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歸:《詩經 邶風 式微》賞讀

2021-01-09 雲天漫步

【原文】

式微 《詩經邶風》

式微,式微[1]!胡不歸?微君之故[2],胡為乎中露[3]!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4],胡為乎泥中!

【簡要注釋】

[1]式:語助詞。微:(日光)衰微,黃昏或天黑。[2]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3]中露:露中。[4]躬:身體。

【誦讀目標】

通過情讀、意讀來體味服徭役者的苦痛之情和他們對最高統治者的憤懣之情。注意誦讀出詞氣緊湊,節奏短促,情調急迫的感受。

【文選簡析】

《式微》是一首服徭役者的怨歌。詩中描寫在風露泥濘之中,服役者從早到晚,艱難不停地奔走及勞作的情景。詩中也揭示了苦難加身的原因,直接傾訴了他們對勞役制度和最高統治者的憤懣之情。在藝術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並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傾吐心中的牢騷不平,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韻腳烘託情感氣氛。詩共二章十句,不僅句句用韻,而且每章換韻,故而全詩詞氣緊湊,節奏短促,情調急迫,充分表達出了服勞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們日益增強的背棄暴政的決心。

全詩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然而,《式微》詩上下二章只變換了兩處文字, 但就在這巧妙的變換中, 體現出了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

其一, 一章「微君之故」和二章「微君之躬」。上下章只變換「故」「躬」兩字, 卻使詩歌語義飽滿、押韻和諧。「微君之故」, 朱熹《詩集傳》釋為: 「我若非以君之故」; 「微君之躬」, 「躬」是「躳」的異體, 《爾雅·釋言》: 「躬, 身也。」躬、身二字互訓, 故「躬」即自身也, 也即「君」。「微君之躬」即「我若無君」。上章言「我若非以君之故」, 下章言「我若無君」。上下章表達相同的意思卻運用不同的字眼, 把作者委婉含蓄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其二, 一章「胡為乎中露」和二章「胡為乎泥中」。「露」為「路」的假借字。《爾雅·釋名》: 「路, 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方玉潤《詩經原始》: 「『泥中』猶言泥塗也。」按: 「中露」也即今俗語所謂心裡沉沉的, 像被什麼東西堵得慌; 「泥中」猶今所謂陷入泥中而不能自拔。因此「中露」、「泥中」是虛寫而非實寫, 上下章可互相補充理解。

同時,作者字數的變換中, 始終不忘記押韻的和諧。一章「故」、「露」為陰聲「魚」韻和入聲「鐸」韻同用; 二章「躬」、「中」押陰聲「侵」部韻。此兩句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時, 又能押韻和諧字數整齊, 有一箭雙鵰之功效。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由是,重章換字, 押韻和諧。體現了一唱三嘆、餘味無窮的特色。體現了《詩經》精巧凝練的語言,兼有長短的句式, 節奏感強。《式微》詩短短32個字, 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種變化, 工整與靈活相整合, 參差錯落, 能極力地表達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選擇又是隨著詩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而靈活變化的, 增強了詩的節奏感。總之, 《式微》運用語言的藝術, 非但韻律和諧優美, 而且用詞精巧。

在藝術上,這首詩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並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傾吐心中的牢騷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則易於窮盡,採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使詩篇顯得宛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為這些修辭手法的巧妙使用, 才使《式微》一詩「境界具於詞語之外, 愈反覆看去,愈覺其含義無窮。」

相關焦點

  • 詩經·邶風·式微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式微詩經·國風·邶風·式微原文式微[1]式微,胡[2]不歸?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5],胡為乎泥中?式微朗讀式微注釋及注音[1]式微:式,語氣助詞,無實義。微,日光衰微,指黃昏或天黑。式微賞析《式微》一詩的主題,《毛詩序》認為是「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劉向《列女傳》則認為是衛侯之女嫁黎國莊公,卻不為其所納,有人勸以歸,她不肯接受,作此詩以明志。所說之事雖然不同,但都認為這是一首「勸歸」之詩。
  • 詩經《式微》:短短十句,卻影響深遠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經》的第三十六首詩,也就是《邶風》的第十一首詩《式微》。在學習《式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其對後世的影響。《式微》[先秦 無名氏]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 林徽音、梁思成、袁克定……他們的名字都出自《詩經》
    邵洵美出自:《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袁克定出自:《周頌·桓》「桓桓武王,保有厥土,於以四方,克定厥家。」看完真是覺得——民國那會的人多麼會取名字啊!不過這個傳統古已有之。《詩經·周南·桃夭》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周南·漢廣》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注音版《詩經》|國風·邶風
    《邶風》是邶地的民歌,武王伐紂後,以殷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南部淇河邊)以北為邶國,不久即並於衛。因此邶地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邶風》包括《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共19篇。
  • 超美中國風壁紙,以詩經作畫,美到無法呼吸
    來自繪畫師呼蔥覓蒜的作品,「缽山圖繪」,每一張圖對應一篇詩經,意境超美。Cr:呼蔥覓蒜圖一、二螽斯羽,詵詵(shēn)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 細讀《詩經-衛風》,探索春秋時期衛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俗
    《詩經》中的《國風》篇有十五國的國風,《衛風》佔了很大比例。包括邶、鄘、衛三風在內的《衛風》共計 39首,是反映衛人生活的一面鏡子,完整的向世人展現了衛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內容。《邶風》《鄘風》《衛風》中都有衛人祭祀和佔卜的記載。衛地風俗,祭祀都在桑林中舉行,《衛風》中就有許多關於在桑林舞蹈和祭祀的描寫。《鄘風·桑中》有"爰採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的詩句,《邶風·簡兮》也記載了衛人祭祀時跳起萬舞的場面:"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
  • 高畑勳的固執:科技的進步可能導致傳統的式微
    高畑勳也相信,3D 的逼真可能框住人們的想像,CG 的進步可能導致傳統的式微,「說起來真是一件無趣的事」。這就是吉卜力爺爺們的固執。藝術上沒有對錯,只是他們忠於自己的堅持,令我感動。你們有沒有到過東京近郊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那裡嚴禁遊人拍攝,告示是這樣說的「吉卜力美術館是進入故事世界的入口,作為故事的主角,請你用你的雙眼和身體去感覺這個空間,而不是透過相機的取景器。
  • 誕生於物哀,式微於凝視,日本百合動漫的死與生
    3、式微於「凝視」雖然如今動漫中的「百合」情節已經十分常見,甚至是層出不窮,但是「百合」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卻在逐漸式微4、寫在最後「百合」動漫誕生的緣起於知物哀,又式微於觀眾圍觀
  • 第一創業定增將完成控制權更替 王牌業務日漸式微
    然而,第一創業的業績,尤其是王牌固定收益業務,在紅海競爭中日漸式微。擺在這家中小券商眼前的難題,是如何重現王牌的輝煌。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創業歷時多年的股權變動,開始走向終章。對照去年條線收入同比3.69%的漲幅,可以看出,固收業務對公司的貢獻,正在日漸式微。(思維財經出品)■
  • 10個優雅大氣的詩經小男孩名字,帶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中國文學的重要源頭,它的內容、思想、意象、語言、創作方法對後世的影響都是難以估量的。《詩經》是中國絕美情詩,也是父母給兒子女兒起名的名字庫。詩經中並不止唯美的女孩名字,也有俊美好聽的男孩名字,採用《詩經》取名,既浪漫又帶著期望。 一、《詩經》中那些博大精深的智慧精髓!可以用來給寶寶取名!1.
  • 6本架空歷史類小說,北宋末年,戰亂四起,群雄逐鹿,華夏式微
    北宋末年,戰亂四起,群雄逐鹿,華夏式微。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水滸情仇,善惡忠奸,且待重新評說。在這文化與經濟皆是世界之巔的北宋末年,且看鎮關西如何逆襲成一代絕世兇人! 第三本:《妻乃上將軍》作者 :賤宗首席弟子277 萬字完結
  • 鈦白粉行業研究跟蹤框架之三:從海外鈦白大廠的式微看國產龍頭的...
    原標題:鈦白粉行業研究跟蹤框架之三:從海外鈦白大廠的式微看國產龍頭的進擊,維持「看好」評級   機構:東興證券
  • 並列歐洲三大古典神話,公元前誕生的『凱爾特神話』為何日漸式微
    圖片來源網絡:庫·丘林雖然本人並不推薦從二次衍生角色中去了解真實歷史人物,並將對於衍生人物的印象帶入到真實人物身上,但在原本的神話體系日漸式微的時候,能因一位衍生人物而關注起已經快消失的古老神話
  • 孔孟春秋傳:第1章 周王朝天子式微 孔仲尼西郊哭麟
    《孔孟春秋傳》(連載):第1章 周王朝天子式微 孔仲尼西郊哭麟中國矗立於世界的東方,有著上萬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且是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文明古國。一個文明古國的崛起,必然有它崛起的原因和理由。一個歷史巨人,必然有一顆強大的精神靈魂,這顆強大的精神靈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 義大利家族企業球隊式微:為何只有尤文和亞特蘭大還堅守
    義大利家族企業球隊式微:為何只有尤文和亞特蘭大還堅守本季意甲排名前八的球隊裡,有外資背景的球隊佔了大半。米蘭雙雄分屬蘇寧和埃利奧特對衝基金,羅馬是美國帕洛塔家族的地盤,帕爾馬最近剛剛被蔣立章攻克,卡利亞裡則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老闆,之前美國財團還打過薩丁第一球隊的主意呢。
  • 「十大金曲」一首沒聽過,當今流行音樂式微了,還是更繁榮了?
    「過去流行歌曲傳唱很大程度靠音像店滾動播放、電視反覆廣告等渠道,但現在這些渠道已逐漸式微。」從事音樂工作的尹先生表示,如今大眾獲取音樂的渠道廣泛,很難再有過去那樣熱門金曲佔領各種傳播渠道的狀況,造成了如今的「金曲」認知度不及過去高。
  • 10世紀時,穆斯林西班牙在軍事政治力量達到巔峰後日漸式微
    10世紀時,穆斯林西班牙在軍事政治力量達到巔峰後日漸式微。其力量的最後一次振作是在10世紀末期。此後不久,安達盧斯便陷入了分裂;另一個表明伊斯蘭力量衰退的裡程碑式的事件是託萊多的淪陷。到那時,伊斯蘭現象已經給西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然而這只是一個方面。雖然學者之間的交流帶給了基督教世界各種好處,異教徒仍舊是錯誤的、不受歡迎的且令人畏懼的。
  • DEX規模3個月增長近4倍,中心化平臺日漸式微?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巴比特原文標題:DeFi周選 | DEX規模3個月增長近4倍,中心化平臺日漸式微?
  • 集體廣播操逐漸式微 「身體政治」不再綁架童年-搜狐新聞
    更有評論聲音認為,廣播體操的式微,意味著國家權力在國民生活中的退場,意味著「集體主義」這個名詞的漸行漸遠,公民的個人權利和自我意識開始勃興。  曾參與了第六套廣播體操創編工作的劉西玉記得,1987年前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次停播廣播體操,幾乎同一時間,各地方廣播電臺的廣播操節目也陸續在電波中消失。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廣播體操更新的時間明顯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