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國博物館——文創有意思」 走進河南博物院

2020-12-22 環球網

「了不起的中國博物館——文創有意思」,走進河南博物院。

想知道產品背後的創意都來自哪裡嗎?對應文物背後有怎樣有趣故事和讓你驚掉下巴的先人的巧思與智慧?館長們也絕對不是你想像的老學究模樣,「帶貨」能力讓你不扶牆就服她與他!天馬行空的設計師們的日常可愛你絕對想不到!

博物館系列獨家視頻,一起來揭秘!

一起尋好物、漲「姿勢」!博物館文創好物萬萬千千,你獨缺這一款!

海獸葡萄鏡金屬書籤

創意說明:

歷朝歷代,描繪美人、仕女的畫作中,總有銅鏡的影子出現。「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銅鏡,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顏工具。除了基礎的使用功能外,銅鏡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它承載著古人最美好的心裡祝願。「圓」乃是圓融、團圓之意,豫博文創取其型,用其元素點綴,成就了這款寓意圓滿,造型滿分的金屬書籤。

材質: 黃銅,手工上的琺瑯漆

藏品介紹:

作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銅鏡,海獸葡萄鏡不僅是初唐瑞獸鏡向盛唐花鳥鏡過渡的重要鏡型,還是魏晉以來傳統銅鏡藝術與歐洲及中亞、西亞藝術的融合,它不單純受某一種外來文化的影響,而是體現了文化的多元交融。獅子在中亞、西亞文化中象徵權威、神力,葡萄代表生命樹,然而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傳統吉祥思想的影響下含義發生了變化。因此,海獸葡萄鏡亦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又被日本學者稱為「凝結了歐亞大陸文明之鏡」,是東西文化藝術融合的產物。

刻花碗內模手工蜂蜜皂

創意說明:

刻花碗內模的菊花紋從自然中演變過來,以纏枝菊花紋為主,菊花形象直觀明顯,把菊花描繪的條理化,菊朵簡潔中追求豐富,顯得單純而明麗,生動而凝鍊。豫博文創提取其紋飾與形狀,製成刻花碗內模蜂蜜手工皂,並注入顏色,增加更加生動活潑的體驗感受。從紅裝素裹,到橙紅橘綠,再到黃旗紫蓋,綠草如茵,青出於藍,藍天生玉,最後的紫氣東來,繁多交錯,五彩繽紛。更有七種香型可供選擇。

材質:甘油、蜂蜜、橄欖油、維生素E等

藏品介紹:

這件刻花碗內模來自於宋代,直徑18釐米,1952年在河南省開封市徵集而來,紅色高嶺土燒制而成,陰刻有菊花和雲紋,富有生活氣息。

饕餮紋桌面吸塵器

創意說明: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除了威懾邪穢,還有庇佑主人,驅除一切不好事物的寓意。這款桌面吸塵器具有360°上升式風向,不散塵,吸力順暢的優點。並且吸力強勁,輕鬆吸走碎屑和粉塵。體積小巧,不佔空間,底座帶毛刷,清掃徹底。

材質:ABS、亞克力

藏品介紹:

饕餮紋在商周時期被廣泛應用於青銅器、玉器、陶器、骨雕、漆雕等方面。古人在青銅上鑄造這些圖案,並非僅限於對美的追求,他們還通過青銅器形態的變化和花紋的變化,實現禮器的神聖作用。

河南博物院簡介

河南博物院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面積156畝,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9萬件,其中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石刻及史前文物最具特色,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極高,不少藏品被譽為「國家寶藏」、「國之重器」。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8號

相關焦點

  • 3200歲鎮館之寶「親自站臺」 河南博物院文創賣了多少錢
    走進文博商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櫃檯上擺放著的一排排顏色絢麗、憨態可掬的卡通玩偶。文博商店負責人郭姓經理介紹,這些玩偶的形象就是鴞尊,在與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濬縣泥咕咕「碰撞」下,成了能吹口哨的鴞尊泥咕咕。「這些都是博物院自己研發的文創產品,售價39元,是店裡賣得最好的。」郭經理說。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網友的行動力不可小覷,這股從網上掀起的熱潮,迅速蔓延到河南博物院的文創店,線上線下頻頻斷貨。在河南博物院線上商店,「考古盲盒」的銷量已經突破5000個。據河南博物院統計,「考古盲盒」5天的線上銷售額超過50萬元。和傳統盲盒單一的材質不同,「考古盲盒」採用銅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材質,可以說是「真材實料」。
  • 南陽市博物館組團赴河南博物院考察學習
    12月16日,南陽市博物館在王曉傑館長帶領下,組織相關人員赴河南博物院考察學習。在隨後舉辦的座談會上,河南博物院黨委書記萬捷介紹了博物院整體情況,該院副院長信木祥、翟紅志,工會主席史自強等參加;王曉傑館長介紹了南陽市博物館新館建設、陳列展覽及未來方向等情況。
  • 我省博物館文創大賽頒獎,來看設計者們又搞出什麼新花樣?
    「快來看這款文具套裝,筆以賈湖骨笛為原型、墨水瓶是河南博物院主樓造型,有點意思!」「筆記本的封面是螭龍圖案嗎?竟然是粉色的,太萌了!」11月3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主館藝術廳文創展臺前,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大家一致發現,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又雙叒叕上新了,然而它們每款只有一件,咋回事?
  • 深秋,來河南博物院喝杯「九千年」的咖啡吧
    「年代最久遠的,九千年的賈湖骨笛」「三千年的『鴞尊』款,這個最可愛」……10月13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館三樓特設的文創大廳咖啡區,來自新鄉的馬女士一行5人分別點了不同款的「文物咖啡」。「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重新開放後,每天到館的遊客絡繹不絕,備受歡迎的不僅有我們的鎮院之寶,還有我們的豫博網紅咖啡。」
  •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正式「復出」,九大「鎮館之寶」亮相
    日,闊別公眾視野五年之久,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正式「復出」。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均已展出,這是時隔五年後的首次「合體」亮相。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休閒空間板塊方面,文創產品已經由之前臨時展區搬至主展館,有眾多新品即將上線,超過500款文創產品可供公眾挑選。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 在淘寶搜索「河南博物院」 進入店鋪就能直接購買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 種西紅柿的參與籌建了河南博物院
    種西紅柿的參與籌建了河南博物院#身臨其境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眾所周知,河南博物院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1927年7月,由時任河南省主席的馮玉祥,親自倡導創建。老馮曾兩次督豫,對河南的感情很深,對河南文化更有大恩德,河南的第一所大學,我的母校河南大學如此;民國時代館藏豐富程度,僅次於故宮博物院的河南博物院的創建,也是如此。要知道,河南作為文物大省,也是盜墓大省,軍閥混戰的年月裡,不抓緊搶救文物,還不知多少國之重器,要流落海外?
  • 「考古盲盒」: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陽鏟,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讓「失傳的寶物」面世……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讓網友們化身「考古學家」,親身體驗了考古工作的艱辛與驚喜。河南博物院供圖「手套一戴,是考古學家的感覺了」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看到社交平臺上的分享帖,網友莉莉一下子就被「考古盲盒」吸引了。時隔十幾天收到這份沉甸甸的快遞,她立刻開始埋頭「考古」,還向網友圖文直播了「寶物馬首」面世的過程。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雙吉聯手 打造吉林第九吉—吉廣與吉林省博物院打造全新吉林文創
    大家都知道,吉林省有「八吉」:吉車—紅旗汽車」、「吉米—吉林 大米」、「吉參—長白山人參」、「吉水—長白山礦泉水」、「吉肉—優質畜禽肉」、「吉藥—吉林醫藥」、「吉雪—滑雪天堂」、「吉美—吉林旅遊,如今,吉林省又有了第九吉--吉廣國際與吉林省博物院籤署戰略協議: 以最IN的思維 打造全新魅力吉林文創!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全國湧現30多家可以「聽」的博物館 網友:開啟宅家雲逛展模式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楊月 楊維瓊)受疫情影響,全國不少博物暫停對外開放。許多博物館從線下走到線上,打造有聲博物館,打破時空界限,讓更多的人領略到歷史文化的魅力。
  • 後疫情時代的博物館是什麼模樣?專訪全國政協委員馬蕭林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受訪者供圖全球博物館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據統計,全球近90%博物館在疫情中閉館,有分析認為近13%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中國博物館也普遍閉館2個月以上,很多館至今尚未重開,它們面臨何種境況?
  • 上海博物館文創大集合,錢包快捂不住了!
    上海博物館文創大集合,錢包快捂不住了!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
  • 厲害了,江蘇-無錫博物院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公告,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經核定,無錫博物院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評估定級是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評比,將博物館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
  • 到山西博物院,認識不一樣的傅山
    12月29日,由山西博物院主辦,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綿陽市博物館參展的「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館四層書畫展廳開展。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本次展覽從生平、文學、思想、史學、醫學等不同維度解讀傅山,在一頁頁書卷和一幅幅書法作品中,讓廣大觀眾全方位地了解山西的這位鴻儒大家。
  • 博物館日|這些文創產品幫你「把博物館帶回家」
    從大英博物館的盛裝小黃鴨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萌萌噠」系列文具;從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餅乾到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小夜燈......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在文創產品上下起了功夫,這些腦洞大開,讓人無法拒絕的文創產品逐漸成為人們愛上博物館的新理由。
  • 百年傅山真跡亮相山西博物院
    12月29日,「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覽是山西博物院聯合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綿陽博物館共同打造的一臺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文化盛宴。「此次展覽從生平、文學、思想、史學、醫學等不同維度解讀和展示傅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