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N7期【同理心雙認證班】學員
《同理心的力量》認證講師
同理心教練
醫務工作者
非暴力溝通踐行者、傳播者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曾說:
「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
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訴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這真神奇啊!
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為得清晰起來。」
傳染科,一個充滿著恐懼的名字,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地方。在這裡,似乎空氣都被蒙上一層別樣的「色彩」呢!
3月的最後一個周末,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還是那個我工作了幾十年的熟悉的崗位,上午更換液體的時候,**床的小夥子問道:「醫生今天怎麼還沒來查房?」
我趕緊問他:「哪裡不舒服啊?」
他說:「沒有,就是想問問我的病情,我又想問醫生又怕見醫生,怕知道自己的病情,心裡非常矛盾。」說著,便低下了頭。
這位小夥子年僅29歲,是位B肝患者,因幹擾素的不良反應中斷幹擾素抗病毒治療而入院。
看著他矛盾糾結的樣子,我趕緊安慰道:「你是不是擔心自己的病啊?」
隔壁床的病友接過話說:「我都勸他好多次了,讓他看開一些。我的病這麼重,我都不怕,你這麼年輕,身體底子又好,你怕啥?可是他就是聽不進去。」
小夥子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只呆呆地凝視著窗外。那一刻,我忽然發現他眼裡的光暗淡了……
29歲,多麼年輕的生命,花季一樣的年齡,本該是朝氣蓬勃的啊!
看著他,那份落寞和消沉忽然間深深觸動了我,我真的特別想幫助他。
可是,我該如何幫助他走出人生的困境,提供他最需要的支持呢?
以前看到這種情況,我總是會積極鼓勵患者要堅強起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雖然這種方法有時候也會起作用,可隔壁病友說,勸慰對這個小夥子是沒用的。
我還可以做什麼呢?
忽然,我想到自己一直在學習非暴力溝通——是否可以用非暴力溝通同理心的知識,幫助他樹立治療的信心呢?
於是我開始著手準備。查閱資料,翻看書本,梳理相關內容,列出大綱。
同時,我又找到了帶我走進非暴力溝通同理心的鄭雯老師,諮詢如何更有效地做好這次溝通。
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進一步完善和反覆練習,我終於決定和小夥子做溝通了。雖然也帶著忐忑,但我有信心幫助到他呢!
來吧,和我一起,共同見證非暴力溝通的力量吧!
準備好後,我來到患者病床旁溫和地說:「聽到你說你想見醫生又怕見到醫生,看到你特別難過,我們聊一聊好嗎?」
徵得了他的同意後,我們的溝通開始了。
小夥子說:「我怕見醫生,怕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到什麼程度了。你知道嗎?我剛來的第二天,就看到同病房的病友好好的就突然吐出大口的鮮血,我特別害怕,我會不會也像他那樣突然吐血然後人就沒了呢?」
說到這裡,他的雙手緊緊握著,我能感覺到他的恐懼。
繼續陪伴他、傾聽他,並不斷安撫他:「聽起來你特別擔心你的病情,其實你也特別渴望與醫生溝通,好好治療是嗎?」
他抬頭看了看我,點點頭。
在我溫和的同理傾聽和引導下,我發現剛才緊緊握著的拳頭慢慢鬆開了。
他繼續說道:「其實我最擔心的是我的病會傳染,我都不敢跟人家說我住傳染科呢!我更怕傳染給我愛人和孩子,我想和他們在一起又害怕傳染他們,我的孩子才8歲······」說著,小夥子眼淚止不住地留下了。
我輕輕地將紙巾遞給他,繼續陪伴著他,體會他的感受並傾聽他。
我說:「聽你這麼說,其實你是對家庭、對孩子負責任有擔當的人呢!你特別渴望看著孩子無憂無慮地長大成人是嗎?其實只要我們好好配合治療,是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的呢!」
「真的嗎?」他似乎看到了光明,眼裡閃耀著期待的光芒……
就這樣,我一直陪著他,用心體會他的感受,同理他的恐懼、擔心和悲傷,並一步步引領他找到人生的希望。
終於,他長出了一口氣,我感覺到他整個人開始松下來,緊鎖的眉頭舒展了,語氣也逐漸緩和了下來……
最後他說:「我這會兒感覺好多了,心裡沒那麼堵了,輕鬆多了!以前他們總是讓我堅強起來,讓我不要多想,安慰我說沒事的。我知道他們的好意,但他們從來沒有理解過我的擔心和痛苦啊!謝謝你,謝謝你特別理解我,真的好多了。我會配合醫生好好治療,早日康復出院,我還要多陪我的孩子和家人呢!」
看到他臉上露出笑容,我也無比激動,能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幫助他從痛苦中走出來,積極配合治療,這不正是我們期待的嗎?這也是我們護士的價值體現呢!
出院前,小夥子特意來跟我告別,他說:「我特別感謝醫院,感謝醫生護士,也特別感謝你呢!我去過很多醫院,但從來見到你們這樣的護士,關心我、理解我,不僅治療了我身體上的病,更是治好了我心裡一直以來的擔心和恐懼呢!」
特別感謝這位小夥子的反饋,讓我收到了一份美好的禮物,讓我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帶著信心繼續學習。
未來,我會繼續運用非暴力溝通同理心的知識,幫助我們的患者,創造更融洽、更溫暖的護患關係!
醫患關係,本應是一種和諧的關係,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醫務工作者與病人的開始溝通變得小心翼翼:
工作中我們常常擔驚受怕,太多的醫療糾紛讓我們望而卻步。在這種前提下,如何創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呢?
作為新時代的醫務工作者,如果我們將非暴力溝通的知識運用於日常護理工作中去,在護患溝通中以理解和體諒患者為前提,鼓勵雙方充分表達需要和感受,而不是指責和或埋怨,又會有怎樣不同的護患關係呢?
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了解患者的需要,用關愛去理解並包容患者,是不是可以建立我們期待的良好的護患關係呢?
我想,一定會的。
非暴力溝通,又稱愛的語言,由美國的馬歇爾博士發明,它不僅是一種溝通技巧,更是一門學問,它通過運用同理心幫助我們轉變思維模式,幫助我們與自己、與他人建立高品質的連接,幫助人們在人際溝通中創造共贏。
同理心他人,就是與他人的內心連接,同理他的感受和需要。
同理心傾聽,就是陪伴和傾聽他人,用我們的真誠和關愛,引領他們走出生命低谷,活出自由、幸福的生命······
而我們,白衣天使,更可以運用同理心服務於我們的患者,創造出有溫度的、閃著獨特光芒的護患關係!
讓世界更有溫度
參加【同理心雙認證班】
一起見證同理心的力量
最新一期【同理心雙認證班】將於
5月24-26日在北京舉行。
了解課程詳情,歡迎點擊:
N8 • 北京【同理心雙認證班】開課通知
參加【同理心雙認證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初心——我為什麼來上【同理心雙認證班】?
如何用NVC搞定護患關係難題
更多疑問,歡迎諮詢:
【同理心雙認證班】項目負責人
龔文強 老師
1392037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