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分配時間?時間又為什麼需要去管理?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這個還真不能隨意分配。先不說時間就是金錢,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創造最大的價值,這是就是人生的意義。更何況,你已經達到自由支配時間的層級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更要規劃自己有限時間了。
時間管理,我自己的思路是:不是簡單的將時間劃分,然後這個時間點做什麼,那個時間點做什麼。我是倒推的方式去分配時間的。就是帶著目的來分配時間。
比如,我已經確立了自己的三個方向,三個方向都是具有長期價值的事情,值得投入終身的。那該怎麼帶著這三個方向上的事情,去分配時間呢?(個人成長,終身職業創業,個人價值投資理財)
首先:個人的終身職業創業——核心要點是將當前自己的工作與終身職業創業結合起來思考。自己的工作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實踐什麼?實踐自己學習到的東西。知行合一,比如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疑問,自己梳理,記錄下來。然後去尋找答案,進行知識學習,思考後,就行輸出實踐,第二天看實踐的效果反饋,總結改進,整理成清晰的方法論。這一整個過程即是學習的過程,也是工作的過程,更是提升的過程,這就是工作與終身職業的結合。(寫作就是我的終身職業,它讓我可以靜下心來學習,思考,輸出實踐反饋,改進,總結得出方法論。知行合一,讓我心態平和)那這部分目的,適合在什麼時間去做?當然是在工作時間,比如早九晚五。
其次:零碎的時間——個人終身成長的學習與思考。為什麼將這個放在比較零碎的時間?因為目前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可以很容易進行個人認知的學習,比如看網文,看有價值的公眾號,閱讀有價值的文章,冥想等等有價值意義的事情,這些零碎的思考,也很方便我記錄下裡,然後連成一篇有價值的文章輸出。通過這樣的累積,我可以很容易完成寫作上的知行合一,關於個人成長領域的。具體有哪些零碎的時間呢?通勤路上,休息冥想時間,甚至是上廁所的時間,任何零碎的時間都行。
最後:最具價值的自由分配時間——一個與大家拉開差距的時間。比如下班後,睡覺前。周末,節假日。這些都是完整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如果沒有利用好,可以說,人生將是灰暗的。這部分時間最適合需要整塊時間去學習,思考,輸出的過程。最適合做我的「個人價值投資理財」模塊。
時間分配好了,那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渠道分配。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專注。因為任何的深度思考,俗稱心流,都是產生於專注,不能分心。
我的各段時間內,渠道環境優化如下:
工作時間,打開所有的工作渠道,平臺,後臺,工具,筆記本,打開輸出渠道,我用的最多的是有道雲筆記,還有頭條。一個是私人的,一個是公開的。還要打開輸入渠道,比如學習的課程,培訓資料,關注的同領域的公眾號,頭條號,有將老師,司老師,等等。這樣在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時,完成了職業創業上的思考輸出。
零碎時間,打開個人成長領域的公眾號,導師的文章,有許老師,左老師,輝老師。進行文章的拆解。標題是怎樣的,開頭是怎樣的,結尾是怎樣的,框架是怎樣的,用了怎樣的例子,素材。學到了什麼?輸出自己的思考,實踐有價值的認知,後續復盤,再總結成方法論。
整段的自由分配時間,拿出書本,拿出筆記本,開始學習,輸入知識,思考,做好筆記,然後輸出到知識星球。這只是初步的閉環,學習,思考,輸出思考。還需要經歷大循環,學習輸出的思考,然後再踐行思考中的思路,獲得反饋,復盤總結,再輸出方法論。後續就按照方法論進行實踐,知行合一。
小結:1時間需要管理,實現有限時間內價值最大化 2 以終為始,帶著目的來分配時間。3 不同時間裡需要做到專注,才能出成績。4 優化各時間段內的各種環境。5 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