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最該讀的一首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2020-12-16 解憂詩詞

眾所周知,詩歌在唐朝達到了頂峰,即便是後來的宋朝也難以望其項背。

南宋詩人在《滄浪詩話》中有這樣一段話: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雖然不完全正確,但這也確實是原因之一。

唐朝的科舉考試中最主要的科目有兩個,一是「明經科」,二是「進士科」。

「明經」以死記硬背為主,比較容易;而「進士科」就比較難,其中就包括詩賦。

唐朝很長一段時間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啥意思?就是說30歲才考上明經科,算很老了,但是50歲考中進士還算年輕。

事實也是如此,寫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曹松,高中進士的時候都71歲了,那年和他同榜的還有四人同樣到了古稀之年,人稱「五老榜」

還有晚唐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韋莊也是到了59歲才進士及第。

而在唐朝還有許許多多的詩人,名落孫山。

例如晚唐的羅隱,傳聞他是「十上不第」,還有山水田園大詩人孟浩然也曾在應試中跌了大跟頭。

很多人常拿今天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我倒覺得科舉比高考艱難得多了。

所以很能理解46歲的孟郊在高中進士後,會發瘋般地寫下《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是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人物,這類詩人有兩個特點:一是生活困苦,二是作詩刻苦。

孟郊人送外號「詩囚」,想想人家李白是「詩仙」,劉禹錫是「詩豪」,杜甫是「詩聖」,孟郊卻得了個「囚」,足見他是有多喪。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詩歌開頭兩句通過對比,登科後的喜悅之情畢露無疑。

以往所都遭受的生活上苦難,在今日登科後都不值一提了,所有的抑鬱苦悶也隨之煙消雲散。

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概便是如此了。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兩句將詩人得意洋洋的姿態寫到了極致,歷來為人所稱道。

其實唐朝許多人在高中進士後,都很不淡定,例如和賈島齊名的詩人姚合,「夜睡常驚起,春光屬野夫」,翻譯過來就是興奮得睡不著覺。

還有一個叫做裴思謙的更絕,考中狀元後,便「週遊狎妓」

而孟郊這裡只是縱馬看花,實在算不得瘋狂。

當然也有人認為孟郊詩中的「花」另有深意,但是我覺得不太可能。

一來是孟郊太窮了,根本沒有閒錢去玩樂。

二來,當時放榜之時是春季,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新科進士的初次宴會通常是在杏園舉行,是為「探花宴」

宴會上眾人會推選出兩名年輕英俊的進士充當「探花使」,由他們騎著馬到長安各大名園中採摘鮮花,以供眾人賞玩。

而以孟郊的年齡,和外貌,一般來說是不可能成為「探花使者」的。

所以這裡「走馬觀花」的未必是孟郊自己,而是指那些探花使者。

若是如此,這裡的花,就不可能是指女人了。

這樣解釋,有些煞風景,但也總比後世有人將孟郊視為「浪蕩子」來得好多了。

當然無論走馬觀花的是孟郊,還是探花使者,那種溢於言表的喜悅都不是假的。

全詩雖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卻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孟郊高中後的那種喜悅之情,這在他的「思苦奇澀」的詩中也算是別具一格了。

尤其是最後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幾乎表達出了從古至今所有考生高中後的心情。

這應該算是考生高考後最該讀的一首詩,因為它寄託了所有考生最美好的願望。

最後祝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題名,春風得意。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首古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登科後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趙許江:致高考|願你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時光荏苒,高考又「回」到七月。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考試成敗並不是一個人的最終,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修行,更是一次青春的全力以赴。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永不放棄目標在前方,竭盡全力為更快更強高考是一次人生的蛻變,但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我們要勇於在艱苦奮鬥中淨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高考是新的開始,預示著新的希望。心懷夢想,必有迴響!改變命運的,不是一張錄取通知書,而是那個全力以赴的自己。
  • 杜牧最春風得意的一首詩,大有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架勢
    唐代詩人孟郊有一首詩就很形象地表達出金榜題名的喜悅得意:「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可謂是及其恰當了!金榜題名之時,正要錦衣駿馬看近長安好風光,也是藉此讓世人看到自己的榮耀。晚唐詩人杜牧也有一首金榜題名之作,雖然不如孟郊詩有名,但也將金榜題名的喜悅表達得淋漓盡致。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囚」孟郊登科的背後
    對於母親的辛苦,孟郊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因此,早年的他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不曾參加過科舉考試。作為家裡的長子,他的肩上,擔的是一家人的希望。而讀書參加科考,是那個時代,他光耀門楣唯一的出路。帶著母親寄予的希望,已經不惑之年的孟郊大步流星地踏上了科舉之路。
  • 詭神詩話:古詩中的「登科」,榜到應傾賀喜杯,春風得意馬蹄疾
    高考在即,萬千考生都期待能考個好成績,以作為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讀的回報,在此,六甲番人且以五首「登科」古詩,祝福考生們如願以償:一、唐代孟郊《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詩太有名了,每逢高考,一定要讀一讀的,讀後當倍覺自信,揚眉吐氣就在今朝,考好了得意忘形也是應該的,畢竟十幾年苦讀啊。二、唐代杜牧《重登科》:星漢離宮月出輪,滿街含笑綺羅春。
  • 冠軍楊真:用「春風得意馬蹄疾」形容奪冠後的心情
    楊真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來形容自己奪冠後的心情。回憶現場,楊真認為,整個比賽設置非常精彩,刺激又有意思。更令他開心的是,還能與老鄉、校友及偶像彭敏對陣飛花令。在比賽現場,楊真的自信風採徵服全場。不少觀眾和讀者都惦念楊真是否依然單身。楊真在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第一時間最想跟女朋友和家人分享奪冠的喜悅。
  • 每日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孟郊一生最風光的就是這一天吧?
    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孟郊這一生呢,挺不容易的。
  • 孟郊登科前還有兩首落第詩,只知他春風得意,卻不知他昔日齷齪!
    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過不過錄取線的心情,簡直是兩重天!一旦考上心儀院校,便看花花開,見人人笑,吃飯走路自帶BGM!落榜了,那世界就是灰白,無心看花,一心自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苦吟詩人孟郊著名的《登科後》寫出了自己上榜後的欣喜輕鬆心情,讀著這首詩我們也不禁為他高興。但是我們好像只知道孟郊的《登科後》,卻對其寫的落第詩甚少了解,今日給大家帶來的這三首詩除了《登科後》,更希望大家讀讀其描寫「昔日齷齪」的《落第》和《再下第》這兩首詩!
  • 春風得意馬蹄疾,「明天」會更好~丨復盤論
    收~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一覺醒來,美股又瘋了,道指暴漲近1200點,納指、標普雙雙大漲4%!以前一千點可以玩一年,現在一千點只夠玩一天,太暴力了!高開後低走了嗎?低走了!可是,收盤大漲,中陽線,牛得不要不要的~今天沒感受到火箭發射快感的股友們,都捏著科技股吧!科技股開盤後就慫了,高開坑人,很多開盤借利好出逃!But,小夥伴們也別太擔心,午後已經有抄底資金入場~大家要知道,現在的行情就是逼著你割肉,逼著你賣掉科技買基建。
  • 春風得意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唐 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近義詞有:春風滿面、眉飛色舞,反義詞有:愁眉不展、愁眉苦臉,春風得意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如願以償,心情歡暢。春風得意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春風得意(chūn fēng dé yì)成語釋義:春風:春天和煦的風;得意:願望得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和暖的春風使人覺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進士後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後用以稱進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謀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歡暢。
  • 中年及第的孟郊賞盡「長安花」,而少年及第的白居易卻想歸隱山林
    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四十六歲及第後,寫下著名的科舉及第詩《登科後》。多次落第,幾經周折。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歲,才在故鄉湖州舉鄉貢進士,於是往京應進士試。貞元八年(792年),下第。落榜後他滿懷感慨,奮筆疾書寫下《落第》。
  • 從一日看盡長安花,走到我孤憔悴身病老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盛唐好像把整個唐王朝的氣數,在幾十年的時間全部大張旗鼓地揮霍掉,他創造了繁華的坊市,華清宮躺著千古尤物,朝堂上站著不同膚色的官員使者,還有神來之筆的謫仙太白。
  • 錢鏐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孟郊的一日看盡長安花
    久別後思戀之情便油然而生,於是吳王錢鏐就寫信給吳氏,因為他是武人出身,讀書識字不多,所以書信只寫了寥寥數語: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簡簡單單的九個字,情真意切,細膩體貼,平實溫馨,蘊藉悠長。傳說吳妃展信而讀,立即留下兩行晶瑩的珠淚。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中說:「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應發,使人應接不暇。」
  • 一首經典唐詩,短短28字卻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人人皆知
    印象中,悲歡離合,詩人悲傷時容易有詩,憤慨時有詩,憐憫時有詩,思念時有詩,絕望時有詩,勘破時有詩……偏偏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詩卻不多。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為忽然傳來的捷報而欣喜欲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是為流放被赦免而心情輕快……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喜悅心情的詩,大概是孟郊的《登科後》。
  • 八首及第詩詞,寫盡士子們的興奮之情:金榜高懸,春風得意
    《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歷盡困頓,終於在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此時的他守得雲開見月明,苦盡甘來。自有滿心按捺不住的得意欣喜之情,便揮筆寫下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 孟浩然本可為官,但因在君前背詩時觸犯忌諱而與仕途無緣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詩也是有原因的,宋朝人看到這首詩都會嘲笑孟郊,如國材就說:「失意處牢騷幽憤過甚,得意後便爾驕穉放蕩,何語未免寒態。」周紫芝在《竹坡詩話》裡也說:「餘嘗讀孟東野下第詩云:『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及登弟,則自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一第之得失,喜憂至於如此,宜其雖得之而不能享也。」
  • 孟郊 登科後
    孟郊 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鑑賞:孟郊參加科舉考試屢屢失敗,直到46歲才終於進士及第。盼望多年,夢想終於成真,詩人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與激動,揮筆寫下這首應情應景的小詩。前兩句詩人毫不掩飾考中的喜悅,把困頓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對比,一吐心中鬱積多年的煩悶。此時的詩人是揚眉吐氣,得意洋洋。後兩句真切地描繪出詩人考中後的得意之情。
  • 兩首抒發詩人喜悅之情的小詩,讀來令人身心愉悅
    在戰亂中輾轉漂泊、飽經滄桑的杜甫,這時正在梓州(今四川三臺),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首詩。詩意是在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剛聽到時就忍不住淚水灑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子兒女也都沒有了愁容,我胡亂收拾著詩書高興得快要發狂。白日裡高聲歌唱而且縱情飲酒,明媚的春光將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
  • 唐代詩人孟郊《登科後》:欣喜如狂之後的落寞餘生
    高中進士之後,這位與賈島一起被稱為「郊寒島瘦」的苦寒之士喜不自勝一改往日的形象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登科後》。《 登 科 後 》唐·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當時的考試制度是秋天考試春天公布結果。不得不說我倒是很喜歡這個規定的,秋高氣爽進考場,春暖花開功名來。當然了,這也是相對的,對於那些名落孫山之人來說就要忍受大好春光的熱情「捶打」了。
  • 若看文人失意的喟嘆,盡在落第的詩中
    這首《落第長安》就道出了他當年夢碎後的失望和苦惱。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恐逢故裡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家園是那麼美好,此時正春光爛漫,然而他在這聖明的時代卻考不上進士,感到無比羞愧。若是回到家鄉,又恐怕遭到鄉人的譏笑,可能連故鄉的花木鳥兒也會嘲笑自己,索性先留在長安,暫且度過一個春天吧。智慧如常建,融失意進詩意,寫盡無可奈何,窘迫難堪的心事。科舉制度發軔於隋朝,成熟於唐朝,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