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為17萬土爾扈特人的回歸壯舉震撼的同時,也為那些未能回歸祖國而被迫留在俄羅斯的那些土爾扈特人的遭遇感到揪心。
他們是不幸的,因為17萬人中有近10萬人倒在了回鄉的路上;他們又是幸運的,還有數萬人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回到祖國的土爾扈特人得到了清朝政府的妥善安置,他們的心也永遠與祖國連在了一起。
歸來的人心已定,那些沒有回歸選擇留下來的土爾扈特人,在俄羅斯又經歷了什麼,現在的他們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們就從他們的來歷開始說起吧。
土爾扈特人的來歷及遷徙概況
土爾扈特部,是蒙古衛拉特部四衛之一。說起衛拉特,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如果說起瓦剌人,許多人都知道,因為當年的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就是瓦剌人幹的。而這個瓦剌,就是後來的衛拉特,只是清朝時,把明朝的瓦剌改稱為衛特拉,實際上都是一回事,都是漠西蒙古人。
那麼,土爾扈特人怎麼會大老遠地跑到了俄羅斯呢?這和當時他們面臨的處境有關係。
那個時候的新疆地區,正是準噶爾部興起之際,那個後來被康熙滅掉的噶爾丹,就是準噶爾部首領。
17世紀初,隨著準噶爾部的崛起,衛特拉四部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越來越激烈。1616年,為了尋找新的棲息地,土爾扈特部開始長達數十年的漫長遷徙徵途。
他們一路跋涉,逐草而行,在託波爾河上遊停留了一段時間後,最終 在1643年來到了伏爾加河流域下遊的阿斯特拉罕一帶,開始了新的生活。此時的伏爾加河流域下遊,俄羅斯的勢力還沒有擴張到此,和無主之地差不多。雖然人煙罕至,但草原眾多,水草肥美,特別適合遊牧生活,而且這裡也遠離戰爭,和戰亂四起的衛特拉比起來,幾乎就和人間天堂一樣。
這其間,土爾扈特人雖然也和俄羅斯人有了交集,但並沒有發生什麼衝突。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遠走的土爾扈特部依然派人前往清廷,向順治皇帝納表稱臣,果然,人在江湖之遠,依然心繫祖國,這也為土爾扈特人後來的東歸埋下了伏筆。
沙俄對土爾扈特人的控制與奴役
好日子總是短暫的,隨著俄羅斯勢力在伏爾加河流域的滲透和嚴苛的統治,土爾扈特人在這裡悠閒放牧的日子也結束了。
到1673年,土爾扈特部已經處於沙俄的強大壓力之下了。他們不得不一方面極力抵抗沙俄控制、吞併土爾扈特汗國的企圖,另一方面,在與沙俄虛與委蛇的同時,一直沒有放棄與清王朝的聯繫。
在阿玉奇於1724年去世不久,俄羅斯進入了葉卡捷琳娜女沙皇時期,開始了強烈的對外擴張,在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人自然也被強勢的沙俄納入了統治範圍內。
沙俄並不是一個對其它民族抱有善意的國家,他們對處於遊牧狀態的土爾扈特人實行奴役和同化的政策。一方面,徵召大批量的土爾扈特青壯年加入軍隊,幫助沙俄進行軍事擴張。在數次俄土戰爭中,造成了許多土爾扈特人死於戰場,這對人數並不多的土爾扈特人來說,損失是相當慘重的。第二方面,沙俄統攬了土爾扈特人與外界的經濟來往和司法裁判權,這相當於控制了土爾扈特人的生存命脈。最後,也是最狠的招數,就是沙俄試圖極力從根本上改變土爾扈特人的宗教信仰,對其實行的信仰同化政策。
我們知道,蒙古人是信仰藏傳佛教的,而俄羅斯人信仰的則是東正教,二者格格不入,但俄羅斯人卻強迫土爾扈特人改信東正教,為此還破壞了許多土爾扈特人的寺廟。
用我的人可以,搶我的錢也可以,但你動我的信仰,那就要命了,這自然激起了土爾扈特人的反抗之心。
恰在此時,在1764年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土爾扈特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沙俄廢除了哥薩克蓋特曼國,吞併了烏克蘭大部分土地,其首領也被流放到了遙遠而寒冷的西伯利亞。俗話說,兔死狐悲,土爾扈特人同樣擔心哥薩克人的遭遇有一天也會降臨在他們頭上。
土爾扈特人的擔憂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沙俄已經在土爾扈特人的領地四周建立了許多堡壘和要塞,形成了圍困之勢,取消併吞並土爾扈特汗國也就是時間問題,雙方也因此不斷發生衝突。
土爾扈特人艱難的東歸之路
沙俄的威脅,讓土爾扈特人如鯁在喉,似芒刺在背,必須給自己尋找新發出路了。
本來,他們之所以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躲避戰亂和被準噶爾吞併奴役的命運,哪想到躲開了豺狼,又遇到虎豹,俄羅斯人也不是善茬。
一直與清王朝有聯繫的土爾扈特人,得到了那個曾經逼得他們出走的準噶爾汗國,已經於1757年被乾隆皇帝滅掉的消息,這無疑是給了正處困境中的土爾扈特人一劑強心劑,回去,回老家去!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遏制不住了。
漫漫回鄉路
1771年1月,在土爾扈特部首領、阿玉奇汗的曾孫渥巴錫的率領下,開始了充滿危險與死亡的東歸之路。
由於東歸計劃的被人洩露,渥巴錫不得不帶領伏爾加河右岸的17萬人提前行動,而在左岸的土爾扈特人因為隔著伏爾加河,沒有及時達到行動的消息,這時還蒙在鼓裡,後來除了一小部分想方設法逃回外,大部分最終留在了俄羅斯。
渥巴錫率領的東歸大軍,用堅韌的毅力和犧牲,歷時七個月,跋涉一萬多裡,在沙俄和哈薩克人圍追堵截、白災、瘟疫三重的打擊下,以損失了十餘萬人的代價,終於回到了故土,被清王朝安置在準噶爾盆地的巴音布魯克、烏蘇等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一次難以置信的回歸壯舉。
英雄渥巴錫畫像
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人之命運多舛
右岸開始行動以後,左岸來不及行動的兩萬多人被迫留了下來。這部分人除了少部分用各種方式回到祖國外,絕大部分都被沙俄的軍隊圍困了起來,而且一圍就是十幾年。
鑑於土爾扈特人回歸事件的嚴重影響,為了防止留下的土爾扈特人再次逃離,女沙皇廢除了土爾扈特汗國的自治權,並把其納入到哥薩克體系中單獨管理,同時將這部分土爾扈特人改稱為卡爾梅克人。
那麼,沙俄為什麼極力阻止土爾扈特人東歸呢?自然是看中了他們的人力資源和英勇善戰。當時俄羅斯不停地與周邊國家尤其是土耳其發生戰爭,急需土爾扈特人補充兵員,自然不會讓這些寶貴的人口資源流失,要知道那個時候,有人就有一切,現在是這樣,不發達的古代,更是這樣。
為了阻止留下來的土爾扈特人再次逃跑,沙俄把那些不服從的土爾扈特人流放到了西伯利亞,那些逃跑的也遭到了哥薩克起不到追殺,餘下的人大部分都被徵兵投入了戰爭中。
可以說,這個階段的土爾扈特人日子是非常慘的。
隨著時間的流失,俄羅斯也來到了十月革命時期,這時已經成為卡爾梅克人的土爾扈特人,組建了騎兵團,參加了著名的察裡津保衛戰,打敗了近4.5萬名哥薩克白衛軍,為捍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作為回報,這些流浪的卡爾梅克人,終於再次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園,這就是卡爾梅克共和國。
不久二戰爆發,德軍在進攻蘇聯時期,佔據了卡爾梅克共和國。在德軍的威逼利誘下,卡爾梅克不得不投降了德國,並組織偽軍對蘇軍作戰。本來蘇聯人對有卡爾梅克人參與對蘇軍作戰並不知情,但在戰後蘇軍清理被俘人員時,發現有裡面有兩千多是卡爾梅克人,這讓蘇聯方面大為光火,認為他們背叛了蘇聯。
於是,被定為犯有叛國罪的卡爾梅克人又開始了不幸的經歷,卡爾梅克共和國也被取消了,十幾萬卡爾梅克人都被遷移到遙遠而寒冷的中亞、西伯利亞等地,那些被懷疑叛國的人,也被殺害或者流放。
卡爾梅克騎兵團
卡爾梅克人對蘇聯這樣的處罰自然表示不服。實際上,在蘇德戰場上,他們對抵抗德軍的進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著名的基輔保衛戰中,卡爾梅克騎兵團作戰勇敢,敢打敢拼,僅此一役,就一萬多人壯烈戰死,近萬人被俘,和幾乎全軍覆沒差不多。
在史達林格勒、高加索和第聶伯河三大戰役中,卡爾梅克人支援了前線無數的後勤保障物資,對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在被全部扣上叛國罪,自然不服啊。於是,倔強的卡爾梅克人一直沒有放棄申訴、上訪和控告。
在各方的聲援與努力下,加上證據顯示卡爾梅克人確實被冤枉了,1958年5月,赫魯雪夫為卡爾梅克人平反了,並恢復了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的十多萬卡爾梅克人也回到了伏爾加河兩岸的卡爾梅克故土。
保持著自己傳統的卡爾梅克人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留在俄羅斯土爾扈特人,並沒有因為歷史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信仰,一直信奉藏傳佛教。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卡爾梅克人也逐漸脫離的遊牧狀態,開始在諸如石油、鐵路、機器製造等行業展現自己的才華。
除了留在俄羅斯的這部分,也有少部分土爾扈特人分布在其它歐美國家,日子過得也都挺好。
卡爾梅克人在風起雲湧的歷史大潮中,也出現了許多名人。比如,列寧就有四分之一卡爾梅克血統。
率領卡爾梅克騎兵,一路攻伐到柏林的蘇聯英雄奧卡·戈羅多維科夫騎兵上將。
總之,這些土爾扈特人,現在的卡爾梅克人,已經在那塊土地上,牢牢地紮下了根,在那裡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