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我的老師李時珍
作者:秋楓(劉玉娥)
我的老師李時珍,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我在朔縣城裡北街完小,讀小學五六年級時的班主任老師。當時李老師大約五十四五歲,鬚髮皆白,不留頭髮也不留鬍子。冬天戴一頂捂耳朵深灰色棉帽子。灰白色的眉毛下一雙明亮的眼睛,上眼皮有些鬆弛,外眼角稍有下撇,下眼瞼有些鼓囊(現在人叫眼袋大)。鼻直口方,稍厚的嘴唇稜角分明。喜歡抽旱菸,年常日久的煙鏽,使滿嘴整齊的牙齒呈黃褐色。滿臉皺紋縱橫溝壑,但不是很深。個頭兒不高,但很精神,愛運動腿腳靈活,是學校教職工籃球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李老師性格開朗,喜說笑話且幽默。算術、語文兩門課都是李老師一個人兼任,算術課講得清楚,語文課講得生動形象。儘管那時候的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最小的十一二歲,最大的二十多歲,有的已經為人父母),智商高低不一,但對於李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基本都能當堂領會接受。當然,也有極個別的賴學生,惹李老師生了不少的氣。我們班有個叫路翠的大齡補習女生,不僅不團結同學,腦子還特別笨,語文、算術、地理、歷史、自然、音樂、體育、美術,門門功課學不好。李老師就批評她:你說你讓老師們咋教你哩?補習了兩三年了,學啥啥不會,脾氣還挺大,個人連個人也容不下,所以說,你是九人十不和(ga)。
李老師會唱大秧歌,還會唱許多民間小曲兒,且極富表演力。每個星期六下午最後一節課是例行的班會課。那會兒那學生規矩,一個星期生活、學習的事兒,李老師幾分鐘就總結完了,剩下的時間李老師就把教桌搬到教臺下,騰出教臺來給我們表演獨角戲。李老師唱得最拿手的是:《泥窯》《拉老漢》《打酸棗》《摘南瓜》還有《劈棺》的哭靈。李老師連唱帶表演還帶伴奏,有時候同時演幾個角色,男、女、老、少表情各異,喜、怒、哀、樂各具情態,李老師表演得惟妙惟肖,非常認真。有時候把同學們逗得捧腹大笑,李老師在教臺上還是認真地該唱的唱,該說的說,該念的念,該笑的笑,該哭的哭,該鬧的鬧┄┄從來不因為任何幹擾而影響表演情緒。有時候表演的興趣正濃,會佔用一部分課外活動時間。其他班的學生就在門上窗戶上伸頭探腦,李老師就讓他們進來聽看。
我記得真確的個別唱詞有《打酸棗》八月裡啊秋風哪個哨呀荷嗨哈,咱姐妹二人去打酸棗荷荷┄┄還有《摘南瓜》「天泰呀地泰那個三陽泰嗨嗨,我老漢取名就叫李宏泰。李宏泰年年種瓜年年賣┄┄今年呀種起二畝好瓜菜嗨嗨,叫這撥撬菜老婆砸踩壞┄┄還有《拉老漢》毛沁虎來呀做事錯,悔不該娶過哦荷倆哈老哦荷婆荷荷。娶過那大的呀哈她不哇生哼哼,娶過那二的呀她還不養吭吭。一不生來二不養,氣得我老漢哎嗨沒耐嗨活荷荷。不生那不養也還罷,成天家吵得呀哈家不和荷荷┄┄
更絕的是《劈棺》的哭靈,說是莊子死了,他的娘子在靈前假哭。李老師把該娘子哭的這一段戲,表演得淋漓盡致,也不知道是人家的原詞,還是李老師自己的創新,反正是連數帶說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哭著,同時還偷眼瞄著前來弔孝的莊子的慕名學生┄┄唯一的道具是老師褲兜裡的藍格子布手絹兒,哭到傷心處,抹一把眼淚,抓一把鼻涕往旁邊撒手那麼一摔,特別誇張專業的動作範兒,把我們全班學生逗得哄堂大笑,可並不影響李老師在講臺上認真地嚎哭。
每年的正月十五,北街完小師生們組織秧歌隊,混熱鬧。李老師扮演三縷白須,拄一根白蠟杆的駝背老生,每一次踢鼓拉花打開場子的時候,總是少不了李老師和兩個花旦唱一出《拉老漢》。
遺憾的是李老師沒有子女。老伴兒很和善,也會過日子,有李老師每月四十多元的工資,老倆口小日子過得很舒坦。李老師經常邀請我們孩子們到他家裡做客,老師母一看見我們來了就特高興,近前來,湊到我們臉跟前兒,挨著排兒地問:「想吃啥?想吃啥?」往往也是在我們誰也不做決定的時候,李老師就表態了,「我想吃啥啥啥。」老師母總是回頭衝李老師笑嘻嘻地嗔著,「又不是問你。」李老師也幽默地斜乜老師母一眼「你看你看,他們都不表態,我表一個態,你又不聽。」這個時候我們就哈哈地大笑了。然後,這個說吃餄撈,那個說吃抿面,那個又說吃拿糕……最後還是老師母做決定。老師母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變著花樣兒,做各種各樣的好吃吃。吃完飯臨走時老師母囑咐:「下個星期再過來,我給你們做啥啥啥吃」。李老師還常常提醒老師母,不要光考慮給娃娃們做好吃吃,你也教教娃們做針線活兒,老師母總是滿臉慈祥地看著我們點點頭。
五七年暑假考初中時,我和玉花、存英三個比較離城遠的村娃娃就住在李老師家。第二天早晨上考場前,老師母給我們吃的是煮掛麵,每人兩個荷包雞蛋。李老師說「這是對你們考試前的祝福,祝你們放鬆精神,認真應試,圓滿成功!」我沒有辜負李老師的教誨和期望,非常輕鬆地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朔縣一中。
後來我們經常去看望李老師,陪伴老人家說話兒,打撲克玩耍,逗老人家開心。
李老師在八十歲那年,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走了,永遠地走了┄┄。我很懷念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我的老師李時珍,一直到現在……
秋楓,本名劉玉娥。1942年出生,朔州人,平魯區電大工作站退休教師。讀書是生活習慣,榮獲《朔州市2018年度最美讀書人》。喜歡文字,退休後有多篇詩歌、散文、小說等在《朔風》、《朔州日報》文化生活副刊、《朔州晚報》文學副刊、《大同老年》、《馬邑文學》、《平魯文藝》以及網絡平臺《朔州作家》《1度初心》等發表。2019年出版長篇小說《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