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這個名詞變的一股廉價感,不管是誰都可以被稱為老師,當然這其中可能更多的是出於尊重的意味。在我們傳統的概念中老師特指以教育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做人為職責的專業工作者,不管在哪個時期都備受人們尊敬,就連毛委員也對自己的老師十分敬愛。不過有趣的是1950年,湖南的一名73歲小學校長竟然被捕,最後被處以槍決,在尊師重道的年代這又是為何?

這名被捕的小學校長叫做羅克紹,表面上他是小學校長,實際上他大有來頭。出生於湖南茶陵地區的羅克紹是當地的族長,家中富庶,不過他卻是個實打實的大地主,對普通的農民百姓沒做太多的好事,特別是在1927年湖南出現了馬日事變以後,為了配合國民黨右派打壓中國共產黨,羅克紹憑藉自己的經濟實力成立了一支武裝部隊,專門阻擊打壓紅軍。
1927年秋收起義的過程中受到了挫折,後來開闢了中國革命自己的道路:井岡山道路。為了能更好地促進隊伍的發展,當時開展了土改運動,而這嚴重的阻礙了地主階級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羅克紹。而羅克紹此時正是蔣介石的紅人,被委以重任,擔任3縣團防總指揮,主要工作就是打擊共產黨員。
由於利益上的衝突,羅克紹早就對紅軍懷恨在心,於是收買叛徒得知了在茶陵地區有共產黨員正在開會,羅克紹立刻連夜帶人來到會場包圍了正在開會的人員,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共產黨員拼死一搏,最終參加會議的人中有18人被害。
羅克紹幾次三番製造困難,早在三灣改編時,紅軍部隊撤退之時就曾經遇到了羅克紹的阻擊,差點耽誤了大事。毛委員一直記得這個曾經妨礙革命的地主,新中國成立以後,更是下令徹查羅克紹這個人是不是還活著。
而羅克紹這個人狡猾無比,他在得知共產黨解放戰爭勝利以後,面對前來的解放軍他故作姿態,假裝自己是開明的地主階級,配合解放軍的改造活動,主動獻殷勤,把家產悉數捐贈,一家人住在破爛茅草屋裡,解放軍見他如此開明,且有一定的聲望和文化,就責令他在當地教書並擔任小學校長。
本以為可以這樣混過去的時候,沒想到上頭又下令徹查,為了能夠掩飾,羅克紹還給自己安排了一場殯禮。不過搜查人員並不敢怠慢,經過調查得知羅克紹狡猾多端,且身體健康,可能是假死,因為白天他還好好的,一聽說要查他,當晚家裡就傳出哭聲,對外稱已經病重身亡,於是搜查人員連夜偷偷挖開墳墓,果不其然羅克紹不在其中。後來經過進一步的追查,羅克紹藏身的山洞被找到,而他也很快就承認了自己所犯的罪行,第二年,羅克紹被處以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