒生活過,這個地方有加持力」,的確如此。大師的功力有深有淺,留下的磁場力量也有強有弱。
也常聽有些學佛的人講:「某某人業障重,我一見他就頭痛」。因為你分別、執著,對方的業障就跑到你身上去了,所以你就頭痛。
你心生業障,就心吸業障。
如果你用自己的力量刻意去加持某個人、超度某個人,認為是你在超度、在加持,不但加持、超度不了,還要背這個業障。
如果忘我地投入去做,把自己當作佛菩薩的工具,是佛菩薩在超度,反而能加持、超度他人,業障也會由佛菩薩來背。
怎樣的神識能修出千百億化身
(問:磁場和「三身」有什麼關係?)對於我們修「報身」有直接關係;對於修「化身」來說,則關係不大。
因為「化身」要有力量才能化出來,況且,這種力量不是肉身所俱有的,它不存在於肉身中。
必須要把第二層意識體(神識)修出來,再由第二層修化身。當第二層修出來以後,就不是從肉身上獲取力量了。
也就是,肉身把第二層意識體修出來後,再由第二層去獲取「化身」的力量。
好多人把第二層修出來以後,誤以為它就是本來面目,誤以為已經大功告成了!
民間有許多巫婆、神漢,天生就有能脫離肉身的第二層意識體,這能說他們已經得道了嗎?
這種人的神識之所以能脫離肉體,與他以往的修行方式和心態有直接關係。
如果他們通過正確的方法修煉禪定再出去,與他之前出去的第二層意識體是完全不同的。
道家把這種定為「陰神出竅」,民間好多能出去的都叫「陰神」。
他們在臨終的時會非常危險,投胎根本做不了主,想與佛相應,想到極樂世界,根本不可能!
因為要把第二層意識體修出來與上面的力量銜接,必須要把自身的陽性力量和陰性力量修到合二為一才行。
道家有個詞語叫「聚精會神」,通過禪定把體內的陽神聚集起來,與陰神達到平衡以後,再出去,才能和宇宙的大力量繼續銜接——出神入畫(化)。
(問:魂和本來面目一樣嗎?)「魂」,即第二層意識體,也稱神識,與佛教講的本來面目不一樣。
如果你修到能讓「魂」離開身體,僅僅說明「魂」從你的肉體中解脫了,但並不代表你就見到了本來面目。
「魂」並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但它與本來面目有關係,是本來面目的外衣。
在沒有把最後一層(第九層)靈魂修出來之前,我們的修行都不究竟。最後一層靈魂就是自性,就是本來面目。
很多練氣功的人通過意念導引,會感到有一股力量離開了身體,飛到某個地方去視察一些事物。這個飛出去的東西就是第二層意識體。
就肉體而言,它僅是我們肉體的本來面目,是肉體的主人公,但還不是佛家講的本來面目(自性、佛性)。
我們有些人也有過這樣的體驗:感受到神識(第二層意識體)能離開自己的身體。
因此,要把它修出來並不困難,甚至很容易。但是,為什麼佛門裡不讓刻意把它修出來呢?
因為,一旦修出來了,大多數人會誤以為修道就是這樣,從而停步不前,難以進步!
而且,有了這種脫體的功能,若沒有禪定功夫,是很難把握住自己的!
但是,要想獲得、證得真正的本來面目,第一步,就是要把能脫離身體的這個東西修出來。
我們的身體只有這麼一個能出去的東西,一旦把它修出來,「化身」就能在這個基礎上化現出來的。肉身只能生出它這一個,但這一個能生出千千萬萬個。
真正能與道相應、與道打成一片、能提升我們靈性層次的,就是脫離肉體以後的它!
把它修出來後,才算得上是真正修行的開始。這時候,你的肉體對修道而言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但在沒有把它修出來之前,肉體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你營養不夠、身體不健康,想把它修出來就非常困難。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9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