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三有:有志 有識 有恆

2021-01-09 環球讀者

曾國藩家書中有一句話說,「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而人生何嘗不是一本書,在人生中,更要有志,有識,有恆。

所謂有志,就是要有志向,有目標。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志向,就不甘為人下。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個心說的就是志向,志嚮往往會決定我們的視野和未來。志向遠大的人,看到的機會也更多,也就有更大的施展空間;而沒有志向的人,會安於現狀、止步不前,不知道前面還有更廣闊的世界。沒有志向、沒有目標,就像迷途中的盲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沒有方向,像摸著石頭過河,總感覺心裡沒有底,做事就自然不會得心應手。人若有志,萬事可為,在人生中樹立志向,無論你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為時不晚。

所謂有識,就是要有見識。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見識的人,知道學問是無止境的,不是有點心得就感到滿足,河伯觀海和井底之蛙就是沒有見識的人。孔子說,「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先去學習才能知道知識的不足,認識到不足,再去多學習,「學不可以已」,學習不能停止,學的越多,越有見識。活到老,學到老,對自己所學習的永遠不滿足,才會是有見識的人。

所謂有恆,就是要有恆心、懂得堅持。

「有恆心,則斷無不成之事」——有了恆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裡的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沒有一小步一小步的積累,是不會達到千裡之外的;無邊無際的大海是由無數的水滴匯聚而成的,沒有一滴滴的水流,就沒有我們的江河湖海。堅持的事例太多太多,不堅持的事例也很多,從小家人、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堅持,然而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呢。

人生就像一本書,翻開它,需要我們有志向,有見識,有恆心。有了志向就有了奮鬥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夠為了它不斷地學習,永遠也不滿足自己的學識,堅持下來,就會達到自己定下的目標。而定下遠大的目標,再將它劃分成無數個小目標,選擇了這條道路,勇敢地向前走,不回頭,不後悔,成功就在等著你。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讀書要做到有志、有識、有恆
    讀《曾國藩家書》,其中有一篇《致諸弟·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這是曾國藩教弟弟們讀書的一封信件。作為一代鴻儒,曾國藩自己十分熱愛讀書,同時也不遺餘力地教導諸弟和子侄們讀書學習。在這封信中,他闡述了自己關於讀書治學的思想,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
  • 曾國藩:讀書治學,有志有識有恆
    他在給弟弟的書信中對讀書人應具備的最基本品行做了這樣的概括,他說:「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顯然,曾國藩認為「有識」是讀書人難得的品質,它是經過長期的孜孜以求才能形成的見識。
  • 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
    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也。【名句】:「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也。」出自曾國藩的文集《曾國藩家書》中的《二勸學篇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二勸學篇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作者:曾國藩【原文】諸位賢弟足下:九弟到家,偏走各親戚家、必各有一番景況、何不詳以音我?四妹小產,以後生育頗難,然此事最大,斷不可以人力勉強,勸渠家只須聽其自然,不可過於矜持。
  • 《曾國藩家書》:從「三有」要訣探尋為學之道
    黃雯嬌/文「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三有」是讀書的要訣。後世評價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顯赫且最有爭議的人物。著名的革命家章太炎的評價最為客觀:「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佔一個都不簡單!
    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妨熟記曾國藩的這句箴言,幫助我們自己修煉強大的內心!2、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曾國藩指的是:第一要有遠大的志向,第二要有淵博的知識,第三要持之以恆的恆心!如果說「舉止端莊,言不妄發」是內心強大的外在表現,那麼「有志、有識、有恆」則是內在表現。
  • 曾國藩:成大事者,必有這3種品質
    說到成大事,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曾國藩。當我們大多數人還在為三十而立焦慮的時候,30歲的曾國藩立志要成為一個聖人,自此他開始脫胎換骨,立德、立功、立言,在做人和為官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後人盛讚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身為芸芸眾生,想要成大事又談何容易?但別著急,只要細讀曾國藩先生的家書,就會發現這位聖人早已給我們指明了道路。
  • 曾國藩40種大智慧,指引當下人生的40味奇藥
    人生啟示:後半句就甭解釋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前半句貌似也平常,辦大事當然要有才識,要能幹、會幹。但要注意的是,曾國藩強調「識」是主要的。識就是思想、思路。這是因為,思路是行動的方向,方向錯了,努力越多偏離目的地越遠。所以做事之前,好好想想,想清楚再去做,是非常必要而重要的。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 曾國藩識人有術:有2種人,可別小瞧他們,大多是「人中龍鳳」
    在我國民間就有古語有言"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曾國藩的一生可謂精彩紛呈。他知人善任,量才而用。經他推薦保舉在朝為官的就有千人之多。而在這其中,位高權重之人就多達40餘個,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都是如此。正如《曾國藩全集》中有言富貴有相,似乎是唯心論,曾國藩信命,但從不信富貴是天生。
  • 曾國藩識人有術:這2種人,不可小瞧,他們大多是「人中龍鳳」
    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曾國藩的一生可謂精彩紛呈。他知人善任,量才而用。經他推薦保舉在朝為官的就有千人之多。而在這其中,位高權重之人就多達40餘個,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都是如此。富貴有相,似乎是唯心論,曾國藩信命,但從不信富貴是天生。
  • 曾國藩的「讀書三要」,真正能改變自己的人,都懂得這三點
    有句話說得挺好:你現在的樣子裡,有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和經歷過的事情。古人說,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找高人指路。行萬裡路,結實不一樣呢人,遇到高人指點,往往是一件困難或者可遇不可求的事。而讀書,或許是我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最簡單的選擇了。
  • 曾國藩眼中的4種「吉人天相」,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鹹豐八年三月,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出了四句識人術口訣,表明這4種人屬於「吉人天相」,是「富貴相」。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端莊厚重是貴相;釋義:外表端莊恭敬、厚道穩重的是貴相。曾國藩人生修為的起點和終點都在一個「敬」字:30多歲時,曾國藩舉止輕浮,內心浮躁,整日虛度,很是困惑,後得友人指點他「敬」、「靜」兩字,於是他做「修身十二條款」立志作聖人,洗心革面,而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主敬」和「靜坐」;臨終前,曾國藩留下四條遺訓,第二條便是「主敬則身強」。
  • 曾國藩有識人之能,那麼他是如何給慈禧看相的呢,他只說了4個字
    曾國藩是同治中興第一功臣,被稱為中國近代唯一的聖人。他天資平常,卻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曾國藩有識人之能,那麼他是如何給慈禧看相的呢,他只說了4個字。
  • 曾國藩的酒桌識人術:酒桌上有這3種行為的人,別深交,敬而遠之
    酒桌上雖然大家都在推杯換盞,但是比的不是酒量,而是識人的智慧,做人的手段。曾國藩曾經說「酒是穿腸毒藥,氣是惹禍根苗。」,就表明一個酒桌上的識人之術。曾國藩身上有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出身起點並不高,年輕時可謂是「憤青」一名,但是中年時期突然崛起,位極人臣,成為朝中的棟梁之才。根據總結可以發現他在酒桌上有三種識人術。
  •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古人云:事之至難,莫如知人,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識人就是天下最難的事情。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我們身邊有形形色色的人,怎麼看出身邊朋友的性格,怎麼看出一個男人有沒有前途,都是需要學習的東西,而這個方法,就被大家稱作「識人術」。
  • 曾國藩12字識人口訣,是君子是小人一看便知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如果說到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有哪些?那麼「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一定排得上號,他在識人方面確實有極高的造化。古往今來,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也就是兩種:君子,小人。
  • 曾國藩識人有何獨到之處?他總結了相術十二法百試皆靈
    曾國藩自組建湘軍後,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治集團,在他手下成長起來的人不下幾千人,這些人幾乎操持了晚清的整個國家大局。然而,曾國藩卻時常感嘆人才難得,對於識人、用人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見解。用他自己的話說即「相術」。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夠了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一定會排在前幾位他不僅能文能武,善於窺視人心,最重要的是他的「相人之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這段話記錄在張瑋所寫的《歷史的溫度》書籍裡。
  • 曾國藩識人術:這2種人心機很深,不可深交,儘早遠離
    老祖宗就告誡我們: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會識人能夠幫你在人生中避過陷阱少走彎路。曾國藩就是一個特別懂得識人的人,清朝社會有流傳著:李鴻章會打仗,曾國藩會識人。他還將自己識人的心得辦法寫成一本書名為《冰鑑》,受到很多人追捧。畢竟官場不識人就等於將自己送入虎口。曾國藩說這2種人,心機很深,遇到了要儘早遠離。
  • 曾國藩:成大事者全在一個「志」,學會這三句話,成功早晚的事!
    為什麼總是看到別人功成名,而自己很努力去還是一個平庸者,到底成功有沒有什麼秘訣?如果沒有為什麼被人會成功?《易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論語》中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古代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說,成大事這全在一個「志」,學會這三句話,成功早晚的事!
  • 曾國藩:人生在世,有這四種面相的人,後生多福多貴!
    曾國藩大家也都有所了解,是我國近代的政治家,文學家等,還是湘軍的創始人和統帥,曾國藩在我國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曾國藩也有一套識人的方法,他在與人處事方面很有一套,教會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與教誨,下面我們就看看曾國藩是怎麼說的,有這四中面相的人將會有很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