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地,地處盆地之中,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樹木四季常青,素來有著「天府之國」的稱號!在四川的深山處,更是藏著一個世外桃源地方。這裡是四川省達州市的一個小山村,地理位置偏僻,在路上只允許一輛車通過。每當早晨太陽還沒升起來的時候,大公雞已經在鳴叫,非常安靜的清晨雞鳴一聲,清晰又悠揚!
伴隨著第一聲雞鳴,人們陸續開始一天的辛勤勞動。首先就是要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幹活。在這個村莊有一個公共田地,人們在這裡種菜,有油菜花、蘿蔔、香菜、白菜,在這個地方,冬季的菜並不像北方一樣得種在大棚裡面在綠油油的,它在室外也一樣可以長勢喜人。站在這裡有一種春天已然到來的錯覺。
背著竹籠採摘青菜是每個當地人的習慣,值得令人關注的是,這裡摘青菜並不是連根拔起。清晨時刻,蔬菜還未甦醒,一層薄薄的霜均勻的鋪在蔬菜上面,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當採摘白菜的時候他們只會揪幾片白菜葉子,一會會一個大竹籠就裝滿了。就這樣日復一日,白菜又會長出新的葉子。當地人說,只要它們的根還在就會一直長出源源不斷的菜葉子。
這裡的水用的是真正的山泉水,人們用細細的水管,接到山的最高處,從上面向下引流山上的水源。因為這裡氣溫較高,幾乎沒有積雪,所以這裡的水源一般來自雨水和植物產生的水汽。住在上遊的人家,把水收集號以後,下遊的人家如果需要水就可以再將水接到自家門口,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水缸,這個水缸幾乎都有歷史的痕跡——青苔。
然後就是烹飪蔬菜,在這裡他們最常用的只用方法是煮。沒有特殊的調料,也沒有特殊的製作方法,用的只有清水煮,煮好以後再用自製的調料拌之。就是如此簡單的烹飪方法,竟然會使人吃過之後,清新的蔬菜、再加上川味中獨有的酸辣,真的是讓人口齒生津。是過年時節下飯最好的食物。
滿足味蕾的需求以後,站在室外像遠處眺望,順著蜿蜒而上的土路往高處看過去。看到哪裡有一戶人家,炊煙已然升起,不知這家的婦人又在為自己遠道而歸的親人做著什麼拿手好菜?再順著蜿蜒小路看,一個婦人已經背著砍好的柴,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在我看來平時特別難走的山路,在她負重的情況下,卻像是如履平地。
再看看我們住的房子,已經建了有40多年了。房子是架空在這裡,下面是用幾根木頭支起來的,旁邊全是竹子。其實在開始的時候,這裡僅僅有1棵竹子,是家人從上山帶下來的竹子。多年以後,1個變成2個,2個變成4個,就這樣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連成了一大片竹林。一陣風兒吹過,竹葉聲沙沙作響,這是它特有的聲音,其他的風聲都是模擬不了它的聲音。
隨之而來的就是夜晚的星空了,這裡沒有汙染,所以在這裡幾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一顆、兩顆……數不清的星星,抬頭的一瞬間或許還會看到流星划過的夜空。不是還會傳來「黃帝」的汪汪汪的叫聲,還有竹子沙沙作響的聲音,安靜中透露著一絲絲的聲響,平靜而又祥和。
您喜歡這樣古樸而又簡單的地方嗎?歡迎談談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