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男談創作:要尊重觀眾而非討好,追求「人人愛」是無用功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8月12日上海書展,蔣勝男在與浙江文藝出版社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活動現場,為讀者籤名贈言。浙江文藝出版社供圖 新華網發

  新華網上海8月22日電(文星月)2020上海書展期間,新華網專訪以創作歷史題材聞名的作家、編劇蔣勝男,邀請她講述自己的創作理念,以及從事網絡文學創作二十餘年來對行業內部變遷的思考。

  曾在採訪中被媒體形容為「江南女子」「溫柔知性」的蔣勝男,談至興濃時,身上「敢想敢說」的銳氣讓人吃驚;但憶及她所塑造的那些個性鮮明的女性角色,又讓人覺得理當如此。譬如,當提到如今已是一種創作標籤的「大女主」,蔣勝男認為,「大女主」不在於事業、愛情多麼風光,而在於其背後經歷並克服的一系列困難;談及短視頻等新型娛樂方式給文字行業帶來的挑戰,蔣勝男則直言,應當正視現代社會中信息載體的變化,而非一味視新事物為「異端」。

  長年的網絡寫作生涯,給了蔣勝男縱觀網絡文學發展史的視野和底氣。在她看來,網絡文學創作者和受眾從最初的「社會精英」到「城市小康」,再到「網吧」和如今的「村村通」,準入門檻雖然不斷降低,但其背後隱含的信息交換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積極面仍然大於消極。「它能讓所有人知道,原來別人有那麼多不同的活法。」蔣勝男說,這是她眼中「網絡改變社會」最重要的意義。

  文學人物可以成為現實生活的坐標

  新華網:您這次攜近作《燕雲臺》來到上海書展,書中主角蕭燕燕(編者註:即遼朝蕭太后蕭綽,小字燕燕,故又稱蕭燕燕)以及此前《羋月傳》中的羋月,都是各有千秋的歷史女性人物,您在塑造這類角色時一般如何把握?

  蔣勝男:我會儘量讓筆下不同的角色在性格特徵上拉開距離。比如羋月是一個很堅忍的人,蕭燕燕則是一個直接、活潑的人,這些性格特質源於她們各自人生中的變化。

  當我寫作的時候,我從不單單去寫一個人,更多地是在寫那段歷史。好比我寫羋月、寫蕭燕燕,不是因為這兩個歷史人物忽然讓我一見鍾情,是因為我想寫一個大時代下,群體在十字路口如何抉擇。這些抉擇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做出的,只是寫作的時候,需要挑選合適的人物作為代表。

  包括寫人們口中的「大女主」,我認為「大女主」不在於事業多成功、男人多愛她、她有多「開掛」,每個人其實都不容易,就算看上去有「掛」,背後往往也經歷過很多的打擊,在我看來,現代女性是想從中得到一種情感共振的。

  新華網:您說的情感共振是指?

  蔣勝男:打個比方,我們在生活中會經歷成功、失敗、被背叛……種種情況下產生的情緒,不能完全被親朋好友勸慰和消化,就可以在文學人物身上尋找共振,或者說一個「情感坐標」。這個坐標可以是「壞」的,讓我們知道遇到事情最糟的處理方法,生活中決計不能這麼做;也可以是正面的,讓我們知道遇到挫折的時候如何重新站起來,甚至讓自己變得更好。

  文學人物帶給讀者的共振包括情感上的,也包括命運上的,因為人類對生命的疑惑是相通的。這些情感經歷和內心的折磨,也需要作者投入沉浸式的寫作。

  新華網:說到沉浸式寫作,作為一名生活在現代的女性,您在創作中怎樣處理自身和作品所在時代價值觀的衝突?

  蔣勝男:我發現我們對古代可能有一種貼標籤的傾向,認為它是「封建的」「壓迫的」「壞的」。其實時代不同,規則不同,但每個人對事物的處理有一定邏輯,人性趨利避害,這個邏輯一定是不變的。

  創作者尊重觀眾,觀眾自然會尊重你

  新華網:您剛才談及,文學人物可以成為讀者生活中的坐標。但讀者能否接受一個「壞坐標」,他們認為的「壞」和創作者心中的「壞」又是否統一,值得商榷。

  舉例來說,近期一部引起爭議的電視劇中,女主角經歷了丈夫出軌、被丈夫牽連欠債、自己賣房賣車還債,但編劇並沒有安排她「東山再起」,只是在結局離開上海,到深山重新創業,不少網友對此大加吐槽「別說這是現實,上班這麼累就想看點爽的,為什麼噁心我」。您也是一名編劇,對觀眾與編劇在認知上發生劇烈衝突這種現象怎麼看?

  蔣勝男:我的看法是,編劇在創作中的確可能想追求現實感,因為我們都知道,例子裡的事在現實生活中是會發生的。問題在於,如果一部劇的開頭看起來是「爽劇」,就會開啟某種誤讀。觀眾帶著「爽劇」的期待看下去了,最後編劇突然要和觀眾「講現實」,這會激起觀眾的憤怒——一家餐館從外面看是魯菜館,到了上菜的時候突然端上一盤川菜,那顧客肯定有情緒反應啊。

  當然,這也可能是電視劇劇本的創作體制導致的,有時候一部戲的劇本涉及多人創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又可能都會覺得開頭三集之內要有一個特別爽的東西來「出圈」。這就要看影視劇的創作意圖有沒有一以貫之,每個編劇到底在往一個方向合力,還是往不同方向使勁?

  我認為,編劇講現實,觀眾自然也會尊重你,前提是從一開始你同樣尊重觀眾。咱們不能永遠覺得「這屆觀眾不行」,你是寫給觀眾看的呀!或者作者也可以完全不理觀眾,自己做一些冷門的、甚至註定會刺痛乃至冒犯觀眾的題材,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或者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一些著作,但這些讓你「不爽」的東西從來不會包著一層「爽」的糖衣送給你。

圖為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圖源/豆瓣電影

  新華網:您動筆的時候會考慮讀者的接受度嗎?譬如打算寫某個題材,但因為害怕觀眾不熟悉或不接受,轉而改變自己的創作思路。

  蔣勝男:我覺得寫作的時候,就先考慮寫作的問題。像中國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哪怕寫一個「小眾」題材,受眾搞不好也抵得上一個小國的大眾了。

  最重要的還是作者一定不能得隴望蜀,還沒開始創作,就想著怎麼捕捉各種不同的讀者,那結局很可能就是求榮反辱了。你又不是人民幣,怎麼可能指望所有的讀者都愛你?再說了,就算是人民幣,也不會所有讀者都愛你啊。

  正視變革,警惕「文字原教旨主義」

  新華網:剛才一直在聊文學和影視,不過近年來人們在休閒時最青睞的既不是書也不是電視劇,而是短視頻。您認為,在短視頻時代,閱讀對人們還有以前那樣的魅力嗎?

  蔣勝男:其實閱讀本來就不是一件百分百大眾的事情。過去書的銷量很高,但不要忘記,那個時候電影、電視劇也很少。如果說一座花園裡有牡丹,有芍藥,我們覺得它們極為重要,但不能說除了這兩株花,其他可以寸草不生。也得允許長點狗尾巴草吧?文學作品當中有一部分屬於文學高峰,能夠留在史冊上,但這不意味著其他作品就沒有存在價值了。

  事實上,不管是文學還是視頻,都可以充當這個「狗尾巴草」。哪怕我國的識字率普及到高水平,一部分人本質上還是不愛看文字的東西。過去沒有短視頻,必須讀字;但現在不一樣了,短視頻只要有兩分鐘就能刷,它吸引原來對文字信息不感興趣的人,讓他們從這個新渠道獲取信息。

  新華網:您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的變化。

  蔣勝男:每一次文明向前擴張,從龜甲、青銅、竹簡到紙張、印刷、網絡,這些信息載體的成本都更低廉,受眾面更廣。對於原先那種載體的持有者來說,每次改變都可能是一種文化降維,甚至是一種文化的墮落。但對於整個社會文明來說,這是向前走,還是往後走?我覺得這是社會的進步。

  我們不能自封為「文字原教旨主義者」,把從非文字渠道獲取信息的人都視為異端。視頻的流行可能使讀字的人減少了,但也可能使獲取信息的人口總量增加了,而後者是一件好事。它意味著世界的末日、文化的毀滅嗎?我想並不如此。

  但文字的重要性一直是毋庸置疑的,對我而言,要是給我看十個短視頻的時間,我還不如看一段字,因為這對我來說更便捷。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我甚至可以覺得一個視頻裡的人又唱又跳,很聒噪。

  新華網:現在,信息的觸角伸得更長了,反推來看,人們也更容易用文字、音頻、視頻等各種方式在網絡上輸出自己的想法和創作。您覺得這種便捷對文學創作來說,是增加了參與者、愛好者的數量,還是會降低創作門檻,導致質量下降?

  蔣勝男:說實話,門檻也不會因為這種原因下降多少——它本來就在連年降低。我們復盤一下,最開始哪些人能上網?不外乎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大城市的大公司職員,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者大型報社記者。那時候的網絡文學最「高端」,但也極其小眾。

  等一般城市家庭都購入電腦之後,就出現了第一代真正形成潮流的網絡文學,其實它特別「傳統文學」,特別文藝範兒。當網絡文學變成我們現在所謂的「網文」,已經到了網吧時代,最後又進入今天的網絡「村村通」時代。

  我個人觀察,變成「村村通」之後,原來那批讀者確實難以接受今天網文界湧現出的一些「奇葩」現象,比如所謂的「雙處黨」(編者註:指對開展戀愛關係的兩主角有身體潔癖的作者或讀者)。當這些「雙處黨」在網上攻擊不合己意的人時,他們其實在捍衛自己腦海中的一種道德傳統。但我認為,說不定吵著吵著他們就會發現:人生還真是多種多樣,我為什麼要把自己活得這麼苦呢?——人心是趨利的呀!強光射入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用手遮住眼睛。但他會去把門關上,回到黑暗中去嗎?我認為回不去了。

  所以,「村村通」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不只是讓人在App上拍兩個視頻把自己的西瓜賣出去。它能讓所有人知道,原來別人有那麼多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在過去,可能一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他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和喜怒哀樂告訴你,在分享之餘也看看他人的生活,了解這個世界不一樣的部分。我覺得「村村通」對社會最大的改變就在於此。

  作者簡介

  蔣勝男,作家、編劇,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

  1999年從事網絡文學創作以來,創作了《羋月傳》《燕雲臺》《權力巔峰的女人》《歷史的模樣:夏商周》等十餘部膾炙人口的網絡文學作品。

相關焦點

  • 不同的角色 一樣的態度 / 蔣勝男《燕雲臺》首發預告 唐嫣主演
    蔣勝男在那個年代,上網的人不多,在網上「玩」文學的更是小眾。因為寫小說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又沒有稿酬,作者甚至需要「倒貼」買電腦付網費,所以很多人半途而廢。「當時的創作環境很艱苦,不僅沒有名利,常常連基本的署名權都難以保證,辛苦寫的文章一轉眼就被盜版或盜轉,經常連書名和作者名都被轉丟了,或者是被改頭換面。」
  • 上海書展·名家|蔣勝男:更希望在未來的十字路口,自己對歷史的另一...
    8月12日,上海書展開幕首日,著名作家、編劇蔣勝男來到上海展覽中心的中心活動區,與讀者分享《燕雲臺》的創作心得。蔣勝男,作家、編劇,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1999年從事網絡文學創作以來,已經創作了包括《羋月傳》《燕雲臺》《權力巔峰的女人》《歷史的模樣:夏商周》等十餘部膾炙人口的網絡文學精品。
  • 追求一個女人,這樣「討好」她,就是掐準她的「七寸」了
    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迷戀仙女姐姐,見到王語嫣,仿佛被勾走的魂魄,一路相隨,雖卑微,卻不棄;如《神鵰俠侶》中的大武、小武兄弟,迷戀郭芙,差點兄弟反目;男人深愛一個女人,常會變得感性,做起事來,便不再考慮別人的評論,常意氣用事,為愛而愛,很少計量得失。
  • 習近平強調:眼睛裡要有群眾 不要做無用功
    原標題:習近平強調:眼睛裡要有群眾 不要做無用功   習近平在考察中,同群眾親切交談新華社/圖  河南日報記者 平萍 張建新  5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再次親臨河南考察
  • 討好型人格:你很好,不需要討好任何人
    因為大家會告訴你,要保持一個完美的人設,萬一在人生的一些重要關頭,或者你一不小心紅了,因為一些不夠完美的話被做文章豈不是很沒有必要。 2在外面帶著面具,轉身便抑鬱了 也許有人會問,都要生存,誰不需要帶著面具,討好一下別人? 生活中有不得不討好的地方,討好型人格最值得考量的地方就在於:這種人格過度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價值,內心的情緒得不到表達和尊重,堆積在內心,就容易滋生更多的負面情緒。
  • 討好型人格下場:松子安陵容四阿哥,想改記住美國前第一夫人的話
    她經常說「原是我不配」,明明甄嬛對她和沈眉莊一視同仁,她偏要認為甄嬛偏心、區別對待自己。她討好甄嬛,討好眉姐姐,討好皇上,討好皇后,連寶娟都討好。她總是用負面的眼光看自己,認為所有人都看不起她。習慣給自己加戲,不管實際上別人的看法,用想像出來別人的負面評價,去驗證現實,於是極端了,被嫉妒摧毀,走上黑化之路。
  • 蔣勝男個人資料:沉澱自己,詮釋不同角色
    蔣勝男,中國內地女演員。1992年出生於廣州,湖南邵陽人。愛好花式籃球,街舞,武術。2016年,以中國首個花式籃球女團BAD GIRLS出道,籤約合作華策影視旗下華策娛樂科技,女團半年後解散,蔣勝男轉型踏上演員這條路。
  • 創作,不能只靠「用愛發電」,要談錢
    現在,內容創作的生態已經變成了用專業、精品的內容來吸引忠實用戶、衍生渠道、甚至投資人。內容的價值,仍然在被放大。2020年頭條的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創作者運營總監鄒紫禕指出:要讓擁有真知灼見的創作者,獲得更可觀的回報。
  • 千萬不要做無用功!
    對於注會考試來說,雖然考試科目多、難度大,但是中注協也給出了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只要在5年之內完六門科目的考試就行,能力強的可以早點考出來,但是如果考了三年都沒有考過一門,那真的是值得思考了,只要稍微努力一點也不會至於這樣的,做無用功是最可怕的。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孫藝荷醒醒吧,你還要討好人家到何時?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中,由宋茜飾演的陳藝荷與張昊唯飾演的Sam這兩人女說分男說合,糾結來糾結去,不只是劇中的閨蜜們不看好這一對,觀眾們也不看好他們。不看好這一對的還有誰?Sam的母親又拋出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就是Sam所就職的公司有海外擴張的打算,所以Sam年後可能就去美國了,兩個人有沒有好好地談過未來!Sam母親是避開孫藝荷來與自己兒子談這些事情的,只是好巧不巧被樓梯上的孫藝荷聽了個全盤。
  • 雅思刷分過程中,應該避免做哪些「無用功」?
    雅思備考方法有效得各不相同,但備考「無用功」卻無用得整整齊齊。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精力、時間,但分數不但沒提多少,反而降了點(尤其是口語和寫作),那這就是做了「無用功」的典型表現之一。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造成這些負面影響的原因是你做了「無用功」,換句話說就是在學習方法上誤入歧途了,而不是因為你的智商,語言天賦等自身方面的問題。所以:先自信起來!然後,來看看「無用功」具體有哪些進而去規避它們。這裡一共列舉了8條,一起來看看。
  • 孤獨當品(貳拾肆):討好
    「我也不願討好,可總懦弱又低下」剝開一個滿臉笑容習慣仰望的「討好者」的外殼,其中久居一個過度敏感和脆弱的靈魂。習慣了用敬語,對誰都過分尊重,以至於會因為一個不經意的眼神失落好久,把一個陌生人的不滿揣測了數十遍……很累,時刻提醒自己這不過是為了少惹麻煩。如果有人愛炫耀,那就放低姿態把TA捧得很高,迎合就是了。
  • 蕭亞軒談「年下戀」:具有追求愛的勇氣,不放棄任何愛的可能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來你走》《愛的主打歌》等等,她唱得既那麼自信卻那麼讓人心碎。仿佛那就是最倔強的女子,在向全世界傾訴自己的真情實感。至於,世界明白不明白她?人們懂得不懂得她?早已沒有關係。而現實中的蕭亞軒,這些年來十多個男友(包括緋聞男友)幾乎清一色的小鮮肉。02有人羨慕蕭亞軒,包括最近頻上節目的金莎。
  • 閱文作者合同大改後續,蔣勝男建議網文用制式合同規範版權
    閱文作者合同大改後續,人大代表蔣勝男建議網文用制式合同規範版權一個月前,閱文的「合同事件」引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動蕩。依照此前披露的閱文合同內容,新合同最大的一個變化是:作者與閱文之間將從著作權的轉讓、合作關係轉變為閱文對作者的「委託創作」關係。
  • 回歸創作的原點與初心,尊重創作是「青春你好」傳媒的第一生產力
    回首過去的一年,無論市場反響與行業口碑,還是面對行業風起雲湧的發展態勢,又或者是未來還將嘗試與突破的創作新方向,梁振華與「青春你好傳媒」似乎都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有什麼秘訣不敢說,但回歸創作的原點和初心,尊重創作永遠都是『青春你好』的第一生產力!」
  • 「愛與尊重,我都要」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微光少女,ID:gh_b2111003ca3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圖丨《傲慢與偏見》第16次碎碎念01因為尊重是互相的李夢:「我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房子,但是人活著一定要有尊嚴,這是我父親留給我的。」李夢和助理一起哭了,雖然沒有上熱搜,卻讓幾百萬人眼淚於睫。
  • 做無用功的勤奮 比懶惰更可怕 不要再看似勤奮卻無功而返
    01想要高效率的出結果,你必須要擺脫假勤奮七月在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每次不管是老師還是班級裡面布置一些任務,每次當同學都早早完成了,她還是依然在挑燈夜戰,身邊的人都會誇她,你好努力啊,做事情真認真,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即使這樣,每次考試卻不出成績,成績也遠遠沒有那些早早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同學好,也許在這裡你又會想是為什麼呢
  • 萌寵人人愛 體壇不例外 盤點:體壇明星的愛寵
    天津北方網訊:寵物人人愛,明星不例外。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愛寵如命的十大明星,一起來看看明星是怎麼愛自己的寵物的吧!  科比  科比和瓦娜莎兩口子都是愛狗之人,科比有次為了討好妻子,專門買給她一隻價值2000美元的約夏克小狗,這在當時甚至還成了美國小報的熱門新聞。約克夏又稱約瑟犬或約瑟泰利犬,是一種小型玩賞犬。產於英國約克夏郡,具有100多年的歷史。約克夏好動,動作敏捷、輕快。
  • 專訪林俊傑:情歌的創作是否要談很多戀愛 網友:沒關係我喜歡
    在騰訊專訪中,林俊傑(JJ)談到,情歌的創作主要就是靜下心,用心聆聽用心創作,用心與自己對話,用音樂釋懷情感。而並非一定是通過戀愛來創作情歌。歌曲的創作就是作者內心的直白,用歌曲聊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90的我就是俊傑的鐵桿粉絲,他一直激勵著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