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清指的是什麼?道教基礎,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2021-01-09 道家轉運

道教的三清,既可以指道教所尊的三清勝境,也可以指位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

三清勝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其中,玉清聖境的居住者為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的居住者為靈寶天尊、太清境的居住者為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尊神是道教最高神。

三清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代表著大道生成的規律。《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包陽,衝氣以為和。」老子 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三清也是道家哲學中「三一」學說的象徵。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也被稱作「太上無極大道」,太上老君就是道教始祖。「道」是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無邊無際、無師無上的永恆存在。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則為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

三清中,道德天尊位置位居最高,元始天尊次之,靈寶天尊位置位居第三。

相關焦點

  • 道教的「符」是怎麼畫的?何為「三山符籙」,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道家有言「不知書符竅,反惹鬼神笑」,在道教,「符」作為道士與天神溝通的媒介,是萬萬不可隨意亂畫,道士畫符時要用到黃紙和朱墨,朱即硃砂,墨即煙墨。道士畫符前,一般都要設壇行祭禮,需心無雜念,保持身心乾淨,淨心、淨身、淨面、淨手、漱口。一張符咒一般由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膽,符腳等五要素所構成。關於畫符,不同的道教派別有不同的畫法。通常情況下,符頭用三勾或敕令、雷令開頭。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三清,在正統道教中是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的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即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分別指: 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衛玉晨大道靈寶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
  • 道教中所說三界,並不是指天、地、人三界
    初看沒有什麼感覺,三界不就是「天、地、人」嘛,誰不知道,可是在道教中,三界乃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天、地、人三界。道教所說三界,與我們所認識的有什麼不同在傳統的認知中,天界,是神居住的地方,而地界,一般為鬼及鬼神居住的地方,而人界,則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這既是我們所就三界,而這也是普通人對於道教文化中三界的認知。
  • 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道教四大名山供奉的真神都是誰?
    1、武當山:真武大帝和南茅北馬一樣意義的是北少林,南武當,少林和武當一直是武術聖地,更是道教的名山。我們都知道一代武學宗師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了道教的一個分支武當派,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始真人尹喜曾經在武當山隱仙巖修道,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武當山的道教走向了巔峰時期。武當,非真武不足當之,真武就是指的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在道教之中是非常重要的神祗。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
  • 道教有什麼禁忌?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吃牛肉、狗肉和大雁肉
    原標題:道教有什麼禁忌?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吃牛肉、狗肉和大雁肉 對于禁忌,各派各教都有自己的忌諱點。
  • 什麼是法印?道教法印有什麼作用?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不同的道教派別有代表各派別道法特點的法印。法印的材質通常為木製、金屬制、玉制,在法印的上面刻有道教文字或完全符式化的圖案。其頂端的印鈕通常做成獅子或其他避邪獸的造型。法印是道教奏達天庭的公印,亦是道教行使神力的法物。
  • 在道教中「三清」和「四帝」什麼關係,哪個更厲害一點?
    看過《西遊記》的應該還記得有一段,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裡,鎮元大仙的弟子說:「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那麼「三清」和「四帝」,哪個更厲害一點?在道教的崇拜體系裡,三清是道教對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稱。
  • 道教中的「五方五老君」指的是哪五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與華夏民族共同發展,孕育出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在道教中有著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例如三清、四御、玉皇大帝等等。這些神仙有的是在天地初開之時出現的,是為神;有的是由人修煉而成的,是為仙。
  • 道教修到哪個層次,才能跳出三界、超脫輪迴?
    圖文:#嗣漢天師府#01在道教《早晚課》之中,我們每天都會誦讀元始天尊寶誥,開篇就是「三界之上,梵氣彌羅」這句話,許多人也對於這個道教的「三界」十分好奇,但不知道道教三界的體系具體是什麼樣子。道家所說的「三界」一般是指天、地、人三界,指的是整個大宇宙範圍或是超宇宙超時間範圍。
  • 這四個關於道教的常識,一般人很少知道
    道教開光在參觀道觀時,會發現大殿裡供奉著很多神仙的塑像,這些神像是由工匠用木雕或泥塑而成。道教認為,最初製作出來的神像是沒有神靈依附的,僅僅只是一尊雕像,只有經過高功法師舉行開光科儀之後方可供奉。開光是道教特有的一種宗教科儀,道教認為凡是所塑的神像都要經過一道程序,即裝藏。根據道教典籍《全真秘旨·神像裝藏》記載:凡塑神像,必先裝藏,以應五臟。
  • 道教為什麼不像其他宗教一樣隨處可見?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但一般人哪有那麼高覺悟,大部分人都是通不過考驗的,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艱難,也有很容易的,不過很難複製。比如以前一個叫呂恭的人,字文敬,一天他上山採藥,遇到三位得道的高人,這三位高人一個姓呂,字文起,一個姓孫,字文陽,最後一個姓王,字文上,這要是外國人看這段都得以為他們四個是親兄弟。
  • 道教諸神排名: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分別是誰?
    大家都知道道教諸排名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之分,那他們都是哪些人呢?一、三清一道傳三友,上古正神鴻鈞老祖座下三大弟子,大弟子太上老君,創立道教(八景宮);二弟子元始天尊,創立闡教(崑崙山玉虛宮);三弟子通天教主(靈寶天尊),創立截教(雲臺山碧遊宮)。二、四御四御是僅次於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 中國道教神仙級別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並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
  • 道教中的「步罡踏鬥」指的是什麼?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吸收了很多民間的傳統文化,包括神仙方術、民間巫術等等,這些文化逐漸演變為道教中的齋醮科儀,俗稱道教科儀。在道教科儀中,步罡踏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步罡踏鬥。
  • 比較全的道教傳統神仙(附圖),如有遺漏,請各位斧正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信仰黃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煉理論及方法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和諧、天下太平,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道教神仙是對道教信奉的神和仙的統稱。
  • 道教四大天師,除了張天師,知道另外三個的都算道教入門了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也有四大天師之說,那麼這四大天師是誰呢?作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為一般大眾所熟知,但是另外三大天師,知道的一定是對道教有相對了解的人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四大天師。
  • 道教祖庭嗣漢天師府全景一覽
    「麒麟殿上神仙客」,表明他們雖是神仙客,卻是以儒家入世思想為基礎的,因為麒麟閣是漢高祖劉邦召開軍事會議的地方,反映了儒家對道教的影響。所謂入世,就是積極參與社會事務。「龍虎山中宰相家」,表明他們是以道教的身份來參與社會事務的,因為龍虎山是道教之山,代表道教。總之,這副對聯集中體現了龍虎山道教深受儒家影響、積極入世的特徵。
  • 道教之於錢財: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摘要]道教認為,修道之人應該遵從"聖人無積"的教導,對世俗的財富不要有任何貪求。總之,修道之士,出塵離俗,安貧樂道,於世間無欲無求,當然更不會為財富而累身。道教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以正當手段得來的財富,道教都是讚賞的。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道教經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師行儀中,經常出現「敕令」的字樣。那麼,「敕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符咒中的「敕令」:敕令:chì lìng,也寫作"勅令"、"敕諭"、"法旨"。詞典上的解釋是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敕令」一詞用於道教文書時,借鑑了這一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