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工作六年半了,不算時間長,但也見識了一些東西,認識到一些人,看透了一些事!今日不談別的,就說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我認為的理想狀態。
我想大多數剛畢業的同學們一聽到這個問題,會把工資水平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是的,我曾經也這麼考慮過,也這麼認為過,但是現在我不這麼看了。世界在變化,你我都在成長,經歷過幾個階段,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剛工作那會,我的工資是三千八百大洋,隔壁公司我同學九千大洋,MLGD,奶奶個腿的,我們公司真XX,然後也聽一些前輩講其他的一些事情。自此以後,一顆我一定要辭職的種子就算是入土了,一天天的不斷成長,直到畢業五年後,總算離開了心目中的「火坑」,還和同事一起說過,以後就算睡橋洞也不回頭!(當時真傻X)。一路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到了自己從兒時就夢想的城市,「夢想」實現的那一刻,真他媽爽。隨之,立馬破滅了,破滅的那一瞬間,真他媽操蛋!
也就是夢想破滅後的這兩年的,我想到了什麼才是自己的追求,我到底要什麼,我在乎什麼,我…
說了一堆屁話,究竟怎麼判斷呢!
我認為工作就是工作,工作的時候我認認真真,和同事和睦相處,聽領導的話,工作的時候大家是同事、是戰友、是為了完成自己工作團結在一起的一把鐵錘,無堅不克。但下了班,完成工作大家就是兄弟,喝酒、唱歌、一起浪。這樣工作的時候很開心,下了班以後也很愉快。具體體現我覺得是:在工作時候,能得到領導同事的充分信任,這一點基於自己紮實的工作能力以及正常人給的正常思維,領導不信任你,領導不拿你當兄弟,領導有鍋不替你背,轉手就送給你,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我原先的大哥出什麼事情都會替我們擋下來,自己背,也許這鍋不是我的,是其他同事的,但我依然感動。所以我拿我們JS當一輩子的大哥。
所以就是一句話,能讓你開開心心工作的地方,能讓你下了班還開開心心的地方,這是一個標準
第二個呢,不讓你機械工作的地方。怎麼講呢?工作場所是一個講究綜合能力的地方,如果有條條框框卡著你,邊邊角角束縛著你,讓你沒法大展身手,沒法所心所欲。那這個單位應該僱傭機器人。
第三個,有人情味的單位,有良好的的企業文化的單位,不多說,多說無益。
第四個,對個人有好的影響,能提升自己的單位。就是說你進了單位以後,在單位的影響下,你學會了一些東西,學到了知識。並且這些學到的好東西,對你整個的人生都會有很大的有利影響,這是一個積極的單位,可以留。
不多說了,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自己目前的工作單位,或欺騙也好,個人願意也好,懵懂也好,有的人運氣好去了一個好單位,去了以後發現如魚得水,恭喜你,你是幸運的!但多數人肯定或因為個人原因、單位原因,過得不甚愉快!那怎麼辦?後續再談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拙見,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和機構的想法,也不針對任何一家單位。我相信每個單位都在自我成長,自我完善,努力成為每個員工的理想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