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元可收穫生態米60斤!建德稻香小鎮50畝「共享稻田」尋主人

2020-12-1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通訊員 鄭瑩

吃膩了超市裡的大米,大都市的你們想要一塊屬於自己的稻田嗎?自己插秧,自己收割,自己舂米……

建德大同鎮首期推出的50畝「共享稻田」,正在尋找主人。除了收穫天然生態米,還能在被評為杭州市風情小鎮的富塘村,體驗國學課堂、「三花、三祠、三季遊」等鄉村旅遊!

大同鎮位於建德市西南部,是三國時新昌縣治所在地,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以出產優質水稻而聞名,是著名的「稻香小鎮」。50畝的共享稻田位於大同鎮富塘村入口處,環境優美,土質肥沃,仿佛擁有了一片世外桃源。

目前,當地推出了不同的共享稻田認領套餐:

1分地(約67平方米)認領一年,499元,提供耕田、播種、施肥、收割、曬穀、碾米等服務,收穫天然生態米60斤。3分地(約200平方米)認領一年,1299元,可收穫天然生態米200斤。3999元則可以認領1畝地,可收穫天然生態米680斤。每個套餐都可獲贈相應規格的當地特產富塘索麵、金絲黃菊等,還有國學民宿七折券、鄉村旅遊體驗套餐贈送。

成為了稻田的主人,你可以隨時驅車來到這裡,遠離都市的喧鬧,卸下工作的包袱,享受鄉村溫馨、簡單的慢時光。早起吃一頓富塘特色索麵,迎著朝陽,挽起褲腿,去自己的那點水田裡,插下秧苗,等到秋天收穫的喜悅。

共享稻田還提供眼下最時髦的「雲」服務,免費安裝監控,可遠程監看自家稻田的「動靜」,隨時隨地查看稻穀的成長。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稻田「守望者」250畝晚稻「新米」成了香饃饃
    2020-12-07 09:26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柯橋站
  • 「雲遇廣東」廣東已收穫晚稻1100萬畝 航拍「萬畝稻田」壯美畫卷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調度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廣東晚稻收穫面積達1100萬畝,佔全省晚稻種植面積的七成多,其中機收晚稻面積超1000萬畝。在「魚米之鄉」佛山高明,這裡有6.7萬畝水稻生產集中連片區域,是珠三角乃至廣東全省重要的優質糧食種植區。其中,作為高明萬畝稻田核心區,崇步農業園區一帶種出的稻米更是達到國家富硒稻穀標準。今年以來,在三個「萬畝工程」的引領下,佛山高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勢頭強勁。
  • 【逐夢幸福河湖】壯哉萬畝稻田!黑龍江佳木斯好水為好米錦上添花
    「應用控灌技術,水稻平均可增產5%~10%,整精米率提高1.26%~2.16%;井灌區每畝減少油費20元以上,提水灌區每畝減少電費10元以上,增增減減中畝均增收近百元。」說起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時,富錦市東北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隨手算了一筆帳。  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表面上看是「水」的問題,而實際上關係到「米」的問題,也就是收益問題。
  • 私人訂製賣米升級﹃賣地﹄ ——﹃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工作側記
    初秋時節,走進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好力保鎮先鋒村蒙源水稻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就能近距離體驗「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私人訂製生態農業生產方式,以及稻魚、稻鴨、稻蟹共養和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好力保鎮蒙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佰剛說,自從推廣「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合作社的效益逐年攀升,以前按斤賣,現在按畝賣,價格翻了3倍以上。
  • 將論文寫在萬畝稻田上
    經過多次研究、試驗,稻漁工程團隊自主選育了13個水產養殖新品種,成功獲得5項發明專利和4項實用新型專利,集成、創新、示範和推廣了國內領先的「稻蝦」「稻蟹」「稻鱉」「稻蛙」「稻魚」和「稻鰍」 6類12種稻田養殖模式,實現畝產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讓水稻與水產、農機與農藝有機結合,構建了稻漁生態循環系統。「實施稻漁工程,必須解決好綠色生態的問題。
  • 江蘇省人民政府 市縣動態 句容大米後白「味稻」 深耕米文章...
    7月28日,50多名南京市民組團來到句容市後白鎮「巨龍東方生態園」,深度體驗大詩人蘇軾「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所描繪江南魚米之鄉的繁榮景象。大家在生態園中觀賞了古老的「金陵胭脂稻」、細聞了園區的稻花香、捕撈了稻田養殖的草蝦,品嘗了後白獨有的「四零」生態香米飯和「懶得比」麻田鴨。
  • 騰衝瑪御谷溫泉小鎮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今年稻香依舊
    呼吸著豐富含氧量的空氣、釋放著都市生活的壓力,像農夫那樣勞作、像孩子那樣歡笑,把一半的汗水流到稻田裡去,收穫豐收的喜悅;把一半的激情熱血,灌溉到土地裡去,感受在烈日下的狂奔。到小鎮來,一起在田野裡撒歡抓魚,這樣的生活,像秋日陽光一樣美好。
  • 上海崇明區:生態明珠拓展百姓致富路
    作為上海最大的農村地區,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工作中跑出自己的加速度,拓寬農民致富的新路徑,崇明以世界級生態島的建設定位,以先行者的眼光不斷探索,尋找答案。在「一粒米」中找尋強農力量走進上海市崇明區新村鄉的稻米文化中心,能看見各色試種品種的水稻作為「景觀植物」茁壯生長著,有的品種在8月就已經結出稻穗,壓彎了枝頭。
  • 天津版《稻香》MV,就在這個地方!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還記得周杰倫《稻香》裡的這句歌詞嗎?是否也曾在你的腦海循環播放呢?更讓人難以忘懷的大概是MV裡那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不用羨慕這樣的美景咱們天津也有啊就在盛產「小站稻」的津南區今年津南區水稻種植面積有3萬餘畝隨著旅遊黃金季的到來小站稻田從春夏之際的育苗插秧夏季的生長結穗到秋收時節的金黃稻浪
  • 更欣漠漠稻田豐——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再起徵程
    2018年,吉林大米推出「吉田認購」專屬稻田模式,將網際網路+農業、基地+市場、消費+體驗相結合,客戶只需在手機上安裝專有APP終端,就可以對認購稻田進行遠程監控,收穫專屬良田、專人精耕、專定糧倉、現磨配送的鮮米。此舉對於稻農來說,產出效益是普通稻田的2至3倍。  另一方面,吉林大米積極開拓營銷渠道,實施直營店面、商超專櫃、電商平臺多種渠道共進。
  • 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 種糧大戶玉米水稻輪作實現好收成
    過永華在甘霖鎮馬塘村承包了200多畝地種植水稻,「種植兩季水稻,中間有160天田地是空著的,我就一直琢磨著如何把這個時間段利用起來。」今年初,在市農技推廣中心農技員的推薦下,過永華在其承包的60多畝田地裡試驗種植水果玉米。沒想到,這一水稻、玉米輪作種植試驗,讓過永華收穫了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的效益。過永華介紹,這60多畝玉米地,效益最好的一畝僅玉米收入就超過13000元。
  • 京西王佐春耕忙:時隔40餘年 佃起村將恢復60畝稻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耕,曾經作為古代「御米」產區的佃起村,時隔40餘年,重新恢復了60畝水稻種植,並計劃同時養殖稻田魚蟹,這一方小小天地或將能成為距離市區最近的「魚米之鄉」。大型機械已經就位。豐臺區王佐鎮供圖在京西南王佐鎮的佃起中心村,本是由佃起村、南崗窪村和水牛坊村三個自然村組成,聽這些村莊的名字便可得知,佃起村與「水」有緣,而農業方面佃起村確實也曾擁有水稻種植傳統。再往遠了說,南崗窪生產的水稻曾經是專供皇帝吃的御米。在如今京石高速不遠處,這裡曾有過一眼望不到頭的稻田。
  • 浙江杭州稻蝦共生、連作生態高效模式試驗
    2019 年,該模式在餘杭區運河街道悅朋來家庭農場基地進行試驗示範,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一、材料與方法1.田間工程(1)田塊選擇。實施稻蝦共生模式的田塊有兩塊,總面積 60 畝,是由多年的中華鱉養殖池塘改造而成。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汙染,保水性能強、進排水方便。(2)改建。
  • 收穫,稻田中的歡慶
    秋天的農場,處處都是收穫的模樣。湖羊熱烹,竹筒灌酒,金風悠悠,稻穀累累。我們相邀友人,共同分享收穫的喜悅。幕天席地,我們在田間地頭篝火處,開啟此次AboveKitchen稻田餐桌。 老種子的稻米,從地裡即時採收的新鮮時蔬,清潤的茶,肥美的湖羊,田野奔跑的雞……都以最新鮮自然的方式一一呈現。
  • 兩年守望,千畝荒地換來稻香蛙鳴
    時值小雪,濱州高新區黃河邊的一片稻田裡,幾隻野鴨悠閒地徜徉在田邊。藍天之下,遠遠望去,一輛大巴車停在田間,一般人很難想像它的用途,其實,它是農場主李慶華的「臥室」。為了改良這片桀驁不馴的土地,這個濱州漢子在田裡住了兩年。別看今年這裡聽得見蛙鳴,聞得到稻香,兩年前,這裡還一片白花花的鹽鹼地。
  • 「萬花瞳」這個豐收節,袁隆平五彩稻田裡傳來秋天的喜報
    和袁隆平有頗深淵源的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五彩稻田裡,眼下正是一派豐收景象。現在,就跟隨鏡頭一起來感受豐收的喜悅!九月中旬,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稻香瀰漫。五彩稻田上「全面小康」「復興夢想」以及袁隆平的卡通頭像等主題畫面徐徐展開。好一派豐收景象!看到眼前這片生機盎然的稻田,誰能想到三十年前,傳統煤礦產業是這裡的支柱產業。
  • 桐廬稻香百江田園音樂節熱辣開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許 智靈 金黃色的稻浪,激情的搖滾歌手,田裡作畫的油彩畫家……10月11日,在桐廬縣百江鎮聯盟村,一場別開生面的「稻香百江田園音樂節」熱情開場。
  • 上海人餐桌上的香蔥和蝦稻生態米 以後可能來自湄潭縣桃花江畔
    在這片基地,一年能產三季香蔥,每一季每畝蔥田的效益達到兩萬元,比過去種普通作物的收入增長四倍多,輻射帶動1100餘戶種植香蔥,解決了搬遷戶及農戶200餘人的就業問題、增加收入。  不僅是種植戶,拔蔥、理蔥、洗蔥等工序,就讓附近異地扶貧搬遷基地的婦女和老人有了增收機會,「洗一斤蔥幾毛錢,洗一天蔥,能賺幾十上百。」在桃花江畔洗蔥的阿婆樂呵呵地說。
  • 白天賞稻田畫割稻子,晚上看無人機和露天電影……崇明新村...
    今天,崇明新村鄉舉辦「鍋舞田園 稻香新村」第二屆上海新村稻米文化節「豐收季」活動,村民們懷揣著豐收的喜悅,看著收割機穿梭在金黃的稻田裡;入夜,無人機表演在鄉村的夜空上演,還有露天電影《地道戰》播放,把豐收的喜悅推向高潮。上午,伴隨著歌舞表演,豐收節活動拉開序幕。今年的新米味道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