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西紅柿的參與籌建了河南博物院

2020-12-14 黨人碑

種西紅柿的參與籌建了河南博物院#身臨其境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

眾所周知,河南博物院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

1927年7月,由時任河南省主席的馮玉祥,親自倡導創建。老馮曾兩次督豫,對河南的感情很深,對河南文化更有大恩德,河南的第一所大學,我的母校河南大學如此;民國時代館藏豐富程度,僅次於故宮博物院的河南博物院的創建,也是如此。

要知道,河南作為文物大省,也是盜墓大省,軍閥混戰的年月裡,不抓緊搶救文物,還不知多少國之重器,要流落海外?

其實河南人要搞博物館的想法很早了,原因很簡單,寶貝被盜掘多了,老祖宗的好玩意,一件件精美的國寶,被敗家子們搞出去,稍有點良心的中國人,誰不心疼?

1923年8月25日,新鄭南門外紳士李銳在鑿井時,發現一批珍貴文物,有青銅器蓮鶴方壺、牢鼎、王子嬰次爐和全套的編鐘等。自新鄭古器物岀土後,為珍藏和保護這批中原國粹,本省的志士仁人,就醞釀著幹件大事,建立河南博物館。

當時的中國,地方博物館真的屈指可數,天津和瀋陽有正式的博物館,江西、湖南和山西有規模很小的,所謂的教育博物館,有的還附屬在圖書館裡面,你河南憑什麼呢?窮的要命!

從1924年至1926年,折騰了很久,看好了幾處地方,北洋軍閥的省領導都說支持、重視,可一個子兒也不給你。新鄭出土的這些國之重器,慘到被存放在河南省圖書館後院閱覽室,門口連條大狼狗都沒有。

幸好馮玉祥二次督豫,河南的文教事業迎來了大好機遇,三位本省專家組成了河南博物館籌備小組,拿到專項經費,開始實際工作。

這三位專家,我得空慢慢介紹,今天只說其中的郭須靜先生。

郭先生是河南唐河人,馮友蘭的老鄉,我們河南大學農學院的老師,也是今天河南農業大學的創始人,同時還是開封龍亭公園的創始人。

河南博物院現在鄭州農業路上,此前長期在我家門口的黃委會附近,我小時候只要說是「八中的學生」隨便進,而跟往前搗騰,它最初的館址在河南的老省會開封三聖街,這地方就是郭先生參與選定的。

這地方原先是河南法政學堂,後來合到我們河南大學法科裡去,校園就閒置了,地方相當大,面積共約十畝零七分又五方丈九十五方尺,房屋共計132間,經多方整修,成為河南博物館館址,直至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隨省會遷鄭。

除了河南博物院(館),郭須靜先生對河南人民還有個最大的功德,就是把西紅柿引進到河南種植。作為法國巴黎凡爾賽園藝專門學校農學專業的畢業生,河南人最早種植西紅柿,最早烹飪西紅柿的第一人,就是這位郭須靜先生。

夏天了,河南人民酷愛吃的雞蛋西紅柿打滷面,我今天中午恰好在家自己搞了一鍋,拌上荊芥,還用蒜臼搗了石香菜,當時我就想,我這輩子最愛的就是各種西紅柿菜,什麼雞蛋西紅柿、西紅柿炒茄絲兒、西紅柿燉牛腩。。。。。。。

我得感恩郭須靜先生!

如果您是西紅柿的深度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河南博物院,別忘了轉這篇!!!

圖片:今天的河南博物院,紫荊山時代的省博,開封三聖街的省博舊址,郭須靜任教過的河南大學。

相關焦點

  • 南陽市博物館組團赴河南博物院考察學習
    12月16日,南陽市博物館在王曉傑館長帶領下,組織相關人員赴河南博物院考察學習。在隨後舉辦的座談會上,河南博物院黨委書記萬捷介紹了博物院整體情況,該院副院長信木祥、翟紅志,工會主席史自強等參加;王曉傑館長介紹了南陽市博物館新館建設、陳列展覽及未來方向等情況。
  •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正式「復出」,九大「鎮館之寶」亮相
    日,闊別公眾視野五年之久,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正式「復出」。東配樓開放「5G+博物館」:蓮鶴方壺在水霧中旋轉、可走進《千裡江山圖》配合主展館的重新開放,河南博物院專門在東配樓開設了博物館綜合實踐體驗中心。東配樓一樓將開放1400平方米的全新綜合實踐體驗中心,可同時容納500人參與體驗活動,包含研學活動教室、文物保護觀摩體驗、田野考古體驗、古代天文科技展示及自主學習五大功能區。
  • 深秋,來河南博物院喝杯「九千年」的咖啡吧
    「年代最久遠的,九千年的賈湖骨笛」「三千年的『鴞尊』款,這個最可愛」……10月13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館三樓特設的文創大廳咖啡區,來自新鄉的馬女士一行5人分別點了不同款的「文物咖啡」。「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重新開放後,每天到館的遊客絡繹不絕,備受歡迎的不僅有我們的鎮院之寶,還有我們的豫博網紅咖啡。」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微型版」的文物藏進土中,隨著一點一點地被挖掘,神秘的「寶物」慢慢呈現全貌,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12月初,豆瓣網友發圖文帖,直播自己開「考古盲盒」的過程,立馬引發豆瓣網友的關注。
  • 3200歲鎮館之寶「親自站臺」 河南博物院文創賣了多少錢
    但是,與故宮博物院相比,河南博物院一年的「成績單」還比不過故宮博物院4天的銷售額。業內人士分析,河南的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發展滯後,呈現「空間很大,做得很差」的尷尬局面。 尷尬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一年銷售額在120萬元左右雖然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既賣萌又賣故事,但與一線城市的博物院相比,在產品數量、質量和銷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 河南博物院推出創意考古盲盒,動手體驗挖寶過程
    今年四月,河南博物院出品「失傳的寶物」創意周邊,通過當下喜聞樂見的「盲盒」形式,把仿製的「珍奇寶藏」埋藏其中。 盲盒的款式有青銅器、元寶、小銅佛、銅鑑、銀牌、銀元、玉器、紀念牌、刀幣、陶器十種,以及不定期的隱藏款和彩蛋。
  • 先行文旅助推河南博物院實現「智慧化」建設,打造數字場館新標杆
    7月20日,由先行文旅全權負責開發的河南博物院智慧化建設項目,在先行及博物院各領導的見證下,完成初步驗收。,實現參觀者與河南博物院藏品的良好互動。,依託融媒體平臺把河南博物院相關信息快捷的推送到大眾面前。
  • 看「三代榮光」、「漢唐宋盛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
    而早期國家文明大量的遺存,為河南博物院提供了大量的收集展覽的素材。遊走於文物之間,自然是讓我們深深體驗到濃厚的中華上古歷史氣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鎮院之寶,是建院八十周年之時評定的。其中有五件精品來自於先秦三代文明。
  • 河南博物院全面開放 鎮院之寶攜「多面」魯迅集結
    原標題:河南博物院全面開放 鎮院之寶攜「多面」魯迅集結 歷經5年改造後,河南博物院26日全面開放,九大鎮院之寶攜手「多面」魯迅奉上歷史文化大餐。 創建於1927年的河南博物院,2009年入選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17萬餘件(套)庫。
  • 「了不起的中國博物館——文創有意思」 走進河南博物院
    「了不起的中國博物館——文創有意思」,走進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簡介河南博物院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面積156畝,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9萬件,其中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石刻及史前文物最具特色,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極高,不少藏品被譽為「國家寶藏」、「國之重器」。
  •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斷貨,在家就能挖「文物」,你心動了嗎?
    河南博物院盲盒,就正是憑藉與眾不同的設計,讓消費者買單的優質案例。01想開盒,先考古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新品盲盒,可謂是圓了各位大齡兒童的一個考古夢。這款考古盲盒外面包裹著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裡面的出土文物仿製品根據尺寸大小的不同,形態和豐富程度也各不一樣。要想知道自己買的是哪款出土文物?你得耐心用工具一點點把「寶物」給挖出來才知道。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 據河南博物院介紹 這款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 ——「失傳的寶物」
  • 【特別活動回顧】大家講堂|講給孩子聽的博物院之寶系列: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貓頭鷹的秘密「婦好鴞尊
    時間:2019年5月11日星期六地點:一樓大家講堂主講:馮勇周六上午,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共同舉辦的講給孩子聽的博物院之寶系列: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貓頭鷹的秘密「婦好鴞尊」活動,在我館大家講堂舉行。
  • 河南博物院出的考古盲盒,要自己挖才知道是啥
    最近河南博物院推出了一款全新盲盒河南博物院的小姐姐說河南作為歷史名城,文物遺址數不勝數開發這套考古盲盒就是為了讓大家也能體會到考古學家「挖」到寶貝的那種驚喜感!害,誰還不是呢圖片來自: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微博網友曬圖舉報/反饋
  •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受聘新職
    澎湃新聞2020年12月12日訊 故宮博物院兩位前院長近期均受聘新職。據《深圳特區報》消息: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正式揭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市文聯黨組書記李瑞琦出席揭牌儀式。消息提到:2019年5月開始,深圳大學啟動博物館籌建工作。
  • 此文物是中華第一劍,屬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曾改寫中國冶鐵史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考古界公認的「中華第一劍」,歷史價值遠遠高於其它古劍文物,那就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鎮院之寶「之一的虢國玉柄鐵劍。他因其貌不揚,鏽跡斑斑,被戲稱為文物界的「烤番薯」。虢國墓地車馬坑目前,虢國玉柄鐵劍被收藏在河南博物院,同入選國家寶藏的「婦好鴞尊」和「雲紋銅禁」一起,被列為「九大鎮館之寶」。1999年6月20日,江澤民總書記曾親自到訪河南博物院,參觀此劍後連聲稱讚。
  • 足不出戶看河南博物院典藏精品,商周至明嘉靖,中原文化淵源流長
    而河南博物院這件藏品,小孩童坦胸露肚,下穿荷葉短裙,把光身頑皮的小童在水中戲鬧的場景表現的惟妙惟肖,見其形如聞其聲。實屬宋代孩兒枕中的少見上乘之作。填漆描金雲龍紋菊瓣式盒填漆描金雲龍紋菊瓣式盒,漆盒整體為菊瓣式,鼓腹,圈足。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蓋,下部為器身,由子母口分出器身和器蓋。
  • 湘西州交易中心參與永順老司城土兵平倭雕塑籌建
    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交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翟輝帶領該中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團隊前往永順縣老司城參與平倭雕塑籌建。 為還原抗倭歷史,在老司城管理處會議室,翟輝以《湘西土兵明嘉靖年間抗倭綜述》為題,上了一堂滿滿「湘西味道」的民族政策理論課。他從湘西土兵抗倭重大戰役、湘西土兵抗倭重要人物、湘西土兵抗倭制勝法寶等三個方面講述了湘西兒女引以為豪的民族愛國史。
  • 河南將籌建特色「新大學」,斥資3.6億建造,考生有福了
    學校名稱是"河南女子職業學院",三月份被政府批准建造,是一所公辦專科層次的普通高校,這是新鄉市的第十二所大學,與此同時,也是當地僅有的培育女性人才的高校,我國也有其這樣的學校,不過數量也是很少,據相關數據得知,僅有五所類似的院校,因此,河南的這所「新大學」,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
  • 鄭州一個公園與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有密切聯繫,你肯定沒去過!
    雙鶴湖中央公園的建設與春秋戰國出土的蓮鶴方壺密不可分,蓮鶴方壺不僅是河南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為雙鶴湖中央公園提供了創意起點和精神內核。而蓮鶴方壺的出土和保護是歷史的考驗,最後一隻藏於河南博物院,另外一隻藏於北京博物院。從蓮鶴方壺到雙鶴湖,時光如同兩隻仙鶴一般,將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相互融合,讓蓮鶴方壺中的文化內涵、精神氣質傳承在這座雙鶴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