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精銳「吉字營」是怎麼訓練出來的?手段特殊,一般人學不來

2020-12-17 騰訊網

湘軍,在本質上是屬於地方軍隊,但湘軍又和普通的地方軍隊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戰鬥力,在湘軍巔峰時期,應該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沒有之一;淮軍是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指示下建立的,楚軍是左宗棠在曾國藩的指示下建立的。可以說,如果曾國藩有二心的話,可能清朝之後的王朝就要姓曾了。

湘軍成軍之時,擁有陸軍13營6500人,水師10營5000人,加上雜度役共17000人;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有些營消失了,又新增了一些營,而且每個營的兵力並不再固定,所以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統計了;總之,在湘軍最巔峰時期,擁兵十二萬。但曾國藩在攻滅太平天國後,並沒有擁兵自重,反而是解散了湘軍,以至於曾國藩後期的地位遠不如李鴻章。

不過湘軍的強,也不是毫無緣由的,據記載,整個湘軍系統中位至總督者15人,位至巡撫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員不勝數。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投入到曾國藩麾下,還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師、科學家。但是湘軍之中,最精銳的部隊卻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所率領的「吉字營」。

公元1856年,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江西湖口慘敗後,被太平軍圍困南昌周圍的狹小地區,處境十分險惡。曾國荃為了救援其兄,與吉安知府黃冕勸捐募勇3000人,援救江西,連陷安福等地,進圍吉安,並攻破了吉安城。曾國藩從吉安之役中,看到了九弟曾國荃倔強不屈的性格和帶兵打仗的才能,認定他是個可以擔當大任的人物。

自此以後,曾國藩就把曾國荃率領的「吉字營」湘勇看作是自己的嫡系部隊,處處予以照顧。這「吉字營」到底有多悍勇呢?安慶位於長江中遊,溯江而上則能據漢口、武昌,順水而下,則南京門戶洞開,軍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在湘江準備攻取安慶時,該城已被太平軍佔領達9年之久,但是由於安慶防守得實在太嚴密,所以一直無法攻下。

公元1860年5月,曾國荃率軍進駐安慶以北的集賢關,開始了對安慶的圍攻。曾國荃率湘軍8000人進逼安慶,在城西、城北開挖長壕兩道,造成包圍之勢,斷其軍糧。城內太平軍屢次出城作戰,湘軍都堅守壕壘,不輕易越壕迎戰,屢屢挫傷太平軍的銳氣。太平軍陳玉成部前來救援,也始終無法突破湘軍的陣地。

這段時間,戰爭的激烈、殘酷,超過了湘軍以往參加的任何戰鬥,一月內,僅在集賢關內外,太平軍死亡一萬多人。湘軍除在戰場上殺戮外,又把投降和被俘的太平軍集體屠殺,屠戮之慘狀,連性格極為蠻狠、兇殘的曾國荃手腳都感到癱軟,表示打完這一仗後,他要回家做鄉農了。但最終,曾國荃還是順利攻下了安慶。

安慶之戰,曾國荃又為湘軍立了一大功。安慶的陷落,為進攻天京準備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清廷以曾國荃「智勇兼施」賞加布政使銜,並賞穿黃馬褂。公元1862年春,曾國藩開始部署進攻天京。他又把主攻的任務交給了弟弟曾國荃。但曾國荃並沒有按原計劃出師,反而是連下數城,直逼天京城。

曾國荃孤軍深入至太平天國軍的核心,兇險程度自是不必多說,就連曾國藩替他擔心不已,寫信勸他暫時後退,以求穩妥之策。但曾國荃絲毫沒有退兵的念頭,曾國藩準備派李鴻章部前去援助,也遭到他的拒絕。他開始在天京城外深挖壕溝,廣築防禦工事,並結合水師,全力出擊,靠2萬軍隊擊退了號稱20萬的太平軍援部。

曾國藩見他打了勝仗,又趕快勸其趁好即收,撤兵天京,以保全功業。此時已覺勝券在握的曾國荃力排眾議,還謝絕了白齊文指揮下的「常勝軍」的支援。而且還連戰連捷,幾年奪下天京城外所有的戰略據點,都是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取得的「戰績」。最終,曾國荃安排心腹、亡命徒李臣典點燃埋在天京城牆下面的三萬斤火藥,炸開了天京城,天京城陷落……

為何曾國荃和麾下的「吉字營」會這麼驍勇呢?因為他麾下的人馬都是招攬的山賊等亡命徒,每攻下一城,曾國荃命令放假三日,任憑兵勇燒殺搶掠姦淫,無惡不作。因此這支湘勇在攻城時,都能奮不顧身,鋌而走險,這個特點在後來圍困安慶、攻陷天京時表現尤為明顯。

估計如此特殊方式,估計也就曾國藩的弟弟敢用,因為一切事都有曾國藩兜著的,而曾國藩當時手握湘軍,朝廷還要倚仗曾國藩來對付太平天國,所以只要曾國荃做的不是太出格,曾國藩都能兜得下。試問,這樣的軍隊,即便再驍勇,又有誰敢用?關鍵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曾國荃自己不怕死,只有這樣,才能讓手下那些亡命徒臣服,這還真不是一般人學得來的。

相關焦點

  • 盤點湘軍「吉字營」中的5大虎將,第一殺心之狠,連曾國荃都膽寒
    說起晚清,就不得不提到湘軍,而說到湘軍就不得不提到「吉字營」;「吉字營」的統領是曾國藩的親弟弟曾國荃,單論才能而言,曾國荃絲毫不弱於曾國藩,而且曾國荃勇猛好鬥,生性殘忍,很快就成為湘軍中的頭號猛將。攻安慶、破天京,戰功赫赫,當時無人出其右,而曾國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戰果,與其所率的「吉字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眾所周知,曾國藩一手創建的湘軍,歷經無數慘烈戰役,最終一舉攻下天京,為搖搖欲墜的腐朽清朝又續命了幾十年。而在湘軍眾多悍將中,曾國藩其弟曾國荃的地位可以說是舉重輕足,這可並不是因為他是曾國藩弟弟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論戰功,曾國荃也是讓眾人所信服的湘軍第一悍將。
  • 湘軍悍將彭毓橘:曾國藩表弟,外出巡邏時被「捻軍」打死
    彭毓橘,湖南湘鄉人,湘軍「吉字營」十大悍將之一,曾國藩表弟,與曾國荃同年齡。為救援兄長,曾國荃得到湖南巡撫駱秉章授權後,在家鄉招募兵勇3000餘人,還拉著彭毓橘一起幹。 3000兵馬在手,曾國荃、彭毓橘開往江西作戰,因首次戰鬥在吉安,故而稱之為「吉字營」。1858年,直屬胡林翼的湘軍第一悍將李續賓陣亡,6000精兵被全殲,「吉字營」迎來表現機會,還擔任開路先鋒,成為絕對主力。期間,彭毓橘表現勇猛,屢立戰功,被授予道員職務。
  • 上海士紳出巨資請湘軍前來助戰,為何反而催生出李鴻章淮軍一脈
    1856年,士氣不斷高漲的太平軍曾經先後擊破江南江北兩座大營,但隨後天京城內爆發了令人痛心的內亂,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和數萬精銳的太平軍戰士喪生,太平軍最優秀的戰將、翼王石達開率部出走,剛剛取得的勝利成果轉眼成空。
  • 他是湘軍名將擁有一支王牌軍,陳玉成都忌憚,他的一生毀譽參半
    作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力量,湘軍在十多年的軍事行動中湧現了大量的名將,其中大部分人在清朝之後的幾十年裡他們成為了清朝的中流砥柱。在眾多著名的湘軍士兵中,有一個以勇敢和出色的戰鬥而聞名,甚至英王陳玉成太平軍最好的戰士,也對他有三點畏懼。這個人的軍隊是湘軍的精英。他們打敗了太平軍和捻軍,但最終這支軍隊被曾國藩裁撤了。將軍的功績輝煌,但貪婪而兇殘,這可以說是毀譽參半。
  • 湘軍名將之孫開華:鮑超手下的頭號戰將,中法戰爭的抗法英雄
    小編前面有文章專門介紹過湘軍名將鮑超,作為湘軍中數一數二的悍將,他自行組建的霆軍也是湘軍最能打的部隊。雖然鮑超是武官,但鮑超在湘軍中的職位跟江忠源、曾國荃、彭玉麟那些差不多,基本是不用親自上戰場殺敵的,一般是作為統兵將領指揮戰鬥,就好像曾國荃擔任自己組建的「吉字營」統領,鮑超就是霆軍統領。
  • 太平天國滅亡倒計時:一次毫無意義戰爭,10萬精銳陣亡
    「吉字營」在雨花臺展開為期44天戰鬥。5000餘人。要知道,江南瘟疫流行,湘軍非戰鬥減員嚴重,雨花臺之戰時能投入之兵力約兩萬,陣亡5000餘,意味著元氣大傷。戰鬥結束後,曾國荃直接讓人回湖南,拿出重金,繼續招募兵勇,就很能說明問題。 天京之圍暫時無法解除,洪秀全非常不滿意,便決定「進北攻南」,挺進湘軍大後方機動作戰,吸引湘軍主力回援,從而解除京師之圍。
  • 曾國藩憑什麼從無到有創立湘軍?只有不斷試錯死磕的人才會成功
    此時期建立的軍隊多以地方命名,如「川軍」、「淮軍」、「北洋軍閥」等等…… 在眾多地方武裝力量中,「湘軍」一直是其中的精銳代表。抗戰時期,中央軍隊的大多數便是三湘子弟。淞滬會戰時,湘軍幾乎精銳盡出,保家衛國。
  • 我們學不來的神操作,老師都被收入後宮,手段過於高明
    我們學不來的神操作,老師都被收入後宮,手段過於高明。動漫中有著很多經典形象,開後宮的男主多到漫迷無法計算。老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職業,師生戀往往會招惹來不少的非議,雖說談戀愛是人生自由,然而在現實社會中老師和學生的結合往往是比較困難的。
  • 清末湘軍十大名將,此人戰術很差,為何能名列第一
    但是,清末時期有一支部隊是由湖南人組建的,當時稱之為湘軍。湘軍在清末年間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它替清朝消滅了當時太平天國的勢力,讓清王朝避免遭到滅國的危險,可以再次延續。可以說,湘軍是功不可沒,因此當時民間也流傳一句話;無湘不成軍。湘軍能夠消滅太平天國的勢力,除了驍勇善戰外,湘軍中十位優秀將也是功不可沒,他們都是湘軍中的頂梁柱,後人稱他們是清末湘軍十大名將。
  • 華晨宇直播中的「火星手勢」,圖三「貓貓拳」最難,一般人學不來
    最讓人驚訝的是,華晨宇從來沒有收藏自己的專輯,也沒有見過四專實體。當他在直播間拆開四專盒子時,好奇的表情讓粉絲哭笑不得。在粉絲提問環節,華晨宇手握卡片的姿勢非常奇怪,我們把這一些列的動作統一稱為「火星手勢」。上圖是經典的帶貨手勢,華晨宇向大家展示海外CD版,露出的四根小手指非常可愛,同時也是最簡單的手勢,接下來就難了。
  • 湘軍悍將李光久:兩千兵馬血戰萬餘日軍,雖敗猶榮
    1858年11月,號稱「湘軍之傑」的李續賓在三河鎮遭到陳玉成、李秀成聯合夾擊,所部6000餘精銳老兵全軍覆沒,本人也陣亡沙場。李續賓,所帶之兵是羅澤南訓練出來,是第一支打著「湘軍」旗號的私人武裝,戰鬥力最強悍,是曾國藩、胡林翼發家之資本。李續賓陣亡,對湘軍影響很大。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湘軍之父」羅澤南
    羅澤南,字仲嶽,號羅山,也是湖南湘鄉人,曾讀於長沙城南書院,和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並稱湖湘學派代表,也是程朱理學的鐵桿擁躉。和那個時代的所有經世派一樣,鑽研洛閩之餘,他還究心匡時濟世之略,天文地理,「無不探其原委」,「百家述作,靡不研討」。羅家世代耕讀,卻無一人仕達,其祖父羅拱詩也沒讀過什麼書,「生平深以不學為憾」,清苦自勵,勤勞重教,對澤南影響最大。
  • 淺析日本最精銳的部隊:防衛大臣也親自上場演練,訓練強度相當高
    不過時至今日,日本陸上自衛隊號稱傘兵部隊是自己最精銳的戰鬥力量。下面我們就來從演習訓練的角度不妨管中窺豹一番。一、天上空挺團日本軍隊中有一句話用來形容兩支最精銳的部隊:天上空挺團,海上西普聯。陸上自衛隊這支唯一的傘兵部隊常年進行跳傘訓練,不過比較特殊的是,他們會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向公眾開放自己的訓練場面,以此展示傘兵的訓練、裝備和各種戰術技巧。從最近幾年開始,基於強化美日軍事合作關係,美軍也開始參加陸上自衛隊的跳傘訓練。一開始是由特種部隊參加,後來不僅參演的人數逐年上升,參演單位也在慢慢增加。
  • 鹹豐皇帝被英法聯軍打出京城,曾國藩12萬湘軍,為何見死不救
    數小時之後,上萬的蒙古騎兵全軍覆沒,而英法聯軍中僅僅戰死5人,英軍2人,法軍3人。在冷兵器面前,火槍火藥完勝。舉世聞名的圓明園被焚燒成灰燼,鹹豐皇帝直接從京城逃到了承德。曾國藩為何猶豫第一、在此之前的5月份,正規軍的八旗軍和綠營軍最精銳的力量,剛剛被李秀成所滅。如果此時曾國藩滅了太平天國,那他的湘軍將會成為當時的絕對軍事力量。第二、援軍中除了曾格林沁以外,還有和曾國藩一直都過不去的勝保。
  • 淞滬會戰:中央軍來了,桂軍來了,川軍也來了
    可以說,中央軍把家底都拿出來了。在凇滬會戰中,中央軍一天損失一個師,三個德械師全都打殘了,中央軍軍校教導總隊同樣損失過半,其中孫元良的部隊打得都不成建制了。 由於距離上海較近,湘軍成為最早進入淞滬戰場的雜牌部隊,也是和日軍第一個交火的地方部隊。淞滬會戰期中,湘軍打得非常頑強,戰爭打得非常慘烈,湘軍53師兩天陣亡四位營長、重傷四位,其抵抗頑強程度和傷亡情況可想而知。
  • 太平軍頭號猛將:22歲封王,全殲湘軍精銳,為天國續命數年
    農民起義軍對城鎮發起了強攻,無奈城鎮守備完善,固若金湯久攻不下。就在局勢危急之時,一位少年衝了出來,他猶如鋒利的刀刃迅速突破了敵軍的防線將炸藥放在了城牆腳下。震天撼地的巨響後,勝利天平瞬間朝向了農民軍。
  • 「學霸七招」助力學子贏得中考,精銳教育學員中考成績傲人
    在精銳,學霸七招已經滲透學習的點點滴滴,老師們也在悉心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學習方法,向學霸看齊。讓「來精銳,做學霸」名不虛傳。 精銳致力於幫助學生學會預習,掌握課堂的主動權:提前梳理課堂思路,把掌握的、半懂的、完全不懂的地方分別標記出來;課堂上跟著老師的節奏,沒有掌握的地方重點聽講,不懂就提問,知道的內容積極舉手回答,很多課堂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英法聯軍入京,曾國藩手握12萬湘軍,為何置若罔聞,視若無睹
    八旗子弟依舊和之前一樣勇猛無比,在戰馬上揮舞著大刀,奮不顧身,如洩洪水一般向英法聯軍殺去。雷神震天,萬馬奔騰。如此陣勢尚若放在百年前,可謂是所向無敵。但如今在列強眼裡卻猶如螻蟻一般。而剛剛那隻陣亡的部隊是清朝政府手中的王牌之一,之前的八旗軍和綠營已經被李秀成全部殲滅,僧格林沁部也是唯一還能拿得出手的精銳部隊。兩大主力全軍覆沒,清朝還有什麼籌碼嗎?當然有,曾國藩所招募的團練武裝——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