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事工評:「拜師」儀式是形式主義麼?不

2020-12-22 中工網

近日,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各基層單位紛紛舉行形式多樣的「拜師」儀式,每一場儀式都莊重而熱烈。有人說,這樣的儀式有些形式主義。但大部分職工認為,要想師傅真心地教技術、徒弟虛心地學技術,儀式感還是要的。

單位的老職工回憶到,他們剛參加工作時,都會拜師學藝。被挑選為師傅的職工都有很強的自豪感,因為這是企業對自己做人做事的一種肯定。通過拜師儀式,師傅會感到肩上的責任很大。作為師傅就應該從各方面著手,為徒弟建立細緻、系統的培養規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當自己的孩子一樣,時時處處想著徒弟,徒弟的每一次進步以及取得的成績,師傅也都會有很高的榮譽感。

雖然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網際網路包羅萬象、無時不在,學技術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但是,掌握鐵路各工種的技術,不僅需要在理論方面自行爛熟於心,更多功夫是要花在實際操作中。比如,在維修中做到精準無誤、毫釐不差;在處理故障時,做到不慌不忙、手到「病」除;服務遇到困難的旅客時,做到從容不迫、沉著應對。這些技能在書本、網絡上是學不到的,是每一位師傅多年工作經驗的積累和提煉。因而,作為徒弟,無論學歷有多高,掌握的理論知識有多紮實,都需要跟師傅學好實際操作這一課。通過徒弟拜師傅儀式的舉行,在相互籤下各自名字並拿起師徒協議的那一刻起,徒弟就要認真向師傅學習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的良好品德、嫻熟精湛的業務技能和沉著穩健的應變能力。

鐵路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需要師徒傳承,更需要師徒在教學相長中,相互切磋,共同掌握更先進、更前沿化的技術,為人享其行、貨暢其流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網際網路技術、數位技術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徒弟也應該主動為師傅補齊網際網路技術、數位技術的短板。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大張旗鼓地舉行徒弟拜師傅儀式,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尊師重教的體現。籤字筆在師徒協議上的一起一落,籤下的是名字,落下的是責任,這也是給現場見證者的一個莊嚴承諾。

相關焦點

  • 被神化的「擺知」,相聲界傳統儀式而已,不是拜師的充要條件
    先說一下本文的論點:在相聲界,擺知,是拜師的充分條件,拜師,是擺知的必要條件,擺知不是拜師的充要條件。用白話講就是:如果擺知了,你肯定就算拜師了。你拜師了,不代表必須要有擺知。如果嚴格按照這個流程算的話,目前相聲界已知的擺知儀式裡,也就馬三立和蘇文茂的拜師儀式算比較正規,該有的流程都有。侯寶林收師勝傑的儀式別看規模大,可一沒拜東方朔,二沒磕頭,三沒籤合約,嚴格說來就不算正規的擺知儀式,所以那叫收徒儀式或者拜師儀式,和擺知無關。
  • 「企業導師團」加盟 青島烹飪職業學校舉行新生拜師儀式
    中國教育在線訊 9月17日,青島烹飪職業學校2018級新生拜師儀式順利舉行,17家校企合作企業受聘為2018級班級企業導師團隊。導師與新高一15個班級結成對子,在校領導、全體教師、家長代表的見證下,舉行了隆重、神聖、莊嚴的拜師儀式,導師們為全體新生正衣冠,為服務專業學生授刀、授工牌、授工具箱,開啟學生的職業人生。
  • 毓錀堂三僚楊公弟子班拜師儀式12月30日在三僚楊公祠舉行
    前言毓錀堂楊公弟子班(2021年元旦班)12月30日在楊公祠堂正式拜師完成,來自五湖四海的楊公風水愛好者齊聚一堂敬拜在曾文辿第三十九代嫡系傳人,三僚風水明師曾昭輝先生嫡孫曾慶華先生門下。遵循傳統,舉行拜師儀式凡是毓錀堂弟子,都需舉行傳統的拜師儀式,這是遵循傳統,是真正意義上的拜師授徒,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師徒間的關係猶如家人,常來常往。
  • 90名大學生有了蘇繡「師傅」 蘇州高新區舉辦織繡班拜師儀式
    10月14日,中國刺繡藝術之鄉鎮湖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拜師儀式,蘇州高新區與蘇州工藝美院共建織繡班的90名學生分別拜師11位鎮湖刺繡藝術家。蘇州工藝美院校長範衛東、副書記曹雪明、副校長毛錫榮,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朱奚紅,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非遺工美(絲綢)促進處處長李紅等出席。  蘇州高新區是蘇工蘇作的重要發祥地,鎮湖蘇繡更是傳統工藝中最為閃亮的一張名片。
  • 京博控股集團隆重舉行庚子年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拜師儀式
    9月28日,在孔子誕辰第2571個紀念日之際,京博控股集團拜師儀式在「弟子問仁雕像」前順利舉行。京博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馬韻升,京博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局副主席史慶苓,京博控股集團董事、總裁汪君華等130餘名公司高管參加了本次拜師儀式。
  • 神聖而莊嚴的「拜師禮儀」!
    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源頭,以前華夏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古之求學者,只有舉行拜師儀式,入了泮,才能夠算正式進入了孔學的大門,任何文化都不例外。俗話說得好「樹有根,水有源」。傳統文化講究師承,沒有拜師學習,就沒有師承、「不正規」。
  • 談談中國傳統武術的拜師禮節
    由此,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特別強調師徒之名分,也特別講究尊師重道,注重拜師禮儀。拜師禮儀也就是一種拜師禮節和拜師儀式,也是一種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中國傳統武術一直以來都是通過拜師入門,才被視為真正的薪火傳承,也是我們常常稱作的「入室弟子」。而那些沒有經過正式拜師的弟子常常被稱為「記名弟子」。所以師生都把拜師儀式看作是一件非常隆重並要嚴肅來對待的事情。
  • 傳遞薪火興國粹,守正創新續輝煌—記國醫大師張大寧授徒拜師儀式
    2020年12月16日,「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授徒拜師儀式」在北京同仁堂鄭州中醫館「同授堂」隆重舉行,現場氛圍莊重而熱烈。拜師儀式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醫堂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羅雲主持。劉愛華、任紅麗、佘曉靜、馮新陽有幸成為張老的弟子。
  • 斬草除根向基層形式主義說不
    文中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目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大敵。目前,部分部門和單位為了所謂的「程序正義」,同一篇文章反覆要,同一件事情來回跑,同一條信息回回報,嚴重降低基層辦事效率,阻礙項目進展,形成類似於西西弗斯式的困境。因此,我們要採取強硬手段,向困擾基層多年的形式主義說不。
  • 愛情要有儀式感麼?當然!女人要的就是儀式感!
    總有人問:愛情需要儀式感麼?那不是小年輕們玩的花樣麼?咱們都老夫老妻了,還是多來點實在的不是更好麼!愛情為什麼要有儀式感?因為愛情需要被表達,被重視,被證明!我們過節、過紀念日、結婚表白等等全部是在給愛情一個又一個肯定的答案。
  • 瀏陽新文學校開學第一課:尊聖人 拜師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劉麗紅)9月2日上午,瀏陽市新文學校組織七年級組全體師生在書香廣場孔子像前集合,參加 「尊聖人、拜師長」儀式。
  • 三甲醫院女碩士辭職拜師著名中醫
    拜師儀式現場。12月6日,大渡口頤元堂國醫館內,39歲的中醫女碩士謝宇傑雙膝跪地,用最傳統的禮儀,向著名中醫疑難病專家謝亞蘇三叩首行拜師禮,成為謝氏復燕堂第五代傳人。在拜師儀式現場,按照傳統禮儀,師徒雙方交換了《拜師帖》和《收徒帖》。「師父秉持著『道不輕傳』信念,在收徒標準上非常嚴苛。」徒弟謝宇傑說,她多次利用周末時間跟隨謝亞蘇醫生義診,直到對方終於被自己的誠心打動,答應收她為徒。謝宇傑坦言,擁有碩士學歷的她,於2020年7月辭去了重慶某三甲醫院編制內醫師的工作,決定全力學習,將中醫發揚光大。
  • 警惕「政治正確」的形式主義
    基層扶貧幹部「吐槽」:類似表格今天填了明天又填,而且不只是駐村第一書記要籤、村幹部要籤,扶貧對象也要籤。整天在文山「表」海裡往來復去,哪還有時間為貧困戶出謀劃策?  扶貧必先識貧,填表摸底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然而,凡事過猶不及,精準識貧變成了繁複填表,著實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整治形式主義要持續發力
    形式主義發生在領導幹部中,常常伴隨著不了解實情、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形式主義迎合官僚主義,官僚主義又催生形式主義。因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常常被一起提起,二者聯繫緊密,相互交織。
  • 回憶薩克斯王子劉家軍在邯鄲康德拜師演出
    而劉家軍的拜師儀式是在邯鄲市康德超級商業廣場舉行。那是距今近二十年的時間了,歲月匆匆,現場的熱烈的場景如在眼前。那天天氣晴朗,大幅紅色條幅上寫著著名薩克斯表演藝術家範聖琦收徒儀式。開場是劉家軍的熱情演奏,年輕奔放,長髮披肩頗具藝朮家風範。
  • 同為寶字輩演員,侯耀華當年拜師為何拜常寶華,不拜馬志明?
    侯耀華是一個不常說相聲的相聲演員,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弟弟是相聲名家侯耀文。既然身處相聲門,儘管平時說相聲不多,但侯耀華後來還是正式拜了師。2009年,侯耀華拜相聲前輩常寶華為師,而且儘管拜師很晚,卻由於種種原因後來居上當起大師兄。
  • 破除形式主義的老套路與新變種
    摘 要:形式主義的老套路是假、大、空,只唯上、唯書,不唯實,導致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問題在於做表面文章,華而不「實」;其本源在於搞形式主義對某些人很「管用」;其實質是主觀主義、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和功利主義。
  • 為什麼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心理學家榮格說: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儀式感。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 羅彬榮:「破」與「立」解決形式主義問題
    俗話說,「不破不立,破而後立」,解決形式主義問題還需「破」與「立」相結合,方能彰顯更多的成效。「破」任務指標的隨意性,「立」任務下派的合理性。日前,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嚴肅查處隨意向下派任務,可謂是找準了「癥結」。「你看著辦」「按文件來」「按規定走」等是基層幹部最怕聽到的卻最經常聽到的「太極式」回復。
  • 論形式主義與思想教育
    論形式主義與思想教育形式主義,百度解釋為「指的是一種只看事物的現象而不分析其本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在現在肺炎疫情特別嚴重的當下,形式主義問題也日益嚴重。公眾號消息,和今天的「全國大學生觀看防疫思政大課」……這些都或多或少的存有形式主義的問題。試想,在加學分等的獎勵之下,會不會有人為這些獎勵在不需要志願者的地方放棄在家隔離而參加相關活動,甚至為此感染上肺炎病毒?而他們的付出是否真正的有助於抗疫?在各大高校之間,或在一所高校的不同學院之間為了相互比拼而不斷推送的看似勵志,實則毫無意義的重複新聞,是否影響了編輯這些文章的學生的正常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