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慢媽小廚房!
說起包子,大部分的朋友想到的肯定是山東的大包子,有肉餡兒的,素餡兒的等等,萬物皆可餡,但是今天慢媽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奶黃包和豆沙包的製作方法,不用肉也不用蔬菜,但是比醬肉的包子要好吃百倍,愛吃甜的朋友一定要收藏啦,做法簡單,一看就會。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豆沙包的做法。
300克麵粉放3克酵母,用155克溫水和面,然後蓋上保鮮膜餳發到兩倍大。
紅豆提前浸泡六個小時,利用餳面的時間,我們來做豆沙。
把泡好的紅豆到底鍋中加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再轉小火慢煮,煮到豆皮分離,用手一捏就爛的程度就可以了, 然後撈出控水倒壓成泥,加入適量的白糖。
拌勻之後揉成豆沙球備用。
麵團型好之後用手拉開,是密集的蜂窩狀。然後放在案板上揉搓排氣。先搓成長條,再分成小面劑。
把每個小面劑都擀成包子皮的形狀,包上豆沙餡兒,像包包子一樣收口,然後把收口處壓在下面,整理圓潤就可以了。然後蓋上保鮮膜,二次醒發,大概十分鐘左右。
蒸鍋中燒開水。把豆沙包放進去,蓋上蓋子繼續燒,蓋子上的排氣孔冒出熱氣時開始計時,這十分鐘,關火之後再悶五分鐘即可。
就這樣,外表白白胖胖,呆萌可愛的豆沙包子都好了。軟糯香甜,特別棒,喜歡豆沙的朋友一定要做來試試哦。
奶黃包有著濃鬱的奶香和蛋黃味道,是一種廣東省的地方傳統名點,屬於廣式甜點,今天慢媽教大家用北方人的做法,做出好吃的奶黃包。
步驟和做豆沙包的做法相同,還是先發麵,利用餳面的時間來做內餡兒。
在鍋中打入六個雞蛋,加入牛奶,白糖,麵粉和食用油,開小火不停地攪動,翻拌,到脫水的狀態即可。
然後移到案板上,整理成團兒,再分成大小均勻的小份兒。
揉圓,蓋上保鮮膜,防止乾裂,備用。
把醒好的麵團取出,搓成長條,再分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劑。
把每個小面劑都擀成包子皮,放上揉好的蛋黃餡兒,像包包子一樣收口,然後收口處朝下放置,在整理圓潤蓋上保鮮膜進行二次醒發。
放入蒸鍋,蓋子上的排氣孔開始排棄時計時,這十分鐘在燜上五分鐘就可以啦。
好啦,今天就分享這兩種包子的做法,喜歡吃甜的朋友一定要做來試試,每次我都會做很多放到冰箱裡冷凍著,早上熬份粥,給孩子熱一個奶黃包或者豆沙包,配點兒小菜,就是他愛吃的早餐啦。
我是慢媽小廚房,用心做好最平淡的一日三餐,喜歡我的朋友,麻煩關注一下吧,每天為大家帶來最平凡,最貼近生活的美味!歡迎收藏和分享,感謝閱讀,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