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當一面的信念為何讓你疲憊不堪,相同模式的出現告訴我們什麼?

2021-02-22 達慧的心靈小屋

佛教經典《大方光佛華嚴經》有云: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就是說如果人們想了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佛法要義,就要觀照世間萬法的本性,皆是由人們的起心動念所召感、造就的。

我們此時此刻就是在這人世間體驗如何創造,想要精確創造不單單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但往往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原因,一遍遍的重複相同的模式當中,很多人想要改變卻依然原地踏步,經歷這些都是必然的,這是了悟精確創造的必經之路,這也是一個探索過程,直到你在重複模式中獲得領悟,一個意象通過體驗獲得一個感受,而那個想法(信念)和感受正是我們去探索的。

如果你對自己在工作中有展現獨擋一面的想法,那麼你就會體驗到大事小事全部由你一個人包攬,而你會體驗到繁重和疲憊不堪。你想想,如果一個部門有五個人,而你獨當一面包攬了五個人的大部分工作後會如何,要麼加班要麼工作很晚沒有個人時間,你會很困惑為何會體驗到這個,當然你並沒有意識到你的大量工作來自你的獨當一面的想法。接下來我們再探尋一下為何你要有獨當一面的這個想法呢,獨當一面會讓你獲得什麼感受呢?獨當一面背後的潛臺詞就是你是非常有價值的,你通過獨當一面來展現自己是非常有價值的,可是這恰恰反應你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這才是第一因,你認為你是無價值的,所以你想通過你的獨當一面的做為改變自己的無價值感,這就是陷阱,你是無法通過做為來改變你對自己固有的信念的,這種做法就好比水裡點火柴,在分離裡找合一,緣木求魚。那根本行不通,除非你改變你對自己的定義,或者你改變對自己的意象,在無價值裡你永遠會找到無價值的證據,除非你不再去為了證明而做,那第一動因就已經決定了最終的結果。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會使用花唄,經常反覆體驗負債,從一開始負債幾百到負債幾千,甚至上萬,當然每一次我都能換上欠款,我是遵循我內在衝動在做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每一次內心都毫無波瀾,我也是會有各種情緒體驗,比如焦慮,匱乏,輕鬆,我覺得我相信宇宙是豐盛的會滿足我一切所需,但是,我如果真的認為我是豐盛的我為何還要通過這個負債來證明呢,那潛意識裡說明我是有懷疑的,而這個動機就是懷疑我是否真的豐盛,我獲得結果只有兩個而它們各佔50%,要麼是豐盛,要麼是匱乏。而這個遊戲所謂的豐盛就只是還清欠款,匱乏就是還不上。這裡的豐盛是有限制的。然後我發現一遍遍玩這個相同遊戲同樣的玩法真的很無趣,靈魂尋求的永遠都是擴展,因為我找不到其它可能性了,所以這個時候我才能真的放下不再重複相同的意象。而這個探索讓我放棄了我對自己懷疑的意象,因為懷疑只能創造懷疑。這就像在有限裡想體驗無限的感覺,那是不可能的,在有限裡體驗的只能是有限,除非你不再懷疑自己是否是無限的,那第一動因就已經決定了最終的結果,你相信什麼就會創造什麼,你創造什麼就會體驗什麼。

我說過我們靈魂會驅動我們去在某一個領域探索,雖然你不知道為何你如此選擇,但這就是學習過程,所以你不但勇敢的去探索實踐還要觀察自己思言行,你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明白你是如何創造這一切的。

當一個人持有隻有辛苦努力工作才能賺取金錢的意象,那麼他就會讓自己不斷經歷非常辛苦才獲得金錢體驗。你是匱乏你必須身臨其境的切身體驗匱乏,想從匱乏的狀態裡脫身並且不至於再重蹈覆轍,你必須探索你如何創造了匱乏。

當你懷疑你的老公是否愛你的時候,你同樣體驗到懷疑的結果,你既能找到老公愛你的證據也會找到他不愛你的證據,懷疑只能創造懷疑的體驗,各佔一半,你不可能有其他結果。

謹慎對待你持有的各種信念,包括各種普世價值觀,比如醜小鴨變白天鵝,第一因你已經把自己定義為醜小鴨,超越這個信念就是你本來就是白天鵝你不需要變白天鵝。

灰姑娘的故事的意象,第一因依然是苦情的角色,如果你依然保持這樣的意象在你的能量場裡,你體驗的就只是從悲慘到幸福,悲慘到幸福一遍遍的體驗。

自古以來的就灌輸給很多代的頭懸梁錐刺股,而這樣的意象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他們體驗到的都是學習的壓力和競爭的激烈還有困難,這樣的意象體驗不到任何學習的樂趣。

我們之所以會被一些具有極端的影視劇題材吸引就是我們有相同的意象,比如高富美愛上了傻白甜,窮小子一躍成為成功人士,平民窟裡的百萬富翁,你把自己已經定義為是窮小子,但你可以不這樣看待自己,你本來就是百萬富翁,你本來就是白天鵝,你可以不必那麼辛苦困難達成自己的夢想的。

我們所作所為都會成為我們一種感受,所以最重要的一點來了,就是感覺,無論你買了新衣服還是獲得了一筆錢,你都會有一種感覺,重要的是你想體驗那樣的感覺,所以為什麼神說,無論你要求什麼你都會被滿足,甚至你沒有開口前就已經給你了,就是你的感受會帶給你相應的現實體驗。而且堅定的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宇宙如此豐盛你無論如何都會得到你的所需,想獲得什麼先去找到已經獲得後的感覺。

所以如果你依然在相同模式當中不斷一遍遍探索,或者你不斷體驗相同的情緒的時候就去看看你對自己的第一動因是什麼,你無需去硬掰自己扭轉,你只需轉身朝向另一個方向即可,那就像你站在陽光下而你的影子會一直隨行,你不必只盯著那個黑黑的自己,就只是轉身朝著陽光走就可以了,影子一直都在但它不會影響你去任何地方體驗任何你所渴望的。

所有我們經歷的一切就只是讓我們整明白,我們是如何用我們的思想來創造的。

相關焦點

  • 清理對金錢的限制信念
    我臣服於更高的益處渴望物質豐盛是罪惡的這個信念與「金錢是萬惡之源」、「有錢人都是為富不仁的」等等信念模式是類似的。都是相信對金錢或者物質的渴望是不對的。如果在你的信念系統裡,你相信金錢是罪惡的,那麼你的生活裡就不可能擁有金錢。因為你的潛意識,會用盡人類能夠想到的所有方法推離金錢,以保證自己的純淨。
  • 為什麼我們要學會臨陣磨槍?
    我覺得這種焦慮的來源不是這件事情充滿挑戰本身,而是我們應對有挑戰事情的固有模式:那就是不要讓「事情失去控制」,一旦面臨一個任務,我們一定要把它準備得天衣無縫。我們為何形成這樣的應對模式?(2)教大家一個CBT的技術,叫箭頭向下技術:當自己覺得失敗受挫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對我意味著什麼呢?」——通常,這樣反覆拷問自己的時候,內心發出的聲音我們叫它「信念」。
  • 【博仁 教練】教練技術,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不斷重複的問自己:[我的幫助對他有用嗎?][我的介入是幫助他還是害他?]11. 當我的身體受傷或生病時:重複的問自己:[我到底怎麼了?]不斷重複的問自己:[身體想告訴我什麼?]反覆不斷的問自己:害怕擁有那些?不能擁有那些?可以擁有那些?直到最後你會體悟到你是可以擁有一切的。16. 喚醒內在智慧的洞見去觀照,自己內在的一切,傾聽自我內在的聲音,察覺每一個起心動念,為何心痛?為何煩惱?為何害怕?為何擔心?為何懊喪?為何動怒?為何固執?為何計較?為何愛戀?為何傷悲?
  • Michael Hall專欄:突破盲點,你需要一面鏡子
    其實,在Meta教練的自我實現心理學與意義表現軸裡,你會發現,盲點隱藏於你的實力之下,尤其是提供你優勢和核心能力的處事模式實力。這是因為每一個處事模式不但告訴你所要注意的,要看的,要聚焦的,要偵測的,它也告訴你所要刪除的、不要看的、要被蒙蔽的(以便於專注,但也會忽視某些東西,這就是所謂的盲點)。為什麼處理盲點在教練裡是那麼重要呢?
  •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含義為何會出現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含義為何會出現­  前些日子和一位從事青少年研究的學者交談,他說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一類很有特點的年輕人,和老一代通常一輩子只從事一個職業不同,他們經常擁有多個職業身份,或者多次跳槽,願意進入更多類型的行業。他們通常用「/」來介紹自己,比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這位學者說,如今人們把這類年輕人稱為「斜槓青年」。
  • 最具破壞性的三大限制信念
    可是如果這個人的信念還沒隨之改變,就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多困擾。這樣的信念,我們稱為『限制性信念』。我們的生活中,有三種較為普遍的限制性信念:無助、無望和無價值。無助,最具破壞力的限制性信念具有無助這種限制性信念的人,經常會產生莫名的無力感,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興趣,沒有目標,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想得多,而行動得少。
  • 從信念入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除非你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學會傾聽自己意識心裏面的信念,否則你就會覺得自己的情緒經常莫名其妙、沒頭沒腦地爆發,於是你就會把情緒當作敵人。這就是現代人的悲哀。你要明白,你的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是無來由的,因為是信念發動了它自己的情緒。打個比方,如果說不良情緒像條瘋狗,那這隻瘋狗也是有主人的,你要找出它的主人。主人就是你的心,就是你情緒背後的信念。
  • 【乾貨】行動學習促動師必備的四大信念
    在悲觀失望中,他思考: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也為你開了一扇窗。那麼,上帝為自己開的那一扇窗到底是什麼?最終他認識到,正因為自己天生沒有四肢,如果做勵志演講,會比任何人都更具有說服力。最終,胡哲成為最知名的勵志演講大師之一。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造物主在創造每一個個體時都賦予了其獨特的優勢和天賦。
  • 【教練】Michael Hall:突破盲點,你需要一面「鏡子」!
    客戶幾乎不會出來說:「我有這些盲點,我需要你幫我揭露出來,然後讓我可以處理它們。這樣我就不會被蒙蔽,讓它破壞我自己最好的意圖。」其實,當你湊巧指認出客戶的盲點時,他們通常會否認。為何?因為他們已經被蒙蔽。他們不知道它的存在。甚至是,客戶一點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 寫給最近疲憊不堪的你
    在書中,作者就將這些曾經治癒過自己的句子分享給了我們,為我們傳遞勇氣與幸福的秘訣。 熊啊,也從中選出了6句充滿力量的話語,分享給大家;希望最近感到疲憊不堪的小夥伴,能這些句子中獲取一些輕鬆和暖意,勇敢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 什麼是心智模式?
    近兩年,網際網路常常出現一個概念,叫「心智模式」。
  • 「信念」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
    [動畫表情]在坐的各位,其中對於個人「信念」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並不十分清楚,就像「信念」這個字眼,大家都常用,可是不一定所有人都清楚了解它的真正含義
  • 什麼是5W3H思維模式
  • 怎麼成為獨當一面的人?
    上次我們分享了Excel的技能包,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於是,我們再來分享一些有價值的工具。工作幾年後,隨著承擔的職責越來越大,需要通盤考慮的項目越來越多,「項目管理能力」就成了工作中的基本能力。掌握好這種能力,就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人。那麼,項目管理能力究竟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呢?
  • Excel兼容模式是什麼鬼?別急,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些表親在做excel時候,發現打開的表格,竟然長這樣:表格上方竟然出現
  • 運用潛意識來控制信念
    你肯定從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傳播中得知人類曾創造了很多生命奇蹟的真實故事。譬如,人與沙漠中遇險,並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倖免於難;在遇到地震後,於飢餓、乾渴中挑戰生命的極限……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處在絕境中的主人翁,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他們才得以活下來。心理學家表明:人的行為受信念支配,你想要做出什麼樣的成績,關鍵在於你的信念。所謂信,就是人言,人說的話;所謂念就是今天的心。
  • 心樁是什麼?
    心跟樁相應的人,看什麼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心不破體,形不破體,意不破體。」一個高人說。這,像是靈光一樣給了我啟示:站樁和心樁有異曲同工之處。站樁就是讓我們的心跟樁在一起來改善和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心樁是什麼?心樁就是我們的信念、信仰、使命、價值觀等的綜合。
  • 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是積分制管理.
    一句話,告訴你什麼是「積分制管理」:通過【扣分、集分、獎分】的方式用於對員工的管理與員工的成長激勵
  • 落書 | 帶著信念出發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爾信念,是黑暗中的光亮,讓我們在道路上不斷前行;信念,是孤海上的一艘帆船;信念,是暴風雨後的黎明;信念,是理想中的熊熊烈火。信念,是一種情操,是一種心態。信念使人進步,信念使人成功。人生下來並不都是成功者,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失敗了?
  • 回顧過去能帶給我們什麼?
    也有人說,如果你不小心,往事就會如收拾一條魚一般,掏空你的肚腸。有本美國人寫的小說,裡面的女主人公提到一種遊戲——通向肯特之路。一個人描述自己步行去肯特的情形及路上的所見所聞:形形色色的商人、客車和貨車、荒地和樹叢、北美夜鷹、風車、掉在溝裡的金幣等等。旅行者講完一遍,會再一次描述自己的旅程,略去一些細節,增加一些內容,調整幾個內容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