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標誌牌英文拼音混用不妥 民政局:翻譯統一用漢語拼音

2021-01-09 安徽門戶網站

道路指示牌

「同一個路牌上,兩所大學怎麼會有兩種不同的翻譯?」10月20日,市民翟先生路過紫雲路與蓮花路交叉口時,看到路上的道路指示牌疑惑地直搖頭。

翟先生所說的這塊道路指示牌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紫雲路與蓮花路交叉口東側。這兩條道路均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幹道。

這塊道路指示牌示意前方有兩所大學,分別是三聯學院和安徽建築大學。兩所大學下方均有翻譯,分別是「SANLIAN XUEYUAN」和「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記者在三聯學院官網上看到該校的英文翻譯為「SANLIAN UNIVERSITY」,安徽建築大學官網上的英文翻譯為「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很明顯,這是翻譯的問題。三聯學院是拼音,安徽建築大學卻是英文。這太混亂了,讓人摸不著頭腦。」翟先生告訴記者。

市民劉女士認為,路牌應該要統一,要麼按照拼音來,要麼按照英文。「一個路牌上有兩套標準,簡直是自己和自己打架。」

路牌究竟應該採取拼音還是英文,記者諮詢了合肥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該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路街巷標誌牌上應使用規範的漢字和漢語拼音字母,使用英文字母是不符合規定的。

就此聯繫了合肥市交警支隊設施大隊,工作人員經過核實後告訴記者,該路牌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由經開區管委會負責管理。記者又聯繫上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將安排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對該路牌進行修改。

相關焦點

  • 同一條路翻譯卻不同 「丈八東路」英文到底該咋翻譯?
    九三學社西安市委秘書長封蒨的提案「關於規範西安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中英文標識的建議」,用大量圖片列出了調查中發現的問題:道路指示牌上的字母標識非常混亂,大量存在英漢混用、一路多名、同類道路多種翻譯方法等現象。甚至有的翻譯明顯錯誤,而這樣的現象在新修道路上仍在延續,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明顯汙點。
  • 湘旭交安 淺談指路標誌牌地名漢語拼音拼寫
    湘旭交安接到不少市民反映,街道上的指路標誌牌地名翻譯不統一,好多中英文混搭,是搞錯了?還是兩者都是符合標準?相信大家都特別疑惑。下面,湘旭交安帶你一起去街道上去找茬吧?
  • 南昌地名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顯現「國際範」給道路加個標準...
    因為,他們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則顯示中文名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不便。    有網友認為,南昌市漢語拼音標註的路名顯現不出「國際範」,因此建議,學習上海、長沙等地做法,將道路通名增加英文譯法。
  • 民政部:道路交通標誌中地名如標註羅馬字母拼寫,應使用拼音
    為題留言問詢稱,「交通標誌是否屬於《地名管理管理條例》的管理範疇?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交通標誌中使用英文翻譯的情況也很突出,如果只是要求民政部門設立的地名標誌使用標準地名,而對交通部門的交通標誌不做管轄,那麼目前地名管理條例還存在很大漏洞呢。」對此,民政部區劃地名司10月13日回復稱,《地名管理條例》規定,「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一規範。」
  • 鄭州地鐵5號線站名翻譯拼音英文混搭 被質疑翻譯不規範
    對公共領域的一些指示牌等英文翻譯存在不規範的情況,之前河南一直缺乏規範性的翻譯文件,直到今年5月初,《河南省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參考》正式發布,被大家視為河南公共場所標識牌將告別「中式英語」。而隨著鄭州地鐵5號線日前正式開通運營,有市民發現一些地鐵站點的英文翻譯不規範,也有一些則直接用的拼音。而記者在採訪中,在鄭州生活和工作的外國友人也稱對一些拼音式的英文翻譯看不懂。
  • 武漢雙語標識「找茬」:「路」英文翻譯超4種
    同條街上的地名譯法不同  網友「白馬嘯西風」是武漢的一位微博達人,他向本報反映,漢街的英文標識比較「亂」。  昨天,記者在漢街發現,沿路的標識牌上,關於「知音廣場」、「太極廣場」和「藥聖廣場」的翻譯有點不太統一。
  • 路牌緣何用拼音? 民政部稱事關國家主權和尊嚴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 「城市路牌上的地名為什麼要用漢語拼音標註,可否改成英文?」民政部近日就此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地名標誌是領土主權的象徵,用漢語拼音標註地名,事關國家領土主權和尊嚴,用英文等外文拼寫地名標誌,在中國是被禁止的。
  • 路名英譯引廣州市民熱議 英文好還是拼音好?(圖)
    日前,由廣州市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首部《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規範》徵求意見稿引起了市民的廣泛熱議。昨日,廣東省民政廳緊急約見媒體記者表示,廣東路牌是嚴格按照聯合國標準和國家法規翻譯的,規範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不得採用英文的譯法進行標註。  觀點PK  路名標註:英文好?拼音好?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拼音英文「混搭」這博物館裡的翻譯讓遊客凌亂
    ,時而使用拼音,時而拼音混合英文,讓不少細心的市民及遊客直呼「雷人」。  遊客:民俗錢幣博物館內翻譯「搞不懂」  近日,有遊客在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內的民俗錢幣博物館參觀時發現,館內展示欄對歷史事件的名稱翻譯「怪怪的。」例如,「公車上書」相對應的英文翻譯是拼音「Gong che Shang shu」。而「甲午戰爭」的翻譯是「jia wu war」。
  • 臺灣「拼音大戰」幕後 是一場「統獨」之爭(圖)
    然而,對於大部分觀光客來說,忠孝東路的譯名應該是漢語拼音的「ZhongxiaoERd.」,還是通用拼音的「Jhongsiao E Rd.」,卻讓人迷惑。  近年來,採用何種拼音系統在臺灣一直爭論不休。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島內的地名、街名甚至人名等沒有統一的譯音方案,道路名稱的譯音非常混亂,有時同一條道路在不同路段出現不同拼法。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用的是「Qi」,英文裡漢語拼音越來越多了
    Wade)創製的威氏拼音方式進入英語。「氣」很早就被介紹到了西方,但一直以來使用的是「Chi」。不過近年來,歐美逐漸改用漢語拼音,就算「j、q、x」「z、c、s」對他們來說,不知如何開口發音。本文下列詞彙,參考收入英語流行語的urban dictionary,以及牛津詞典等。
  • [華人世界]如何將中國地址翻譯成英文
    如何將中國地址翻譯成英文    歡迎來到華人諮詢站。於是她把她的地址發給了我們,想讓我們幫助她正確的翻譯一下。那麼今天我們就以劉小姐的地址為例,講講如何正確的把中國的地址翻譯成英文。 我們先看大屏幕,劉小姐的中文地址是:中國北京市 海澱區 西三環北路20號 遠洋小區 15號樓 一單元 602號 劉舒暢。那麼用英文寫地址基本上是和中文的順序完全相反的。
  • 漢語拼音為什麼和英文那麼像?真像原來是這樣!
    說到漢語拼音和英文,相信很多人在上學期間都為之頭疼過。它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讀起來千變萬化,讓人絞盡腦汁才能學會,期間不知道累死了多少腦細胞!很多人在學習漢語拼音和英語的時候都會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你們長得這麼像,但偏偏不是同一個發音呢?
  • 合肥市民:站名英語播報為何用拼音?地鐵站名英語播報沒問題!
    問:站名英語播報為何用拼音?答:按規定地名標誌不得採用外文拼寫地鐵站名因其嚴肅性,在表述特別是英文播報時須表達正確和規範。有市民表示:1號線中除了特殊地名只能用拼音以外,像合肥火車站、合工大南區、合肥南站、南站南廣場等都使用了規範的英語,這樣有利於推廣合肥;不過如2號線中的安農大站在播報時還用的拼音,這就不合時宜了。另外像濱湖會展中心、包公園、塘西河公園、金鬥公園、大蜀山、汽車西站等以公園、山、車站、會展中心等表述是否需要重新錄製?
  • 中國人樂了,老外哭了,英文翻譯太「辣眼睛」,這條街徹底火了!
    4分鐘時間看完新聞,文末有福利相贈  作為一位英語「牛人」,每經小編平日裡對各種千奇百怪的英文翻譯錯誤十分挑剔敏感。  這兩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東路街頭出現了一大批雷死人不償命的英文翻譯,讓網友們看得瞠目結舌。
  • 最全的中國姓氏英文說法,來看看你的姓用英文怎麼說?
    中文姓氏一般都有專門的英文翻譯,比如「劉德華」的英文名是Andy,劉姓對應的英文翻譯是Lau,所以全稱便是「Andy Lau」。當然,一般直接用漢語拼音作為姓氏的英文翻譯也可以,但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下,最好還是用相應的英文翻譯。姓氏的英文翻譯跟漢語拼音是有一些細微差別的。這主要由中西方人發音的不同特點來決定的。
  • 清華大學的英文名字,為何是Tsinghua,而不是Qinghua?
    為什麼會這麼翻譯?要想明白這麼翻譯的道理,需要先知道一個概念:郵政式拼音。今天大家熟知的漢語拼音,是從全國1000多個方案優選出來的漢字注音方案,成形的時候已經是1955年之後。比清華、北大這種學校的歷史要短得多。所以,當時採用的翻譯方式肯定不是漢語拼音,而是採用的郵政式拼音。
  • ...名,路名,數詞,漢語拼音,意譯,音譯,寶興路,屬性,-上海頻道-東方網
    圖片說明:網絡配圖  東寶興路、南京東路…這些道路英文名稱你知道嗎?同樣是「東」字,為何東寶興路應譯為「DongbaoxingRoad」,南京東路應譯為「EastNanjingRoad」?上海道路名稱英譯導則最近發布,規定通名部分應當意譯;專名部分應當音譯、使用漢語拼音等,確保統一規範。  該導則規定,通名部分應當意譯,使用英語詞語。
  • 周有光為何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然而,據1975年進入文改委工作的陳效師先生對筆者說:現行漢語拼音方案最終制定者為葉籟士、陸志韋和周有光,另兩人均有兼職,專業研究者只有周有光一人,當時成果皆稱集體,不及個人,致周有光的貢獻被忽略。陳先生認為,稱周有光為「漢語拼音之父」並無不妥。令人好奇的是,周有光1955年10月才正式進入文改委,此前是經濟學者,為何文改委讓一位「外行」來主持漢語拼音方案工作?
  • 端午到了,各種口味的粽子用英文怎麼說?
    我肯定澳洲編者對英文在地化所做的努力,他們收錄了具有文化特色的地區性詞彙,這確實是全球英語(Global English)該走的路。然而若雞蛋裡挑骨頭,「粽子」這個詞條(entry)卻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首先,詞目用的拼音 tsung tzi 有待商榷。此拼法看似傳統的威妥瑪拼音(Wade-Giles),但威妥瑪的「粽子」應作 tsung t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