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止老師7類不當行為,不能反覆抄寫,不能造成身體痛苦

2021-01-09 教育滋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待教育意識的增強,現在的老師就應該隨之改變,不能再用老一套教學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更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問題。

【教育部禁止中小學教師7類不當教育行為】一是身體傷害,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

網上有報導老師對待問題學生,不夠有耐心,暴打學生。

二是超限度懲罰,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

三是言行侮辱貶損,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四是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

五是因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而懲罰學生;

六是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

七是指派學生代替自己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說實話,這些情況現實存在,現在一提老師,家長抱怨有償,說到學生難管,老師一臉無奈,本來是共同促進學生的關係,變成了苦大仇深。家長社會想讓老師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可柴米油鹽貴;老師想讓家長變成同樣專業,但是現實不容許。

這七類教育行為絕對是教師應該禁止的,其中有違法的殘暴、軟暴行為。在教育教學管理,督察、考核過程中,若發現有七種行為之一者,就應當及時清退或勸退。但教育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放棄正確的懲戒方法和手段,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教育學生不應該沒有耐心

有的問題學生,可以用說服教育、鼓勵、幫助、批評、家校互動等措施,慢慢糾正其不學習、不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毛病,改正錯誤。

讓孩子自由天性的發展,教師適當合理的引導,願意學習的繼續學習,不願意學習的玩好,只有這樣通過考試才能選拔出願意學習的人,這樣學生上大學後不會報復性「吃喝玩樂,不學無術」!

大學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本考不上相應的大學,就是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強制性甚至於拍打出來的成績,而大學不需要這樣的人,大學需要的是發自內心想學習的人,這才是人才!

不要因為班上有個別同學上課給老師搗亂,老師說也不聽,下課欺負同學!很多家長都會去找老師,或者家長,那孩子永遠說「我沒有,我不是故意的」家長就替孩子說話!就不能好好教書。

給老師更多的教育空間

目前的老師不僅要少開會、少搞些學習精神!把老師該有的休息時間還給老師,讓他們把精力放在課堂上!孩子們自然就減負了!教育不是教學生成為刷題的機器,是讓他們知道怎樣學得更好,更願意去學習技能知識,目的在於運用。

教育應從應試教育改革為素質教育,抓文化課重要,抓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新一代是偉大的系統工程!為人師表,老師不但要業務精通,更要品德高尚,對教師的考核重點放在師德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崇高的稱號是最高榮譽。

相關焦點

  • 老師能不能懲罰學生?老師打學生手心被停課,老師管學生限制多
    01老師應該有懲戒權近年來關於老師體罰學生被處罰的案例層出不窮,老師的懲戒權,也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有個網友的評論特別好,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理念再先進,也不能剝奪老師的懲戒權。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這個規則將從21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則裡明確學校和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懲戒權。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師不得實施體罰和變相體罰
    據新華社電 學生不服從管理、擾亂課堂秩序,甚至吸菸飲酒、欺凌同學,老師能不能管?怎麼管?記者29日從教育部了解到,《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日前頒布,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
  • 老師打學生手心被處罰!教育懲戒,你怎麼看?
    目前,已責成北湖小學對涉事老師進行停課反省處理,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下一步,區教育局將在全系統進行通報,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消息一出,瞬間衝上熱搜,目前該消息訪問量已達到2.7億,討論已達到1.2W。對於此次事件的處理結果,網友也吵翻了天。
  • 考滿分卻被老師懷疑:比體罰更惡劣的,是老師對學生人格的侮辱
    儘管老師體罰學生是鐵定違反規定的行為,儘管全社會都在呼籲教師禁止體罰學生,但不可否認,大多數體罰學生的教師初衷都是為了學生好,僅有少部分心理畸形的老師純粹是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而體罰學生。我這麼說不是替老師說話,更不是鼓勵老師去體罰學生,而是想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某些教師的行為要遠比體罰學生更為惡劣,這種行為雖然不會讓學生的身體受到傷害,但對學生的心理卻帶來了嚴重的打擊。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如果班裡的某位學生成績一直很差,然而某次測試他的成績卻在班裡名列前茅,作為老師,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 新型文具走紅,學生再也不用擔心罰抄了,老師:敢用罰「雙倍」
    新型文具走紅,學生再也不用擔心罰抄,老師:敢用罰「雙倍」不得不說現在的人還是很有想法的,對於老師「罰抄」的措施,一款新型文具的走紅真正意義上地表現了什麼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類文具走紅於學生群體中,老師在驚訝的同時也對學生們提出了要求:禁止使用這種工具來完成抄寫,否則抄寫「雙倍的量」。
  • 老師如何握好「尚方寶劍」?長沙專家:要有尺度還要有溫度
    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老師連口頭的批評都變得有風險,每一句話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甚至對「熊孩子」束手無策。對於社會關切的教育懲戒問題,教育部終於有了明確回應。12月29日,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這也意味著,老師教育學生有了「規則」。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外界熱議。
  • 老師打學生手心被停課致歉,懲戒有度,誰能把握這個度?
    在網上也引起了熱議,有許多家長都贊成認可老師的做法,有許多老師對該教育局的處理提出了異議。不管是懲戒也好,懲罰也好,體罰學生是萬萬不行的,是早就被禁止的,教師法也規定,教師體罰學生依法要受到行政或紀律的制裁,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我們看一下教育部剛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這一懲戒規則3月1日開始實施,也就是過春節後開學的第一天實施。
  • 讓教育懲戒有尺度、有溫度——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中小學...
    制定《規則》是確權、也是限權,出發點就是將法律規定的學校、教師的教育權進一步細化,對法律禁止的體罰等教師不當管理行為劃出紅線,推動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規則》名稱叫「規則」而不是「辦法」,也是考慮不是簡單規定怎麼實施教育懲戒,而是著力健全規則,細化法律規定,強化可操作性和可監督性,規範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各方行為,尋求最佳平衡點。
  • 教育部:禁止強迫學生做心理測試
    昨天,教育部網站公布了近日印發的《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指南》明確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管理規範,在「輔導倫理」一項中規定,在輔導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學生隱私,禁止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禁止給學生貼上「心理疾病」標籤,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儀器設備。
  • 身體有黑痣,應該切除嗎?操作不當,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大部分的人身體都會長有黑痣,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上的黑痣也會逐漸變大,有些人的黑痣長在臉上,影響美觀,不得不將黑痣切除掉。身體上有些黑痣是不能隨意切除的,操作不當,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還會在皮膚表面留下疤痕,給人帶來很多的困擾。身體長有黑痣是有什麼原因引起的?
  • 用戒尺打學生手心的老師被停課反省,這件事帶給老師什麼警示?
    很多網友留言,認為教育局處罰的結果太重,如果老師打打學生手心,就要被停課反省,還要向學生和老師道歉,那老師在學生面前還有什麼威望可言?事實上教育局的這個處理結果,是合理的。因為根據新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老師以擊打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體罰的行為是違規行為。視頻中,老師用戒尺打孩子的手心,確實是違法了懲戒過程中的第一條。
  • 重磅| 教育部:這些超標超前校外培訓明令禁止!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提出的「堅決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鈎的行為」要求,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以下簡稱負面清單),為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為提供具體依據
  • 暑假作業開始上線,老師讓學生抄寫新華字典。家長問,有用嗎?
    比如江蘇的孩子們,這幾天大都還在緊張忙碌地複習迎考,要到7月18號才能正式放假。 也有不少地方已經放暑假了,伴隨假期啟動,暑假作業也已經正式上線。 今天在一個微信群看見網友說,她家孩子五年級,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中,有一項竟然是抄寫《新華字典》!
  • 女童未完成作業被打住院,老師稱以為不痛,一句話惹怒網友
    7日,網友李女士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反映,6歲女兒琪琪在重慶市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讀一年級。12月31日下午,因午休作業未完成,被班主任廖某用帶有齒釘的板子進行毆打,導致雙側臀部大面積淤青,至今住院治療7天。琪琪的診斷書寫著,雙側臀部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