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叫天人合一,而不是人天合一

2021-01-08 中毉神志魂魄學

有時我始終在想,一念無我,人即與道相合,一念無我,即與自性相合,一念無我,小宇宙合於大宇宙,一念無我,應該是人天合一,人動而天不動,應該叫人天合一,不應該叫天人合一啊。

今早起來,我想我一定要弄明白,解釋一下為什麼要叫天人合一呢?因為紅塵凡夫俗子,肉體的凡胎,如印度文化講人吃地密飛不起來。唯有天上的神,(佛,聖人)下凡,這叫乘願再來。也可以理解為聖人乘願再來,帶來天道的法脈,聖人代表天,聖人也如同天,因為聖人為大光明,如同本源大光明在人間。凡夫俗子看聖人與凡夫俗子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定晴一看,聖人肉身發光,為光明使者,頭頂蓮花,代表天道智慧而來,聖人出世,必在軸心時代,而且因聖人在紅塵,紅塵因聖人的高頻,帶動宇宙的揚升。末法末劫,末法無法,末劫也代表最後的劫難,因為陰極而陽升,末法之時即聖人出世,轉換末法末劫。天下皆知,聖人出世在中國,現在即是軸心時代。二0一五年中國聖人在北京出世,才有北京的火鳳顯聖,詔告天下,才有佛國優曇花開,告訴天下聖人己經乘願再來,這次的疫情為什麼中國首先度過,這於黨的領導全國人民的齊心合力,與中國中醫分不開,但是也於天地助道,保佑中華有關。

所以今天才有一句話,叫天下找一人,一人救天下。為什麼要找到他呢?因為他代表天,他代表道,他代表天地之師,師者,德也,道也,天也,法脈也。只有以師唯一,即是於道相合,這即是尊師重道,無師而無道,人合於天,凡夫俗子登天合一,即是痴人說夢,從古至今,唯有乘願再來者,才可以代來天道法脈,讓人天人合一,沒有乘願再來者,誰能登天合道呢?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痴心妄想,在經中得道,白日飛升,可惜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如是我聞,如是是假如,人們又何必當真,聖人為天為道,道不可傳,經書又怎麼可以代表天道呢,所以才有,達摩西來一字無,全在心意下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沾幹洞庭湖。中國才有唯學日益,唯道日損,損之又損直至無為之說。道唯有師真傳,天下無師,又何來天道,師即是代表天之師,非是紅塵人們稱的普通之師。所以有天人乘願再來,渡化世人,超凡入聖,所以才叫天人合一。我們累世福報,今生顯現,讓我們與聖人同行,擁有正能量,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夢,讓天下人人天人合一超凡入聖,實現世界人民大團結,天下太平之夢,中國夢,讓我們都成為追夢人。中毉大夫

相關焦點

  • 先秦儒家的生態哲學觀——以「天人合一」及「天、地、人三才」觀...
    先秦儒家的生態哲學觀——以「天人合一」及「天、地、人三才」觀為致思論域 2016年04月04日 10:12 來源:貴州文史叢刊 作者:張新民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先秦天人合一說的解讀
  • 什麼是「天人合一」?該如何去理解和對待?
    「天人合一」的來源和含義先說含義,「天人合一」中的人,大家都知道,理解起來也很容易。但是「天」理解起來卻很困難,而且出現了很多分歧和定義的不同。截止目前,大部分學者認為「天人合一」這一概念來源於儒家的思孟學派,但這一觀點依然存有爭論。
  • 深度解析「天人合一」:宇宙螺旋全息氣場!
    我們經常聽到「天人合一」,什麼是「天人合一」?天與人有什麼關係?也許有人會說:「天是天,人是人,這怎麼能合到一起,天與人又怎麼能談到關係」?但是,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宇宙與人是「全息對應」的,不能分開看。中國的經典《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無不滲透著天人合一的文化,人與自然、與宇宙萬物的合一。
  • 天人合一 香港著名堪輿大師盛讚金地湖城大境
    如何選擇一個旺事業、旺人運的堪輿寶地置業、投資,一直以來都是高端置業群體最為關心的話題。宋韶光:建築風格要追求天人合一重視住宅環境,講究擇地築宅,深信風水之說,豪宅的選擇越發離不開風水師的精解百答。風水講座中,宋韶光認為:「建築風格講究天人合一,什麼叫天人合一呢?中國不管是道家也好,儒家也或,最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說人怎麼樣跟大自然的環境和諧的結合在一起,內外兼修而不是追求的並金碧輝煌。」
  • 天人合一與全息理論
    按傳統的說法,這種理論依據的是天人合一的原理。用現代科學表述,叫全息理論。即每一個個體中,都包含周邊的整體信息;而整體環境,反過來是個體的衍射。比如時下的全息照相技術。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著整個相片的完整影像。如果我們把一張地球的全息相片分割成兩半,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地球的影像。
  • 《易經》中獲取宇宙能量的方法,天人合一是什麼樣的存在?
    各位,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如何獲得宇宙能量,即常說的元氣和真氣,其實它們說的都是一回事,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那麼天地人又是什麼樣的存在?易經中有這麼一段話: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 「天人合一」可激發實現人體潛在能力!
    人體在守靜的過程中,是從一開始的身形合一,到形神合一,到精氣神合一,再到天人合一的狀態。身形合一是表象,形神合一是入靜,精氣神合一是靜極狀態下的生物場和人體各部機能的高度協調統一,最後才能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人能達到精氣神合一,即能夠激發出自身的潛在能量,實現機體百邪不侵的強壯體魄。《玉皇心印妙經》中的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就是指人體潛能對自身健康起到的巨大作用。
  • 瑜伽是通過身體達到極限,用一種痛覺讓頭腦放空,達到天人合一!
    瑜伽美圖|瑜伽是通過身體達到極限,用一種痛覺讓頭腦放空,達到天人合一的感覺。|圖一瑜伽美圖|瑜伽是通過身體達到極限,用一種痛覺讓頭腦放空,達到天人合一的感覺。|圖二瑜伽美圖|瑜伽是通過身體達到極限,用一種痛覺讓頭腦放空,達到天人合一的感覺。
  • 易經入門:陰陽五行,源於天象,是達成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途徑
    易經入門:陰陽五行,源於天象,是達成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途徑學習傳統文化,尤其是讀《易經》的過程中,需要知道陰陽,同時還要知道五行。從現代學術的角度來看,以字論字,《易經》的原文內容沒有提到陰陽,和五行似乎關係更小。但是,從易經的發展,文化的延續角度,讀《易經》則一定要深入理解陰陽、五行。在李秀筆記看來,陰陽、五行都是對《易經》的解讀和繼承發展。
  • 《黃帝內經》:天人合一,理解了才是「真人」,更有健康
    我們人作為生活在天地之中的微小生物個體,在無邊無際的自然面前,如何做才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呢?這個問題,《黃帝內經》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觀念。內經認為,人和自然是有機地、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想要更健康,只能「順應天時」,不可「逆天行事」。
  • 為什麼說「死」是人最好的歸宿?《道德經》裡「天人合一」的秘密
    如果非要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人生有沒有意義,是由你自己決定的,你怎麼去定義它,怎麼去度過它,就決定了它是否有意義。人生是必然中的偶然。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父母,也無法決定自己生在哪個時代,但是生活中每天都有無數個選擇,這些「偶然性」由我們自己決定,是你自己說了算。我們常常說人生是一場修行,修的是什麼呢?修的是身心,怎樣才能做到身心安泰、心神合一呢?
  • 從張載的「天人合一」到王重陽的「性命雙修」
    關鍵詞:張載;天人合一;王重陽;關學;全真道;性命雙修;儒道互補  作者簡介:李山峰,男,山東臨沭人,陝西師範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丁為祥,男,陝西西安人簡括而言,這就是以「三以」2為出發點,以「四為」3為指向,並通過「誠明兩進」,從而以「天人合一」為最高追求。用張載的話來表達,這就是:  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所謂誠明者,性與天道不見乎小大之別也。
  • 十三個天字建築形成軸線,這座天人合一的都城,非常壯麗
    武則天徒住洛陽,這裡的郭城、皇城、宮室、苑園以及宗教、文化設施修繕了許多,「天人合一」的意識更加增強了,此外,軸線的主要建築名稱也包含了「天」字和「天」的意思。如果從南到北天山峰(龍門)的休書門(定鼎門)休書街(端門大街或天津街)的一天宮寺一天津橋一天河(洛河)休書樞一々天門(端門)主機微城(皇城)是上天門一紫薇身份城(宮城)一々天宮堂(明),通過每一天手掌。
  • 天人合一!《天下》手遊家園風水玩法震撼上線。
    風水玄學也被稱為建築哲學,《天下》手遊順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風水學說,將風水玩法融入到了遊戲日常中去,讓大荒少俠荒一邊體驗挑戰的樂趣,一邊感受「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的創意玩法。堪破風水趨利避害,好格局創造好風水
  • 中國特有的十二生肖:不僅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有深刻的價值取向
    潛在的"天人合一"思想原始初民各部族的圖騰是十二生肖動物的起源,反映了當時社會條件下人們對動物的崇拜,體現了早期社會人類與動物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這對當代保護自然、保護動物、加強環保、建設和諧社會具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天人合一"的思想共識最早達成於先秦時期,其中以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於《老子》。
  • 床位風水的小故事------天人合一
    >      在《地理胎息論》中,風水學要求順應自然,是希望人居與地理環境和氣候時季配合良好,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天人合一,三才並用,天幹化氣藏地支
    天人合一,三才並用。這圖一眼能看明白的,那你是神仙。三元地理也由此推導出三元陰陽夫婦:  乾坤艮巽為夫為陽,子午卯酉為婦為陰,天元卦  寅申已亥為夫為陽,乙辛丁癸為婦為陰,人元卦甲庚丙壬為夫為陽,辰戌醜未為婦為陰,地元卦前文論陰陽是還有這樣的三元陰陽:子午卯酉為父親,乾坤艮巽為母親,(天元龍,天開於子,穴宜高,高主貴;)  乙辛丁癸為兒子,寅申巳亥為媳婦,(人元龍,人生於寅
  • 太陽—天人合一的發夢當中
    塔羅之太陽太陽是屬於每個人的,大自然賜予的光合熱,每個人都迎著他,向日葵總是跟著太陽去的,孩子也是跟著太陽去的,一切灰暗都會隨著太陽的升起退散。讓我們回到本初,回到那個和太陽合一的樣子。所以抽到這張牌,是源自天然的笑,是不經過思考,不經過邏輯的笑,畢竟你要指望嬰兒搞個邏輯思維,是不可能的,他們的在想什麼,他們什麼邏輯,成年人無法揣測。太陽是全然夢幻的,因為不在邏輯裡,對面的你有白日夢的體驗麼。把自己相信和交給你的夢,在夢裡暢遊體會,陽光的溫暖,和被滋潤的全然的和樂,你會和掛在天上的太陽合一。
  • 易經:家和才能萬事興,做到「天人合一」或能成就事業
    「天人合一」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一個詞,也象徵了從古至今中國人所秉承的別具特色的人生觀,聽起來很大氣,但要清楚地把這其中的內涵講出來,卻並非易事。在中國的家庭生活中,一般 都喜歡掛「家以和為貴」幾個字。做生意的人,更為是注重「和氣生財」。什麼是和?「和」,最初源於古老的《易經》。
  • 地支藏幹,黃道十二宮,天人合一,三才並用
    天人合一,三才並用。這圖一眼能看明白的,那你是神仙。三元地理也由此推導出三元陰陽夫婦:  乾坤艮巽為夫為陽,子午卯酉為婦為陰,天元卦  寅申已亥為夫為陽,乙辛丁癸為婦為陰,人元卦甲庚丙壬為夫為陽,辰戌醜未為婦為陰,地元卦前文論陰陽是還有這樣的三元陰陽: 子午卯酉為父親,乾坤艮巽為母親,(天元龍,天開於子,穴宜高,高主貴;)  乙辛丁癸為兒子,寅申巳亥為媳婦,(人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