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昀的下聯實在是很經典

2021-01-12 騰訊網

作一幅上下工整的對聯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實現跨學科融合,把對聯與漢字結構等文學知識有機融合。這種對聯不僅結構工整對仗,增添一番咬文嚼字之趣,而且在世界文化中也是獨樹一幟,因為它將漢字的兩大特徵——字詞的工整對與方塊字的筆畫結構都巧妙地融進了短短兩句話中,可謂中華文化之精髓。當然根據這種蘊含漢字結構對聯的上聯,對出下聯的難度也是難上加難。

然而再難的文字遊戲,也難不倒人才輩出的文人雅士,有一則蘊含漢字結構的對聯就產生於著名的紀曉嵐之手。乾隆執政後,為了深入了解他治下各地的發展情況,就率隊到杭州調研,紀曉嵐作為陪同人員也一起前往。適逢夏日,驕陽似火,乾隆心情被這悶熱的天氣弄得有些不舒爽,就想搞搞娛樂活動,作個對聯緩解一下氣氛,望著天上毒辣的日頭,隨口吟道:「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

這則上聯,把「日」字作為一個單獨的漢字結構單元格,一個「日」即為漢字「日」,兩個「日」能形成上下結構的漢字「昌」,三個「日」依託品字結構形成漢字「晶」。且這三個由「日」字構成的漢字都有明亮昌達的寓意,暗中自誇統治下的政風清正、國運昌隆。乾隆皇帝對自己觸景而生作出這則蘊含漢字結構的上聯很是得意,旁邊的大臣也都紛紛附和,讚揚聲響成一片。

過了一會兒,乾隆回過味兒來:「你們別光顧著誇啊,也對個下聯出來。」這些侍從拍馬屁是一把好手,哪裡能對出這種蘊含漢字結構的下聯呢?環顧四周,見旁邊立著的紀曉嵐正凝望著大運河旁蔥鬱的樹林,一言不發,於是引起了乾隆的興趣,乾隆便讓紀曉嵐對下聯。紀曉嵐也不怯場,張口就來:「單木是木,倆木是林,仨木是森。」

這則下聯,與上聯遙相呼應,把「木」字作為一個單獨的漢字結構單元格,單個「木」即為漢字「木」,倆個「木」能形成左右結構的漢字「林」,仨個「木」依託品字結構形成漢字「森」。採用京城獨特口音的數量詞,且這三個由「木」字構成的漢字都有繁茂長久的兆頭,寓意乾隆治下的大清王朝世代綿延、澤被萬世。

周圍的大臣聽到紀曉嵐作出的下聯和上聯內容結構完全對應,紛紛鼓掌叫好。只有乾隆聽出了這則下聯的深層含義,對紀曉嵐此番不著痕跡的奉承暗暗欣慰,從此更對紀曉嵐的才能智慧高看一眼。所以說,對聯就是這樣委婉但高明的語言,不像白居易詩篇那樣直來直去、有啥說啥,而是巧妙中透著機靈,譬如這幅蘊含漢字結構對聯,是文人雅士間愛不釋手、廢寢忘食的遊戲。

相關焦點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起初,對聯起源是桃符,後常常用於舉辦各種節日,像春節用的對聯叫春聯,經典的春聯句子有「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爆竹聲中辭舊歲,梅花香裡報新春」,「美酒千樽歡送玉兔歸山 讚歌萬首喜迎金龍出海」,這些都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而辦喪禮用的對聯叫輓聯。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堪稱經典!
    一個人出一個上聯,讓另一個人來回答,趣味性非常好。清朝年間,出現了一位大才子,他就是紀曉嵐。紀曉嵐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有很深的學問。乾隆皇帝也是一位自詡才華很高的人,因此經常出題考驗紀曉嵐。有一次,乾隆出了一個上聯是這樣的,一日為日,兩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立即對出下聯,一月為月,二月為朋,三月為(jing)。這個字不常見,甚至是有些輸入法打不出來。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一出震驚四座
    對對聯在古代社會士子或者富貴階層是一種喜聞樂見非常富有漢民族文化傳統的語言藝術形式,要對出一副好對聯相當考驗文人騷客的文學功底和見識。在《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中,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人稱對王之王的對穿腸在和唐伯虎對聯比試中被對得口吐鮮血,相信大家對這個橋段至今難忘。對穿腸: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堪稱經典,真是千古絕對
    請對出下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路呢?小編在這就給出一種答案吧:水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也許大家沒有看明白為何如此對,小編就在這解釋一下。百千萬三字,各取自「丁香花」中。繁體字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頭正好是百、千、萬!如此對出下聯,是不是非常工整呢?說起這個對子那也是大有來頭,相傳這是乾隆皇帝所作出的對子!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在場之人紛紛叫好!
    有一日紀曉嵐和文人雅士在一起喝酒吃肉,既然都是文化人聚在一起,自然要吟詩作賦,酒過三巡大家覺得吟詩又不過癮,其中有一位就提議,以對對聯的方式來娛樂,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響應。有位書生自恃才高,就當場出了一副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朝臣出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紀曉嵐的下聯太謔! 某天乾隆不打招呼就直奔南書房,碰巧,紀昀與幾位同僚,都在書房裡赤膊談笑。忽然間,高宗皇帝(乾隆)走出內宮,同僚們看見,慌忙披上衣衫,唯獨紀昀因為近視,直到高宗皇帝走到他面前時,才發覺,此時已經不及穿衣,急忙躲在皇帝的座位下,喘著氣,動也不敢動。
  • 乾隆出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比如清代的乾隆,就很喜歡中國的對聯文化,經常和臣子在一起出題答對,流傳下來很多經典的對聯故事。有一天,乾隆在江南遊玩,紀曉嵐在一旁陪同。到了中午,乾隆肚子就餓了,於是就走進了一個酒樓。這個酒樓在當地很有名氣,名字叫「天然居」,裡面經常聚集很多文人雅士,在一起行酒令,出詩詞,熱鬧非凡。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妙對下聯,和珅急忙認錯
    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行,來到一家客棧休息,正好遇到客棧有人對對聯。和珅急於表現,搶先一步作出了上聯,卻沒想到,紀曉嵐立刻對出下聯。更為巧妙的是,紀曉嵐的下聯直接讓和珅吃癟還牽扯出一件醜事。
  • 乾隆出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提起清朝的歷任皇帝,乾隆無疑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歷經康熙、雍正兩代奠定了國力強盛的基礎,民生富足國庫充盈,這也就使得,乾隆在位期間勤於政事的同時,還能有著諸多廣為人知的愛好,像是下江南遊玩、寫詩作對,可以說,看出乾隆作為皇帝愛好是十分廣泛的。
  • 乾隆出了個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提起清朝的歷任皇帝,乾隆無疑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歷經康熙、雍正兩代奠定了國力強盛的基礎,民生富足國庫充盈,這也就使得,乾隆在位期間勤於政事的同時,還能有著諸多廣為人知的愛好,像是下江南遊玩、寫詩作對,可以說,看出乾隆作為皇帝愛好是十分廣泛的。
  • 乾隆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寡婦下聯讓和珅拍手叫絕
    看到這個上聯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網友感到十分熟悉,和此前很多版本不同,這個上聯並非網絡中所傳聞的那樣,它的真實出處是在乾隆在下江南時所創。眾所周知,乾隆後期十分好大喜功,這也讓他多次下江南去炫耀自己的功績,雖然這樣對於他的心裡有了極大滿足感,但就事實而言卻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 山東出上聯:孔子聖孟子賢,自古文章出齊魯,陝西給的下聯成絕唱
    而在今天,每逢過年、新店開業、新婚之日,家家戶戶都會張貼上代表相應寓意的對聯,就此來圖個吉利,故此,由古到今,人們創造出了許多經典絕妙的對聯,有些也可謂是絕唱了,像大才子唐伯虎給出的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就是一極其經典的了!
  • 此人是個獨眼龍,被乾隆出上聯挖苦,他對出精彩下聯被欽點探花
    這副對聯的作者就是乾隆年間的獨眼探花郎劉鳳誥。這副對聯僅用寥寥數字,便將濟南和大明湖的秀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劉鳳誥,江西萍鄉人,出生貧寒。劉鳳誥自小聰慧伶俐,好學勤奮,鄉裡人都視其為神童。但可惜的是,有一次年紀尚小的劉鳳誥與玩伴們比試射箭,不慎被箭射中眼睛。自此,劉鳳誥變成了獨眼龍。好在劉鳳誥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而是更加好學。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餐桌上有一盤五花肉,和珅頓時有了靈感,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為了讓皇帝開心,同時也能夠挫挫和珅的威風,一下子對出下聯"五兩六錢七把蔥"。皇帝一聽樂開了花。
  • 上聯:「花和尚大鬧野豬林」,下聯太經典了
    清朝乾隆年間,福州府有一秀才,人稱張秀才,此人才華橫溢,善於吟詩作對,但其心性驕傲,自視甚高,看不起一般的農夫百姓,一天,這張秀才閒來無事,便一人來到了郊外,上山遊玩,一路上風景迷人,邊吟詩作對,邊欣賞美景,非常的愜意。
  • 老翁上聯「半聾半啞半糊塗」,才女聽到後對出下聯,妙不可言
    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上聯和下聯的詞彙要一一對應,不能有缺字或者多字的情況發生。比如看到「天」,我們自然會想到「地」,「短木」也會和「長舟」相對,這些就是對聯的規矩,只要我們熟讀熟記,自然不在話下。而平仄方面也很好區分,漢字的每個讀音都有四種,其中一聲和二聲歸入平聲,三聲和四聲歸入仄聲,這樣看是不是很簡單呢。
  • 紀曉嵐7歲對聯,上聯8字下聯只有7字,知府聽後:真是奇才
    要說清朝在入關之後,很少讓漢人做官,但實際上,因為滿人實在是太少,又對中原的風俗地貌不夠熟悉了解,最終還是啟用了不少漢人為官。這也得以讓許多漢人的才學沒有受到壓抑,在官場上,也經常能夠目睹到許多漢人的身影。且說這紀曉嵐雖然是和珅的下屬之一,但在當時,也是為乾隆做過不少貢獻的。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才子給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經典的小故事。第一個故事發生於武周時期,據說當時的民間出了一對天資聰穎、聰明伶俐的雙胞胎姐妹。小小年紀便能通曉文史,於是人們稱這對姐妹為神童。武則天聽說了此事後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便差遣手下的宦官將這兩位聰明的小娃娃請進了宮中。兩位女童應召進宮後,武則天便帶著她們到後花園中遊玩。不知不覺,她們便走到了池塘旁。武則天見池塘中的荷花開得正盛,便來了興致。
  • 上聯「東和尚,西尼姑,兩廂情願,糊糊塗塗」,書生的下聯成經典
    我國的對聯文化,可謂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沉醉在對聯的藝術中,創造出很多經典的奇聞趣事。有人說對聯就是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通常都是知識分子才能把玩的,而一般的凡夫俗子自然無法領略到對聯的樂趣。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對聯文化可以做到雅俗共賞,世人同樂的境界。
  • 紀昀巧對迴文聯
    【聯語】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乾隆用北京「天然居」店鋪名作對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乾隆皇帝本想自己對出下聯,然而卻苦思不得,只好下令群臣屬對。大家絞盡腦汁,抓耳撓腮,一時對答不出。忽然,禮部尚書紀昀(紀曉嵐)說他想出了下聯,只聽他緩緩道出: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乾隆和大臣們聽後,皆稱紀昀急智,無不讚賞。