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成語,都並非本義,「人盡可夫」也並非貶義詞

2021-01-09 饕餮客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成語是從古代演變過來的,之所以說是演變是因為有很多成語,現在的意思和以前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掌上明珠。對於這個成語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吧,掌上明珠形容的是父母對女兒的愛,意味著這個女兒在家中就像是手掌中的明珠一樣,非常寶貴,把它捧在手心裡呵護著,指的是這個女性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但其實在古代,這個詞可並非這樣,在古代掌上明珠並沒有明確的男女之分,指的是父母對子女的重視,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掌上明珠的意義開始轉變,而且男性基本和這個詞沒有任何關係了,可能是因為明珠圓又亮,能夠形容一個女性的美好,因此讓掌上明珠這個詞則成為了女性的專屬詞彙。

這期間自然也包括了世人對於這個詞彙的理解,以及世人對明珠這個詞的含義。可以發現,有些成語確實隨著時代的進步,意思轉變了很多,隨著時代的改變,意思也和以前截然不同。除了這個詞之外,還有一些詞的意思,經過了很大的轉變,那就是人盡可夫。在現代意義來講,人盡可夫指的是一個女子太濫情不專一,有違婦道,認為這個女子對待丈夫不忠,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她的丈夫。

可是在古代,這個詞可並非是來否定女子,也並非是來指責女子的。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呢?在古代這句話的含義,指的是人人都可以是丈夫,這樣一聽感覺跟現在的理解差不多,但其實還是有一個典故的,這個典故講的是一個女兒問母親,稱丈夫和父親,誰更親呢?母親便回答,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女人的父親卻只有一個人,所以這樣相比誰輕誰重,豈不是一下子就能夠看出來。

所以在古代這句話並不是來否定一個女子和指責一個女子,含義方面也非常簡單,能夠一下子就能夠理解出具體的含義,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也沒有否定某個人。但是時代不同了,經過的時代的轉變,這句話變成了貶義詞,成為了指責和謾罵一個女性的詞彙。而一個成語之所以發展到最後,被世人曲解原因,也是包含著某個時代中世人對這個詞語的不理解,以及詩人對當時女性的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人盡可夫:這個成語背後究竟是個什麼故事?並非行為不檢
    很多男人,都曾面臨過一個千古難題: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如果下次,再有人這樣問你,你可以反問她,如果我和你爹只能活一個,你選誰?「人盡可夫」這個成語,大約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人盡可夫的本意便是,丈夫死了再找個帶把的就是了,但父親卻只有一個,所以該幫父親還是丈夫,你懂了嗎?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本義無關風月,如今含義卻難以啟齒
    (歷史釋疑 第102期/奉天玉)看過《中國成語大會》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這要一個問題——酈波老師在給大家科普成語知識的時候,常常提到語義的訛變。歷史在不斷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因此很多人都認為語義的訛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順其自然的接受就是了。
  • 曹操首創了一句成語,光顧著為自己臉上貼金,說的卻並非事實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是曹操公開發布的一篇文章中出現的。先來看看原文: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
  • 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 31 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湧向某處(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誤用】常被誤解為巷子裡空無一人。
  • 「愚不可及」是誇人?!這些常用的成語,原來都經歷了古今詞義大變!
    原標題:「愚不可及」是誇人?!這些常用的成語,原來都經歷了古今詞義大變! 如果有人說你「愚不可及」,你會不會暴跳如雷?且慢,這詞誕生的時候可不是罵人的,而是被先哲孔子用來誇人的。
  • 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時間:2020-10-08 0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 其中沆瀣是指兩個人名還是臭...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 其中沆瀣是指兩個人名還是臭水溝?時間:2020-10-08 10:22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提問!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 其中沆瀣是指兩個人名還是臭水溝? 小雞寶寶考考你,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什麼 10.8螞蟻莊園今日...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什麼 10.8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2020年10月8日,國慶節的最後一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成語的
  • 螞蟻莊園2020年10月8日答案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
    螞蟻莊園2020年10月8日答案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時間:2020-10-08 07: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2020年10月8日答案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 祿轉忌子女衝田宅宮 人盡可夫之終身桃花格
    命之寅位坐遷移宮,七星定點也落遷移宮,其生活空間就是喜歡在外與人互動。其一生禍福及一生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吉兇均與外邊環境息息相關。命宮與遷移宮互為陰陽,命宮為我,遷移宮為出外的我。遷移宮幹庚太陽星化祿入父母宮會生年權星,庚天同星化忌入兄弟宮衝破生年祿星。
  • 難以置信:眉來眼去、沆瀣一氣、彈冠相慶等12個成語意義完全改變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成語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語言文字也不斷更新演變。其中作為文化精髓的成語,在人們使用過程中,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雖然在改變,但大多數都是意義的引申和延展,然而也有一些意義卻完全改變,由原來的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
  • 一個「含冤」千年的成語,太慘了!
    成語「人盡可夫」,形容女子生活作風不檢點,誰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丈夫,隨意和任何男人同床,都會像丈夫一樣對待。 在古時候,這條成語的本意是:一個女子,任何男人都可以成為其丈夫,而具有血緣關係的父親卻只能有一個人,因此,丈夫和父親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人盡可夫」典出於《史記》:「父一而已,人盡夫也。」 說這句話的人是祭[zhài]足的妻子,我們先從祭足說起。
  • 專家:並非迷信,現在還有用
    在西方文明最初「入侵」中國時期,很多留洋歸來的人因為中國當時太落後,認為中國應當全面向西方看齊。在新文化運動中,新派文人們以《新青年》為陣地,紛紛扛起「反儒家」、「反孔子」的大旗,大力開展白話文運動等。這些對於中國來說是有著一定進步意義的。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原本有益的傳統文化難免受到波及,如中醫被西醫大力打壓,我國傳統風水學以及一些民間習俗全部被批為「封建迷信」等。
  • 為什麼現在有些中國人很少留鬍子?但是古代留鬍子的人很多?
    其實關於古人留鬍子的問題,早在60年代王力和沈從文兩位大家就曾經爭論過,原因是王力寫了一片古人鬍子的文章,沈從文為了反駁,動用了很多考古資料,從春秋戰國開始一個朝代一個朝代整理下來,這樣的嚴謹性真的十分讓人佩服,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搜一下沈先生的這片文章《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鬍子問題》。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對此母親給出解答,直言:「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大概意思就是人人都能成為丈夫,但是父親卻只有一個,這兩者又怎能相提並論?知道母親的選擇後,雍姬心中有了答案,為了不耽誤時間,火速找到父親,將刺殺一事告知。父親聽後震驚不已,立馬找來手下前去打探,事情真相果真如此,鄭厲公果然聯合雍糾為自己設了一個局。
  • 「人民日報」總結60個常用成語,據說80%的人都用錯了!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人民日報》總結的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01三人成虎【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 《莊子》中被後人曲解的3個成語,原來也隱藏著虛舟逍遙的智慧!
    莊周夢中的一隻彩蝶,不知讓多少人為之沉醉;莊周書中的那條大魚,不知讓多少人為之讚嘆。莊周,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段子手」,將他的人生智慧融入國學經典《莊子》(又名《南華真經》)之中。《莊子》中的每一則寓言都是一幅妙趣橫生但又深藏奧義的人生畫卷,給我們以智慧的啟迪。
  • 學漢字:「勿忘在莒」這個成語具體的來歷,「莒」的本義是什麼?
    有的地方稱為「鳧葵」、「蟹菜」、「荇菜」、「莕菜」,也有些地方又名「紅蘑虎」、雲香菜、雲天菜、玉米菜、玉谷菜、寒菜、人青等,湖北、安徽廣德等地稱為「漢菜」。就是說,凡是跟「於」有關的漢字,林多跟」大「有關,芋這種植物,葉子和根都大得嚇人,所以叫「芋」。
  • 成語「兩面三刀」原本的意思是什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引讀:「兩面三刀」這句成語許多人都聽過,也都知道這句成語是一個貶義詞,用來比喻一些居心不良,表裡不一的人。但許多人卻不了解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也許最後的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 很多人都誤解了,原意並不是這樣
    表面上來看,這是莊子談論惠施會很多本領,他的書籍多得可以用五輛車來裝載。當時的車是什麼車?是先秦的馬車,五車能裝多少書呢?墨家經典著作《墨子》之中有一章叫做《魯問》,裡面有一句話為我們揭示了答案: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