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預訂:消費者也需要「後悔權」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在網上租車,24小時之內如要取消預訂,需交100%的租金作違約金?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林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兒。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在享受在線旅遊便捷的同時,遇到了訂單無法取消或者取消後被收取高額違約金的情況。(10月14日《工人日報》)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網上提前預訂酒店、租車、民宿等服務。數據顯示,2017年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8286億元,同比增長35%;在線旅遊滲透率達到31.5%,5年內漲了3倍。然而在線旅遊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卻存在訂單難取消的現象,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有的消費者下單後因為訂錯了想退訂;有的是因為突發情況不能享受服務想退訂。消費者取消訂單,有的會給在線平臺或者商家造成一定麻煩或者造成一些經濟損失,但收取高額違約金明顯不妥;有的消費者在下單後幾分鐘退訂,並未給平臺造成實際損失,收違約金更不妥。

  從契約角度來說,消費者單方面取消訂單屬於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但從實際情況看,消費者承擔了過多責任,或者承擔了不該承擔的責任。而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原因是,在線平臺處於強勢地位,單方面制定了霸王條款,這讓消費者取消訂單或者維權變得艱難。

  然而,在線平臺強制取消消費者訂單的現象卻多次出現。可見,在線預訂行業目前極不規範,根源是平臺強勢而消費者弱勢。對此,有專家認為,平臺單方面規定預訂之後不可取消應該認定為無效條款。還有專家認為消費者應根據給對方造成的實際損失,承擔相應的違約金。

  也就是說,有必要規範在線平臺的單方面規定或者用戶合同。此外,筆者認為,還應該制定行業法規,把消費者「後悔權」明確寫入其中,一方面要明確保障「後悔權」是商家的法定義務,另一方面提醒消費者享有這種權利,同時,也能為監管者履行監管職責提供法律依據。

  在線預訂與網購有一定相似性,即消費者都是根據網上圖片、文字下訂單的,但現實情況與網上資料往往存在偏差。既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消費者網購「後悔權」,也應該賦予消費者在線預訂「後悔權」,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或者避免消費者退訂難、退訂成本高等問題。

  譬如,消費者提前一周預訂酒店或者租車,幾小時內退訂並不會給在線平臺和商家造成實際損失,應該零費用退訂。有的消費者退訂會給平臺和商家造成一些損失,應允許消費者「後悔」,而造成的損失應該合理分擔,而不是目前只由消費者承擔,這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當然,如網購「後悔權」一樣,在線預訂「後悔權」也要有合理的限制條件,比如,在什麼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取消訂單,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取消或者取消應承擔什麼的責任,都需要法規界定清楚。其實,賦予消費者「後悔權」不僅有利於消費者,還能為在線平臺贏得客戶。(馮海寧)

相關焦點

  • 設置打賞冷靜期,不如賦予消費者「後悔權」
    當然,在激情打賞後,也不乏有人後悔的。對於未成年人激情打賞,今年4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已出臺明確指導意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意味著,現行法律已賦予了未成人有索回激情打賞款的權利,讓打賞款「完璧歸趙」。
  • 南京:消費者實體店購物有了「後悔權」
    在蘇寧淮海路門店,記者看到服務臺、收銀臺也展示了無理由退貨的規則及政策,讓消費者第一時間能了解到條款,做到明明白白消費。作為本次首批承諾單位之一,東方福來德也表示將通過官微等,進一步做好無理由退貨基本原則的解釋工作,真正讓消費者放心、安心消費。
  • 冷靜期賦予消費者「後悔權」
    如果衝動辦卡後悔了,或者遭遇健身房跑路,消費者可以在7天冷靜期內要求退款。不少網友對此感同身受,紛紛點讚。(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從網絡購物的7天無理由退款,到體驗式消費的7天冷靜期,消費領域的「後悔權」邊界得到進一步擴展,這是一種進步。下一步需要通過完善法規配套建設,把「衝動後的冷靜」這一短期「後悔藥」煉成整治行業亂象的「長效藥」。
  • 首例退定金案消費者勝訴 法官:消費者有15天後悔權
    據揚子晚報報導 消費者辦了健身卡,第二天想退,卻被告知要繳納千元違約金。在區級消協的支持下,消費者將健身會所告上了法庭。昨天,該起江蘇省內預付卡退費第一案終於落槌,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審理判定,被告威康南京第五分公司返還原告消費者苗女士所繳納全額健身卡費用。
  • 讓「冷靜期」保障消費「後悔權」
    如果衝動辦卡後悔了,消費者可以在7天冷靜期內要求退款。從網絡購物的7天無理由退款,到體驗式消費的7天冷靜期,消費領域的「後悔權」邊界得到進一步擴展,這是一種進步。下一步需要通過完善法規配套建設,把「衝動後的冷靜」這一短期「後悔藥」煉成整治行業亂象的「長效藥」。目前,7天退款冷靜期相關條款多數還限於行業自律,最終退不退款全憑商家自願。
  • 網購羽絨服上有「孝章」,更應該拷問濫用「後悔權」的消費者
    沒錯,該事件的發生,除了涉事店家工作人員沒注意之外,還與前一個客戶濫用「後悔權」密切相關。因為,其忘記將「孝章」取下來,同時也暴露出其是在穿過該件羽絨服甚至是送完喪事後才退貨的。要不然,也不會在該件羽絨服上別「孝章」,更不可能「孝章」都沒有取下來就退貨。如此退貨,很可能一開始就別有用心——專門買來送喪時穿下,送完喪事就退貨。換言之,不論是購買動機還是退貨動機均不純。
  • 後悔權應成預付式消費標配
    等到消費者事後冷靜下來,才發現並不符合自己的需要,而此時經營者要麼以「一經售出,概不退卡」為由予以拒絕,要麼設置高額退款手續費橫加阻攔。這種「入坑容易出坑難」現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應有權益,而且容易助長一些商家的虛假宣傳、不當競爭。  之前對於預付卡存在的問題,各級消協組織往往是呼籲消費者應考察企業信譽後理性消費,勿輕信超低折扣宣傳。
  • 「五個放心」消費 讓消費者有後悔權
    為了讓消費者在線下購物時能夠充分享有後悔權,近年來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放心消費包涵「五個放心」,即:安全放心、質量放心、價格放心、服務放心、維權放心。其中,維權放心,是許多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經營者們提升服務質量的關鍵。
  • 網購「冷靜期」:給消費者的「後悔藥」
    浙江在線4月14日訊    隨著網絡購物迅速發展,像淘寶網等電子商務平臺正在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接受,逐漸形成與實體市場相對應的網絡消費市場。為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商務部前天發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範》(簡稱《規範》),其中鼓勵平臺經營者設立「冷靜期」制度,被媒體稱為送給消費者的「後悔藥」。冷靜期制度允許消費者在冷靜期內無理由取消訂單,但冷鮮產品、食品、化妝品、藥品等除外,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
  • 消費者編造「強制購房」緣於後悔權缺失
    過去,「零團費」「低價遊」往往伴隨著強制購物,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近兩年來,各地都對這種現象嚴加治理。沒有想到在此背景下竟然出現了「跟團免費遊被強制購房」事件,讓公眾不禁誤以為免費遊已由強制遊客購買普通商品「升級」為強制購房。好在官方調查和當事人均證實,這是一起為達到退房退款目的而編造的謊言。  對此,我們理當譴責這起假新聞的始作俑者。
  • 2021年夜飯調查報告(一)| 年夜飯預訂之變:年夜飯預訂,打破套餐制
    渝信川菜的年夜飯預訂時間是在「十一」黃金周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啟的,截至目前,除夕當天午餐及晚餐的四個時段預訂已經完成50%左右。旺順閣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門店均有一些年夜飯預訂,街邊店的預訂多達幾百桌,但也有部分消費者還在觀望。不過,目前北京華天旗下品牌年夜飯預訂工作已接近尾聲。
  • 合肥多家酒店年夜飯已約滿 預訂「套路」多 記得擦亮眼
    「我們酒店包含位菜,以10 人4988 元的套餐為例,如果實際用餐人數超過10 人,那多出來的需要每人加收498 元,配菜也會根據人數增加分量。」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規定用餐人數的酒店裡,服務人員表示,如果用餐的顧客中含有小孩子的話,兩個小孩子可以按照一個成年人的標準收費。能不能吃安心?
  • 蚌埠市當前年夜飯預訂不如往年火
    年夜飯預訂不如往年 近日,淮河晨刊記者走訪多家餐廳,發現有餐廳從中秋節後就開始進行年夜飯預訂,而今年出於疫情防控考慮,很多家庭對於年夜飯的預訂有觀望情緒,儘管飯店都表示,如果因不可抗力而取消年夜飯的,可以退訂金或者更改用餐時間。但不少市民已經在考慮恢復家庭年夜飯。
  • 消費者擔心疫情退訂年夜飯 餐廳為此推出專車配送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消費者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人說去年沒去飯店吃成的團圓飯,要在今年除夕補上;有人認為還是減少聚集為好,在家團圓吃年夜飯也一樣。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一些熱門飯店的年夜飯訂餐依舊火爆,也有一些消費者因為擔心疫情退訂了年夜飯。針對疫情防控的要求,不少餐廳年夜飯也玩出新花樣,比如推出線上預訂、到店自提服務,還有專車配送、年夜飯禮盒等。
  • 年夜飯預訂提前升溫
    年夜飯預訂提前升溫  本報訊(記者 王影)雖然距離春節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鄭州已有飯店打出了「預訂年夜飯」的條幅,比以往早了一個多月。  記者致電秦嶺路一家飯店,前臺服務人員告訴記者,2014年大年初一、初二的年夜飯已經預訂完了,請儘快預訂。
  • 年夜飯預訂逐漸升溫
    原標題:年夜飯預訂逐漸升溫   雖然距離春節尚有時日,但是「蓄力已久」的餐飲
  •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於2014年3月15日實施
    昨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決定,該新消法增加了很多新內容,其中包括賦予消費者網購「後悔權」,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等方式購買產品可「七日內無理由退貨」;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等。
  • 」後悔藥」來了!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
    健身卡沒辦多久,卻遭遇健身房「跑路」,不少消費者遭遇類似負面消費體驗。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
  • 消法修改冷靜期引熱議 消費者最不滿意是醫療
    消法修改進行中 冷靜期引起熱議  我們想要的新消法  ■本報記者 周明傑  「給予買房者冷靜期,購房人可以退房」 這是最近幾天網上討論的焦點話題,這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修改自去年
  • iPhone 12 的強勁預訂於蘋果而言是一個好兆頭
    打開APP iPhone 12 的強勁預訂於蘋果而言是一個好兆頭 IT之家 發表於 2020-11-10 14:37:29 該公司執行長蒂姆 · 庫克最近曾表示,「9 月份那一季度」,蘋果 「在印度創下了新的記錄,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我們在該國推出的在線商店獲得熱烈的反響」。9 月份,蘋果在印度開出了當地第一家在線商店。以往,在線零售市場為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主導。 通過與緯創和富士康等合作夥伴的合作,最近蘋果也開始在印度生產 iPhon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