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待教育意識的增強,現在的老師就應該隨之改變,不能再用老一套教學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更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問題。
【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一是身體傷害,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
網上有報導老師對待問題學生,不夠有耐心,暴打學生。
二是超限度懲罰,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
三是言行侮辱貶損,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四是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
五是因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而懲罰學生;
六是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
七是指派學生代替自己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說實話,這些情況現實存在,現在一提老師,家長抱怨有償,說到學生難管,老師一臉無奈,本來是共同促進學生的關係,變成了苦大仇深。家長社會想讓老師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可柴米油鹽貴;老師想讓家長變成同樣專業,但是現實不容許。
這七類教育行為絕對是教師應該禁止的,其中有違法的殘暴、軟暴行為。在教育教學管理,督察、考核過程中,若發現有七種行為之一者,就應當及時清退或勸退。但教育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放棄正確的懲戒方法和手段,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教育學生不應該沒有耐心
有的問題學生,可以用說服教育、鼓勵、幫助、批評、家校互動等措施,慢慢糾正其不學習、不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毛病,改正錯誤。
讓孩子自由天性的發展,教師適當合理的引導,願意學習的繼續學習,不願意學習的玩好,只有這樣通過考試才能選拔出願意學習的人,這樣學生上大學後不會報復性「吃喝玩樂,不學無術」!
大學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本考不上相應的大學,就是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強制性甚至於拍打出來的成績,而大學不需要這樣的人,大學需要的是發自內心想學習的人,這才是人才!
不要因為班上有個別同學上課給老師搗亂,老師說也不聽,下課欺負同學!很多家長都會去找老師,或者家長,那孩子永遠說「我沒有,我不是故意的」家長就替孩子說話!就不能好好教書。
給老師更多的教育空間
目前的老師不僅要少開會、少搞些學習精神!把老師該有的休息時間還給老師,讓他們把精力放在課堂上!孩子們自然就減負了!教育不是教學生成為刷題的機器,是讓他們知道怎樣學得更好,更願意去學習技能知識,目的在於運用。
教育應從應試教育改革為素質教育,抓文化課重要,抓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新一代是偉大的系統工程!為人師表,老師不但要業務精通,更要品德高尚,對教師的考核重點放在師德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崇高的稱號是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