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上面「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地鍋雞是流傳於我國魯南、蘇北一帶的傳統名吃,有雞、有麵餅、有菜,吃飯、吃菜一鍋解決,是這道菜最大的特點。相傳在微山湖一帶的漁民,打魚之餘,吃飯也相對省事。在船頭支一個爐灶,坐上鐵鍋,炒菜、燉魚的時候,沒有條件做麵食,就把麵餅也烀在鍋邊,一起燉煮。菜香餅熟,吃著烀餅子,就著鍋裡的菜,吃得那叫一個香,這就是地鍋雞的來源。
今天,給朋友們推薦的就是這款地道的地鍋雞,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不管是家中來客人,還是自己在家吃,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現在飯店裡的地鍋雞,一般會上改良版的。提前把半發麵、死面的麵餅,塗擦少量植物油,煎熟。燉炒好的雞塊,上桌前再把麵餅子擺放到上面。這種做法雖然省事,但總感覺不算地道,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做這道真正地道的地鍋雞。
地鍋雞
主料:肉雞1隻約1500克、鮮香菇200克
配料:鮮青椒50克、鮮紅椒30克、蔥15克、姜10克、蒜20克、幹紅辣椒5克、八角2個(可選)、桂皮1塊(可選)、香葉3-5片(可選)、香菜或小香蔥10克
醃雞料:蔥15克、姜10克、鹽1克、料酒10克、胡椒粉微量
調料:植物油適量+30克、醬油30克、料酒15克、清湯或清水適量、鹽3克、白糖5克、胡椒粉微量、老抽5克、蠔油10克(可選)、味精或雞粉1克(可選)、花椒油5克
麵餅:麵粉300克、溫水160克、鹽2克、蛋清1個
說明:所有標註「(可選)」用料,請根據個人愛好自由選擇。
製作過程
1、選用肉雞1隻,約1500克,斬成2釐米大小的小塊,方便成熟。把雞塊反覆清洗乾淨,浸泡在足量清水中,浸泡1-2小時,徹底泡除雞塊裡面的血汙,達到最大程度地去腥。把浸泡好的雞塊,控幹水分,加入蔥段15克、薑片10克、鹽1克、料酒10克、胡椒粉微量,充分醃漬30分鐘。
2、溫水160克、鹽2克、蛋清1個,攪打成蛋水液,加入麵粉300克,和成均勻細膩的麵團。表面蓋保鮮膜,醒面30分鐘。
3、把醒好的麵團再次揉勻,搓成長條,揪成雞蛋大小的面劑子,團圓,浸泡在清水中。
4、鮮香菇清洗乾淨後,切成大塊。鮮香菇是我自加的一種配料,加入了鮮香菇,提鮮增香、有肉有菜、葷素搭配。
5、準備全所有配料,鮮青、紅椒洗淨後切片,切蔥段、薑片、大蒜子、幹紅辣椒段、香菜小段或小香蔥碎,準備八角、桂皮、香葉。
6、把醃漬好的雞塊再次控水,挑去蔥姜,再用手攥幹水分。鍋內倒入約500克植物油,油溫七八成熱時,下入雞塊,翻炒至顏色變白,差不多七八成熟,撈出控油。也可以帶著蔥姜,涼水下鍋,水沸後,焯水5分鐘,期間要不斷打去生成的浮沫。
7、鍋內留底油30克,油溫四五成熱時,下入幹紅辣椒段、八角、桂皮,小火炒出香味。下入蔥段、薑片、香葉,再次炒香,濃香四溢。下入醬油30克,炒香後,下入雞塊、香菇塊,開大火翻炒均勻。淋料酒15克,去腥提鮮,快速煸炒。倒入「半沒過」雞塊的適量清湯或清水,調入鹽3克、白糖5克、胡椒粉微量、老抽5克、蠔油10克(可選),撒入大蒜子,翻炒均勻。
8、把雞塊連同湯汁倒入平底鍋內,如果家中沒有平底鍋,就直接一鍋成菜,不用換鍋。把浸泡在清水中的麵團用手搓成麵餅子,擺在雞塊上面,邊緣搭在鍋邊。也可以借鑑一下飯店的做法,把半發麵或死面的麵餅提前煎好,一鍋成菜,最後直接擺上,略加燉煮。雖然風味上略有減低,但是,省事不少。
9、蓋上鍋蓋,開大火,燉煮約10分鐘。這時,麵餅經過湯汁的蒸煮,已經成熟。把麵餅一端翻入底部,把雞塊翻上來。撒入鮮青、紅椒片,調入味精或雞粉1克(可選),淋花椒油5克,翻炒均勻。
10、表面撒香菜小段或小香蔥碎,就可以上桌享用醬香濃鬱的地鍋雞了。麵餅吸足了濃鬱鮮香的湯汁,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是這道菜的點睛之筆。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