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實為「思舊」

2021-01-09 樂喜力絲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人們大多會在年前把頭髮剪短,避開正月這段時間,從二月二龍抬頭開始,再進入新一輪的理髮高峰期。

對於這個說法,有人不當回事一笑了之,但也有人把它當作一種禁忌,嚴格遵守。甚至不少有才的網友特在正月裡一把剪刀對準頭髮,坑了舅舅不少壓歲錢。可是究竟為什么正月剃頭死舅舅?舅舅和頭髮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偏偏是舅舅呢?

關於「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是民間一種以訛傳訛的結果。據清朝《禮書》記載:正月理髮的原意為「思舊」,結果後來在流傳過程中,老百姓把這兩個字給傳錯了,變成了「死舅」,這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一說的來源。

清代之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除了紅塵之外的得到高人們以外,一般人是不剃頭的。清軍入關後,為了加強統一,施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下令男人都要把前額和鬢角剃掉,即剃光頭髮僅留後腦勺部分,紮成清朝特有的鼠尾辮。

朝代更迭,誰當皇帝顯然對老百姓沒太大影響,但被強行剃頭可就激起了很多人的反抗。雖然最終被血腥鎮壓,但聰明的文人士大夫們也想出了對策——相約在正月都不剃頭,以示不忘舊君,稱為思舊。因為諧音變化,思舊也就成了現在的死舅,其實刨根問底起來,剃頭和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

相關焦點

  • 正月理髮死舅舅?大家都誤會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漢族有正月裡不理髮的習俗,並且說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那正月理髮真的死舅舅嗎?當然不是真的了。那這個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我來給大家講兩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貧窮的理髮匠,要過年了卻沒有錢給舅舅買禮物。
  • 「正月理髮,死舅舅」的來歷
    在我國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正月裡理髮,死舅舅」,於是在臘月底或是二月初,理髮店裡的人是非常多的,而自己頭上的頭髮怎麼和舅舅的生死扯上關係了呢?這句話就什麼樣的科學依據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正月理髮真的死舅舅嗎?
    「正月不讓理髮」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家裡的長輩會告誡我們:正月理髮會死舅舅,等到了二月初二再剪頭!這種說法靠譜嗎?說法一:統一頭型,便於管理滿人入關滅了明朝後,為了加強對漢人的控制,對漢人理髮釆取「剃光一圈留中間、扎辮子」的方式,統一頭型。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一、正月不理髮
  • 為啥有些人正月死活不理髮,原來因為它?
    啷哩個啷哩個啷,閒言碎語咱不講,今天歡顏的狗尾草給大家介紹介紹,為啥正月不讓理髮?常言道: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句老話流傳非常久,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大家還保留正月不理髮的說法。其實,道理很簡單,民間俗語講「正月剃頭死舅舅」。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與舅舅無關,真實原因會讓你選擇尊重傳統
    一則發生在2015年正月的舊聞讓筆者至今記憶猶新,事情大致是這樣的:長春市民姜先生為了春節後能夠精神抖擻地去上班,特地剪了頭髮,結果被舅舅知道後,兩人發生衝突,親人差點因此鬧僵。舅舅氣憤地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你怎麼能正月裡剪頭髮呢?」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有道理嗎?看後真長見識!
    在我國民間,正月和臘月都是春節的期間,尤其在農村,這段時間最為的熱鬧。比如我們一進入臘月後,就有著很多的規矩。畢竟為了過上一個平安年,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過年前後的俗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遵守。其中就有這樣一則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裡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在他救母的這個過程中,最大阻力便是自己的親舅舅二郎神,所以有網友在討論沉香應該如何迅速救母成功的時候,熱度最高的回覆是「只要沉香在正月裡去理髮就可以了」。為何說「沉香在正月裡理髮,就可以成功救母」呢?因為古老相傳「正月理髮死舅舅」,二郎神正是沉香的親舅舅,於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沉香在正月理髮就可以成功幹掉二郎神了。
  • 民俗正月不理髮是為什麼?只是因為滿清政府的一條命令
    大部分地區現在都有一種民俗,「正月理髮死舅舅」。在正月小視頻更有一大堆的剪頭髮朝舅舅要紅包的視頻。那麼,正月理髮死舅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第一次剃髮令滿清的剃髮令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入關之前就做了小範圍的嘗試,並且大獲成功。
  • 正月裡理髮死舅舅,霍去病能去病,民俗藏著的華夏精神
    (2)正月裡理髮死舅舅對於現代人來說,有些民俗簡直荒唐的有些可笑,比如下面這句人盡皆知的屬於:正月裡理髮死舅舅,這簡直就是完全的無釐頭。但是這麼一個風俗的背後也是有一段故事的,當然也不止只有一種解釋,最容易被接受的說法是民國二十四年出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 為什么正月裡不讓理髮,其實並不是死舅,主要是還有這一層意思
    生活中總是說正月裡不能理髮,其原因竟然是思舊(死舅)。有的地方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特別是農村下,老一輩的人。正月裡總是千叮囑,萬囑咐。叫自己的子孫們正月裡千萬不要理髮。不然家裡就會死舅舅這一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有由來的。
  • 民俗解讀:正月裡不理髮的禁忌是個誤會?
    作者:劉宏宇都說正月裡不能理髮,否則犯忌。犯什麼忌呢?會有人具體告訴你——對舅舅不好。所謂「正月理髮妨舅」。如果您自己就是當舅舅的,那直接就「妨」了自己。所以,正月裡,舅舅們的相關警惕性,會很高。但這個完全是誤傳!北京俏皮話形容,叫「我說前門樓子,您說胯骨軸子」,不挨著!
  • 正月剃頭死舅舅?
    每到正月,尤其是正月下旬,我們都要為一個叫舅舅的生物,跟自己的審美展開一場拉鋸式搏殺。正月,是一年中全中國顏值平均分最低的一個月。如果你發現一個帥哥過了年突然很蔫很頹,或者發現一個妹子總是眼神閃躲,那不是什麼年後症候群,也不是因為他胖了,更是因為下面四個字:為什麼呢?
  • 又到年底,「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聽過嗎?為啥有這種說法?
    年前的臘月和年後的正月,都可以算作春節期間,這段時間農村最為熱鬧,小孩犯錯,大人也不會打罵,頂多說一兩句,畢竟過年了,大家都要高高興興,歡歡喜喜,不過正因為臘月代表一年的結尾,正月表示一年的開始,為了明年能過得平平安安,農村人在這兩個重要的月份裡,有很多規矩,或者說習俗、避諱。
  • 俗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為什麼這麼說?多數人不知
    這些俗語傳來傳去,就導致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明白這些俗語是什麼意思,可是卻將俗語的內容奉為生活中的準則,比如說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如此,"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想必這句俗語有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是你真的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很好理解的,意思就是要告訴人們,在正月的時候不可以理髮,而在臘月的時候不能夠搬家。
  •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理髮 2019年剪頭髮發朋友圈心情說說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  為什麼要在「二月二龍抬頭」理髮?  關於龍抬頭剪髮的四種說法:  1)說法一  農曆「二月二」是傳統的「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風俗。據說在這一天理髮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
  • 正月裡剪頭死舅舅原來是這麼來的,和舅舅無關,和愛國有關
    每年農曆十二月份的時候,中國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到處都是理髮的。本人的親身經歷每年的十二月份理髮店都會趁機漲價,即使這樣,理髮的人還是非常的多。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有一種說法,正月裡剪頭死舅舅。所以大家都在正月到來之前趕緊的去剪頭髮。
  • 「二月二,龍抬頭」 今日理髮好日子
    據了解,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各地的理髮店通常會迎來客流高峰,除了討吉利外,在一些地區還有「正月不剃頭」的原因;與剃頭的火爆相比,年輕人在吃上的傳統則越來越淡了。為什麼這天是「剃頭日」?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龍在中國文化裡是主宰風雨的祥瑞之物,俗語裡有「龍不抬頭天不雨」一說,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