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烏拉爾河,穿越哈薩克草原,付出十萬人代價東歸的土爾扈特人

2020-12-10 歷史國之魂

土爾扈特部,是清代厄魯特蒙古四部(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之一。

清朝早期疆域

1628年(明朝末年),其部首領率其所部及部分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牧民西遷至尚未被沙俄佔領的伏爾加河下遊地區,建立了土爾扈特汗國。後來沙俄勢力東侵,迫使土爾扈特汗國俯首稱臣,土爾扈特人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後來沙俄又強制徵召土爾扈特人參與對土耳其的戰爭,連續21年的徵戰使土爾扈特人數銳減。

土爾扈特騎兵

乾隆二十一年(1756),土爾扈特汗敦羅布喇什派遣使者假道俄羅斯,歷時三載到達北京,向乾隆帝呈獻貢品。

乾隆三十六年(1771)1月5日,因不堪沙俄的苛刻統治,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率領3萬多戶、17萬族人武裝起義,突破沙俄的封鎖開始東歸。

土爾扈特西遷、東歸路線圖

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破釜沉舟,首先點燃了自己的宮殿,其餘數萬戶族人亦點燃了自己的帳篷,伏爾加河一側頓時火光沖天。後渥巴錫率領一萬多騎兵斷後,掩護族人東撤,東歸大軍分三路啟程回歸故國。

渥巴錫率部東歸

由於消息閉塞,溝通困難,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消息清政府事先並不知曉,甚至事後仍未得到消息。直到同年4月,俄方遣使來通報土爾扈特舉部東返,要求清政府拒絕土爾扈特部入境,清政府才得知這一消息。

在土爾扈特部剛剛抵達伊犁時,沙俄就通過外交手段交涉清政府,要求其不能接受土爾扈特部進入國境,否則將付諸於戰爭。

土爾扈特騎兵與追兵激戰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後命人回復沙皇:「此等厄魯特因在爾處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澤,投奔大清實屬誠心歸附,大皇帝施恩,將其戶口、屬眾分別指地而居,各自獲得安生之所」

後又霸氣回覆:「爾等若要追索伊等,可於俄羅斯境內追索之,我等絕不幹預,然其已入我界,則爾等不得任意於我界內追逐,若爾等不從我言,決然不成,必與爾等交戰」

舉部東歸的土爾扈特部

土爾扈特人經過數次戰鬥,犧牲數萬人,終於擺脫了沙俄軍、哥薩克騎兵、哈薩克騎兵的追擊和阻截,於同年6月底進入中國新疆境內,但此時原本17萬人的大部落只剩約7萬人成功到達伊犁。

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乾隆帝從陝西調撥300萬兩白銀及大量物資給予土爾扈特部,並將水草豐美的巴音布魯克、烏蘇、科布多等地劃給土爾扈特部作牧場。

隨後渥巴錫等人來到承德避暑山莊多次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見和宴請。同年10月,恰逢承德普陀宗乘之廟落成,舉行盛大的法會,乾隆帝令人在普陀宗乘之廟內豎起兩塊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銘刻了他親自撰寫的《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的巨大石碑,用來紀念土爾扈特部東歸的壯舉。

土爾扈特部東歸石碑

回到祖國的土爾扈特族人終於如願來到了「太陽升起的地方」,在水草豐美的新疆牧場安家立業,而率領他們東歸的領袖渥巴錫卻因積勞成疾,身染重病,於公元1775年病逝,年僅33歲。

土爾扈特汗渥巴錫

東歸的土爾扈特人終於如願回歸,可事情並未結束,時間回到1771年1月15日渥巴錫武裝突襲的那天,其實選擇在這天實屬意外。遊牧在伏爾加河兩岸的衛拉特人(蒙古部落稱謂,外國稱卡爾梅克人)本來密謀東歸,不料消息洩漏,渥巴錫無奈只得率領伏爾加河東岸的三萬餘戶倉促舉事,而西岸的近萬戶族人因河面未封凍無法渡河而未能一同東進。

渥巴錫像

渥巴錫行動後沙俄軍隊立即加強對西案剩餘部落的控制,為了防止他們東歸祖國,沙俄軍隊一直包圍了他們十幾年,不準他們離開伏爾加河沿岸。雖然此後幾年間先後有2000多人小規模的、分散的回到祖國,但大多數衛拉特人未能回到如願東歸,至今仍留居俄國卡爾梅克共和國。

卡爾梅克共和國

一戰和二戰的時候,留居俄境的蒙古人組成蒙古騎兵團,為了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流下了無數熱血,續寫了蒙古民族新的輝煌。

相關焦點

  • 東歸還是東徵?土爾扈特人的壯舉給了歷史一個清晰的答案
    如此一來,土爾扈特人渴望安寧生活的美夢又一次被打破,於是他們想到了東方的根——那個讓自己魂牽夢繞的故鄉。1698年,已經在卡爾梅克草原生活了近七十年的土爾扈特部遣人到大清帝國表達了東歸的意圖,當時的康熙皇帝予以首肯。但是,當土爾扈特使者阿拉布珠爾返程時,卻遭到準噶爾部的阻截。準噶爾聲稱,人可以過,但必須把命留下。
  • 那群沒有東歸的土爾扈特人
    在今天的俄國西南部,當年沒有東歸的那群土爾扈特人依舊在努力掙脫20世紀黑暗歷史的陰影。 文|李希光 對於土爾扈特,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大概是歷史課本提及的土爾扈特東歸。
  • 土爾扈特東歸既有故土之思也有沙俄壓迫的原因
    起初,土爾扈特部與其他三部都駐牧在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之南,後來厄魯特部之一的準噶爾部日漸強大,謀求盟主的地位,等到噶爾丹之父巴圖爾琿臺吉上任後,準噶爾部實力又一次擴展,「據伊犁,兼脅旁部,與喀爾喀鄰,勢俱張甚」,在此時土爾扈特部顯然也是準噶爾部吞併的目標之一,當時的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不甘心屈服於準噶爾部,遂決定率部落五萬餘帳,二十萬餘人離開原駐牧地塔爾巴哈臺,向西南遷徙,越過哈薩克草原
  • 土爾扈特東歸是騙局嗎?並不是!但也確有隱情鮮為人知!
    土爾扈特的東歸估計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在公元1771年,已經西遷歐洲的瓦剌土爾扈特部大多數部眾,在其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離開了已經生活了100多年的歐洲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流域,通過半年多長達4000公裡的遷徙,返回了其位於中國境內的祖居地。那麼當時土爾扈特究竟為什麼要東歸?真的只是為了返回故土?還是另有隱情?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土爾扈特東歸的前因後果。
  • 老師不會告訴你,土爾扈特人回歸清朝,其實是搶地盤失敗後的妥協
    歷史上對於土爾扈特部落東歸都是大加讚譽,一個民族不遠萬裡,突破重重阻隔,回歸故土,落葉歸根,怎麼說都是一段佳話。從結果來看,確實是這樣的。但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並不不是其東歸的原因。對於土爾扈特部落來說,作為一個遊牧民族,無論是之前的離開故土,還是後來的遷徙回歸,生存才是一切的緣由。
  • 如果土爾扈特人沒有冒死從沙俄回到大清,他們的命運會如何?
    土爾扈特人東歸的事件可以說得上是世界歷史上十分悲壯的一段遷移史。根據記載,十七萬土爾扈特人最後成功到達我國伊犁等地的大概只剩下了不足十萬餘人,在他們遷移的過程中遇到了沙俄、哥薩克和哈薩克等國家軍隊的圍剿堵截,並且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成功地避開住了土爾扈特人全部被消滅的危險。如果土爾扈特人沒有回到大清,他們的命運會如何呢?
  • 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中國,剩下那些留在俄羅斯的人命運如何?
    他們一路跋涉,逐草而行,在託波爾河上遊停留了一段時間後,最終 在1643年來到了伏爾加河流域下遊的阿斯特拉罕一帶,開始了新的生活。此時的伏爾加河流域下遊,俄羅斯的勢力還沒有擴張到此,和無主之地差不多。雖然人煙罕至,但草原眾多,水草肥美,特別適合遊牧生活,而且這裡也遠離戰爭,和戰亂四起的衛特拉比起來,幾乎就和人間天堂一樣。
  • 土爾扈特人:「人不得成親,畜不能產仔」,萬裡大逃亡中的命令!
    土爾扈特人自古以來都會認為,「東方就是屬於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曾經在一場大逃亡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已經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但是他們自身卻知道,為了這場戰役已經做出了多麼大的犧牲,其實他們的祖先就是成吉思汗的護衛,而且主要的意思就是護衛軍。
  • 東歸還是東徵?土爾扈特人為什麼不遠萬裡,冒死遷徙?
    土爾扈特人東歸是乾隆時期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18世紀中後期,土爾扈特人在其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開啟了上萬裡的大規模遷徙,在清王朝乾隆36年的時候重新回歸了祖國的懷抱! 那麼土爾扈特人為什麼在西遷之後又要東歸,乾隆皇帝真的無所顧忌的接納了他們麼?今天我們就了解一下他們回來的原因!
  • 乾隆年間,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回到中國,那些留俄羅斯的怎樣了?
    沒錯,這就是那個率領17萬土爾扈特族人從沙俄東歸的英雄。走在和靜縣的街道上,蒙古人隨處可見,這裡的蒙古人絕大部分是土爾扈特部人,幾乎都是那一批東歸回來的土爾扈特人後裔。當年,土爾扈特人為什麼去了遠方?為什麼要從沙俄東歸?
  • 土爾扈特部為何東歸清朝?
    17世紀30年代,為逃避衛拉特蒙古內部戰爭的危險,在首領杜爾伯特的帶領下西遷至俄羅斯伏爾加河下遊地區。沙俄對土爾扈特實行極其殘酷的統治,使土爾扈特人倍受壓迫。加之沙俄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由於戰爭需要向土爾扈特人進行頻繁且大規模徵兵,導致青壯年男性人口數量大幅度縮小,以家庭為單位的草原遊牧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 乾隆年間,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回到中國,那些留俄國的,後來命運如何?
    沒錯,這就是那個率領17萬土爾扈特族人從沙俄東歸的英雄。 走在和靜縣的街道上,蒙古人隨處可見,這裡的蒙古人絕大部分是土爾扈特部人,幾乎都是那一批東歸回來的土爾扈特人後裔。 當年,土爾扈特人為什麼去了遠方?為什麼要從沙俄東歸?他們有沒有族人留在俄國,後來怎麼樣了?
  • 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回到中國,那些留在俄國的,後來的命運如何?
    提起卡爾梅克人,大家就會想起歷史上非常有名的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事件。 明朝末年,草原上的準噶爾部發展壯大,開始對土爾扈特人虎視眈眈,企圖把他們一舉吞併。 1616年,土爾扈特人不得不離開生活了千百年的新疆塔爾巴哈臺故土,走過萬水千山來到了當時還沒有被沙俄染指的伏爾加河下遊一帶,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土爾扈特汗國。
  • 那個一代天驕狂瀾雄風卻憂鬱而死的東歸英雄……
    1二十多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東歸英雄傳》,講述了流落俄國伏爾加河流域的蒙古人中的一支(扈爾特人)反抗沙俄壓迫回歸祖國而進行了一場悲壯的民族大遷徙的故事,其中為爭奪保護東歸的地圖,將地圖刻在人背上割下來進行殊死打鬥的場面我至今難忘。
  • 【薦讀】土爾扈特部東歸
    於是俄國政府決心用武力徵服土爾扈特。我國土爾扈特部眾奮起反抗。不幸的是其部長和鄂爾勒克戰死於阿斯特拉罕城下,他為土爾扈特部的獨立自主獻出了生命。18世紀20年代以後,在俄國政府強大壓力之下,土爾扈特逐漸為其控制,儘管如此,土爾扈特汗阿玉奇仍然「獨立行動,甚至進攻沿伏爾加河諸俄羅斯城市」。土爾扈特人的不斷反抗,使俄國政府無法實現對他們的徹底徵服。於是俄國當局又採用了另一手。
  • 天山懷抱裡的世外桃源,著名東歸部落、土爾扈特人的牧場
    根據清宮檔案《滿文錄副奏摺》記載,離開伏爾加草原的17萬土爾扈特人,「其至伊犁者,僅以半記」。為妥善安置,清政府勘察水草豐美之地,將巴音布魯克(蒙語:豐富的泉水)、烏蘇等地劃於土爾扈特人作為牧場、駛離那拉提究竟是向西過伊寧去探尋伊昭公路,還是繼續獨庫公路之旅去雪山懷抱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權衡之後我們決心「魚與熊掌兼得」方能不辜負這次詩與遠方的遇見之旅。先去巴音布魯克草原,再調回頭走伊昭公路。
  • 土爾扈特部東歸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土爾扈特蒙古人)
    於是俄國政府決心用武力徵服土爾扈特。我國土爾扈特部眾奮起反抗。不幸的是其部長和鄂爾勒克戰死於阿斯特拉罕城下,他為土爾扈特部的獨立自主獻出了生命。18世紀20年代以後,在俄國政府強大壓力之下,土爾扈特逐漸為其控制,儘管如此,土爾扈特汗阿玉奇仍然「獨立行動,甚至進攻沿伏爾加河諸俄羅斯城市」。土爾扈特人的不斷反抗,使俄國政府無法實現對他們的徹底徵服。於是俄國當局又採用了另一手。
  • 土爾扈特大部東歸後,留在當地的卡爾梅克人如今怎樣了
    土爾扈特人在伏爾加河流域這片人煙稀少、水草豐美的平原上,開始生活繁衍,建立起了土爾扈特汗國。 在接下來的100多年時間,土爾扈特人始終保持著與清朝政府的關係。 17-18世紀,俄羅斯經歷了雄主彼得大帝、女強人葉卡捷琳娜女皇等的治理,國力大增,對領土的控制欲急速膨脹,日子原本過得有滋有味的土爾扈特人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 17萬土爾扈特人東歸回到中國,剩下那些留在俄羅斯的後來怎樣了?
    直到準噶爾汗國被清朝滅掉以後,得知消息的土爾扈特人才決定東歸回國,不再繼續忍受沙俄的欺辱。不過你知道嗎?1771年的時候,僅有17萬土爾扈特人得以踏上東歸路途,那剩下的那部分人呢?他們後來都經歷了些什麼呢?為了幫大家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下面就來給大家做一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