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炒股的人是不看財報的,主要原因在於兩個:
覺得財報和自己離得很遠,財報好壞跟股價沒有必然的聯繫。2.看不懂財報,一篇一兩百頁的財報,即使拿起來看了,也不知道從哪裡入手,看些什麼。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大部分人不看財報。
今天我跟大家講一講,如何利用行業人士的看法來判斷這一個公司行不行?這個厲害的角色是誰呢?就是證券會計師事務所。如果用高考來做類比,公司管理層就好比是考生,公司治理層就好比是「考生的老師」,審計單位相當於獨立的「外部閱卷老師」,而廣大投資者就好比是「招生辦」,從眾多考生(上市公司)中擇優錄取也就是投資。因此,閱卷老師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證券會計師是非常牛的存在!
當我們分析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分析的是什麼呢?其實,最直觀的股票分析就是分析財務報表,因為上市企業是股東的企業,要為所有股東負責。所以公開財務報表,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最最基本的責任。普通股民獲得信息的渠道很窄,我們能從市場上獲取公司相對最新最真實情況的來源就是公司財報,那麼普通的人,又看不懂!
可是有人看得懂啊,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公司財報已經被專業人士檢驗查看,並給出了專業意見。某種意義上說,證券會計審計師們在幫助我們排雷。
上市公司每年會由會計師事務所,對他們每年的財務報表來進行審查。如果公司拒絕出具財報進行審查,或者遲遲不發布年報,說明公司很有問題。
那有人會問,會計事務所會不會配合上市公司作弊?
這樣的情況有,但是很少。為什麼呢?
因為會計師事務所獲取證券業務許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全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有近8000家,但是截至2020年5月6日,只有40家證券會計師事務所,這40家卻承擔了3692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
其中,滬市主板1467家,深市主板451家,中小板902家,創業板781家,科創板91家。所以,一般而言,會計師事務所也不願意用牌照冒險,去配合上市公司玩太過分的把戲。他起碼要考慮,萬一露餡兒,能否找到撇清責任的說辭。
而且證券法規定,財務作假,投資者可通過法律途徑向審計所索賠,而相關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也可能會被取消,並處一定罰金。在情理兩方面,會計師事務所的造假壓力都很大。所以,會計事務所工作是非常嚴格的,他們出具的意見也很謹慎,否則很容易飯碗不保。
那麼我們怎麼看會計事務所的審計報告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是上市公司聘請的,這很重要,上市公司才是會計師的甲方爸爸。
但是審計機構與上市公司之間天然就存在衝突。審計機構之所以存在的假設前提,就是上市公司等被審計機構存在舞弊的動機。那麼問題來了,現在讓你給你的金主挑錯,你敢嗎?就算會計師秉承職業道德,提示財務風險,那以後上市公司誰還敢聘請你?
所以會計師一般不會正面指出財報存在的問題,他們要說的問題都在字裡行間。在財務報表中的重大提醒一欄看,以輝豐股份為例。
特別是這句:出具了帶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說明了什麼?這句話看起來簡單,蘊含的深意就大了。會計師認為帳目有問題,投資者要注意風險。
如果你掌握了這個小技巧,輝豐股份這個問題公司,你就排除了,這是2019年的年報中出現過的。果不其然,2020年5月份,輝豐股份面臨著退市的風險,連續兩年的淨利潤為負數。
因此,凡是會計師不願意發表「標準無保留意見」的,我們就完全可以理解為會計師認為帳目有問題,收錢有風險。
一般會計師事務所會出以下幾種意見:
1、如果出具的是「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會計師真實要表達的意思是:造假跡象沒有被本人發現。
2、如果出具的是「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言下之意就是假報表,別看了。
3、如果出具的是「無法出具意見審計報告」,呵呵,本人拒絕和騙子合作。
只有「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才有閱讀價值。
作者:蛇莓財經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保護:著作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