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號,瓦良格號成功歸國背後,商人徐增平功不可沒

2020-12-22 知行路上話歷史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顧炎武曾經號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謂是振聾發聵,一語驚人。在中國國防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之下,離不開一個個"匹夫"的貢獻。

徐增平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是新中國航母事業大發展的幕後英雄,世人皆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卻鮮識徐增平。新中國的航母事業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新中國對於航母的認識一無所知。

而當中國和烏克蘭談成瓦良格號的收購條件後,瓦良格號的回國徵途卻是一波三折,以至於收購瓦良格號的計劃險些夭折,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號,瓦良格號成功歸國背後,商人徐增平功不可沒。

一:遼寧號背後的故事

瓦良格號原本是屬於前蘇聯的海軍航母,1985年開始建造,直到1991蘇聯解體後,瓦良格號已經完成了68%的建造率。隨著烏克蘭的獨立,瓦良格號歸屬於烏克蘭,但依舊由俄羅斯海軍管轄。

當時捉襟見肘的烏克蘭財政無力支持航母的建造,瓦良格號逐漸被遺棄。幾番波折之後,瓦良格號最終被俄羅斯作為債務償還給了烏克蘭,真正意義上成為了烏克蘭的財產。

烏克蘭開始在全球尋找瓦良格號的買家,幾番周折之後和中國達成了交易意向。出人意料的卻是,遠在天邊的美國橫插一腳,公然的威脅烏克蘭,不得將瓦格良號出售給中國,幾番談判之後,美國最終讓步,以拆除航母上所有的艦載武器為條件,同意烏克蘭將該航母出售給中國。

然而被強制拆除所有艦載武器後的瓦良格號幾乎與普通的艦艇無二,就只剩下了"空殼子",但是瓦良格號對於當時沒有航母的中國來說,依舊具有非凡的意義。

二:一波三折,航母歸國背後的英雄

天有不測風雲,瓦良格號在歸國的途中再次遇到了困難,而徐增平在航母歸國的過程當中堪稱第一功臣,首先如何將瓦良格號運回中國是需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

瓦良格號的運送是擺在當時中國面前的第一個難題,當時的徐增平站了出來,幾番周折之後,徐增平以私人的名義僱傭了荷蘭的拖船公司將瓦良格號從黑海託運回國。

可以說如果沒有徐增平,瓦良格號回歸中國的時間將會是個未知數,而為此徐增平就花費了數千萬美元。

之後瓦良格號在經過土耳其海域之時又被土耳其藉口攔截,瓦良格號被擱置長達一年半之久,最後不得不通過繳納高達10億美元的保證金才讓瓦良格號得以歸國。

歷經艱難險阻,瓦良格號最終歸國,而名義上作為瓦良格號的購買者的徐增平也為此最終不得不宣告破產,雖然最後徐增平並沒有因為瓦良格號造成多大實質性的損失,但是他的確是瓦良格號回國背後,最大的功臣。

畢竟當時除了徐增平沒有人站出來為國家承擔這個風險,單單這份愛國情懷就值得讓人尊敬。

三:瓦格良號歸國一波三折背後的利益糾葛

在瓦格良號歸國的徵途可謂是一波三折,歷經艱難險阻。但是美國為何一而再再而三阻止中國得到瓦格良號?當時的瓦格良號幾乎就是一個空架子,毫無戰鬥力可言。

其實真正原因是美國害怕中國海軍因此而實力大增,中國強大的工業實力讓中國很容易以瓦良格號為藍本"複製"出航母,最後加以改進,形成自己的航母製造體系,從而威脅到美國霸主的地位。

此外,美國對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以防範打壓為主,瓦格良號歸國從長遠來看對美國全球霸主的地位是不利的,因此這也是出於美國的戰略需求。面對一個超級大國的幹涉,作為名義上的瓦格良號購買者的徐增平承受的壓力和風險可想而知。

在明面上擺平美國之後,在經過土耳其海域時再次遭受了土耳其的攔截,這一事件的背後自然少不了美國在其中推波助瀾。此外土耳其單方面的想法也很明確——趁火打劫。

有美國撐腰的土耳其攔截瓦格良號,一方面可以討好美國,另一方面又可以從中國身上攫取利益,可謂是一舉兩得,最後經過一年半協商才得以解決這一"飛來橫禍"。

瓦良格號艱難歸國的背後實質是利益之間的衝突與糾葛,從這個角度來看,面對如此多的困難,瓦良格號還能成功回歸中國,徐增平當之無愧是第一功臣。

四:響應號召,挺身而出

徐增平能夠成為最大的幕後英雄絕非是偶然的。首先,徐增平滿足烏克蘭提出的購買瓦格良號航母的必須有5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硬性要求,作為澳門富豪的徐增平自然不在話下。

其次,徐增和當時主持瓦格良號購買事務的賀鵬飛海軍中將有較好的私人關係,當時賀鵬飛將軍在瓦良格號購買之時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澳門富豪徐增平,他幾乎具備了所有滿足瓦良格號購買的條件,而且他身份也能夠很好的掩蓋中國購買瓦良格號的意圖。

最後是徐增平的個人品質,以私人身份購買瓦良格號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著其中的艱難,作為一名成功企業家的徐增平是何等的精明,他會看不出其中的風險?

但是徐增平依舊毅然決然地賭上了全部的身家,迎接瓦良格號的歸國。這需要的不僅僅需要勇氣,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尚愛國情懷。

如果徐增平的心中沒有國家與民族,又何談能夠挺身而出,助力中國航母的實現,航母歸國背後英雄應當被銘記。

相關焦點

  •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我們怎能不銘記
    徐增平傾家蕩產為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實現了中國億萬人民的航母夢,是什麼讓這位愛國商人如此捨己為國?他在購買「瓦良格號」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徐增平與「瓦良格」號 一、遼寧號的前身 12年9月25日,「瓦良格」號正式更名遼寧號,成為我國第一艘服役航空母艦
  • 香港商人徐增平,傾家蕩產為祖國買瓦良格號,航母回國後公司破產
    很多人都看到了現在遼寧號的輝煌,卻沒看到建造這艘航母的艱難。蘇聯解體之後,前蘇聯各加盟國分割了家產,其中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約35%的軍工產能,軍工企業高達3594家,其中包括兩座主要的洲際飛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位於黑海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廠。
  • 瓦良格號究竟是誰買回來的?徐增平or戴嶽or張勇?為您揭開謎底
    中國今日的航母研發能有如此快的速度,瓦良格號功不可沒,那麼咱的雙航母的母胎到底是誰買回來的呢?上個世紀,美國的航母讓中國非常羨慕,為了趕超美國,也為了壯大自己的海上實力,中國也開始謀劃要建航母,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於是中國想到了從國外進口航母。當然中國從美國手裡是買不到的。
  • 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如何變成中國的遼寧艦的?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時期建造的瓦良格號航母,它最早在1983年下單定型於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1985年12月4日開始建造,到了1988年11月時下水測試。結果,就在建造的過程中,不可一世的蘇聯竟然沒了,瞬間分裂為十五個國家。 當時,瓦良格號的建造進度已經完成了近70%。
  • 徐增平:拿出全部身家為中國買「瓦良格」號,我們應該永遠銘記
    曾當過軍人的徐增平十分明白航母對於祖國的重要性,因此,在美國以「瓦良格」號不得以由政府出面競拍,必須用作商業用途為藉口阻攔中國購買後,得知消息的徐增平第一時間奔赴到事情的第一線,以自己商人的身份為祖國參與航母的競拍。排除萬難「鑿井九階,不次水澤。」不堅持到最後,即使之前做過再多努力也都只能是功虧一簣。
  • 瓦良格號回國一波三折:土耳其的從中作梗,背後是受美國指使?
    蘇聯解體後,這九艘航母中俄羅斯僅保留一艘庫茲涅佐夫號,剩餘都被加盟國烏克蘭及其他國家收購,中國早年也買了三艘,其中命運多舛的就是瓦良格號。  提起瓦良格號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是提起我國第一艘服役的軍艦,大家都會脫口而出——遼寧艦,但很少人知道,遼寧艦的前身就是蘇聯建造的瓦良格號。
  • 瓦良格號回國時,途中遇到「攔路虎」敲詐,多虧該國仗義出手解圍
    大家都知道,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而遼寧艦又是我國第一艘航母,這艘原本屬於蘇聯時期的航母,因為解體而被烏克蘭繼承。但畢竟是上個世紀蘇聯時期的軍工產物,沒有徹底完工,只做了70%的工作,蘇聯就解體了。最關鍵的核心裝備,動力設備還沒有完成安裝。
  • 瓦良格號到底是誰買回來的?徐增平還是戴嶽、張勇先生?
    對於瓦良格號,我們當時的確想買回來,不過美國一直盯著,十分不容易。而當時國內負責運作此事的是賀鵬飛將軍(海軍副司令員),選中的是香港商人徐增平(退役軍人)運作此事,為了找到一個「恰當」的理由,1997年8月徐增平在澳門成立公司,並「異乎尋常」的順利獲得澳門賭博經營8張牌照中唯一的一個機動賭船博牌照。
  • 買下「瓦良格」捐贈祖國後宣布破產,徐增平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大家也都是近幾年才發現我國的航母企業開始有進展,之所以一起步就有這麼快的進展還要歸功於徐增平。 瓦良格號在烏克蘭手中只能閒置著,畢竟其沒有經費改造和升級。於是烏克蘭決定出售給其它國家,但我們明白,如果以國家的名義去購買的話,這艘準航母是堅決不可能落到我們手裡的。
  • 為什麼希臘願意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布斯普魯斯海峽?
    我國愛國商人徐增平得到消息後,準備以澳門某旅遊公司的名義去烏克蘭黑海造船廠詢價。不過美國聽說中國有意購買瓦良格號之後,開始橫加阻擾,烏克蘭不得不要求徐增平如果真想購買,必須不得將瓦良格號航母用作軍事用途。徐增平便提出,瓦良格號將被改造成博彩觀光船,不會用作軍事用途。後來烏克蘭方面在美工的壓力之下,拆除了瓦良格號上所有的先進武器,瓦良格號最後只剩下了個空殼子。
  • 「瓦良格號」艱難回國路,兩國阻撓,希臘友好出手
    瓦良格號回國之路異常艱辛,土耳其敲詐10億美元過路費,好在希臘擔保才沒讓土耳其敲詐成功。瓦良格號瓦良格號是蘇聯第三代航空母艦,1983年在烏克蘭黑海造船廠開始建造。蘇聯解體時瓦良格號已經完成了百分之60多的建造進度,因為沒有後續的撥款,航母建造就此擱置,瓦良格號封存在南布格河口。
  • 上世紀90年代末,從烏克蘭購買瓦良格號時,俄羅斯為何沒阻止
    2012年,遼寧艦作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正式服役,遼寧號的服役對中國海軍來說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事實上,當年我國從烏克蘭購買瓦良格號時,誰都沒有想到,這艘因為蘇聯解體停工的航母會以這樣的姿態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受阻,希臘為何願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
    當年的瓦良格號,因為烏克蘭沒有經濟能力和技術能力,繼續將其建造完成。而且就算繼繼續建造完成,烏克蘭也不會使用航母,這樣的戰略級武器。俄羅斯和烏克蘭天生不對付,雖然俄羅斯很希望擁有這艘航母,但是烏克蘭獅子大開口,將價格提高到的地步。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也是很窮,到了最後俄羅斯不得不放棄。
  • 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如何誕生的?
    遼寧艦的前身是蘇聯未完成的瓦良格號,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其中的艱辛歷程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只能通過別人的記錄來知道中國走到現在,是用老一輩的親歷者用無數心血和日日夜夜的執筆伏案換來的。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是如何誕生的?
  • 真正的中國功臣,為買「瓦良格號」狂砸2000萬,傾家蕩產也甘願
    我們都知道,「遼寧艦」前身是「瓦良格號」,這艘航母是如何運回國內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一個大功臣—徐增平。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和俄羅斯繼承了不少武器裝備和核心技術,其中未建成的「瓦良格號」就分給了烏克蘭,這也是蘇聯繼「庫茲涅佐夫」號之後的第二艘航母。
  • 我們買到瓦良格號航母后,為何曾有人偷偷上去呆了半宿
    【話說軍世】我們研究航母其實很早就開始進行了,曾經的澳大利亞墨爾本號、前蘇聯明斯克號等等,不過這些只能算作輕型航母本身存在許多弱點,與我們藍水海軍的遠期目標不完全符合,因此瓦良格號航母的意義上才顯得如此重大,而瓦良格號的歸國之旅不僅坎坷,甚至還曾經發生過曾有人偷偷上去呆了半宿的事情
  • 同是軍艦,為什麼瓦良格號被改造成功了,而明斯克號卻成了公園?
    而這兩艘軍艦便是瓦良格號和明斯克號。 隨著蘇聯的解體和烏克蘭的獨立,瓦良格號變成了烏克蘭的財產,但其依然在俄羅斯的海軍戰鬥編成內,而它剩餘的32%的建造工作也由烏克蘭繼承,但對於當時捉襟見肘的烏克蘭來說沒有能力拿出這筆開支。1995年俄羅斯以償還債務為由把瓦良格號送給了烏克蘭,而瓦良格號也正式退出俄羅斯的海軍編程。
  • 瓦良格號回國時,我國專家打開艙門看到了什麼?眼前景象令人落淚
    遼寧艦前身是瓦良格號,瓦良格號曾是屬於蘇聯的,在上個世紀,美國跟蘇聯冷戰了數十年,兩國為了能一較高下,於是紛紛研製了很多先進的軍事武器。但之後蘇聯由於種種原因面臨解體,而美國成為了世界的超級強國,在蘇聯解體時,俄羅斯成為了最大的繼承國,烏克蘭則是第二,於是瓦良格號成為了烏克蘭武器。之後烏克蘭由於國內的經濟落後,於是將瓦良格號售賣,而我國就購買了。當瓦良格號回國時,我國專家打開艙門被眼前景象感動,紛紛落淚,那麼我國專家打開艙門看到了什麼?
  • 中國購買瓦良格號航母,美俄為何從中從梗
    除了印度政府外,西班牙的造船廠也尋找到烏克蘭,希望買下「瓦良格」號的船體,然後拖到西班牙實施改裝和續建,最後再賣給阿根廷海軍,但是談判因為英國政府的介入而被攪黃了。歷史上英國與阿根廷發生過馬島戰爭,英國就是憑著擁有航母編隊打敗了阿根廷,所以英國當然不希望阿根廷能夠從其他國家購買到航母。「瓦良格」號等到的第三批客戶是一些外國民間廠商。
  • 揭秘國家嚴懲遼寧號航母功臣,騙局騙來的航母!令人動容!
    實際後來知道,這是美國人在背後策劃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就消滅了這個前蘇聯的,就一個戰略資源。那麼說的瓦良格號,蘇聯一解體,咱們軍方,咱們國家的軍方,就注意到這條船。年底──徐增平關閉基輔辦公室2002年3月3日──航母抵達遼寧大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