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懂茶葉的人該怎麼買茶葉?學會5大方式,輕鬆買到好茶

2020-12-22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茶葉的起源地,且有極為長久的飲茶史。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

也就是說,在先秦時期茶葉已然得到廣泛應用,但那時茶葉在更多時候是被當作「藥」來看待。《神農本草經》記載: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可見茶的藥物說在遠古時期是比較流行的,不過之後古人又發現了茶葉的其他妙用,不僅有「藥效」,還挺好喝,從簡單的「煮鮮葉」到唐代的煎茶、宋代的點茶以及明清時期的泡茶。而明前的泡茶方式又影響至今,泡茶成為當下主流的飲茶方式。

從古至今,飲茶方式在不斷改變,但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對茶的熱情與喜愛。

茶葉美妙,值得被愛,但是對於不懂茶的新人來講,它好像並沒有那麼可愛。

茶葉有悠久的歷史,種類還非常豐富。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茶葉大概有2千多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性格」,我們真的不好做選擇。

特別是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朋友來說,這無疑是痛苦的。

因為茶葉歷史太悠久、文化太燦爛,所以讓很多新人朋友知難而退,同時茶葉品種太繁多,讓很多新人朋友眼花繚亂。茶葉的2大優點反而成為困擾新人的2大難題,成為阻擋他們前行的難關。

此外還有一個嚴峻的問題,很多完全不懂茶的新人朋友不知道該怎麼買茶葉。

其實人在面對未知事物的時候總會有畏懼的心態,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如何做?這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完全不懂茶,所以就顯得手足無措,因為不懂茶,所以就不知道怎麼買茶。

這是正常現象,大家也不必羞紅臉。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行業,在本行業中,可能自己是高手,但在行業外,我們都是新人,而行業內的老人哪個不是從新人慢慢一路走來。

發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問題而選擇無動於衷。從不懂到熟悉,這是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而學習又需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式,方法對了就事半功倍。

那麼對於新人來講,有哪些合適的並且能快速被實踐的買茶方法?主要有5大方式,熟練運用後,就會讓你買茶變得老道起來,買茶不再是你的煩惱。

不過在講方式之前,我們來看看不懂茶的新人一般會遇到什麼難題?

茶葉店

買茶前:困擾新人的3大難題

要想買到一款合心意的茶,必然要下一番苦心,特別對於不懂茶的新人來講,難度不小。

而擺在新人面前的,往往有以下3大難題:

1、去哪兒買茶?

很多新人不知道去哪裡買茶,並非說不知道去茶葉店買茶而是不知道去哪家店買。街邊有零散的茶葉店,一般裡頭就有很多茶葉可供你選擇,不過若是要「貨比三家」,那麼可以去當地茶城看看。

然而對於新人來講,茶城「水」深,所以會怕自己吃虧。而且新人還擔心有些茶葉店有「店大欺客」的現象,因為新人剛開始是不懂茶的,往往不會買很多茶,所以怕店家小瞧自己。

除了當地茶城之外,一些超市當中也有擺放著茶葉,不過種類不多,類型單一,雖然免去「小瞧之心」,但也失去很多購茶樂趣。如果是經濟條件還行且時間又充裕的新人朋友,可以走一趟原產地。

除了線下之外,一些朋友還喜歡去網上購物。不過網上購茶雖省去很多麻煩,但也有很多缺點,比如只能看圖片而不能品嘗。

總之,到哪買茶是新人面對的第一個難題。

那麼如何解決難題?

不管是到哪裡買茶,一定得符合實際情況。如果你住的地方附近剛好有茶葉店,那麼可以秉著「就近原則」去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膽子很大,且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忽悠的人,那麼可以去茶城看看。

如果自己有的是錢和時間,自然可以坐飛機、坐動車去原產地看看,還順帶著旅遊。如果自己有多年網購經驗,且有一雙慧眼,那麼可以嘗試網購茶葉。

茶葉原產地

2、買什麼茶?

我國茶葉種類豐富,主要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外加花茶。每一大茶類下又細分了很多茶,比如按照殺青工藝的不同,綠茶就有分炒青綠茶、蒸青綠茶、烘青綠茶和曬青綠茶。而白茶根據產區不同,可分為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等,根據採摘標準不同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

茶葉種類這麼多,我們該買什麼茶?

我們可以根據以下4點要求來買茶:

(1)、適合自己的口味

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人喜歡喝濃茶,而有些人卻喜歡喝淡雅的茶。在沒有了解一個人的口味前,你不好向他推薦茶葉,擔心惹來尷尬。像白茶就是一種非常鮮爽的茶,但對於口味重的人來講,它的滋味顯得很淡。

因此我在給別人泡白茶的時候會先打聽他的口味,若是之前常喝鮮爽的茶,那麼就可以放心泡白茶。如果他之前常喝黑茶這類發酵程度高的茶,那麼我就適當增加白茶的投茶量,讓茶湯變濃些。

(2)、適合自己的年齡

喝茶也得看年齡,年輕人適合喝些發酵程度低的茶,比如綠茶、白茶等,而老年朋友適合喝些發酵程度高的茶、溫性茶,比較暖胃養胃。

(3)、適合自己的體質

喝茶也得看體質,有些人是陽虛體質,手腳冰涼、怕冷,這類人應該喝些暖胃的茶。而有些人是陰虛體質,經常手腳發熱,口乾舌燥,這類人就應該喝些清涼的茶。

(4)、看看自己的經濟條件

茶葉的價格有高有低,並非所有昂貴的茶就是適合自己的,此外還得看自己的經濟條件,有能力自然無所謂。若條件不允許,那大可不必硬是買貴的茶。喝茶若有了攀比心,那就變味了。

買茶要先制定戰略,得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這樣才會少點買到讓自己感到後悔的茶的概率。

3、買新茶還是老茶?

這種情況一般是在選擇白茶或普洱茶身上發生,這2種茶保質期很長,所以有老白茶、老普洱的說法。像老白茶在口感以及藥理作用上都會很優秀,經過歲月的洗禮,老白茶變得更醇厚,當然價格也會貴些。但新茶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口感鮮爽,香氣濃鬱,清新。

那麼新人應該買新茶好還是老茶好?

建議買新茶,因為新人對茶葉還不太懂,所以對老茶沒有很強的判斷力,且老茶大多價格不菲,對於新人來講,老茶性價比不高。而且買新茶的好處還在於,你可以一邊喝一邊存,把新茶存成老茶,那樣很有成就感,而且還省了買老茶的茶。再者,新茶大多價格很透明,新人買新茶就不容易吃虧上當。

當你對這3大難題有了清晰的認識,而且在心中有了初步的答案,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買茶這條道路上踏出了邁向成功第一步。

買茶時:學會掌握這5種辨茶方式

買到好茶的前提就是學會如何辨茶,也就是說,學會辨茶便能讓你更好的買茶,成為經驗老道的茶友。那麼是哪5種方式?

分別是望、聞、觸、問、品。

話說回來,茶葉的辨別方式與醫學界的「望聞問切」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我們對某款茶葉感到陌生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打聽或者觀察茶葉、接觸茶葉等手段來獲取信息,而醫生則是通過觀察人的氣色、把脈等手段來獲知信息。

此外,判斷茶葉的好壞還可以從美食界吸取經驗,我們常常靠「色香味俱全」來判斷一道菜好不好吃,同樣,我們可以依據茶葉的外形、香氣、滋味等方面的好壞來判斷茶葉的優劣。言歸正傳,我們來講一講望、聞、觸、問、品這5種辨茶方式。

碧螺春

(1)、望即是有觀察之心

望不僅指要觀察茶葉外形,還指要觀察賣茶環境以及賣茶之人的樣子。有時候顏值即正義用在茶葉上是比較正確的,不能說百分百,但至少大概率是這樣的。我們要知道,芽茶比只有葉子的茶貴。

芽茶不僅顏值高,營養物質也很豐富。以白茶來講,銀針(芽茶)是白茶中的珍品,主要看芽頭是否肥壯以及芽身上的白毫是否濃密來判斷銀針的品質(標準之一)。茶葉外形(形狀與色澤)好,很細嫩,那麼這款茶應該挺不錯。

除了看茶葉模樣之外,我們還得觀察一些賣茶的環境以及人。比如看看茶葉店是否很整潔,我們還可以看看茶葉店老闆的樣子,再從行為舉止上判斷他是否實在人。這些現場狀況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有利信息,如果感覺老闆不是實在人,或者賣茶環境很不衛生,那麼我們有理由謹慎點。

看幹茶外形

(2)、聞即是有敏銳之心

茶葉的香氣是多種多樣的,有來自於茶自身的香氣,還有來自於加工的工藝香,此外還有後期的轉化香。比如新鮮的茶葉都有嫩香,像一些茶葉加工工藝不夠好,因此青草香很重。還有像白茶中的壽眉,經過多年存儲後會產生棗香、藥香、陳香等。

從香氣中來分辨茶葉的優劣,這需要我們有一顆敏銳之心。如何聞香?首先我們得了解香氣的類型,一般香氣有9大類型,分別有嫩香、毫香、花香、果香、甜香、清香、陳香、松煙香、火香。香氣還有低沉、深遠、濃淡等說法,總之,你所聞到的香氣一定不是難聞的。

比如茶葉有散發難聞的氣息,比如酸味、腐朽味、刺激性氣味,或者讓你感到不舒服的味道等等,那麼茶葉就不好了。除了聞茶葉氣味,還應該多觀察環境,看看賣茶的環境有無難聞氣味,衛生是否過關。

聞茶香

(3)、觸即是有實踐之心

我們可以通過觸摸茶葉來感受茶葉的幹度、嫩度、整碎情況等,有時候光看視覺是感受不出茶葉的優劣,得動手摸一摸茶葉才行。對於茶葉來講,幹度是非常重要指標。

若茶葉幹度不達標,那麼茶葉泡出來的滋味就不好,很是寡淡,而且因為茶葉中存在水分的緣故,在之後的存儲過程中容易發生變質發黴的現象。實踐出真知,動手觸摸茶葉能直接感受茶葉的嫩度,以嫩度來判斷茶葉的優劣,這也是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

(4)、問即是有偵探之心

問就是向賣茶之人詢問關於茶葉的信息或者關於茶的故事,通過詢問的過程來了解茶,判斷茶葉的好壞。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在購茶前做一下買茶攻略。

我們得事先了解一下茶葉的基本信息,比如有以下4點:

.茶葉的原產地(核心產區)

.茶葉的主要類型以及特點

.茶葉的大致價格以及走勢

.茶葉的口感與功效

做好以上4點攻略,那麼我們在與茶葉店老闆的聊天中顯得遊刃有餘,絲毫不給對方小瞧你的機會。問的目的還在於從對方(專業人士)口中了解這款茶的更多有用信息,方便自己做選擇,如何合適的話就果斷出手。如果不合適也能不花冤枉錢,多打聽不吃虧。

(5)、品即是有鑑賞之心

買茶的目的自然就是喝茶,但喝茶的學問可又要比買茶大得多了。如何喝茶不如說如何品茶,而在品茶時不僅需要用嘴巴來嘗味道,還要用鼻子來聞香,用眼睛來看湯色與葉底,用心去感受茶的韻味。

而這便是品茶四要素:

.觀茶色

.聞茶香

.品茶味

.悟茶韻

每一大茶類都有自己的特點,滋味各異。那麼六大茶大致都有啥滋味呢?

綠茶:鮮爽、濃烈

白茶:鮮醇爽

黃茶:醇爽

青茶:醇和、鮮醇

紅茶:鮮濃、濃厚

黑茶:醇濃

以上只是大致的說法,其實每一類茶的滋味特豐富,並不能用簡單的一兩個詞就能形容出來。就比如白茶來講,銀針的滋味是清鮮醇爽,而白牡丹的滋味卻是清甜醇爽,貢眉的滋味是較清甜,壽眉的滋味是清甜醇厚。

每一類型的白茶在滋味上都有自己的特點,並非說所有類型的白茶都一個滋味。其他茶系也是一樣的,滋味是多元化的。

品茶之前需要對茶有大致了解,如果從綠茶中喝出紅茶的味,那就不對了。如果從銀針中喝出壽眉的味,那就離譜了。總之,茶要符合其應有的特性,我們對茶要有初步的正確判斷,至少你得知道,什麼是綠茶,什麼是紅茶。

其實買茶或者說分辨茶葉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方法再多也得勇於實踐,看再多茶葉書籍不如去茶葉店實際考察,多喝兩杯茶水,或許更能深受啟發。

買茶後:品茶與存茶的重要性

品茶的目的是在感受茶的美味,也是在檢測自己的實踐成果。

那麼我們該如何品茶?在品茶之前我們需要準備合適的茶具,不同茶類需要不同的茶具。

綠茶:玻璃杯

白茶:蓋碗

黃茶:玻璃杯

青茶:紫砂壺

紅茶:蓋碗

黑茶:紫砂壺

以上只是寫出了最適合茶葉衝泡的茶具罷了,像白茶還可以用玻璃杯和紫砂壺衝泡,不過在用紫砂壺衝泡時,我們最好選擇壽眉或者老白茶,這些茶會比較不怕悶。還有像一些抵擋綠茶也是可以用紫砂壺來衝泡,剛好可以揚長避短。

如果用蓋碗衝泡,我們還要準備其他茶具,比如公道杯、品茗杯、過濾器、茶盤等等。如果是一個人獨飲的話,那麼就隨便一些,不用顧忌太多,但也要講究一個「慢」字。

我們不能狼吞虎咽,更不能直接一口飲下一大碗茶水,最好是能緩緩喝下茶湯,且細細品味茶湯滋味。喝茶要慢但我們不能喝冷茶,喝茶還得趁熱喝才好。

喝茶有何步驟?主要有7步:

(1):備茶

(2):投茶

(3):洗茶

(4):注水

(5):出湯

(6):飲茶

(7):清潔

其中洗茶並非一定要有,比如你在衝泡銀針的時候就大可不必洗茶。因為洗茶會洗去珍貴的白毫,浪費營養物質,所以不必洗茶。如果你衝泡黑茶,老茶等,那麼可以洗茶,因為洗茶也叫醒茶,可以提前喚醒茶葉內物質,讓下一泡口感更好。

接下來說一說如何存茶。

茶葉從茶葉店買回來後就要開始「存」的過程,如果不會存茶,那麼就是在浪費茶葉。因為茶葉也是食物,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發生氧化反應,且茶葉很容易吸收異味,沒幾天就變味了,不僅失去飲用價值,損失的還是自己的錢。

但茶葉又不是一般的食物,它的保質期很長,像綠茶的保質期一般有一兩年,而紅茶的保質期一般有三四年,黑茶的保質期會長些,最長的是白茶與普洱茶。在良好的存儲環境以及運用正確的存茶手段,那麼存上一二十年都沒問題。

茶葉很容易吸潮、黴變、串味和變質,所以我們得為茶葉提供一個防潮避光防塵的環境,將不利於茶葉的高溫、潮溼、強光等因素杜絕。

雖然大方向是這樣,但六大茶的存儲要求還有些細微不同之處。像綠茶可以低溫冷藏,而白茶只能常溫存儲。那麼我們來看看六大茶類分別適合哪些存茶手段?

綠茶:冰箱冷藏(得先將綠茶包裝好,可以用牛皮紙袋、鋁箔袋密封等)

白茶:常溫存儲(用三層包裝包裝,置於乾燥、無異味、通風的環境)

黃茶:與綠茶相同(也得先用牛皮袋密封起來)

青茶:罐貯法、冷藏法(瓷罐、鐵罐等要放在陰涼處,不要被曬到)

紅茶:低溫儲藏、陶罐、鐵罐儲藏、包裝袋儲藏

黑茶:牛皮紙袋等(要防曬、防異味、要乾燥、通風的環境)

特別對於白茶來講,存茶有時候比買茶來得更重要,因為存茶的行為能提升白茶的品質。老白茶之所以受到廣大朋友的喜愛,就是因為它具有更高的藥用價值和品飲價值(相對於新白茶而言)。

寫在最後

通常我們對於不擅長的領域有一種膽怯感,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被人嘲笑。

因此對於完全不懂茶的新人來講,買茶真的是一件難事。新人不僅害怕買不到好茶,還害怕吃虧上當損失錢財,更害怕被人嘲笑不懂茶。

但沒有人天生就是飲茶高手,也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買茶。

大家都是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學會識茶、辨茶和飲茶。就算是茶聖陸羽,也是前後花了26年時間寫出了7千多字的《茶經》。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所以說,有困難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困難的方式並勇於實踐。

只要肯花心思,其實買茶、飲茶也沒有那麼難。

相關焦點

  • 如何買到上好的茶葉?買茶前,先要明白這4個常識,做好功課
    有很多朋友很喜歡喝茶,當然也就愛上了買茶,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買茶,有很多人覺得,以前買的茶葉太貴了,買便宜的又擔心踩雷,到底該怎麼選茶呢?在市場上,茶不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不像手機電腦,價格透明。它是一種非標準的,由市場和個人的口感來決定價值的商品,很多茶葉在外形上很難判斷它的價值;另一方面,中國的茶教育不夠普及,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因此就會有很多商家不會明碼標價,而是根據客人喝茶所表現出的態度來進行定價。那麼,如何才能買到上好的茶葉呢?買茶前,首先要明白這4個常識,做好功課。1.綠茶越嫩越好,要喝就喝明前茶?
  • 為什麼現在都買不到好茶葉了?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茶圈水深,買不到好茶。買不到好茶是因為沒有好茶嗎?自然不是,原因很複雜,主要有4點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你自己。
  • 茶葉圈的「亂象」,賣茶的不懂茶,懂茶的賣不出去茶
    如果你認為賣你茶葉的人都是懂茶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當今的茶行業,有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茶葉賣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懂茶的人,而十分懂茶的人,很有可能根本賣不出去茶葉,即便懂茶的人所賣的茶葉比所謂的商家低了幾倍,人們仍然不買他的茶葉,可以說是十分奇怪了。
  • 買的茶葉不知道是好是壞,不清楚品質高低?對比3個特徵就明白了
    茶葉幾乎是家家必備的一種飲品,無論是日常自己喝還是招待客人,茶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不懂茶的人來說,想要喝到好的茶葉,往往都需要花費高昂的價格,而茶葉又是消耗極大的一種物品,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種負擔,那麼如何才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茶葉呢?
  • 為何很多人說,網上買的茶很難喝?掌握3點技巧,助你輕鬆選好茶
    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上購茶,都會遇到物有所值的時候,這時候自己心裡開心,認為買了好茶。也有碰到上當受騙的時候,這時候也許會大罵茶商無良。從最近這些年的網商發展來說,行業的誠信度和規範化是在不斷增強的,總體上靠低價吸引人上當的情況也有所好轉。並不是在網上買到的就一定是濫竽充數,以次充好的茶葉。
  • 網上賣的三十塊錢的茶葉到底是什麼茶葉呢?
    茶是世界上僅次於水的飲料,我國就是茶的王國,喝茶品茗更是成為一種文化而代代相承。我平時就是茶不離手的人,雖然我喝茶的茶齡很長,但是我喝茶跟品茶的人不太一樣。基本都是每天抓一把扔到茶杯裡,然後開始衝泡,直到這杯茶喝到淡而無味的時候再倒掉。
  • 肯德基的金玉茶葉蛋,是用什麼茶葉做的?
    ,但小編去的太遲了,沒有買到實物,還是遺憾的。而肯德基的發布日期是在2月份,那就不可能是今年的新茶,所以我斷定它採用的是以前的舊茶,這並不是說舊茶不好,好的茶是會根據時間的增加而提高的。依據肯德基很早就有九龍金玉這個產品系列,那麼這樣的大型餐飲企業大概率採用收購加儲存的方法,來進行銷售推廣,而這樣的企業是非常注重口味的統一的,好的茶葉會隨著年份的增加而改變,所以我猜測肯德基採用了將市場「陳茶」成粉末茶包的方式,一方面降低的成本,一方面也保證的口味的統一,更是很精明的銷售策略,也就是因國制宜,中國人對於茶葉蛋還是有所偏愛的,尤其是獨特的茶葉蛋。
  • 3斤茶葉才99元,包郵還送茶具,這夠成本價嗎,商家是怎麼想的?
    我國茶葉種類十分豐富,從古至今,能叫上名字的茶葉大概有上千種,我們不能做到完全認識並且熟知每一款茶葉的品質表現,很多人對茶的了解非常少,尤其是年輕人,可能都不怎麼愛喝茶了。因為不了解而不喜歡,又因為不喜歡而不願意了解,形成了讓人尷尬的循環,最終影響茶文化的傳播。
  • 茶葉的耐泡程度與茶葉有什麼直接關係
    喝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香氣與滋味,最容易注意的是這茶怎么喝著喝著就沒味了。喝茶不可避免的會注意到耐泡度這個問題,但大部分人都會有"好茶=耐泡"這個主觀意識,潛意識的認為:這茶耐泡!言下之意,是暗指這是一泡好茶。那麼,好茶與耐泡,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清這兩者的關係呢?
  • 茶葉公司怎麼取名更顯高端大氣
    「茶道「」茶文化」「茶之都」「品茶」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文化源遠流長,很多人喜歡喝茶,而且能從茶文化裡悟出人生哲理,茶不僅養心、修身、交友而且還可以清熱解毒、提神、有助消化,茶葉公司好名字能給人文化底蘊很豐富的感覺,可見一個好名字很重要如茶香四溢體現出茶葉味道茶香四溢感覺,彰顯茶風味
  • 茶葉的工藝瑕疵該不該被忽視?
    茶葉的品種繁多,各種花樣的產品也是層出不窮。如何避免買到問題茶葉?之前我也將到過,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買到假茶(年份、品牌造假)和有質量問題(受潮發黴)的茶葉。但是,還有一部分問題茶葉,它們不是假茶,也沒有明顯的質量問題(受潮發黴)。但是,確實有一些瑕疵的,嚴格來說,也算是質量問題,但是,主要是生產工藝的不問題和不成熟造成的。
  • 茶葉罐,給茶一個家!
    茶葉罐是用來儲藏茶葉的容器,是茶葉的「房子」。每一位喝茶的人都會為自己喜愛的茶葉準備這個重要的房子,所以說,茶葉罐是飲茶人的必備用具。學會打理好茶葉的「房子」一種茶葉最好是要固定使用一個茶葉罐,否則茶葉與茶葉之間就會串味,從而影響茶葉口感、香氣。根據不同的茶葉選擇不同材質的茶葉罐,比如存放普洱茶要選擇透氣性能好的竹、紙、陶製茶罐。
  • 張秀根告訴你,茶葉怎麼選擇
    茶葉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飲品原材,用茶葉衝泡出來的茶水有著各種各樣的效果,那麼你知道茶葉應該怎麼選嗎?在選茶葉之前,張秀根老師先告訴你,茶葉分為哪幾種。茶葉可分為綠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白茶六種,其中綠茶是未發酵的茶葉,黃茶是微發酵的茶葉,烏龍茶是半發酵的茶葉,紅茶是全發酵的茶葉,黑茶是後發酵的茶葉,白茶是輕度發酵的茶葉。
  • 大紅袍茶葉是什麼茶?大紅袍茶葉的功效和特性
    中國的茶葉是被大家公認的最好的茶葉原產地。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很特別的茶葉——大紅袍茶,大紅袍茶有著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特殊的功效,一直受到茶客們的讚賞。大紅袍茶葉的由來大紅袍茶葉原產於福建的武夷山。據傳,大紅袍茶葉還有這樣一個典故。當時寺廟的掃地和尚發現有一個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但生病的書生。和尚用茶水治好了他。後來他通過了科舉考試,名列榜首!被朝廷任命為八府巡按,其朝服是一件紅色的長袍,上面繡有龍。後來他把紅色的長袍送給了茶坊,並給它起名大紅袍。
  • 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習性,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下面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
  • 武夷酸,觀音酸,紅茶酸,熟普酸,茶葉出現酸味說明品質不好嗎?
    《2》茶圈裡常聽人提起,茶葉發酸是由發酵引起的。不然,怎麼綠茶黃茶這類不發酵或發酵程度極輕的茶葉,鮮少有人提到喝茶時嘗到了酸味。然而在喝紅茶巖茶等茶葉時,常能聽人提起武夷酸、紅茶酸、熟普酸、觀音酸等說法。那麼,茶葉的發酸和發酵之間真是有因果關聯嗎?事實上這兩者之間,一前一後確實有牽連,但卻不是前因與後果的關係。
  • 喝茶葉茶可以減肥嗎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出現了肥胖的身材,為了避免肥胖引起危害,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減肥,那么喝茶葉茶可以減肥嗎? 現在的人們對於養生是非常有講究的,並且對於自身的健康與身材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 茶葉改變世界——介紹《綠色黃金:茶葉帝國》
    即使是遠在西洋的英國竟然也有了自己的茶文化——下午茶,並成為英國近代文化的一道奇觀。自上世紀80年代傳統文化研究復興以來,中國人曾致力於茶文化的復興,無奈我們雖然有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卻終因無成形的茶道傳統或者可能曾經有過而早已丟失殆盡了,因此始終不知茶文化的魂在哪裡,勉強拼湊起來的五花門的所謂「茶道」,讓人怎麼看怎麼不像,也與周圍的環境及人們的心境難以融洽。
  • 喜茶又搞事情,賣茶葉蛋卻被?
    9月28日,喜茶推出了5元1個的茶葉蛋,金鳳茶葉蛋。現在在喜茶小程序的推薦位還可以看到這個「驚世駭俗」的茶葉蛋,據官方發布稱,這顆蛋歷經14道工序,搭配了7種辛香料,有著美麗裂紋和剛剛好的口味。
  • 茶葉色素——茶葉中的水溶性色素(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
    前面提到了茶葉色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也詳細介紹過了脂溶性色素(葉綠素、胡蘿蔔素)。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茶葉中的水溶性色素。茶葉中的水溶性色素茶葉中的水溶性色素是能溶解於水的呈色物質的總稱。包括:花黃素類、花青素類、以及茶葉加工中形成的色素(多酚類物質的氧化產物:茶黃素類、茶紅素類、茶褐素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