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辛巴直播間售賣假燕窩後,羅永浩也因售賣假冒皮爾卡丹的羊毛衣,也再次將明星、網紅直播帶貨推向風口浪尖,他們紛紛翻車踩雷也透露了行業處於「亞健康」狀態。
「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句話用在2020年直播帶貨新行業來說,無疑是最為確當的。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眾多行業帶來了衝擊,尤其是整個上半年,用業績慘澹形容不為過。但同樣也創造了很多的機遇,如直播帶貨,如果哪位活躍的明細沒有直播帶過貨,真都不好意思說還在娛樂圈混。
同樣,搶佔直播帶貨的新藍海市場還有眾多網紅們,以薇婭、李佳琦等為首的直播帶貨網紅也在今年開足馬力。可以說,今年是個「播貨」年,也可以稱為「貨播年」!
而在成千上萬的直播帶貨達人們一蜂窩的湧入下,對於行業來說無疑是步子誇太大了,看似簡單的直播帶貨,但是各個環節需要做足到位,尤其是在產品選擇上,更是重中之重,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然而,面對這個「新藍海」市場,以及入門門檻低的問題,就目前來看,魚龍混雜,售假新聞不斷曝出,而且直播帶貨翻車也是常有的事。什麼爆款、超高性價比、最低價等等,反正形成的越誇張越好,一個字「買買買」!
筆者就想問一個問題,究竟好貨有多少?能夠分攤到如此多的明星和網紅去直播帶貨,而且大品產品讓利也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天天讓利。那麼問題就來了,剩下的貨,又是從哪裡來?質量如何?有限的資源而且還被頭部流量明星和網紅佔用,剩餘的小眾品牌,品質有何保證?
雖然,國內有很多大品牌的代工廠,但是工廠數量也是有限,而且貨源也是有限,就算從其同樣工廠出來,所採用的布料等等也不一定嚴格按照大品牌一致。再加上,國內「山寨」是聞名世界,仿製是一流的,外行人很難摸清裡面的道道,所以品質參差不齊。
筆者與做服裝人士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羽絨服售價偏低的,基本都是含絨量只有70-80%左右,有的甚至只有60%,幾乎沒有達到90%。因為達到90%的含絨量成本都在100元以上,再加上近年來工人難招,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所以,那些直播帶貨喊著最低價、最好等詞,價格低於同類產品很多的,多數都是無法保證質量。所謂無利不起早,商人都不會做虧本買賣。當然也會有虧本售賣,目的只是為引流,但不可能一直都這樣操作下去,總有坑在等你。而如此這般操作,也擾亂了行業健康發展下去。
近日,媒體也報導一位從事多年服裝批發生意的小老表示,「直播帶貨毀了電商的名,砸了實體店的牌。如果直播帶貨不加強監管,中國商業零售將會受到更加嚴重的影響,擾亂的是市場秩序。中國消費者剛剛樹立起來的品牌意識,可能會開歷史的倒車。」
而作為直播帶貨的貨物提供方,品牌商家應該明白,網紅的廣告效應只是暫時的,到最後還是要拼產品、拼售後、拼供應鏈。消費者也應該清醒看待直播帶貨的廣告本質,不要因為主播的一句「買它」就衝動下單。
《經濟日報》評論表示,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退貨退款難、標準缺失等問題,並非直播帶貨才有的新問題,而是商業領域的老大難,需要線上線下聯動解決。再加上直播帶貨監管勢必要跨多個部門,還需相關部門協同發力,創新監管方式和社會共治。否則,光盯著直播間,下一個新興的購物渠道也會有問題,受傷的最終還是消費者。
點評:星是星,貨是貨,任「星」不認貨,「貨」星自然來,三思而後「星」,方可躲「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