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當大家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總會在櫃檯上看到這樣幾個字"離櫃概不負責"。意思是如果用戶到窗口辦理業務,一定要仔細核對錢的數額,如果你在離櫃後才發現問題,那麼銀行方面是不用負責的。那麼如果出現銀行誤給用戶1500元,而且後者還拒絕歸還,那麼最終法院將怎麼判決呢?
銀行多給用戶錢
人們對於銀行有著一種天然的信任感,認為銀行的職員都是訓練有素,所以不管是存錢還是取錢,都不用太過擔心。但是各種問題往往會在這個時候發生,一旦你發現自己取出的錢數目不對,再回過頭來想找銀行時,他們卻可以用一句"離櫃概不負責"給擋回去。所以,一定要仔細檢查錢數是否正確。
不過,前段時間發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不僅沒有少給用戶錢,反而多給了不少。根據媒體報導,某位用戶在銀行櫃檯取出3.7萬元現金,也沒有仔細核對,就離開銀行回到了家中。但是到了晚上銀行方面檢查帳面時卻發現,一下子少了1500元錢。最後在監控錄像的幫助之下,確定是工作人員的失誤多給了1500元錢。
法院判決用戶必須歸還
於是銀行有關人員就聯繫那位用戶,希望他能將錢退還給銀行。面對銀行的要求,那位用戶表現的十分淡定並表示,銀行不是說離櫃概不負責嗎?所以這部分錢不應該退還。而且這是銀行職工自身的失誤,作為用戶她是沒有責任的。最後,他也拒絕歸還這1500元錢。
最終無奈之下,銀行只能將這位用戶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夠討要這些錢。法院在審理之後,做出了對銀行有利的判決。這也就是說,那位用戶需要將多餘的1500元錢,歸還給銀行。至於為什麼這麼判決,法院也給出了回應。因為所謂的離櫃概不負責,並不是銀行的規章制度,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只是用來警示消費者的。
警示牌並沒有約束力
最終,那位用戶還是將錢歸還給了銀行。但是從這個判例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有用的信息,那就是銀行的警示牌並沒有約束力,不管是對銀行還是用戶。假設,一位用戶在;銀行取錢之後,離開櫃檯發現少了1500元錢。這個時候如果去找銀行,後者在核對了相關的帳目之後,也是要歸還用戶這些錢的。
正如法院判決中所說,警示牌是針對用戶的,而且只起到警示的作用。如果用戶要到櫃檯辦理取錢的業務,一定要數目核對清楚,千萬不用過於相信銀行的職工,也不要覺得麻煩。不然一旦出現問題,後面會非常的麻煩,從本文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總結:事實上,在銀行櫃檯辦理取錢業務後,極少會發生錢數不對的情況。只是因為銀行職工在將錢給到用戶時,往往會先用點鈔機點一遍,保證萬無一失。但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所以用戶還是謹慎一些為好。說了這麼多,你還碰到哪些意外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